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波羅密多教授現觀莊嚴論 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賈曹達瑪仁欽 著)▪P3

  ..續本文上一頁,且與本論義相乖反,極易了知。

  此利根時,由量善成體道相叁爲無生已,則能以量成立修彼義故,而有現證所修義之聖位,作是承許複有何失?若謂如是則與說由生信漸次趣入聞思修叁而成相違。若爾,若能以離一多之因成立宗法及周遍性,及能成立由修宗義能生明了顯現者,如是則須承許已善了知《現觀莊嚴》矣。

  由何量成體道相叁爲無生耶?謂最初于資糧道時,由以“離一多體性故”及金剛屑因等爲因之量證成,修彼義故能得道智及相智也。

  後二種智雖證叁法無谛實生,然以通達微細法無我所差別之體智,此時非正所說。說雲了知體無生者,當知是爲辨識佛母體性,而知其爲補特伽羅無生之故。

  于此等處生誤解已,亦見有許體智道智定證無我者。有長時爲極重相違荷擔所壓而不自知者,許于前句正所說之體智唯劣乘中有,及許與此所說義無差別,同時又說以離一多之因成立體無谛實之生;又于承許聲聞聖者亦有通達微細法無我者,如見凶煞。

  中觀師所許之因雖有多種,此中但說離一多因。于彼有二:

  壬一 辨識論師所許之所破法

  壬二 破于余所依上之因

  今初,譬如幻師行變幻事,木石等物現爲象馬。若彼顯現非由亂識增上安立,乃木石等自分而有,則是彼等先有同類施設所致,故眼未迷亂者亦應能見。如是補特伽羅及蘊若非心識顯現增上安立,乃境自分不共本有而成就者,則應堪忍勝義理智觀察,及聖根本智應能見等。是故非由心識顯現增上安立,乃境自分不共本有而成就者,即所破法。

  壬二 破于余所依上之因 分二

  癸一 舉因

  癸二 成立彼理

  今初,若于谛實一多任何皆不成就,則決定是谛實中無,譬如影像,體道相叁亦于谛實一多不成就也。此是能遍不可得因。

  癸二 成立彼理 分二

  子一 成立宗法

  子二 成立周遍

  初中分二:

  醜一 成立離谛實一

  醜二 成立離多

  今初,彼有法,谛實一不成就,是有分故。若于前陳如瓶之上,彼因現識能成;而于不能現識成立之前陳上,須依能遮容有無分所知之量,及與決定有分無分直接相違之二種量而成立之。成立彼之周遍雖需叁量,而遮因及所破法有其同品難通達故,今說彼者:亦是有分,亦複成就谛實是一之同品若有,則分及有分二者,須于顯現現似異體,而其本來體性是一,不然即成無有分故。

  于顯現中現似異體而其本來體性是一者,于虛妄理可不相違,于谛實理則成相違。此複彼有分及多分有法,應互無異,若互有異聖根本智應必能見,而聖根本智不見爲異故。若許,有分有法,應成多,成實且與多分無異故。若許,則爲成一之量所妨害也。

  多分有法,應成一,成實且與有分無異故。若許,則爲成多之名言量之所妨害。由依彼等道理,遮其多分與有分無異;由遮彼故,遮太過因。此複遮其一分即遮總聚,故遮因之後分不應道理。須許由遮前故而遮彼因,由遮分及有分若互有異聖根本智應必能見,即遮有分及成谛實一之同品也。

  醜二 成立離多

  體道相叁有法,谛實多不成就,谛實成就之一無故。

  前已成立谛實一不成就,何故此中則舉無谛實一爲因耶?用彼成立此因之周遍故;且彼因者,乃依遮止無分及“若成就谛實一者,則須成爲無分之一”此二者而成立也。

  子二 成立周遍

  此中雖須決定因之同喻之量、決定所立法與所遮法直接相違之量、及遮因與所破法有同品之量叁者,前二易解,故說後者。

  若以于彼影像體上,決定一多是互遮相違之直接相違之量,通達無有一多之第叁聚,則于影像體上無有谛實成就一多之第叁聚,能以通達決定也。

  有不谙正理建立者謂:以彼決定“若有,則于一多隨一”之量,能斷執著“若谛實有,而不周遍谛實一多隨一”之增益。若爾,則以決定“若是所作,周遍是無常”之量,應能斷除執著“若聲是所作,而不周遍聲是無常”之增益故,以彼爲因之比量即應不新斷除增益矣。所應說者甚多,暫且置之。

  【釋】

  于彼極淨信故,現欲彼功德之二種補特伽羅,亦複于彼及依彼之聖言,于一切種攝持等事極生恭敬。次依聞所成等智慧生起次第,當能獲得最勝善妙。是故于佛母之清淨信心,乃是獲得一切善妙主要之因。

  【疏】

  庚二 由此而生希求欲樂

  于佛母生信心者有勝所爲,于彼佛母極淨信故,現欲彼能成辦四聖所求義利等功德之補特伽羅,利鈍二種《現觀》所化,亦複于彼般若波羅密多,及以彼爲所诠之廣中略叁諸聖教言,極起恭敬生希求欲故。

  爲何義故耶?爲于圓滿所诠,能令生起于一切種攝持文句等聞思修叁之慧故。

  

  庚叁 趣入已得果之理

  生大希求有勝所爲,由彼生已,依彼即能獲得最勝善妙無上菩提故。非生希求無間即得,須依聞所成等叁慧生起之次第而得故。彼等正說至尊心續之中順次生起道次之理,逆次由此推比可知。

  己二 攝義

  于佛母之清淨信心,乃是獲得一切善妙主要之因,已由決定如是因果之量而說訖故。

  【釋】

  此中叁種一切智性盡攝八事,彼等亦是般若波羅密多,且由如次當說之理,亦當了知乃是圓滿一切事義。內心安住如是之理,而由叁種一切智性之門贊頌般若波羅密多也。

  【疏】

  戊叁 斷诤

  造論之初贊頌般若波羅密多,爲于一切,爲但于其一分耶?若如初者,未贊四種加行及法身故,數量成減。若如第二,則叁隨一,或主贊頌相智獨一即可,何用叁者說爲贊境耶?

  不許後者,而許前者。此複正說叁種,有其因相及勝所爲,故無數減之失。其中由叁智門而贊之因者,至尊意欲贊頌八事,內心安住叁種一切智性盡攝八事如是之理,由叁種一切智性功德之門,而贊般若波羅密多故。由叁智門而贊之所爲者,叁智所攝八事,彼等亦是圓滿般若波羅密多;複由如次當說之理,亦當了知彼叁智性乃是圓滿諸聖所求一切事義故。

  前一“亦”字,乃謂叁攝八故,彼等八者亦複許爲贊境也。

  以叁攝八之理者,以大攝小、以自性攝分位、及將能攝叁智與所攝叁智說爲各異等,不堪正理觀察故,暫且置之。其義謂若圓滿修習叁智,即成修習所有八事,是故若見圓滿叁智具足所欲功德,而于八事未能如是見者無之;又許贊頌叁智,而複不許贊頌八現觀事者無之。但以叁智之語而說之所爲者,爲令于彼能成叁種種姓所求事義之叁種道,各各無雜而了知故。

  總之,若是八種現觀之一,則決定是其中一智之所修相,及依此理而修習故,以叁攝八。

  【釋】

  聲聞,及彼同類而其解脫少分超勝之獨覺,亦即諸求般涅槃者,由遍了知一切法體無生智性,能令獲得有蘊無蘊二種相之涅槃者。盡其輪回利益衆生之諸菩薩,即由通達一切諸道無生體性,能令成辦一切衆生事義者。由心契入一切諸相無生,具足正守護身之佛,瑜伽自在者中之主,于其諸行對治之無余*輪,一切種能作旋轉者。爲諸聲聞等所圍繞之佛,于彼能作成辦之母而行敬禮。

  【疏】

  戊四 文義 分二

  己一 由各各功德而贊

  己二 總攝而贊

  初中分叁:

  庚一 以體智導趣寂滅之理

  庚二 以道智成辦世間義利之理

  庚叁 以相智旋轉*輪之理

  今初,謂“能令獲得者”等。何補特伽羅能得耶?謂諸聲聞,及不但彼,亦有獨覺,即諸希求涅槃自利果者。文中如何顯示亦有獨覺?謂由是彼聲聞同類故,間接示之。此複是于宣說體智功德句中一並宣說。

  雖依聲聞同類而說,然非都無差別,謂以無聲于他說法,已斷所取分別,于最後生不須依待師教等,解脫少分超勝故。

  由何方便者,謂由遍知一切法體補特伽羅之我無生之智。其果爲何?謂即煩惱斷盡然尚具有昔惑業果苦蘊之涅槃,及無彼蘊相之二種涅槃。

  此中無余涅槃許爲色心相續斷滅之涅槃者,不應道理,以彼但是聲聞部所安立故,及此正逢論師自依理路建立劣乘涅槃之時故。

  庚二 以道智成辦世間義利之理

  所依補特伽羅謂盡輪回之中利益衆生之諸菩薩,方便謂由通達一切諸道無谛實生爲體,果謂能令成辦一切叁種種性衆生之事義者。

  庚叁 以相智旋轉*輪之理

  能作旋轉。誰能轉者,謂佛具足于自叁門諸相違品能正守護之身,于具止觀雙運瑜伽自在之聲緣等中,于法自在具足圓滿,及于彼等教敕自在故,而成彼衆之主者。以何方便者,謂由具足能于諸法一切因果體相無生心得契入之相智,以彼方便。其果爲何者,謂即于諸所化八萬四千煩惱諸行對治,八萬四千法蘊爲體之無余*輪,于此所诠,以一切種圓滿方便之相而作旋轉。

  此中,世尊爲斷所化相續中之所治品故,凡其所說一切教證諸法,皆是*輪。彼以何故謂之輪耶?譬如轉輪勝王,彼之輪寶從于一方至于一方次第而轉,依此之力能勝諸相違品;彼亦于諸所化相續次第而轉,能勝貪等諸相違品,與輪有同法故,謂之輪也。

  各處散說諸*輪義,爲易解故集在一處者,有《解深密經》直說叁次*輪之名,及《聖總持自在王經》未直說名,而由引導所化叁種次第之門而宣說者。

  其中初者,即彼經雲:“世尊初于一時,在婆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惟爲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谛相轉正*輪;雖是甚奇甚爲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于彼時所轉*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诤論安足處所。世尊在昔第二時中,惟爲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說空相性而轉第二*輪;雖更甚奇甚爲希有,而于彼時所轉*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诤論安足處所。世尊于今第叁時中,普爲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善辨相而轉第叁*輪,第一甚奇最爲希有,于今世尊所轉*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诤論安足處所。”

  于此經義,諸大車等所許多有不同。若如聖者無著論師爲攝衆多大乘種姓所開唯識車軌,此經如是分別叁種*輪了不了義,及說究竟叁乘…

《般若波羅密多教授現觀莊嚴論 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賈曹達瑪仁欽 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