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歡喜——兜率淨土上師相應法門導修
正行開示
儀軌之正行主要分爲〈兜率百尊〉正文、供曼達及持咒叁小部份,現在先講〈兜率百尊〉正文部份:
如何修誦〈兜率百尊〉正文部份
現在所講授的儀軌雖然叫作〈兜率百尊儀軌〉,但其實在儀軌中四無量心部份後,至供曼達部份以前的八偈才是〈兜率百尊〉的正文。這正文之八偈分爲兩部份,第一偈之四句爲召請資糧田,余七偈爲對資糧田所作之七種修行—— 每偈﹙四句﹚爲一支的修持,共有七支。
召請資糧田
“資糧田”是甚麼呢?它是一個通過觀想及召請而成之聖衆境,我們可以籍著對它作供養、禮拜及忏罪等之修持而積聚成佛之資糧,所以稱作 “資糧田”(注:也譯作“福田”及“功德田”)。在世俗上的看法,農夫在田地上播種、灌溉及施肥,最後田地生長出谷物,得益的是農夫本人,不是該塊土地。聖衆是不需要我們之禮拜及供養的,我們對資糧田廣作供養及禮拜等,能生出無量功德資糧,得益的是我們自己。不同之儀軌,有不同的資糧田觀法。在〈兜率百尊儀軌〉中,這資糧田之觀想及生起與兜率淨土有關,故此我們必須先了解兜率淨土的有關觀想:
我們要召請資糧田,就先要知道從哪裏召請及召請的對像是誰。在這儀軌中,我們由兜率淨土召請宗喀巴大師與二心子前來作我們之資糧田。
佛經中有說:我們所處的時間叫做“賢劫”,劫中會有一千佛應化出現,他們于人間化現之前,都是先在兜率淨土中住持的。二千五百多年前之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未入其人間母胎前,也住于兜率淨土。在釋迦佛之教法衰落息滅後,彌勒佛將會化現人間成佛而弘揚正法。彌勒佛現在就是兜率淨土中的主尊,佛經中對這些早有授記預言了。釋迦牟尼是賢劫千佛中第四位化現的,在他之前還有迦葉等叁佛應化,在他以後將會是彌勒佛,還有宗喀巴大師在未來會以第十一佛之身份,在人間示現出生及成道等事業。這一千佛並非在應化時方成佛,他們早已成就無上佛境了,在應化之因緣到時,他們在人間示現成佛之相。譬如說本師釋迦牟尼也是早已成佛的了,但他在二千多年前,在人間印度地區爲衆生之利益而示現出生、修持、成佛、開示及入滅等十二事業,在這以前他住于兜率淨土爲其中之大菩薩衆說法。所以,我們世界中的衆生是與兜率淨土特別有因緣的!
從師承上而言,我們與兜率也有很好的因緣。阿底峽大師就曾經說過:“我入滅後將生兜率淨土,對我生信而修持正法者將于彼土與我相會/。在阿底峽大師入滅後,他往生于兜率淨土,化爲彌勒佛座前之上首弟子,名字叫做“無垢虛空”,他同時也在淨土對其弟子開示正法,又化現無數之化身在我們的世界中弘揚佛法。阿底峽有一個心子叫做松頓巴,他創立了著名之熱振寺。在寺院竣工典禮上,松頓巴祈請當時已不在人世的阿底峽大師加持寺院。這時候,天上掉下很多花朵,落在寺院之屋頂上,這是阿底峽大師從淨土灑下之花朵,作爲應求加持寺院的表示。在宗喀巴大師示寂後,也往生于兜率淨土,化爲一個名叫“妙吉祥心” 的菩薩,他也一樣仍在對他的弟子開示佛法及化現于人間利益衆生。他的心子與很多曆代行者都發願往生于兜率淨土。我們的派別由宗喀巴大師繼承阿底峽大師傳承所立,一般叫作“格魯派”,但原名其實也叫“甘丹派”;宗喀巴大師之教法稱爲“甘丹教法”;派中的第一間寺院稱爲“甘丹寺”,這些都是依兜率淨土之藏文名字“甘丹”﹙Gandan﹚命名的。雖然所有衆生與兜率淨土都有因緣,但因爲師承之加持,宗喀巴大師之後代弟子往生這淨土中之殊勝因緣是特別深的!
我們先講佛教之宇宙觀。這宇宙觀與西方科學所主張的論點不太相符,但爲著修持之方便權宜,我們一樣依佛教之宇宙觀作觀想,二者之不同並不構成修持上的問題。
在佛教宇宙觀中,宇宙之中央爲一個廣大得不可思議之山,叫做“須彌山”。須彌山的四方各有大小的部洲,在東方是東勝神洲及其左右二旁的小部洲,在南方的是南瞻部洲及兩個小部洲,在西方的大部洲叫做西牛賀洲,旁邊亦有兩個小部洲,北方有北俱盧洲及二個小部洲在它的左右兩邊。須彌山東面是水晶石質的,南面爲琉璃石,西面爲紅寶石質,北面爲黃金質。因爲各部洲世界受到須彌山之反映,而各顯出有不同色彩的情況:東方是白色的,南方是藍色的,西方與北方分別爲紅色及黃色。我們所處身的世界是南瞻部洲,其天空及海洋受須彌山之南面山身的琉璃所反映,所以顯出藍色。須彌山十分巨大高廣,在它的山腰不同高度分別是四天王天、叁十叁天及無爭鬥天等等天界衆生所住的地方。這些天界仍然是在六道內裏的,但其中的衆生壽元十分長,譬如說四天王天的衆生之一天等于人間的五十年。我們人間衆生的一生,在這些轉生天界的衆生眼中只如朝生夕滅,甚至只是一彈指間之事而已!在六道的分類之中,我們把天界統稱爲六道其中之一道,其實它又細分爲欲界天、色天界與無色界天,其中分別十分大。單只說欲界天,又細分爲不同之境界,壽元及福報都不同,各有其國主及子民,但一般來說都比人間的福報大得多。叁十叁天以上爲無爭鬥天;叁十叁天及以下之天界是有爭鬥的,那裏的衆生雖然很有福報,但也會與六道中之修羅道衆生打仗。無爭鬥天再上面是兜率天。這些天界仍是六道之中,福樂並非恒久。這些天中的衆生在福報盡時會死亡,又依過往業力而墮入叁惡道或其它道中,周轉不息地輪回,所以我們修持不應以生于天界作爲目標。人間之壽元及福報比起天界衆生來說雖短少,但論修持上來說,人間比天界更爲有利于佛法上的修持。
有關宇宙觀及諸天之情況,在佛經中有極詳細之說明,大家可以去閱讀。現在爲了了解觀想,我們只是摘要地說了一個大概而已。
在兜率天﹙亦譯作“睹史天”)之上方,就是兜率淨土,它也稱爲“彌勒淨土”及“兜率內院”。兜率淨土並非六道中之天界,它是佛陀的淨土,而且跟我們有很密切之因緣。兜率天是六道中之天界;兜率淨土(兜率內院)是佛土,在六道以外;這二者不可混淆!宗喀巴大師及阿底峽大師現在都是身處這淨土中的,他們的曆代弟子也多發願往生同一個淨土之中。
兜率淨土的大地與人間的毫不相同,它是平坦無砂石的柔軟地面,腳踏上去時會柔軟下陷,腳舉起時又回複本來一樣,令在地面行走時生起十分舒服的感覺。淨土中有種種山、河、湖、池、水泉、花園、亭閣、宮殿等等,在這裏的聖者及衆生都無老、病及死之情況,全都化現爲年青有活力朝氣的青年之相;淨土中除了有佛及菩薩開示妙法外,水流聲及風吹樹葉之聲等亦皆作開示正法之音,甚至小鳥也是在鳴唱令證佛法之開示。大家或有懷疑:爲何樹葉及水流會開示佛法呢?這是因爲佛陀之神通加持而致的。淨土中的小鳥也都是諸佛之智慧變化出來的,不是六道中之畜牲道衆生那種鳥類。
衲常常碰到有漢地弟子問:“我既發願往生兜率,卻又十分向往彌陀極樂淨土,怎麼辦呢?”,其實只要我們能生于某一淨土中,其它淨土是起念即達的。譬如說兜率淨土中的弟子,若一動念欲往極樂淨土,或觀音的普陀淨土,或者是藥師佛之琉璃淨土等,一刹那間就已經身處所欲往之佛土了。諸佛的淨土大致的風光與上述的兜率淨土是一樣的,但各土又有其獨特之殊勝之處,各別與不同衆生之根器因緣相應。
兜率淨土中有一個十分莊嚴的宮殿,殿前有一個花園廣場,廣場上有一個寶座。這廣場是彌勒佛在淨土中開示佛法的道場,在說法時他就坐在這廣場上的寶座,大衆就在廣場上聽聞開示。
彌勒佛雖顯現爲一位佛陀,但體性實爲叁世諸佛之慈心總體合一之化相,彌勒佛也就是所有佛的慈愛的表相。一位衆生在成佛時,他就與諸佛之境界合爲一味,但從世俗的角度來說,諸佛仍有各別之化相、本誓及別處。彌勒的梵文是Maitreya,意思是“慈者”。
彌勒佛﹙見圖﹚之寶座﹙即殿前廣場上之寶座﹚十分廣大莊嚴,下面由八頭雪獅子承托著。這些雪獅子不同我們在動物園見到之獅子,這雪獅子是白身綠鬃毛的,樣子十分威嚴。彌勒佛的坐姿不是我們一般常看到的佛祖跏趺的坐姿,而是像西方人坐在椅子上面的姿勢。爲何我們觀彌勒佛這樣地坐著呢?這是一個吉祥之緣起,表示他在釋迦佛的教法衰滅後,會很快便來到我們的世間救度衆生。這坐姿就似是他准備馬上站起來化現人間一樣。彌勒佛雙手放胸前作說法印,兩手各拈一枝龍華樹的花莖,他的手指拈著花莖,這花莖延伸至他左右肩上,尾端是盛開的龍華花,左肩的花心中央有一個有壺嘴的水瓶,右肩的花心有一個*輪。龍華樹的花表義彌勒佛將來在人間會在龍華樹下化現成佛之相。本師釋迦牟尼在人間示現成佛時,是坐在一棵菩提樹下的。他授記說將來彌勒佛會在一棵龍華樹下示現成佛之相。在印度,有四級的種性。本師釋迦佛在二千多年前化生于印度淨飯王之家族中,屬于皇族﹙刹帝利﹚身份;他授記說未來彌勒佛將生于婆羅門族中;因爲每一個婆羅門祭司都隨身常帶著一個水瓶,所以這瓶子表義婆羅門族,彌勒佛左肩旁之花中瓶子正表義他將于婆羅門種姓中出生。二千多年前,本師在成佛後應天王之延請,開示了正法。在未來,彌勒佛也會開示正法,他右肩旁花中*輪正表義他將會開示正法來利益衆生。我們可能想當然地以爲所有示現的佛都會開示佛法,但事實並非如此,賢劫中之千佛並非每一位都會說法,這要看衆生之福報與因緣而定。彌勒佛手持的花上面之*輪表義他將會開示佛法。彌勒佛的頭頂上有一個小小的舍利塔,這小塔代表本師釋迦牟尼佛;彌勒頭上頂著這小塔表義他的師承源自釋迦如來,這小塔同時也表達“敬師”的有關法義。師承與敬師對修行人而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喜歡自己看看…
《《心生歡喜》兜率淨土上師相應法門導修 正行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