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之成就至最深妙之密法無上成就,都可以經這儀軌法門而修證圓滿。曾經有一次,有一個蒙古官員向班禅大師求法,大師問他欲求甚麼法,他回答說:“請傳授予我一個簡單的小法,以便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可修持/,班禅大師又再問他心目中有哪一個法門是他屬意要學的,這官員就要求大師傳予兜率法門,班禅大師聽了以後十分震驚地說:“兜率上師相應法怎可說是簡單的“小法門”?沒有甚麼是比它更廣大的法門了!諸佛之八萬四千法門已盡在其中/。大家從這故事上就可明白到這法門之殊勝。
現在衲會開示日修此法之重點。儀軌雖很精短,內容卻十分深廣,衲只摘要而說示,大家若可掌握重點而修則已很不錯了。大家勿在聽法以後以爲〈兜率百尊儀軌〉就是這麼多的開示而已,這只是略說重點,還有很多地方是可以說的,但在教初學者時不能一一開示。大家修得熟悉了,有了成績以後,在未來還可以學上去!
〈兜率百尊儀軌〉有共通的教法與不共之密義,依據聽法者之身份、程度與需求而有不同的觀想方法,譬如說對大部份人教示依此法而忏罪之觀想,或也可教依此法門增長智能的方法,又或以無上瑜伽密法配合此儀軌來修“淨光”、“幻身”及氣脈等方法。同一個儀軌有不同層面、不同目的、適合不同需要與程度的方法去修。同一個修的方法又有簡、繁的異處及深、淺的不同開示程度。所以說這個法門對初修者、資深者乃至近乎得大成就者都是適合的。衲現在是依共通的觀法之層面而摘要地去講,這樣比較對大家都適合。不共的修觀方法及與無上密法配合的修觀暫不宜講授。
修誦前之細節准備
所有的修持,都可分爲前行、正行與結行叁個部份來開示。現在先說這個法門之前行准備功夫:
地點
若作閉關,應選清淨無人、環境詳和優美的地點,這樣比較利于修持,不易生起貪執及嗔恨等煩惱及分心。初修持的人尤要重視修持地點之選擇,在有了一定之境界與定力時,則不需那麼挑剔了,即使身在鬧市也可以心定不動。
若是平時日修,應擇屋中較安靜之房間或屋中比較利于靜修的一角。
以上地點之選擇並非此法門之不共要求,所有的修持都一樣要依以上所說而擇地。
清潔
關房或日修的房間或角落要天天打掃,不論是否有塵埃都要打掃一下。打掃時心裏想著是在掃除內在之塵垢,如種種煩惱等,譬如自己的嗔心很重,就特別去想正在掃除自己內心之嗔念,余此類推。打掃時不單在打掃外塵,配合了發心時,這也同時是在掃除內心之垢。這個打掃過程其實有大學問在裏面,它本身就是一個單獨的修持法門。大家若要發心精修打掃法門,可以研學〈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之有關部份,裏面更詳細地開示了打掃之偈文及打掃時應該參思的內容。有些人不屑做這些前行修持,或者認爲這些是粗淺之功夫,但曆代之大師都是這樣地去修持的。佛經上記載了小路尊者的故事 (注:即十八羅漢中之注荼半托迦尊者,他的名字義譯爲“小路”)。這位大羅漢是怎樣成爲羅漢的呢?他天資很笨,連一句偈都背不出來,佛陀就教他打掃的法門,他單單依靠打掃作爲修持,便成就了阿羅漢境界!所以只要能懂得發心,世俗的打掃功夫也可以帶來不簡單的成就。
以上所說之打掃前行對所有法門都適用,屬于共通的前行准備,並非只適用于〈兜率百尊儀軌〉之修持。凡是修行的人都應該天天這樣去做。
佛壇
我們修法的人,應在關房布設代表佛陀之身、語、意的聖物。若是日常修持,也應于家中整潔幹淨之高處設立聖物。
佛壇代表佛陀之身、語、意,必須依傳統開示而布設,不應隨便亂放。
佛壇中央應供放本師釋迦牟尼之像或畫,因爲他是佛教之本師,所以要放最中央及最高之處。由于我們是格魯派的弟子,所以又要放一尊宗喀巴祖師像或畫相,也是放中央高位。這些是佛陀之身所依。佛像雖不是佛,但卻代表佛寶,籍著供養佛像是能積廣大功德的。若還要供其它如藥師或彌陀等佛像,應放中央釋迦等之旁位,以釋迦及宗喀巴爲中爲主。其它菩薩像,如觀世音及文殊等,可以放再旁側或低一點的地方,主次要分明不亂。中央主位是釋迦本師與宗喀巴祖師,其它佛像在其左右二旁,菩薩放在低一點或最旁之位。
佛壇上不應供奉世間天神。天道之衆生尚未脫生死,也未斷煩惱,所以不堪當我們之依止對像。他們與我們一樣,你供養他們會得到一點好處,得罪他們時他們就會生嗔心而加害我們。供養他們頂多只能得些眼前的小利,並無恒久之利益,所以我們不應依止天道衆生。若必定要供養世間神祇也要分開放,不應與佛像放在一起,也不應對他們生起依止之心。
佛壇上較中央之位還應該放自己專修之本尊的像或圖。對專修〈兜率百尊儀軌〉的行者來說,主尊正是宗喀巴大師,佛壇上已經放了此祖師之像,所以無需另一本尊之所依。
佛像之右面(即我們面對佛壇時之左方)應放一部佛經,可以用〈大品般若經〉或〈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梵文、漢文或藏文印本。前者爲諸佛之究竟教義,後者爲一切佛所教之精華。若沒有這些經典的話,以其它佛說經典代替也可。佛經與論著並非佛法,但代表了佛法,故且我們以它來表義佛之語。叁寶中以法爲最上依止,因爲我們是透過奉持佛法才能成佛的。嚴格上來說,我們可以把經書放佛像及佛塔上,但不能把佛像放經書上,因爲法寶爲最上依止,尤甚于佛寶。以上並不是說大家要把經書放佛壇的佛像頂上,只是解釋即使這樣做也並無不如法之處而已。我們一般把代表佛語之經書放佛像之右手面,也有人放佛壇櫃頂上的,這也並無不妥之處。衲見過有人把經書放下面來墊高佛像,這則爲不如法,二者雖同爲聖物,但經書所代表的法在定義上比佛寶更爲神聖。衲見過很多洋弟子對佛像與經書都不生敬信,這是不好的;漢人則普遍很敬佛像,卻常常把經書放地上或者隨便丟棄,或者販賣經書,這些是很嚴重之不善業,更加是違背依止法寶(叁皈依中之法皈依)之行徑,大家要切記戒除!
佛像之左手邊要放一個舍利塔,以代表佛的意。佛像與佛塔應該請有資格的人裝髒及迎請勝住,另舍利塔以鈴和杵代替也是可以的。
以上所說的釋迦佛像,加上一本經及一個舍利塔,就構成一個如法之完整佛壇,代表了佛之身、語、意。其它佛像也可供上去,沒有也無妨,但以上叁者則不可缺少,否則就說不上是完整的佛壇。
這部份之開示是共通之教法,適用于所有法門和一切修行人,並不只是修〈兜率百尊儀軌〉的行者才須要那樣做,修其它法門的人也一樣要有這個佛壇,而且必須如法,但並不需一定要很大。
修法時不需一定要坐在佛壇前,但每天都應看一下壇上所供的佛像,以生起一個好的因緣。
供品
供品要重質,不一定要重量。燈、水、花、食品等都可以供,多少都可以,但應放得莊嚴整齊,起碼令自己看時覺得莊嚴生喜,不是隨便堆在佛壇前,像是把東西施舍給乞丐或畜牲那樣地堆放的。擺放得莊嚴是爲了自己積聚功德而做的,而不是做給別人看,這是自己的修持項目之一。供品不需很多,有甚麼就可以供甚麼,但不要把壞的或不新鮮的東西去供而留著好的自己吃,應把能力中最好的供上。出家人沒甚麼錢買好供品不要緊,反正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把好的供養就可以了。在家人特別要好好修這供養法門,反正天天要買東西,可以把買回來之水果等先供佛,供完了才自己吃。對在家人來說,這是很方便的修行,十分易辦。
供養須要謹慎確保供養心清淨及供品來源清淨。
供養心要清淨是說不要有不舍得供養、吝啬、供了又後悔的心;要歡喜地去供養。
供品來源清淨是說供品不可以是偷來的或經過殺生、偷盜、妄語、邪淫等手段及事業換取來的。對出家人來說,不可以五種 “邪命活”得來之供品供養,譬如說自稱有神通來騙人供養而得之物品,或以不善業與五邪命活得來的金錢所買來之供品。
大家供養時要留意不要犯上上述之兩種過失。在西藏,水供是最流行的供品,因爲水本質就代表清淨,它隨處可得,不需作不善業才能買得,所以來源肯定清淨。它在世俗上來說並不值錢,所以供者不會生吝啬心。生活條件不高的出家衆,供養聖衆時應以水供爲主。作水供應該天天換水,也要注意不要把空杯放佛壇上。
供燈最好是長明燈,不要讓燈熄滅。
供香是供氣味,所以不應以電力的假香代替,如果不方便的話,甯可供其它的東西!此外,供香不需把香爐放于佛像正前面,放遠一點或放地下都可以,放得太近長年下去會把佛像熏得肮髒,沒甚麼利益。供香是供氣味,不是供黑煙,所以無需把整束香堆于佛像前去熏!供時可以先持香在佛壇前祈求及供養,然後把香放略遠或地上之爐中即可以了。香爐不要用有佛經印于上面的。只要是沒佛經、佛號印于爐身之香爐,放地下無妨。有佛經印在上面之香爐最好不買,如已經有了則要小心勿放地下。佛經是用來念誦及領會的,不是一種裝飾品,所以我們最好不要買印有佛經的香爐或其它産品,這些是末法時期商人亂做的商品而已,並不合符傳統。
以上是共通之開示,適用于任何法門和行者。
修這個法門或修〈上師會供〉的行者,可以再加供一套不共之供品。由佛像面對之左方起 (注:面對佛壇時之右方) 爲四杯水、花、燃香、燈、塗香、食品及音樂。第一至第四杯順序分別爲供予飲用、淨足、漱口及淨化之用的水,杯裏都是放清水;花供可以在水杯中放一朵鮮花,也可以在杯內放米,插上一朵塑料花;燃香供是在杯內放米,插上兩支不點燃之香;燈供以油燈或電燈都可;塗香供可以用藏紅花絲放丁點入水杯中作供,或把小支的香水整瓶插入米杯中也可,又或只以清水代替就可以了;食供可以在杯中放米,米上再放…
《《心生歡喜》兜率淨土上師相應法門導修 前行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