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舍利弗的母親。他在家的時候就很聰明,經常跟他姊姊辯論,都能夠辯勝。但是他姊姊開始懷孕舍利弗以後,母子連心,他就辯不過他姊姊。所以他知道:他姊姊這個兒子肯定是非常聰明。爾後,生出來以後,這個舅舅辯輸外甥!他覺得很丟臉。就趁他還沒生出來之前,趕快去參訪南印度,參學了十六年,跟那些婆羅門學習四吠典。這十六年當中,因爲精進的修學,沒有時間剪指甲,指甲長得很長,所以人家稱他爲長爪梵志。經過十六年,回來以後,他就要找這個外甥辯論,就回找他姊姊說:你兒子呢?說:我兒子隨佛出家了。他就到僧團。來到僧團的時候,剛好遇到佛陀,他就要佛陀把舍利弗請出來。佛陀就說:你立一個宗旨,如果你得勝,我就把舍利弗交給你。摩诃拘絺羅當然對自己很有信心,他參學了十六年,他就立一個宗旨說:我的宗旨是「一切法不受」。以「一切法不受」爲宗旨,他認爲「一切法不受」這句話是不能破壞的,任何的話不能破壞這個宗旨。佛陀就從根本上來問他說:你一切法不受,你講出這一句話,這句話你本身受不受?佛陀反問:你本身受不受?拘絺羅就想:如果說我受,我就跟我的宗旨相違背;我講一切法不受,我又受了這個宗旨就違背了。我說我不受,我自己的宗旨我都不接受,這個宗旨不能建立。所以他就自相矛盾,就失敗了。失敗以後,就隨著佛陀出家了。因爲他過去有十六年的參學經驗,所以他出家以後,「答問第一」,他對各式各樣典籍學習的廣泛,他的答問特別厲害。這個地方值得我們特別一提的就是:他講一切法不受的時候,舍利弗尊者剛好在場,舍利弗尊者聽到「一切法不受」,當下證得阿羅漢果。(哈──)所以這個人的善根是不可思議的。這是講到「大膝尊者」。接著「離婆多」:
├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
│ │
這個離婆多,翻譯成中文叫做「星宿」。這個「星宿」的來由是:因爲他的父親本來是沒有兒子,所以向星宿(天上的星星)祈求,而得到了兒子,所以他父親就把他安立做「星宿」。他出家以後,他特殊的功德是「無倒亂第一」,就是心中也不顛倒,也不散亂。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一個阿羅漢他心不顛倒,這個是很正常的。阿羅漢不管是在打坐當中、不管是出去托缽,他我空的智慧,那個聖道的力量是念念現前,不可破壞;但是他的禅定,他要不入定,他心中肯定要散亂。「星宿尊者」(這個離婆多),他特別的地方就是:他平常不管是入定、不管是出定,他會經常攝心,他的特色,他經常保持攝心的狀態,不使令自己的內心散亂。他這一方面的功夫,在所有的阿羅漢當中他是最爲第一的,「無倒亂第一」,經常保持正念正知,這是離婆多尊者的一個功德。接著「周利盤陀伽」:
├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
│ │
「周利盤陀伽」,翻成中文叫做「繼道」,「繼道尊者」。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爲印度的女人要生兒子,他們的規矩是要回娘家生兒子。他母親要回娘家生兒子的時候,在中途的地方,就生出了兒子,生了一對雙胞胎,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他哥哥比較聰明,弟弟是周利盤陀伽。周利盤陀伽因爲他過去生是一個大法師,但是悭法,把一些殊勝的法隱藏起來,不使令別人知道,因爲悭法的因緣,使他生生世世變成愚癡。後來他哥哥出家以後,他也跟著出家。出家以後,「因根鈍僅持一偈」,他哥哥告訴他一個偈頌,百日不能成誦,一百天都背不起來。他哥哥很生氣說:你這個人不適合出家,你回去好了。就把他趕出僧團。趕出僧團,這個時候,他又不想回家,但是他哥哥又诃責他,就在僧團外面哭。佛陀從外面進來以後,就明知故問說:你怎麼哭呢?就如是如是的報告。佛陀知道他有遮障,就告訴他一個破障的方法,佛陀說:你拿這個掃把掃僧團,掃地的時候你就念這四個字:「去除汙垢」。他剛開始念的時候,念這個「去除」,「汙垢」就忘掉了;念「汙垢」的時候,「去除」就忘了。記憶力非常差,但是他這個人專心用功,哦,把這四個字背起來,「去除汙垢」,一方面掃地、一方面念「去除汙垢」。沒多久就把他悭法的罪障給消滅了。消滅了以後,佛陀教他修數習觀,觀察呼吸從鼻孔到丹田,從丹田到鼻孔,就得定。得定以後,觀察呼吸是無常、無我,就證得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以後,「辯才無盡,義持第一。」就是有這種境界,他過去做大法師,攝持無量無邊的法義,由于聖道的加持,完全都表現出來,「義持第一」。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看這個修行,這個專一的修行是很重要的,從周利盤陀伽的公案可以看得出來。一個人不怕笨,但是我們這一念心的力量,你要能夠集中在一個法義上,一次一次的去專精修行,這件事情就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你今天念佛,明天持大悲咒,後天持觀世音菩薩,你心力一分散,再大的善根都不能成就,「製心一處,無事不辦」。就是你要肯把你的心力集中在一個法上用功,它那個法的力量就能夠表現出來,法力不可思議就能夠表現出來。所以「繼道尊者」雖然是「僅持一偈」,但是後來成就「辯才無盡,義持第一」,這可以看出來。接著我們看「難陀」:
├喜尊者──佛之親弟,儀容第一────────┤
┤ ├
「喜尊者」是從他的相貌來安立名稱,因爲他長得特別莊嚴。這個喜尊者他有叁十相,佛陀是叁十二相,他具足叁十相,相好莊嚴,人見歡喜,所以叫做喜尊者。他是佛陀的親弟弟。他的出家因緣,我們也解釋一下。佛陀是淨飯王的大兒子,佛陀出家以後,淨飯王就立難陀做太子,准備繼承王位。喜尊者他娶了迦毗羅衛國裏面最美的美女做太太,他跟她的感情非常的好。有一天,他爲他太太梳頭發的時候,佛陀來到他的門口托缽。難陀看到哥哥來,二個兄弟在家的時候感情很好,他就跟他太太說:我馬上就回來。他跑去廚房添飯要去供養佛陀。但是他追佛陀的時候,他跑得快,佛陀也跑得快;他走得慢,佛陀也走得慢,就永遠保持一個等距離,不知不覺就走到僧團去了。走到僧團以後,佛陀就命令舍利弗尊者把他的頭發剃下來,就出家了。出家以後說:唉呀!我是拿飯來供養佛陀,(呵)怎麼佛陀把我剃度了呢?因爲他哥哥佛陀很有威德,所以他也不敢講太多話。出家以後,就隨衆作息。每天就修止修觀、做五堂功課。但是他畢竟不是真正思惟苦谛無常而生起道心來修行,所以他還是懷念他家庭的太太。有一天,佛陀爲了度化他,以神通力帶他到忉利天去,到了忉利天就看到很多很多的宮女,在那個地方跟一些忉利天人玩樂。佛陀就問難陀尊者說:你看忉利天的天女,跟你太太比起來怎麼樣?難陀尊者說:我太太跟天女比起來,就像猕猴一樣。在經論上說:淫欲心重的人,他看到天女的相貌會發狂而死。這個時候他看到一個天宮的寶座沒有人,其他的寶座都有人,這個地方沒有人,大家還在那邊布置。佛陀就說:你去問問看,這個寶座怎麼沒有人?難陀尊者就問:你們這個地方怎麼沒有男人,其他的地方都有男人?宮女就回答說:這人世間有一個難陀比丘,他因爲出家持戒的功德,死了以後,升天做我們的丈夫。他說:我就是難陀。她說:不可以,你現在的色身是欲界的色身,特別的臭穢,你要死掉以後,得到天的果報,才可以到這個地方。難陀就很高興。很高興以後,佛陀又帶他到地獄去,他看到很多刀山油鍋,有一個獄卒在那個地方剛好要起火。佛陀又說:你去問看看這個油鍋都沒人,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就問,獄卒說:世間有一個難陀比丘,他因爲持戒的功德升天,他在修行的時候打妄想,打妄想這個罪業,天上果報結束以後,來到這個地方受油鍋的果報。這個難陀尊者一聽以後,驚怖不得了,回去以後就不敢打妄想。(呵──)不敢打妄想以後,專心的修四念處,就證得阿羅漢果。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心爲業主」,我們這一念心在叁寶的境界活動,念念創造功德莊嚴;我們這一念心在五欲的境界活動,念念創造刀山油鍋的果報:都是這一念心在造作。所以印光大師警告我們修行人:「折伏現行煩惱」,這件事情是修心的要務。因爲你每一個五欲的活動,就表示你心中累積了一種叁惡道的罪業。你一個往生淨土的人,你這種罪業越重,對你往生是有障礙的。這個罪障,這個罪業對你會有障礙的,所以從難陀尊者這個情況看得出來。這個是講到「難陀尊者,儀容第一」。一個人長得莊嚴,跟他因地修忍辱波羅蜜有關系,這忍辱波羅蜜修得好的人啊,人長得莊嚴。接這「阿難陀」尊者:
├慶喜尊者─佛之堂弟,複爲侍者,多聞第一───┤
│ │
「阿難陀」翻成中文叫「慶喜」,因爲他出生的時候,剛好是佛成道的日子,這個時候淨飯王非常的歡喜,就把他安立做「慶喜」,因爲剛好是佛成道日。他是「佛」的「堂弟」,就是淨飯王的弟弟白飯王的兒子。出家以後,做佛的「侍者,多聞第一」,他的記憶力特別好,可以說是過目不忘。阿難尊者他在結集經典的時候,他一升座,他能夠把佛陀所說的法,一字不漏的誦出來。所以結集完了以後,所有的阿羅漢就講一個偈頌來贊歎他說:阿難尊者「面如淨滿月,目如淨蓮華,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前面的偈頌是贊歎阿難尊者色身的莊嚴。「面如淨滿月」,他的臉部特別的圓滿,就像月亮一樣;他的眼睛,「目如淨蓮華」,眼睛特別的明亮,就像蓮華一樣的清淨無染:這是贊歎他的色身。他的心有什麼功德呢?「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佛法深廣如大海,但是大海全部都流入到阿難的一念明了心中,被這一念心全部攝持住了,所以他「多聞第一」,這是他一個特殊的功德,阿難陀尊者。接下看「羅羅」尊者。
├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
│ │
「羅羅」翻成中文叫「覆障」…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記(淨界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