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二.正宗分 1.釋出離心(2)消除現世貪著的方法▪P7

  ..續本文上一頁化,所以身體會産生熱。那些練氣功的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也是從佛教中學來的,佛教是最殊勝的氣功,這是那些專練氣功的人趕不上的。因爲心風是相連的,在心上用功,風上也要起變化;因爲風是連著全身的,所以心變、風變、身體也要變,這不是幻想,是實實在在的。

  我們學法要緊的是要得到法味、得到法樂。我給別人寫信時都會寫上:“祝你法樂增盛”,法樂的意思就是由修法而生起的內心的快樂。法樂是要通過修才能得到,我們修起的法樂是強盜、小偷都偷不走的,只能在自己身上有,不會在別的人身上感受到,如果生起了法樂,就更能增強自己修法的信心。

  [有很多人非常別扭,桀骜不馴地毫不聽話,到那個時候,他們是絕不能達到佛法的要求的。]那些不願意聽佛法道理的人是絕達不到佛法要求的,這是由他們過去生中的煩惱習氣決定的,當然他們永遠也得不到佛法的好處,連做夢都得不到。

  [我呢!是把【舍棄現世】作爲修行中心的啊!”]這是帕繃喀大師說自己是以舍棄現世作爲修行的中心,他是如是做,也是叫我們也要如是做。也就是要我們將舍棄現世的貪著作爲學法、修法的中心。

  第五次講法

  上一次講的內容很重要,今天在講新內容之前,我先將上一次所講的內容重複一下:

  前面帕邦喀大師講的是斷煩惱的重要性,由煩惱引發所造之惡業,就等于我們造了去叁惡道的惡業,自然要感果去叁惡道。沒有煩惱的引發,我們就不會去,所以我們要斷煩惱。釋迦佛對衆生所說的一切法,都是要大家斷煩惱。不僅在顯教要斷煩惱,在密教也要斷煩惱。其他支分都是要我們培養能夠斷煩惱的功能,而最後還是要斷煩惱。

  煩惱就是我們的錯誤分別心,分別心都是由于無始以來煩惱習氣染得很深厚,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心念都是貪、瞋、癡,乃至還有其他的煩惱。這不是我們自己要去學這些壞東西,而是由于無始以來的習氣自然而然形成的。這些煩惱藏在我們的心裏,只要心一動,它就要動,所以說是沒有辦法的。

  下面帕繃喀大師特別說了要斷世間八法,所謂世間八法就是利、衰、苦、樂、譏、贊、毀、等等,帕繃喀大師將這些解釋得很簡單:

  [獲利就高興,否則就不高興,]這裏所說的利不光是指賺了錢,而是所有令自己喜歡、得益的事情都是獲利。獲利自然高興,否則就不高興。

  [感到快樂就高興,否則就不高興;]

  [有了大名氣就高興,否則就不高興;] 別人當面、背後稱贊自己就高興;如果別人當面譏諷自己或是背後說自己的壞話就不高興。

  [有人贊歎你就高興,否則就不高興這八種。]有人贊歎自己就高興,沒有人稱贊自己就不高興了。就如前面說的,要閉關就在門口貼上一個條子:“本人閉關不能會客”其實就是讓別人知道:“我是大修行者,你們要贊歎我。”

  [你如果想修法就必須對這世間的八法等量齊觀。]怎麼叫[等量齊觀]?就是無論好的還是不好的來了都是一樣的態度,都不要起執著。

  [所以《親友書》中說:“利、無利、苦、樂、稱、無稱、毀、譽,了世俗八法,齊心離斯境。”][了]就是心裏不要執著,要放得下。[齊心離斯境]就是我們的心不要一會兒這樣想、一會兒那樣想,隨時隨刻都要離開對這八種世俗起執著的境。世間八法是有的,只要心不要起執著,就不會受其影響。如果起了執著,就會造各種各樣的惡業,不但得不到人天果,反而將保證我們墮入叁惡道。

  [大成就者林日巴也說:“輪回分別大城中,世間八法起屍遊,斯乃最可畏屍林,上師于中作相禳除。][輪回]就是生死輪回,[分別]就是我們的心念。我們在流轉生死輪回的大城裏,世間八法始終存在于我們的心念裏沒有離開,因爲那是潛伏意識,只要我們的身一動它就要動,心一動它就要動。執著世間八法是最可怕的屍林,就像墳場裏到處都擺滿了死屍一樣,看到就厭惡,所以上師就對此作祈禱,要我們去掉這些分別心。

  [不管你是法師、律師、還是禅師,也不管你自以爲所修的如何地高深,如果混有世間八法,這一切便都是虛假不實的。]這句話是說:不管你是專門講法的,還是講戒律的、修定修禅的,不管你認爲自己所修的法有多麼的高深:“我修的無上密、是大圓滿勝慧,是最最殊勝的!”那只是你自己認爲的了不起,是自己的承許。如果沒有清除幹淨世間八法而修,那麼這一切都是虛假不實的。爲什麼說是虛假不實的呢?修法目的是爲了有成就,如果夾入了世間八法,無論你所修任何法都不會有成就,是沒有真實意義的,所以說是虛假不實的。無論你對別人吹噓自己修得如何了不起,自己也覺得修得水平很高了,但其實這些在你的內心裏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正如嘉瓦果倉巴的弟子揚貢巴所說:“法是大圓滿沒有用,必須補特伽羅到了大圓滿的程度。]大圓滿是最高的法,有了它就一定成佛。不是各宗各派那些最殊勝的法不好,比方說紅教的大圓滿勝慧,花教(噶舉派)的大手印,黃教的勝義光明,乃至白教(薩迦派)的道果教授,都是最殊勝的,無論修哪一個,修到其真正在心裏生起功能,都肯定能成佛。問題在于要自己真正達到了可以修的程度才行,自己沒有到那個程度怎麼能夠生得起功能?就比如要幼兒園的學生完成大學的課程,那是無論如何都完不成的,因爲沒有堪忍性嘛!

  這裏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若要修最殊勝的法,我們就必須將前面的法按次第一個個地修到生起法所要求的功德,再修最殊勝的法才能夠生得起功能。法是沒有不好的,各宗各派的法都是佛所傳下來的,沒有哪一個法是不好的,也沒有哪一個法是修不起功能的,但是要修者必須將前面的法修好,生起了前面的法功德,後面的法功德才生得起。因此,重要的在于最初要從前面最基礎的法開始修,從自己修得起的法入手,認真地修,第一直修到生起了功能,後面的法才容易生得起功能。如果開始就修最高的法只有兩個效果:一是種點習氣;二是自我感覺修得很高,可以被人稱贊:“你在修大圓滿勝慧啊,好了不起喲!”只有這樣的效果,心上是生不起功能的。我們修法無論如何要依道次第,以自己現在能夠生得起的,好好地修,將第一個修好了再修下一個。

  有人會問:“照你這麼說我從最低的法開始修,哪輩子才修得到大圓滿勝慧?”其實不是這樣的,如果你得到大圓滿勝慧的教授可以植習,有空就每天串習一遍,但是你的主修應該修最基礎的法。這方面噶當派的教授是:你所修第一個法生起的功能可以達到何種水平,以後你所修任何法所生起的功能都將是這樣的水平。因此,無論如何第一個法都要修得很圓滿、修得很清靜。我們具有了修第一個法時花費一番功才生起的功能,自己的心身就不同了,以後再修什麼法都比較容易生起功能;如果我們第一個法只修到模模糊糊的水平,以後就是修到大圓滿勝慧也同樣是模模糊糊的水平,這是很重要的!以前噶當派的上師傳法教授是:當一個法修起了功能之後上師才會傳下一個法給弟子。也就是上師傳了你一個法,你就回去認認真真地修,還要向上師彙報自己所修的程度,上師如果認爲你修得還不如量,你就只能回去再用功修;上師如果認爲你修得如量了,就會傳你第二個法門。不是現在這樣,爲了方便我們這樣的初業有情,不管我們所修程度如何,上師會一下子將法都傳給我們,留著以後慢慢修。

  大家要知道這樣的道理:聽了一個教授之後,就從最基礎的、自己能夠修得起的法入手,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好好修,生起如量的、清淨圓滿的功能。如果我們將這第一個法門的功能生起了,再修後面的簡直不費力,一個接一個地都能生起功能。因爲我們曾經訓練過了,由不懂佛法到學佛法,由修法一點功能沒有到生起圓滿清淨的功能,具有這樣磨練的經驗,再修下一個就容易生起。

  [這類人,說法值馬價而有余,其人則值狗價而不足。]這句話的意思是:這些人說法的價值比買匹馬的價格要高,因爲法說得很殊勝,但因其本人不實修,所以他自身的價值連買條狗都不夠。這裏說明了一個教授:我們學了法就要修,不是只爲求知,不能求多,學了一兩個法就要認真修,一定要使自己的身心起變化。

  這裏附帶和大家談一下:我們修法是在心上用功,身上怎麼能起變化呢?因爲心和風是相連的,心就是意識,風就是遍及全身,只要心起了變化,身子就要起變化。大家一定要認真用功,今天我們在這裏學習,是知道佛法的理論、知道佛法的道理,以後大家認真修的時候,身上就會不同程度的生起功能。功能是從兩個方面來的:一個是今生的勤奮;另一個是過去生中修過並生起的功能要被引發。有這兩個方面,生起功能就快;如果過去生中沒有修過,今生就要更加努力,不然來世再修的時候又會因爲前世沒有修起過功能,要生功能還是很費力的。

  學了就要修,什麼叫修?修有兩種所緣:一種是形象所緣,就是修定時所觀的所緣;還有一種叫義理所緣,就是要思維其中的道理。如果沒有所緣,不要說修法不起思維,就是世間的事也不能起思維。比如我們要到桔豐園來,首先自己要有想來的心念,心裏要有這個桔豐園的樣子才能起思維。假如心裏沒有一點桔豐園的樣子,怎麼會想來呢?像現在某些人說的:“什麼都不想就是在修空性!”這不過是自我欣賞。什麼所緣都沒有怎麼起思維?人死了的時候要到悶絕位去,修密法的時候同樣也要到悶絕位去,也就是沒有所緣了、心不起思維了的狀態就是悶絕位。這種密宗修法和冬眠的蟲子過冬以及無想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的不起思維是完全不同的。

  [單是法說得到家,而自己並不修行,這就和把戲的歌唱,鹦鹉的念誦沒有差別。]大家看那些唱戲的,戲裏他是大將軍、是宰相,不得了啊,可是與他本人沒有實際…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二.正宗分 1.釋出離心(2)消除現世貪著的方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