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經講解 第八講

  第八講

  大家晚上好!我們今天加快進度,因爲快要過年了。還是亦複如是的來祈請。在家的把香點上。

  嗡…嗡…嗡…

  (等我講經的時候,爲什麼用“嗡”來祈請給你們翻譯一下。)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藥師海會佛菩薩!南無藥師海會佛菩薩!南無藥師海會佛菩薩!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爲什麼要念 “嗡”字?很多學佛的人不知道具體代表些什麼,從道家和佛家的秘密法來說,“嗡”就是在祈請我們的法身。我在上面念的時候,你們也在心裏跟著一起回應,這個就是在祈請我們的法身佛。不管是自己的法身佛也好,還是大日如來的法身佛也好,總之,他這個裏面凝聚了我們凡夫的精氣神。

  “嗡”一念,宇宙就會跟你相應。如果大家身體感應靈敏的話,你會感應到哈欠連天或者感應出其它的,這就表明你和宇宙和諸佛菩薩有溝通了。

  在我們修法修行祈請之前都要念“嗡”,就是在召喚自己已經過去的,佛家講過去時、現在時、未來時叁時,如果在修行覺悟的人眼裏,這個時間是沒有動的。可是我們凡夫認爲它已經動了,那既然認爲動了,這個“嗡”就和過去時再連接上,這個時候你會感應到哈欠連天或者眼淚或者其它的反應,每一個人的反應都不一樣,這樣的話我們大家都能得到宇宙的加持力。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雖于如來受諸學處,而破屍羅;有雖不破屍羅而破軌則;有于屍羅、軌則,雖則不壞,然毀正見;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于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有雖多聞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fù)蔽(bì)心故,自是非他,嫌(xián)謗(bànɡ)正法,爲魔伴黨。如是愚人,自行邪見。複令無量俱胝(zhī)有情,墮(duò)大險坑。此諸有情,應于地獄、傍(bànɡ)生、鬼趣流轉無窮】

  『複次、曼殊室利!』釋迦佛再一次溫和地對曼殊室利說。

  『若諸有情,雖于如來受諸學處,而破屍羅;』(當初釋迦佛活著的時候,羅漢和僧人都跟釋迦佛學,在釋迦佛那兒學的,那就是學處)。假如未來有情衆生,雖然學習了佛法,也研究了很多經典,但破壞了戒律。屍羅是梵語,翻譯過來就是戒律。以前給你們講過戒律是止惡防非的,諸惡莫做,衆善奉行。裏面還有很多細小的比如戒殺盜淫妄酒,都是止惡防非的。跟佛學習的是九界衆生。

  『有雖不破屍羅而破軌則;』軌則就是公共場所的製度。雖然沒有破這個戒律,但破壞了公共場所的製度。比如飛機場、火車站等這樣的公共場所,如果不守製度,把公共秩序破壞了。

  『有于屍羅、軌則,雖則不壞,然毀正見;』有的沒有破壞戒律,更沒有破壞公共場所的製度,而且自己做得比較好。但他的邪知邪見非常多,外表上看雖然他守戒守得非常好,從外表上看是一個老老實實的人,但是他的邪知邪見很重,這個比破壞屍羅軌則更麻煩。

  他雖然不破壞軌則戒律,但他的思維非常混亂,混亂之後就會邪知邪見,就會作出一些古裏古怪的事情或者說一些古裏古怪的話,這都是他心裏頭有一種邪氣産生的一種沖動,然後他的思維和行爲都有些偏離了正軌。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會碰到這樣的人,比如一個附體的人,他很老實,但是他發病的時候語言就非常邪,行爲不正常,往桌子底下鑽,或往床底下鑽呀。如果他是被附體的我們就不能怪他了。有些事情不好比喻,因爲人道上的事情比較雜亂,很難找一個具體的事情來說明。

  『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有的雖然正知正見還保持著,但是他放棄了多聽多聞的學習方式。阿難是多聞,他喜歡聽法而且記憶力非常好。

  棄多聞可能有很多的原因,比如懶惰或者認爲自己本領已經夠了,就放棄了不去聽,不想多聞了,這樣的話他就會放棄真正的般若。般若不是單指書上的,有人間般若、有出世間法的般若等等般若。他就認爲自己的般若已經夠了,般若智慧圓滿了,他就會放棄多聞。前面沒有破屍羅、軌則、正見,但是他放棄多聞不想聽法。

  很多人是這樣的,別人講了一兩句不太對他的勁,他就起哄說你那個東西錯了。

  『于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佛所說的都是很當機的,契經就是契機講甚深的經。佛講經或給解答問題都是說宇宙第一義或者聖地第一義,這個都爲甚深義妙義。他不去多聞多問,就不能夠懂得佛所說的甚深第一義。

  『有雖多聞而增上慢,』雖然有的人,他軌則沒有破,屍羅沒有破,正見沒有破,也沒有把多聞的行爲放棄,但是增上慢。釋迦佛講《妙法蓮華經》,有多少多少的菩薩退走了,有多少多少的羅漢跑了。爲什麼?增上慢呀,他認爲自己的東西最高的,釋迦佛的東西不一定准不一定對,我慢心作祟。

  功高我慢是修行的極大障礙。不糾正的話,慢慢地會感到自己的智慧越來越低。我是有切身體會的,當初我這人傲慢的不得了,正因爲我有傲慢勁,佛最終還是把我給降伏了,我只好乖乖的跟他後面學習。

  『由增上慢覆蔽心故,』這個心是先天的心,是本來清靜無爲的心。因爲有增上慢的思想心態,自高自大,遮蓋了自己先天清淨的那顆心。增上慢也是屬于無明煩惱裏的,把他原本有智慧的清靜無爲的心給遮蓋上了。

  有一個群裏有個叫什麼法王的在講法,他的知識面非常開闊,每天給學佛的人回答一些問題,回答得相當不錯的。但別人攻擊他的時候,我就不知道爲什麼要攻擊他。你喜歡聽就聽,不喜歡聽就換一個頻道到其他群裏去。

  人家下地獄是他的事情,你想聽就聽兩句,覺得他講的有道理,把他有道理的話記住就完了,至于他是真是假沒有必要去攻擊人家。爲什麼沒有必要?宇宙因果,這因果自然就會落在他的身上。你去跟他叫板,你也落了因果,雖然你不昧因果吧,但你畢竟已經惹上了因果,所以我認爲這都屬于增上慢的行爲,大家學佛就不要有啊,別人的事情咱們不要去參與。

  『自是非他,』就認爲自己的對,而排斥別人的觀念,說別人的不好,這個裏面就有爭鬥。大家一定要把這個概念領會于心。如果你不明白就不好進步了,這種傲慢的心態是自己的大敵。現在自是非他的人非常多。這樣修行對自己是不利的,因爲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所以自大而不自知。

  『嫌(xián)謗(bànɡ)正法,爲魔伴黨。』他不僅自是非他,同時他還要嫌惡、誹謗正法。這樣的人就是與魔爲伴了,跟佛法沒有緣分了,與佛法越來越遠,與正知正見越來越遠,去做魔王的朋友去了,成了魔王的眷屬。

  有的人自以爲了解佛法又有點禅定功夫,然後到廟裏去找活佛或者漢地的高僧去辯論。我覺得這都沒有必要,你如果真有本領就顯示出來,像佛一樣身放十道光芒,每一道光芒代表的是什麼。沒本事就老老實實的學佛,把人道走好,擺好自己的位置,不聞窗外事,這才是一個修行人的修行態度。因爲林子比較大,什麼事都會發生。

  『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像這樣無知的人,自己盡做一些邪知邪見的事情,行爲肯定不會正當,行爲是詭秘的,是見不得陽光的,見不了青天白日的,青天就是藥師佛的光芒。

  『複令無量俱胝(zhī)有情,墮大險坑。』因爲跟魔在一起混,自己沒有智慧肯定要墮大險坑,他自己掉下去,還要帶領無量這樣的衆生跟他一起掉下去。

  大家在修行上一定要打開心量,你的心量越大,發的願越真誠,你的正知正見就會越圓滿,你的慈悲心就會越大。雖然這種愚人和魔在一起,但強拉你的時候你要明白。現在你只是善巧方法還不夠,所以要一點點的學習,學習到一定的時候就會用自己的智慧、善巧去幫助他們。

  『此諸有情,應于地獄、傍生、鬼趣流轉無窮。』他們應該墮落到地獄、畜生或者餓鬼道中,也就是叁惡道,在那裏受無量的苦。大家讀過《地藏經》的都知道五無間罪,一直在受罪,沒有一秒停下來的,沒有完了的時候,所以說流轉無窮。

  【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舍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設有不能舍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舍家趣于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增上慢,不謗正法,不爲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

  『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舍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前面所說那種種壞行爲的人,如果聽聞了藥師佛的名號,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便能把壞的業果或業因舍掉改正,誠心誠意的忏悔,修諸善法,把十惡改爲十善法。這樣的話他就從惡趣當中脫離出來,不會墮入叁惡道之中再受無量的苦。

  『設有不能舍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假設有衆生不能立刻舍棄以前種種的惡行,不能修行善法,這善法裏包括戒定慧、包括多聞等。他如果不去遵守,不去修行,那麼他就會入地獄道或者餓鬼道、畜生道,

  『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舍家趣于非家,』即使墮于惡趣,由如來本願力,暫聞名號,一曆耳根,永爲道種,惡趣命終,又生在人間,得正知正見,而且精進勇猛修行。這種故事在佛經裏也是非常多的,大家可以多看佛經裏的故事。

  或者因爲佛力憶念前生墮落因緣.于是正見正思正修世出世間之道德真理,勇猛精進,善于調伏自己,讓自己充滿快樂。以前是不善于調和,貪嗔癡肆無忌憚。他投生回來之後得了正見,善于調和自己的脾氣,也感覺到法喜充滿。

  定慧一如,才能…

《藥師經講解 第八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