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观庄严论 显明义释心要庄严疏(贾曹达玛仁钦 著)▪P3

  ..续本文上一页,且与本论义相乖反,极易了知。

  此利根时,由量善成体道相三为无生已,则能以量成立修彼义故,而有现证所修义之圣位,作是承许复有何失?若谓如是则与说由生信渐次趣入闻思修三而成相违。若尔,若能以离一多之因成立宗法及周遍性,及能成立由修宗义能生明了显现者,如是则须承许已善了知《现观庄严》矣。

  由何量成体道相三为无生耶?谓最初于资粮道时,由以“离一多体性故”及金刚屑因等为因之量证成,修彼义故能得道智及相智也。

  后二种智虽证三法无谛实生,然以通达微细法无我所差别之体智,此时非正所说。说云了知体无生者,当知是为辨识佛母体性,而知其为补特伽罗无生之故。

  于此等处生误解已,亦见有许体智道智定证无我者。有长时为极重相违荷担所压而不自知者,许于前句正所说之体智唯劣乘中有,及许与此所说义无差别,同时又说以离一多之因成立体无谛实之生;又于承许声闻圣者亦有通达微细法无我者,如见凶煞。

  中观师所许之因虽有多种,此中但说离一多因。于彼有二:

  壬一 辨识论师所许之所破法

  壬二 破于余所依上之因

  今初,譬如幻师行变幻事,木石等物现为象马。若彼显现非由乱识增上安立,乃木石等自分而有,则是彼等先有同类施设所致,故眼未迷乱者亦应能见。如是补特伽罗及蕴若非心识显现增上安立,乃境自分不共本有而成就者,则应堪忍胜义理智观察,及圣根本智应能见等。是故非由心识显现增上安立,乃境自分不共本有而成就者,即所破法。

  壬二 破于余所依上之因 分二

  癸一 举因

  癸二 成立彼理

  今初,若于谛实一多任何皆不成就,则决定是谛实中无,譬如影像,体道相三亦于谛实一多不成就也。此是能遍不可得因。

  癸二 成立彼理 分二

  子一 成立宗法

  子二 成立周遍

  初中分二:

  丑一 成立离谛实一

  丑二 成立离多

  今初,彼有法,谛实一不成就,是有分故。若于前陈如瓶之上,彼因现识能成;而于不能现识成立之前陈上,须依能遮容有无分所知之量,及与决定有分无分直接相违之二种量而成立之。成立彼之周遍虽需三量,而遮因及所破法有其同品难通达故,今说彼者:亦是有分,亦复成就谛实是一之同品若有,则分及有分二者,须于显现现似异体,而其本来体性是一,不然即成无有分故。

  于显现中现似异体而其本来体性是一者,于虚妄理可不相违,于谛实理则成相违。此复彼有分及多分有法,应互无异,若互有异圣根本智应必能见,而圣根本智不见为异故。若许,有分有法,应成多,成实且与多分无异故。若许,则为成一之量所妨害也。

  多分有法,应成一,成实且与有分无异故。若许,则为成多之名言量之所妨害。由依彼等道理,遮其多分与有分无异;由遮彼故,遮太过因。此复遮其一分即遮总聚,故遮因之后分不应道理。须许由遮前故而遮彼因,由遮分及有分若互有异圣根本智应必能见,即遮有分及成谛实一之同品也。

  丑二 成立离多

  体道相三有法,谛实多不成就,谛实成就之一无故。

  前已成立谛实一不成就,何故此中则举无谛实一为因耶?用彼成立此因之周遍故;且彼因者,乃依遮止无分及“若成就谛实一者,则须成为无分之一”此二者而成立也。

  子二 成立周遍

  此中虽须决定因之同喻之量、决定所立法与所遮法直接相违之量、及遮因与所破法有同品之量三者,前二易解,故说后者。

  若以于彼影像体上,决定一多是互遮相违之直接相违之量,通达无有一多之第三聚,则于影像体上无有谛实成就一多之第三聚,能以通达决定也。

  有不谙正理建立者谓:以彼决定“若有,则于一多随一”之量,能断执著“若谛实有,而不周遍谛实一多随一”之增益。若尔,则以决定“若是所作,周遍是无常”之量,应能断除执著“若声是所作,而不周遍声是无常”之增益故,以彼为因之比量即应不新断除增益矣。所应说者甚多,暂且置之。

  【释】

  于彼极净信故,现欲彼功德之二种补特伽罗,亦复于彼及依彼之圣言,于一切种摄持等事极生恭敬。次依闻所成等智慧生起次第,当能获得最胜善妙。是故于佛母之清净信心,乃是获得一切善妙主要之因。

  【疏】

  庚二 由此而生希求欲乐

  于佛母生信心者有胜所为,于彼佛母极净信故,现欲彼能成办四圣所求义利等功德之补特伽罗,利钝二种《现观》所化,亦复于彼般若波罗密多,及以彼为所诠之广中略三诸圣教言,极起恭敬生希求欲故。

  为何义故耶?为于圆满所诠,能令生起于一切种摄持文句等闻思修三之慧故。

  

  庚三 趣入已得果之理

  生大希求有胜所为,由彼生已,依彼即能获得最胜善妙无上菩提故。非生希求无间即得,须依闻所成等三慧生起之次第而得故。彼等正说至尊心续之中顺次生起道次之理,逆次由此推比可知。

  己二 摄义

  于佛母之清净信心,乃是获得一切善妙主要之因,已由决定如是因果之量而说讫故。

  【释】

  此中三种一切智性尽摄八事,彼等亦是般若波罗密多,且由如次当说之理,亦当了知乃是圆满一切事义。内心安住如是之理,而由三种一切智性之门赞颂般若波罗密多也。

  【疏】

  戊三 断诤

  造论之初赞颂般若波罗密多,为于一切,为但于其一分耶?若如初者,未赞四种加行及法身故,数量成减。若如第二,则三随一,或主赞颂相智独一即可,何用三者说为赞境耶?

  不许后者,而许前者。此复正说三种,有其因相及胜所为,故无数减之失。其中由三智门而赞之因者,至尊意欲赞颂八事,内心安住三种一切智性尽摄八事如是之理,由三种一切智性功德之门,而赞般若波罗密多故。由三智门而赞之所为者,三智所摄八事,彼等亦是圆满般若波罗密多;复由如次当说之理,亦当了知彼三智性乃是圆满诸圣所求一切事义故。

  前一“亦”字,乃谓三摄八故,彼等八者亦复许为赞境也。

  以三摄八之理者,以大摄小、以自性摄分位、及将能摄三智与所摄三智说为各异等,不堪正理观察故,暂且置之。其义谓若圆满修习三智,即成修习所有八事,是故若见圆满三智具足所欲功德,而于八事未能如是见者无之;又许赞颂三智,而复不许赞颂八现观事者无之。但以三智之语而说之所为者,为令于彼能成三种种姓所求事义之三种道,各各无杂而了知故。

  总之,若是八种现观之一,则决定是其中一智之所修相,及依此理而修习故,以三摄八。

  【释】

  声闻,及彼同类而其解脱少分超胜之独觉,亦即诸求般涅槃者,由遍了知一切法体无生智性,能令获得有蕴无蕴二种相之涅槃者。尽其轮回利益众生之诸菩萨,即由通达一切诸道无生体性,能令成办一切众生事义者。由心契入一切诸相无生,具足正守护身之佛,瑜伽自在者中之主,于其诸行对治之无余*轮,一切种能作旋转者。为诸声闻等所围绕之佛,于彼能作成办之母而行敬礼。

  【疏】

  戊四 文义 分二

  己一 由各各功德而赞

  己二 总摄而赞

  初中分三:

  庚一 以体智导趣寂灭之理

  庚二 以道智成办世间义利之理

  庚三 以相智旋转*轮之理

  今初,谓“能令获得者”等。何补特伽罗能得耶?谓诸声闻,及不但彼,亦有独觉,即诸希求涅槃自利果者。文中如何显示亦有独觉?谓由是彼声闻同类故,间接示之。此复是于宣说体智功德句中一并宣说。

  虽依声闻同类而说,然非都无差别,谓以无声于他说法,已断所取分别,于最后生不须依待师教等,解脱少分超胜故。

  由何方便者,谓由遍知一切法体补特伽罗之我无生之智。其果为何?谓即烦恼断尽然尚具有昔惑业果苦蕴之涅槃,及无彼蕴相之二种涅槃。

  此中无余涅槃许为色心相续断灭之涅槃者,不应道理,以彼但是声闻部所安立故,及此正逢论师自依理路建立劣乘涅槃之时故。

  庚二 以道智成办世间义利之理

  所依补特伽罗谓尽轮回之中利益众生之诸菩萨,方便谓由通达一切诸道无谛实生为体,果谓能令成办一切三种种性众生之事义者。

  庚三 以相智旋转*轮之理

  能作旋转。谁能转者,谓佛具足于自三门诸相违品能正守护之身,于具止观双运瑜伽自在之声缘等中,于法自在具足圆满,及于彼等教敕自在故,而成彼众之主者。以何方便者,谓由具足能于诸法一切因果体相无生心得契入之相智,以彼方便。其果为何者,谓即于诸所化八万四千烦恼诸行对治,八万四千法蕴为体之无余*轮,于此所诠,以一切种圆满方便之相而作旋转。

  此中,世尊为断所化相续中之所治品故,凡其所说一切教证诸法,皆是*轮。彼以何故谓之轮耶?譬如转轮胜王,彼之轮宝从于一方至于一方次第而转,依此之力能胜诸相违品;彼亦于诸所化相续次第而转,能胜贪等诸相违品,与轮有同法故,谓之轮也。

  各处散说诸*轮义,为易解故集在一处者,有《解深密经》直说三次*轮之名,及《圣总持自在王经》未直说名,而由引导所化三种次第之门而宣说者。

  其中初者,即彼经云:“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说空相性而转第二*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善辨相而转第三*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于此经义,诸大车等所许多有不同。若如圣者无著论师为摄众多大乘种姓所开唯识车轨,此经如是分别三种*轮了不了义,及说究竟三乘…

《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观庄严论 显明义释心要庄严疏(贾曹达玛仁钦 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