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大家晚上好!在人道上,《藥師經》對我們幫助非常大,學佛的或者出家的人都知道,我們生災了或遭病了都要去廟裏頭做一個藥師普佛,因爲藥師佛保佑我們身體健康、事業順利。
廟裏頭做普佛都要在早上,因爲早上正好相應了東方生氣叫紫氣東來,晚上做彌陀佛經。廟裏的一些修法或者一些法事,我會在講經的過程中慢慢的講給你們聽,到什麼因緣就給你們講一下,這樣大家就會慢慢的了解,也就懂了很多很多的知識,把這些知識在自己內心當中穿連起來,自己的智慧就會慢慢打開。
大家平時要多看一些書,尤其中國古時候的書,裏面都包含了一些密法口訣,你在看的時候就會體驗到,寫書的人對佛法、對中國古代的學問非常精通。不管你修哪個門派的,你看完《西遊記》《封神榜》,你的思維和以前就不一樣了。以前只是看個熱鬧,現在看的是內容是味道,《西遊記》《封神榜》裏就有密法。
唐僧自己去取經,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就是唐僧自心矛盾的映現,是去還是不去,去的是誰來代表,不去的又是誰來代表,在裏面攪和活泥的又是誰來代表。大家在分析《西遊記》《封神榜》的時候,秘密法就會得到,智慧就在增加。
智慧增加就是能量增加呀,你身上的光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亮,練過氣功的人走到你身邊,就會問你是否學過氣功?你肯定回答:沒學過氣功。那你身上怎麼有這麼強大的能量啊,用現在的話講就是磁場強。你自己也覺得奇怪,怎麼會有能量場?豈不知你已經和宇宙相應了,和很多法相應了。
大家在學習佛法的過程當中,尤其要明白我們和藥師佛和阿彌陀佛的關系。廟裏早上唱藥師佛,中午唱釋迦佛,晚上唱阿彌陀佛。東方代表藥師佛,也代表的是金剛部;西方代表的是阿彌陀佛,代表的是蓮花部;本師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導師,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這樣一一對應就如法。
藥師佛可以讓我們沒病沒災。密宗金剛部的阿衆佛就是藥師佛,修的密法都是藥師佛法。
好!我們像往常一樣來祈請,這樣講起經來障礙就會少,我們的思想就會沈澱下來。
嗡…嗡…嗡…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會上佛菩薩!南無藥師會上佛菩薩!南無藥師會上佛菩薩!
祈請娑婆教主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祈請東方教主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
祈請西方教主南無阿彌陀佛!
祈請十方法界一切諸佛菩薩摩诃薩!祈請天龍護法!
嗡…啊…吽…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叁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叁聚戒;』第五大願是專爲修行人發的願。這句話是講等我將來證得無上菩提的時候,假如真的有無量無邊有情,有情從字面上翻譯主要是包括人類,其它的天人、非人也叫有情,也可以不叫有情,因爲它沒有體,沒有體就沒有肉沒有血沒有氣脈,可以不叫有情,但是它的確有思維,有思維就叫有情。我們統統把叁界內的這些都包括在內,這樣比較完整。如果單指人,就不叫無邊了,無量無邊是包括叁界內的所有的有情。
很多人就會鑽空子說植物也有思維呀,一燒它的葉子就卷起來了,它也會發出一種害怕的波段呀,通過科學驗證植物也是有情的。這樣大家就知道了,花草樹木都是有情物。山河大地也是有情的。有人就要問,水真的有情?是的,不信我們從河裏舀兩杯水來,你對著其中一杯念佛號,用慈悲心與它交流的時候幾分鍾之內水就會沈澱下來,上面清清涼涼,喝起來非常甜美;另外一杯水,你對它胡說八道,說一會就用火把你煮了等,就跟人與人說惡毒的話一樣,那水的味道就很不好。水中也是有情,因爲水中有八萬四千種生靈,那就說明水也是有情的。
石頭不能說話,但你要是用一種傷害它的心去挖山去挖礦,你的命可能就會被山埋住。很多聰明的老板挖山開礦的時候,都要請法師念經,把這些看不見的山神、仙往外度走。說山神、土地神呀,我是來開礦的,別傷著你們。你會看到一個很奇怪的景象,很多動物會排著隊走,而且我也是親自上場給人做的,雖然它是無情,但它的確是有思維。
這裏把叁界內的所有都稱爲有情,最終都是有情,因爲都要回歸于最初的那個地方,只不過現在分別它是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人和動物,這是後天分辨出來的。如果不分辨,就像釋迦佛所說的都是佛。正因爲他說了這句話,我們才相信修行確實能證得佛果,當下就會得到佛果。只要你敢直下承擔,佛國就在眼前;直下不承擔,佛國是找不到的。
在我藥師佛法中修行梵行。梵,譯爲淨,超出五欲的清淨行,就爲梵行。這個“我”不是單指的一個小我,這個“我”是大我是無我,是月藏玉兔日藏烏。梵行還有另外一個詞叫修戒,通過戒定慧打開自己的智慧。很多人也沒有通過戒,也沒有通過定,智慧就打開了,這是上根人,他的智慧根非常好,可以從慧定戒走,怎麼走都沒有障礙。大家從定戒慧也可以,從戒定慧走也可以,聞思修都可以,這要看每個人的機緣與根性。佛說一句話,不管你上根也好下根也好,最終是要成佛。成佛就不再受叁界內控製,不會受五行控製,這種情況下你就爲自在佛,所以說我們要明白梵行就是戒律。
一切皆令得不缺戒者,使修行者得具足戒。不缺就是具足戒,凡夫持戒修行到佛地,如渡海的浮囊,裏面盛滿空氣,沒有一點漏洞,才能渡到彼岸。囊比如成戒,戒行無缺,才能到佛地;如果浮囊有孔,就會沈沒,所以戒不可片刻離開呀。傳戒者要如法傳授,受戒者要如實修行,方能具足,無所缺漏。
叁聚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叁聚戒是屬于出家人的,在家人是沒有的。
攝律儀戒,即持身口七支等戒,就是止一切惡行,就是諸惡莫作,凡是佛製止的事,都不能作,如果作了就是犯,此即攝律儀戒。
攝善法戒,即做一切善法,就是衆善奉行;凡是佛教授的事,如六度萬行,都要去做,如果不做,就是違犯,此即攝善法戒。
饒益有情戒,即諸菩薩廣行四攝,饒益衆生,如果不做饒益衆生的事,即是犯戒。
攝律儀,攝善法,通聲聞;而菩薩戒則以饒益有情爲主,以攝律儀、攝善法爲助。
有許多人雖然沒有皈依,但那個清淨的心已經皈依了,因爲相信了佛法,相信了佛的那種慈悲力,等于受了無形戒。到廟裏讓師父給受戒,那是有形戒。
只要我們發一個真誠不虛的願,我們就可以得到戒體。很多人說沒有師父給受戒,或者說沒有出家怎麼有戒哪?你真的至心發願,這個願就爲戒。
受戒和不受戒結果真的不一樣,沒受戒之前你的心都是不定的。今天在網上有個人問我,說一打坐妄念就來了,不打坐沒有妄想。大家可以考慮一下,因爲這個事情都要經曆,爲什麼一打坐妄念就來了,可從座上一下來什麼妄念都沒有了,什麼心煩的事都沒有了。這也是大家必須要解決的必須要明白的問題。
受戒就會得到戒體,不受戒就沒有戒體。有戒體的人會如理如法按照戒定慧一步步的往上修,剛開始心情非常糟糕,越修越沈穩,越修越清靜,這是得戒體的人。
沒有得戒體的人,只是懂得一點念經或者做個早晚課,是不得戒體的。不得戒體的人,打坐就會越來越混沌,思想越來越慌張,感覺自己越坐越煩躁不安,說不出來的那個煩,七百年的事情、八百年前的谷子全想起來了,這就是惡種子或者是汙染源開始排那個汙了,你的腦袋起得全是妄念。
還有很多受過戒的居士沒有得到戒體,他只是走了一個形式。很多出家的師父也是,雖然登了壇,但也沒有得到戒體,是名得到戒體。真正得到戒體的人,他的戒體和他的願力是平等的,是不二的。你的願不真實,你的戒也不真實,願真戒真,願假戒假。
和尚一問:進行受,不殺生,汝今能持否?如果你的心願很慈悲能持,就是我絕對不會殺生,我能持這個戒,這個戒你就得了,清靜心去接戒。如果用一種浮躁的心來受戒,上面問:戒行受,不殺生,汝今能持否?能吃。這戒就不清靜,不清靜的戒,這戒受的就沒有用了,沒有用的戒,就是是名受戒了,走了一趟形式。形式的戒得不到真正的戒體,所以說我們要至誠發願就在這兒。
你真心皈依之後,你的真誠善念會感召龍天護法來保護你,因爲你是佛家人,要修梵行的,將來是要度人的。所以說皈依的人,都能感應到身邊多了一個人,有時候最少是一兩個人,有時五到八個,很多剛皈依的人馬上就有這感覺。老有人跟著,再大的凶事,都感覺到沒什麼了不得的,好像就能躲過去,心裏就有這個概念。皈依後膽子非常大,哪兒都不害怕,以前夜路不敢走的,現在自己走都不害怕。沒皈依以前,感到走到哪都害怕。
當你說出“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兩個誓言的時候,菩薩一看這個佛子是要真心修行了,天龍護法就來保護,因爲天龍護法有一個願力就是保護真誠修行的人,不真心修行的人也保護,因爲他畢竟是在那兒修,也要保護,但保護和真心的區別多多少少都會有。大家可以用實際來驗證,看我說的對不對。如果對了,就說明佛經裏的話沒有騙我們。如果沒對,那先找自己是哪個地方錯了。
西方基督教派,教民犯錯誤了,要到教堂裏去忏悔,至心發露,就把自己做的錯事向神父向教主傾吐出來,傾吐之後他的心就清靜了。再做錯事了,到了星期六星期天還要來忏悔。東方就是要去遵守道德,一是有爲的道德,一是…
《藥師經講解 第四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