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藏傳佛教基礎知識問答▪P2

  ..續本文上一頁“抛瓦法”俗稱修往生的捷徑,但用抛瓦(轉移意識)法,求往生佛國淨土,並不是不需要其他條件。抛瓦法轉識需要具備“叁乘”和“五力”。叁乘是乘念力、乘氣力、乘願力;五力是意向力、修持功力、鏟除業力、種植善根力、信願力。叁乘五力,歸結起來是叁點:

   一、一生中不間斷地悔罪行善,培植善根;

   二、如法修持,達到能夠轉識的修煉程度;

   叁、具有以誠信和菩提發心爲根基的願心。

   如不具備上述叁個條件,只想用轉識法術往生佛國,只是一種脫離實際的空想。不僅如此,如果缺乏消業行善和其他方便修持諸緣,只修抛瓦法,還會損壽而發生突然暴死。

  因此,奉勸那些憑好奇心亂學抛瓦法的人們,珍惜難得

  

  藏傳佛教有“中陰成佛”之說,但有人說“那是胡說”,你對此有何看法?

   “中陰成佛”和“即身成佛”是無上密特有的說法,顯宗沒有這種說法。少見多怪,不知佛法中有“中陰成佛”之說並不奇怪。但把自己不了解,沒有聽說過的一律作爲“胡說”,至少是一種孤陋寡聞的表現。

   凡成佛離不了兩種情況,或者活著成佛,或者死後成佛,不可能有第叁種情況。死亡只是一刹那,如電斷燈滅,然後進入中陰。

   “中陰成佛”指的是在熟練掌握和控製死亡、中陰生命規律的基礎上,將中陰身轉化爲佛身的一種特殊修證法。在死亡過程中粗分意識消失,最細分意識顯現之際,是轉識成智的絕妙機會。這類妙法,正是密法成爲無價之寶的珍貴處。

  

  有人說:“藏傳佛教寺院是靠錢來求學的,沒有錢的人學不了法,只能當苦工。”情況是這樣嗎?

   這是歪曲藏傳佛教學製的宣傳。

   在藏傳佛教曆史上有過許多赴印度、尼泊爾尋訪高僧、獻金求法的例子,但並不是那些高僧貪財賣法,而是爲了顯示密法的珍貴和引起世人對所換取的密法的重視。但在藏傳佛教寺院裏,對學生從不收費,學僧拜見上師的見面禮,也只是條哈達。進入各寺院聞思學院的學生的老師,根據學僧水平,都由寺院安排,不能自己選擇。

   學院外的傳法灌頂,可以自己選擇,但並不需要花錢。有些社會地位高、供養多的上師,不但不收學僧的供養,反而拿出供養錢,資助學僧求學。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

   如果是靠錢求學,類似宗喀巴大師、一世嘉木樣大師、米拉日巴等靠行乞求學的千千萬萬僧人永遠也登不上大善知識和大成就師的寶座。

   要想了解藏傳佛教寺院的學製和學僧的求學情況,就要查閱各大寺院的曆史文獻和活佛名僧的傳記,不能相信這類別有用心的歪曲和宣傳。

  

  有人說:“藏傳佛教活佛的地位是靠花錢買來的。”這種說法對嗎?

   這純屬胡說。

   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始于噶瑪讓雄多吉(公元1284~1339年),後來各教派中陸續産生了轉世活佛,至20世紀50~60年代蒙藏地區已有大小活佛數千個。

   每個活佛的第一世都是藏傳佛教各教派中有學問、有聲望,對建寺、傳法、授徒有突出貢獻的高僧學者,如一世班禅大師克珠傑,一世DL喇嘛更登珠,二世Gmb噶瑪拔希,一世嘉木樣大師阿旺宗哲,一世貢唐大師根登彭措,一世熱振阿旺卻丹,一世吉尊丹巴達羅那他等等,都是藏傳佛教中的第一流大學者。

   這類大德高僧,或建立了寺院,或主持寺院建教傳法有功,或有很多弟子,社會上有較大的影響,他們圓寂後,生前建立或主持的寺院和親傳弟子、教區群衆要求轉世,請示有聲望的大德高僧預示有無轉世,轉生的生辰八字、區域方位、住地山水和父母特征等等。根據預示的方位、特征、年齡段,進行尋訪登記,然後將登記到的兒童名單,裝進面團,或寫在竹簽上,經過搖面團或搖簽篩選認定,有的還要考驗靈童認識前世遺物和驗證身體特征等取得信衆的認可,然後進行正式坐床儀式。

   如元朝國師噶瑪拔希臨終時接受烏見巴等大弟子的請求,表示乘願再來,並預示了轉世的地點。噶瑪拔希去世一年後在預示的地點生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五歲時自稱是Gmb,經過烏見巴考查,被確認爲噶瑪拔希轉世,這就是藏傳佛教史上第一個轉世活佛。

   又如,十六世Gmb去世時留了一首預言詩。後來根據預言詩中暗示的方向、山水特征、降生時的特異征兆等,尋訪認定了十七世Gmb。

  在這種嚴格的轉世認定製度下,以錢買取靈童資格的徇私舞弊行爲是很難得逞的。

   佛位的高低也不是由金錢決定的,是由每個活佛各自弘教的貢獻,在教中所擔任的教主、法座、堪布職位,朝廷加封的國師大喇嘛等名份高低決定的。

   個活佛轉世系統的曆史資料和各個活佛的各世傳記都是有力的證明。一切強加的誣蔑不實之詞,都歪曲不了曆史事實。

  

  有人說:“藏傳佛教格西學位是花錢買來的,不是靠學習成就取得的”這種說法對嗎?

   這是深抱偏見,有意誣蔑藏傳佛教的胡說八道。

   藏傳佛教授予格西學位的大寺院,不僅僅是拉薩叁大寺,還有甘、川、滇和內蒙古等不下數百座寺院。雖然攻讀格西學位的具體年限有長有短,有的十叁四年,有的十六七年。但攻讀的科目都一樣,要讀完因明、般若、中觀、俱舍、律論等五部大論,經過答辯考試,方能取得拉然巴、多然巴、嘎居等相應的格西學位。

   佛教這個清淨園地,在過去還從沒有聽說過有走後門、拉關系,以錢買學位這樣的歪風邪氣,若看一看藏傳佛教史上成百上千的著名格西的著作和傳記,所謂“以錢買格西學位”這類謊言就會不攻自破。

  

  有人說:“格魯派教理研究方面功底深,修證成就差;甯瑪派教理研究功底差,修證成就高。”這話對嗎?

   這話本身就有嚴重的邏輯矛盾,如果前半句是真,後半句必然是假。也就是說,如果“教理研究功底深”是真,那麼“修證成就差”一句必然是假,如果“修證成就高”是真,那麼“教理研究差”必定是假。因爲從佛教來說,教理研究和修證成就是密切相關的。

   教理研究不能脫離修煉實踐,很多教理要通過修煉實踐來體會驗證非理念性的真實性空等;同樣,以思想意識、精神境界徹底轉變爲主的精細複雜的修煉程序也離不開精深的教理指導。因此,教理的掌握和修持緊密相連,是不能脫節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那種所謂不掌握精湛教理的高深修證成就,和所謂沒有修證成就的對深層教理的掌握理解都是十分外行的說法。

   實際上格魯派不但具有重視教理研究的良好傳統,也具有經續中所說的那種共不共修證的高深成就,只是格魯派戒律嚴明,密修成就嚴格按密戒保密,不向外界公開宣揚而已。對此,看看曆代格魯派大德高僧的密傳記載便知。

   同樣,甯瑪派真正的大成就者都是精通顯密教理的大善知識,決不是不學無術、盲修瞎修、故弄玄虛、裝神弄鬼的淺薄密咒士。

  

  有人說:“紅教重修持,黃教重教理研究。”這話對嗎?

   所謂“紅教重修持”,言下之意是說“紅教不重視教理學習”;所謂“黃教重教理研究”,其言下之意是說“黃教不重視修持”。這種說法是不切合實際的。

   以理管事,以事證理。任何一種高層次的修持,都不能不以掌握相應的高深理論來進行指導;同樣,一個重視研究、掌握高深教理的教派,也不可能不懂得解行並重的道理和學習教理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要知道正確的修持離不開正確的理論指導;高深的理論,必然伴隨著相應的高層次修持。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辯證道理。

   實際上,甯瑪派真正的大德高僧都是解深道高的善知識,甯瑪的大圓滿、車確、托嘎的修證離不開教理正見的指導;同理,格魯派不但在經典教理的研究上獨占鳌頭,在密法的修持方面也是博采衆長,荟萃精華。如此說,只能說是未涉足深海的人,不知海底有寶藏罷了!

  

   有人說:“有些密法,不經過傳授灌頂,只要有信心,照樣可以自修並修出成就。”這種說法對嗎?

   這種說法不符合續部教義,決不可相信。被稱作雪域叁大持法寶王之一的薩迦班智達在《叁律明辯論》中曾痛斥過這種違背金剛乘教義的說法。他說:“有人說有些密法雖然未經傳授灌頂,只要有信心,就可以修出成就,因爲信心是入法之門。照這種說法,只要有信心,雖不受戒,也可以自己持戒,成爲僧人,因爲信心也是出家受戒之門。這等于說,只要想吃到糧食,雖不播種,也可以在田地裏長出莊稼。”又說:“密修的成就都是守誓持戒的結果,故言“持戒是成就之本”。”不經過灌頂就得不到密戒的傳授,若不受戒,雖自己如法持戒,也無效,如同僧戒。若不守誓持戒,就不具備獲得密法成就的必備因緣。因此,這種所謂不經過傳授灌頂也可以修出密法成就的說法是惡魔的害人之言,人們要當心。

  

  有人說:““修行開悟”的特征是看到“奇異的光”,聽到“特殊的聲音”。”這種說法對嗎?

   這種說法是對佛法一竅不通的說法,是對“開悟”一詞概念的嚴重歪曲。佛法無論大乘、小乘、顯宗、密宗、禅宗,所謂的“開悟”,指的均是修禅修慧,達到分別心息滅,無分別真智突然生出的開悟。見性是指在定中見到萬物的理谛“空性”,猶如虛空,在經論中:說“定中所見如虛空(無色無相),定後所見如幻相(色相如幻化,無真實感)。

  ”所以在開悟見性的境界中,無任何色相,也無任何視覺和聽覺分別意識活動。

   光和聲音無論是一般的或特殊的,都屬于色蘊。聲色是分別意識的感知對象,屬世俗谛範圍,絕非超世見性智慧的感知認識對象,這是佛教…

《藏傳佛教基礎知識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