..续本文上一页这样就不容易造恶。苦来了要在因上解,不能在果上解,这就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的道理。
善与恶的区别归纳起来很简单:凡利人利己的都是善,损人损己就是恶。凡是损人损己的事自己一定不要做,损人害别人,损己害自己。有人会说只有害人的,哪里有害自己的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今天该你休息,朋友拉你去喝酒,你喝得醉醺醺地回来,还能好好休息吗?这是不是你在害自己吗?这个时间你该上座,可是你跑出去玩,玩得筋疲力尽回来,哪还有精力上座?即便上座也是打瞌睡,这就是损害了自己,就是恶嘛!所以总结起来就是:损人损己就是恶,利人利己的都是善。
我们学修佛法之人现在不仅仅是注重身体保健,而是要注意保命。大家要认识清楚:身体亏损了是要死的,没有身体怎么能修学佛法?对于一般人来说讲究健康是保健,对于我们来说则不是保健而是保命。因为死无常,我们要排除死亡的条件,积累继续深入修学佛法的条件,所以我们现在讲究健康保健,实则目的在于保命。我在打太极拳时,有个小伙子在一边看,看了好久之后他走过来跟我说了一句话:“保命哲学!”我听了这话不敢回答,连笑都不敢笑,生怕惹他生气,因为我们锻炼身体实在就是保命哲学。我再次告诫大家:灌过顶的人不保命可是要犯一条密戒的!因为你天天想着自成本尊,怎么能将本尊的身体拿来随便糟踏?你都成了本尊就该重在利益众生,怎么能随便糟踏自己身体?所以密戒里就有这样一条:轻损自身不如佛。大家可要记住:我们不仅是要注重保健,而是要保命啊!当然,虽然我们要保命,却不要执著,能活多久就修多久:今晚我要好好修法、好好休息,明天早上爬不起来是明天的事,只要在我清醒的时候,就是躺着也要修法!大家可能会想:晚上都在修法?那不是睡觉的时间吗?在修密法的时候,就是睡着了也都还在修,没有休息的时间,睡着了照样修,一直到天亮清醒了,也还是在修,这就是真正的“后尽日夜遍熏修”。等到我们真正将出离心、菩提心、空见生起之后开始修密了,那时确实就是白天黑夜都在不停地修,因为要“遍熏修”嘛。不这样怎么做到“遍”呢?中间出了缺口就不能叫做“遍”,就是要睡着了都还是在修,修到第二天天亮,清醒了再继续修。这种情形可不是我在给大家讲故事,大家只要好好修,今生就能修密法,并不一定要很长的时间。
在创造菩提的阶段,我们是在积累修显密的功能。功能不可能暴涨,也不会是糊里糊涂就有的,要靠我们一天天慢慢地积累起来。现在我们所做的事情,目的是为最终能成佛,只是现在还没有走到终点,我们大家对此要高兴。我们不要将自己看轻了,要想:未必贤劫千佛中就没有我?我们不要将自己看低了:难得的人身我们得到了,难遇的佛法我们遇到了,难寻的大乘上师我们有了,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修不修。只要坚持修,我们就能最终成佛,整天睡大觉怎么能行呢?如果将自己的身体拿来糟蹋,将宝贵的时间拿来浪费,那就不是没有堪忍性,而是自己不愿意实作。这就是刚才我讲的道理:要生起出离心先要有一个想出离的心,要成佛要先有个想成佛的心,连想都不敢想,还叫什么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呢?
大雄宝殿是释迦佛的地方,我们佛弟子在大雄宝殿还能有畏难的心?至少我们要有个不畏惧的心:修行再苦我们不畏惧;成佛再难我们不畏惧;烦恼再厉害我们不害怕断;众生再多我们不害怕度,应该有这样无所畏惧的心。有了这样无畏的心,我们的修学才是快乐的。大家现在是学习阶段,学好了将来可以自用,可以度自己、度众生。我们的发心是为众生而成佛,是谁先得利呢?当然是我们自己嘛。只有自己成佛了才能度众生,发心是为众生,先得利的是自己,这有什么做不得的?我们自己解脱了才能解脱他人,要自己生起了功能才能对人说法。如果你的本事只会照书本上说,别人不会去看书吗?历代的教授都是耳传,一般的教义在字面上,特殊的教授则是要耳传的。自己没东西给别人传什么呢?自己没有修证过拿什么来传?如果照书本上说何必不让他们自己看?这在佛教上就是:先要自己住持正法,才能弘扬佛法。这两样是同时来的,我们现在虽没到这种水平,但是可以学,我们一方面住持,一方面弘扬。反过来说,这些母亲我们能不管吗?若要等三大阿僧祉劫之后再来度她们,我们心里能放得下吗?为度这些母亲,我们就是受再大的苦都没关系。为了母亲不多受一刻的苦,所以我们要由显入密加速成佛,以减少母亲受苦的时间。有了这样的心我们才够学密法,菩提心要升华到不忍母亲多受片刻痛苦,自己要积极成佛,这才是学密法的菩提心,不然就是三大阿僧祉劫的菩提心。如果我们慢慢地、好好修够了才来救度众生,就好比看到母亲在受苦,她落入河里都要淹死了,马上就要灭顶了,我们却在慢条斯理将什么都准备好了才将船开过来捞她,等捞上来她早就成死尸了!母亲落入河里在喊救命,我们只能不顾一切地去救她,要是有了这种心,我们就可以保证自己没有什么法修不成,没有什么功德生不起来。
有了菩提心,有了真正的胜义菩提心之后,再将大乘佛法的心要掌握了,这时简单地说,成佛如操佐卷,就是在自己手上。是会有这么大的功效,但是必须要生菩提心。要生起菩提心必须要有出离心,没有出离心,菩提心就是假的,是口头菩提。我们要真正生起出离心,起码要舍现世的安乐,要是连世间的贪心我们都舍不开,一天到晚所做的都是世间法,哪有一点是佛法?就算你现在所修的是无上密,是最高、最高的法,是各派最高的法,简单扼要地说:不管你修得有多高,三恶道的门没有关上,你就有可能进去。这是因为你所种的是堕三恶道的因,不能说有因不受果,道理就是如此。我们明白这些道理,就知道今天来这里学《三主要道》有多重要!一切修法之中以此法为最殊胜,其他各法虽各有自己殊胜的地方,按道次第来说,这三样没有修到生起功能,修其他什么法都只不过是种点习气、得点加持而已,起不到变心的作用,生不起什么功能。
我们学修佛法之人此生无论如何都要抓住一样,就如我前面所说的,起码要抓住一样小有成就:将业果弄清楚并能如法取舍,我们就能不犯错误,就能关上三恶道门,这是一种小有成就;能够将定修起,就能离开了欲界,也是一种小有成就。至于大成就,不敢说这些同修之中无人能生起,确是很不容易生起。我的看法是:大成就者既要生起菩提心又要证得空性,就像清定上师、海公上师、大吉活佛他们这样的。我们此生不大可能成就他们那样,尽管我们可以想得很大,但是我估计能争取一样小有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是我的愿心,你们大家怎么想我不敢说,或许你们比我想得更殊胜、更好。这辈子我们不敢说能有大成就,希望总是有的,这就是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尽全力去争取一个小有成就。
如果我们不戳穿此世贪的心,无论习教、持律、参禅等等,都将很难关闭三恶道的门。不是说关不上,是很不容易关上。
阿里巴大师说:“你所修的一切法都是为了现世显赫这个野心,它又增长你的我慢、嫉妒、瞋恚、贪欲而成为轮回之因——【集】。所以你这个修法的念头实际上恰恰能把你抛入恶趣,这和犯罪堕恶趣没什么二样。”
有了[我慢]之心,我们就不会再进步,自己已经是最好的,还会谁比我更好?人们通常不会说出自己的不满,或者是不敢说,只能在心里不舒服,这就是嫉妒心。有了[嫉妒]之心,我们的一切布施都不圆满,我们的功德都不能圆满,而且没有了随喜心,可以说是防碍我们修学最大的烦恼!嫉妒在显教之中通常未提到,世人的嫉妒心重得很,只是显教没有将它提为根本烦恼;但是在密法之中嫉妒却是一大烦恼,是根本烦恼。以在家人来说,在单位上选代表、选先进工作者,尽管找不到被选上的人有什么错误,说不出别人的缺点,自己心里却还是想:“他都能选得上啊!”其实就是心里嫉妒别人,这样的忌妒心在家人最容易有。
再比如,看到别人住进了新的大房子,自己心里会产生嫉妒的心,嫉妒那些住大房子的人。他们有大房子住是他们过去生中的福报,我们现在没资格住是自己过去生中没有这种福报。我们应该这样想:这些人过去生中积得有福报,所以今生才有大房子住。也许他得到那么多房子的手段不合法,那么他未来会受果,但与现在没有关系。有些人有很多所房子,住不完空就在那里,因为他有这样的福报嘛,是他过去生中积存的福报感得。千万不要认为他们是靠今生的聪明才智获取了这样的享受,那就弄错了!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周围的人:有些人能干极了,可就是累死了,一辈子也没有大房子住;有些人连话都说不清楚,听他说话都能急死人,可是他就是有住不完的房子。这些现象大家一定要弄清楚:人们现在生中所得享受不是今生的福报,而是过去生的福报。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我们要生随喜心:别人现在能够得到是他过去有福报,我们若想得到现在就要赶紧培福,这样我们的随喜心才圆满。生随喜心对我们是有利的,随喜心所生的功德大小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的:我们有功德,对方没有功德,我们生起来的福报比他还大;对方的功德大,我们可以得他一半的功德,这样的便宜事我们为什么不去做?我们读这些大师过去的传记时要生随喜心,不要说得到他们一半的功德,哪怕是得他们的一分功德都是我们修若干年都生不起的。最容易做的事莫过于生随喜心,旅游时看到哪里好就生随喜心,看到佛教的寺庙自己就发心:“我今生乃至来世有了条件一定要修一座比这更好、更庄严的寺庙!“这样的随喜功德就大了。这又没有要你花钱,不过是你心里想一下就行了,未必你连心里想一下都舍不得?会修佛法的人天天都在忏罪培福,不会修佛法的人只会抱着书看…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2)消除现世贪著的方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