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波羅密多教授現觀莊嚴論 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賈曹達瑪仁欽 著)▪P61

  ..續本文上一頁昧也。

  依昧道體之一種者,謂彼于一切障寂滅之道愚昧,未遍了知而愚通達真實之般若波羅蜜多故。

  愚道所緣之二種者,謂彼于真如等與色等相應,而與二谛同一體性則不相應,二谛異體而遍愚昧,未遍了知而愚色等所知與真如等之有法、法性故。又彼于大小乘不平等性愚昧,未遍了知而愚對大乘道能作障礙之魔等自性爲空故。或複說爲愚此不共道之差別。

  愚真實義之一種者,聲聞資糧道者,于苦等四谛法性愚昧,以于開示無常等之經義如言執爲究竟真實性故

  昧于所斷自性之一種者,謂于煩惱自性愚昧,未遍了知而愚貪等體性忽爾非久及空性故。

  昧于粗分法無我者,謂于能取所取異體空之無二愚昧,未遍了知而愚能取所取之相異體空故。

  于此九種愚昧所假立之士夫,執爲實有能受用者之俱生分別,是修道無間道之所斷,是彼正所滅除者故。此等多由分別現行而顯,然其所斷之主要者,當知爲其種子。

  【釋】

  即于斷除彼等修道四種所治品類,四種能治亦由彼之差別而各異也,于此應當了知。

  子叁 攝義

  應當了知能所取分別之四種能治,亦由彼等各別行相差別而各異者,有叁十六,謂由斷除彼等所有叁十六種修道四種所治品類性故。

  【釋】

  如前即于斷除百零八種分別同時,彼等所攝百八煩惱即便斷故,一切勝妙功德皆依安住修道菩薩。此等諸頌而說此義,頌曰:

  如諸病痊愈 常時獲安隱 恒修衆生樂 一切勝功德

  任運而依附 勝果所莊嚴 上品位菩薩 如衆流歸海

  以于修道作修習故,四種分別能損害性,猶如此等疫病已盡除者即無礙故,則獲歡喜安隱快慰;大悲隨他自在轉故,于一切種善巧成辦衆生安樂之叁乘所攝一切勝妙功德,猶如衆流歸于大海;于彼住修道位菩薩已得最極究竟之果,而爲彼等所莊嚴者,于一切種如雲來集而作依附也。

  癸叁 對治斷除所斷功德 分叁 子一 承接 子二 頌 子叁 釋

  今初,叁乘所證一切勝妙功德種類,皆依安住聖者修道之菩薩,如前見道頂加行時所說,即于斷除百零八種修斷能所分別同時,彼等分別所攝百八煩惱即便斷故。

  雖亦可說于斷修斷所知障之同時即斷修斷煩惱,若依《大疏》余處所說,明顯許爲斷除所知障之分別現行與種子同時,且于八地以上雖無所知障之現行生起,作如是說亦無相違。

  子二 頌

  叁乘斷證殊勝妙果所莊嚴者,安住上上品修道位之菩薩,于一切種能作成辦衆生現竟安樂之叁乘一切勝妙功德,猶如衆流歸海任運依附于彼,以能損害身故猶如疫病之下下品等修斷所攝此等分別已盡除者,彼等功德能作依附即無違緣而具順緣故,譬如病人諸病痊愈,則能獲得常時歡喜安隱快慰也。

  子叁 釋

  已獲叁乘斷證功德最極究竟勝果,而由彼等所莊嚴者,安住上上品修道位之菩薩,大悲隨他自在轉故,于一切種善巧成辦衆生現竟安樂之叁乘所攝一切勝妙功德,于彼如雲來集而作依附,以于修道多無數劫作修習故,四種能所分別種類能損害性,此等猶如疫病已盡除者,即于圓滿功德順緣具足而無違緣障礙故,譬如病人疾病清除,而得常時歡喜快慰也。

  功德自然聚集之喻者,謂如四大河流自然彙歸大海也。

  【釋】

  修道之後爲無間道,是故無間叁摩地。頌曰:

  安立叁千生 聲聞麟喻德 及離生菩薩 衆善爲譬喻

  經以無量福 明佛無間道 無間叁摩地 證一切相智

  有人安立叁千大千世界有情住于聲聞、獨覺、離生菩薩,以彼所生福德爲喻,較彼更爲超勝福德衆多之性,一切相智性即佛自性故,能得佛果之無間叁摩地者,彼即此中所謂“無間叁摩地”也。

  壬四 無間頂加行 分二 癸一 正說 癸二 除邪分別

  初中分二 子一 以多福德標顯 子二 釋其所緣行相

  初中分叁 醜一 承接 醜二 頌 醜叁 釋

  今初,于說修道頂加行之後,當說無間叁摩地,以即此頂是佛無間道故。

  說修道頂爲總,而無間頂爲彼差別;或于修道頂時所說者爲有分別種子,而于無間頂時種子少分亦無故,差別極大。

  醜二 頌

  最後相續之無間叁摩地者,是無間頂加行,以是一切相智性自性之佛,彼之無間究竟親因故。經以彼果無量福德之門明無間頂,謂由安立叁千衆生住于聲聞乃至菩薩無過初地,以彼衆善福德殊勝而爲譬喻,無間頂果佛之福德較彼爲多之性而作標示故。此以親果福德衆多而表親因福德衆多。

  醜叁 釋

  經以自果福德衆多標示此無間頂,若有人安立叁千大千世界有情住于聲聞、獨覺、離生初地菩薩,以彼所生福德爲衆多福爲喻,而無間頂親生之佛果較彼更爲超勝福德衆多之性而作標示故。無間頂之親生佛果福德衆多,以一切相智性,彼即無間頂之親果佛自性故。最後心之無間叁摩地者,彼于此中說爲“無間叁摩地”,以是能得正等覺佛之究竟加行故。

  【釋】

  彼所緣等雲何?以此中頌說所緣等。頌曰:

  無性爲所緣 正念爲增上 寂靜爲行相 愛說者常難

  此無間叁摩地之所緣緣者,謂即緣一切法無有實性。增上緣者,正念是, 也。行相者,自性寂靜性是。由于此處難測度故,諸未通達善巧方便之愛說者,常興诤诘攻難;而于方便善巧者,則當遣除彼等,其中密意謂欲以此說爲此之甚深性也。

  子二 釋其所緣行相 分二 醜一 問 醜二 答

  今初,彼無間頂之所緣等雲雲。

  醜二 答 分二 寅一 頌 寅二 釋

  今初,一切無谛實實性如幻之法者,是此無間頂之所緣,以是此之應斷增益所依處故。

  十地最後心加行道攝正念之大乘發心者,許是無間頂之增上緣,以是于彼生起有自在之緣故。無間頂者,以自性寂靜性而爲行相,現證一切諸法谛實空故。

  無間頂之所緣行相,此處極爲甚深,以諸愛說二谛相違者,接二連叁恒常難言“若是所緣緣者,谛實成就;若無谛實,爲所緣緣則成相違”故。

  經雲:“須菩提,相智性之所緣者,謂無實是。增上緣者,正念是。行相者,寂靜與無相是。”

  寅二 釋 分二 卯一 正釋 卯二 顯示此處爲極甚深

  今初,有爲諸法即是此無間叁摩地之所緣緣,以彼即緣一切法無有谛實實性故。增上緣與行相如根本頌。

  卯二 顯示此處爲極甚深

  諸未通達善巧分別二谛方便之愛說二谛相違論者,常興诤诘攻難有其因緣,由此無間頂之所緣行相之處,須知分別二谛而難測度故。

  其中密意謂欲以此所示常興诤诘攻難,說此無間頂之所緣行相而爲此之甚深性,爲顯常興诤難故,于知分別二谛方便善巧者,應當遣除彼等诤難故。

  【釋】

  彼諸具有謬誤心者,應當遣除何等邪倒分別而生彼叁摩地耶?于叁摩地之後邪分別。頌曰:于所緣證成 及明所緣性 一切相智智 勝義世俗谛

  加行與叁寶 巧便佛現觀 顛倒及道性 能治所治品

  性相並修習 說者邪分別 依一切相智 說爲十六種

  有爲無爲諸界無實性故,所緣應理;于一切種無自性故,定解所緣自性;實無實性不可得故,一切相智性之智;由真如體性故,世俗與勝義谛二;施等不可得故,加行;無所證故佛寶,唯名假立故法寶,遮遣色等所緣故僧寶;施等不可得故,善巧方便;遮遣通達于實無實及二體性故,如來之現觀;戲論所安立之無常等性故,常等顛倒;修道之果不作證故,道;無取舍故,能治與所治品;有法無故,諸法性相;自共相不應理故,修。一切不知菩薩善巧方便而好言論士夫之邪分別,以成互相乖違義故不應理性,是疑惑性,如其所說有境,而以一切相智性爲所依之邪分別,十六種也。

  癸二 除邪分別 分叁 子一 承接 子二 頌 子叁 釋

  今初,于無間叁摩地之後講說邪分別之因者,是爲斷除彼諸具謬誤心現證二谛者,念雲“于初應當遣除何等邪倒分別而生彼叁摩地”之疑惑故。

  子二 頌

  依一切相智性及彼因無間頂之所緣行相,而說二谛相違論者,彼等之邪分別許爲十六種,由境之門許爲十六故。

  何等十六?謂于修道所緣行相之邪分別有二,于所修果之邪分別有一,诤于體之真實,世俗勝義二谛不應理者有二,正行不應理之太過有一,正行所依皈依及境不應理之太過有叁,正行差別不應理之太過有一,現觀及彼所斷不應理之太過有二,道之體性不應理之太過有一,斷治差別不應理之太過有一,所修之自共相不應理之太過有一,及修習彼爲不應理之太過有一也。經雲:“白言:雲何世尊?爲唯一切相智性是無實性耶?爲色亦是無有實性?”如是等而作廣說。

  子叁 釋 分二 醜一 辨識應遣之邪分別 醜二 教授遣除彼已而生無間頂加行

  今初,一切不知菩薩善巧分別二谛方便而好言論士夫之前說彼等邪分別,非是正破之因,若善觀察即是不出疑惑性故。應爾,以于相智所緣與谛實空非是相違,而成立爲互相乖違之義,謂“相智所緣與谛實空集作同分爲不應理”,由此思惟之性而成顛倒分別心故。

  邪分別有十六種,如其所說相智所緣不應理等之有境性,無間頂及一切相智性之所緣行相不應理等爲所依者,有十六故。

  何等十六?謂于所緣之邪分別者,無間頂與相智所緣應非應理,有爲無爲諸界無有谛實之實性故。若破一切法非由心之顯現增上安立,乃從境之本有自分成就者,則見有爲等法自分爲所緣緣不應道理;又見若立自分爲所緣緣,則不能遮所說之谛實義,由此便執二谛相違。如若承許世俗自宗,則彼實執所緣依處不成爲無;若如是者,則于世俗自宗不易承許,是爲于二資糧所緣之邪分別。此乃舉中觀宗所立勝義界限爲因,而诤世俗爲不應理,是依勝義門之诤難。若于因中直接加以勝義簡別,則答因不決定;若不直接加者,則答其因不成,如是則是于疊因界限不能決定也。

  于行相之邪分別者,定解所緣自性爲離戲之行相應不應理,以一切法于一切種無自性故。此亦是依勝義之诤,當答因不成立。而作“于名言中因不成立”者,則是一派胡言,以若疊其因者無有決定故。若于因中直接加以勝義簡別而難…

《般若波羅密多教授現觀莊嚴論 顯明義釋心要莊嚴疏(賈曹達瑪仁欽 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