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十八願講完,你大概知道怎麼打佛七了,我們把過程再稍微調整一下。但是,你大概知道,你應該把四十八願畫出一個圖,心中有一個未來的功德、現前的功德。你要有一個目標,你來生的願景,依報、正報的莊嚴,佛陀、菩薩、七寶池、八功德水,種種的莊嚴;然後,這個莊嚴,要靠你心中的佛號來完成。所以,打佛七先有目標,才有過程。所以我們今天講四十八願,是把諸位的目標——你心中的願景,先把它設定下來;然後,用你的佛號的引導,讓你慢慢地趨向目標。當然,我們相信這句佛號力量太大了,無量光、無量壽,它七天當中在你的身口意不斷地運轉,七天以後你就有不同的感覺。那個時候,你就知道什麼叫作“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當然,諸位要去體會了,你要去體會這個道理。
好,我們簡單地回答幾個問題。
請法師慈悲開示,法師一直強調念佛的時候不能打妄想,請問:什麼樣的想爲妄想?什麼樣不是妄想?
我們在聽經的時候要靠想象力,你聽經的時候沒有想象力,你就不能把四十八願的功德想象出來。但是,你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不能有任何的想法。古人講一句話叫作“行起解絕”。這句話懂嗎?行門生起的時候,想法要完全放掉。因爲,你在打佛
七之前,這個道前基礎,該學的都要學完了。你說,我打佛七的時候才來想,來不及了,打佛七就是已經上路了。你前面的那些開水、面包、資糧都准備好了,才有辦法上路。所以,我們有時候顯教不重視這個道次第,打個結緣佛七。真正打佛七之前,教理都要先學過,你的心要怎麼用功?佛是什麼相貌?你怎麼去觸動他?怎麼跟他感應?你的方法要很清楚。然後,有方法以後幹什麼?你說,我方法會了。讓它熟練,生轉熟,就是你隨時可以進去,隨時可以出來。我隨時可以進入,無量光、無量壽,再出來。熟練的人,他就能夠熟能生巧。你看有些人的心進不去佛號,太生疏了嘛!你知道方法,但是你操作得太生疏了,這條路你走得太少了。你看有些人,他一起床,他眼睛還沒有打開,他就知道走到自己的浴室了。爲什麼?太熟了,他閉著眼睛都可以走,太熟了。當你的心經常進入佛號,走到很熟的時候,那你就成功了。
所以,打佛七的時候,我們有時候修止,有時候修觀。你看前面的禮拜、贊歎、作願,那是不能打妄想的。你心中憶念佛號的時候,不能打妄想,只能夠聽到你的聲音,一句彌陀念誦聽。聽你的聲音,這個叫作相應。什麼叫你的心跟佛號相應呢?你創造一個聲音,你自己聽得到,這個叫作相應,你跟本尊相應了。這個時候不能有任何的妄想,只有一個歸依的心,不能有任何的想法。任何的想法,舍掉!但是,我們在修觀的時候,我們後面有觀察門,觀察極樂世界。你暫時把佛號放掉,那是在修觀。所以,你在修止的時候,不能夠有任何想法的。
如果受了五戒,可是不能完全斷肉、素食,會是破戒嗎?
這個五戒,它沒有規定要吃素。但是,你不能去殺生,你不能說,我要這條魚,你幫我殺,不可以,你不能指定,就是殺現成的,你可以吃叁淨肉的。
請問法師:如何修學才能夠跟菩薩感應道交?又如何才能夠跟上師相應?
我想,感應道交主要就是你那個真誠的心,一心歸命。一心歸命,那種信仰,你相信他一定可以救拔你,你相信你離開了他,你就是Nothing(一無所有)。我們有些人把佛號當作是可有可無的,我沒有你,我也可以做到,那就完了。我不知道諸位,佛號在你心中是什麼份量?你認爲你沒有佛號,你還可以活得很好,那就完了。善導大師講到歸依的標准,就是說:我自己是一個業障凡夫,我完全沒有能力做到,而阿彌陀佛他一定可以救拔我,這個叫作一心歸命,也是跟彌陀感應道交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准。如果你太相信你自己,你認爲說,我有佛號也不錯,沒有佛號也可以,那這個佛號我保證你很難抓得住。你這個七天當中,你很難跟著佛號走,很難。因爲它對你是可有可無嘛!因爲它在你心中的地位不是那麼高嘛!所以你對佛號,你要建立一個什麼關系?就是說,你離開了佛號,你就完了,你就不敢離開佛號。這個時候,你要念得好。所以,我們祖師開示的那個心法,你要抓到。
弟子每天都在跟彌陀發願往生淨土,若願力不足,或修行不夠,當往何去,去六道的意思是否一定下地獄?
當然,不一定下地獄啦!印光大師說,你觀想你自己沒有往生,來生就下地獄,那是觀想,那是嚇嚇你的。你要沒有往生,那就是隨業流轉,看你今生造什麼業了,那就不是隨念往生。我們淨土宗是隨念往生的,臨終的時候提起正念,他往生了。你正念不提起來,那就業力決定了。我經常在講一個觀念,你臨命終的時候,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你自己決定你要去哪裏,你提起正念;第二個,你放棄你的決定權,你不想決定,結果是誰決定,你知道嗎?對啦!業力決定。就是這樣子,你不想決定,那就業力來決定了。你說,我要想決定,那就要培養正念,那種歸依的正念。我們一開始,這業力它還不錯,它還讓你有一個選擇,我們其實一開始是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培養正念的。但是,業力會先等你,你一段時間過去,你正念一直提不起來,那這個時候,你就進入悶絕狀態、昏昧狀態,這個時候,業力就現前了。它就把你帶走了,不管你願不願意哦!它就把你帶走了。所以,你不想決定的時候,就由業力決定了。但至于去哪裏,你自己比我清楚了,對不對?你造什麼業你很清楚啊!
大法師說的話一定對嗎?世尊已經滅度了,僧伽又代表佛法,佛教徒是否一定要依教奉行呢?感謝法師慈悲開示。
當然,不一定每一個法師講的法都正確了。不過,我給大家的建議是這樣:你要有判斷力。但是你判斷這個法師跟你不相應的時候,我建議你默然離開,你不要口出惡言,對你會有好處。你可以離開,但是不要口出,因爲他畢竟還是叁寶的形象,即使他有過失,那也是他自己的事情。因爲你今天口出惡言,對你非常不利,對佛教界也不是好事情。所以我建議就是說,你先判斷
這個法師你值不值得親近。不值得親近,那沒關系,那你就找你相應的法師。但是,不要口出惡言,這點很重要。
請問師父,受五戒跟八關齋戒可以買馬票嗎?
受五戒可以買馬票啦,受八關齋戒你可能就不能買了。八關齋戒,什麼叫“關”?關閉一切的惡因緣嘛!對不對?這兩個戒的程度不太一樣。五戒,當然佛陀對你要求不高了,但八關齋戒你就不能買馬票了,你跟你八關齋戒的精神違背了,因爲它出世的戒。所以,佛教是多元化,就是你今天什麼戒,它有它的標准。那麼五戒是可以,八關齋戒不可以。
買馬票的人,對因果的道理信心不夠。你會因爲買馬票而富有嗎?不可能嘛!你的福報是因爲布施來的嘛!對不對?你之所以有錢是因爲布施。布施是因,福報是果。你要有福報,你不用買馬票,你還是有福報。你買馬票的錢拿去布施善業,你來生還會有錢;你買馬票沒有中你就完了。是不是?你拿那個錢去布施,你來生一定有回饋嘛!你買馬票沒買上,這個錢浪費掉了,是不是?所以,你要用這個智慧想一想,諸法因緣生,你有多大福報就多大福報,你不會因爲買馬票有錢的;即使你中了,那也是你的善業,不是馬票給你的,是你前生有這個善業。
但是,我要提醒你一件事:一個人善業突然間生起太大,不是好事情!諸位知道嗎?我們希望我們的善業是慢慢釋放的,如果善業來得太猛利,不是好事情!不是好事情!物極必反!你看那些中“樂透”的,沒有一個好下場。真的,你看美國人他們統計過,中“樂透”的人都是短命的,沒有一個好下場的。爲什麼你知道嗎?因爲福報全部現前,花得太凶了,你不會珍惜。其實
你一個人中“樂透”,依我來看,我認爲不是好事情。我好不容易前生積集那個善業,一下子就花光了,那剩下就什麼?你把善業——你阿賴耶識是有善業惡業的,你把善業花光了,剩下是什麼,諸位知道嗎?那是罪業嘛!所以你這個福報,不要讓它來得太快啊!點點滴滴、細水才能夠長流,是不是?
你中了馬票,你有本事捐出去,不簡單!但是一般人做不到。我知道有一個基督教徒,我在《讀者文摘》看到,他這個人對上帝,喔!那是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真的。他怎麼樣呢?他每天騎腳踏車到教堂裏打掃房間,打掃完再回去。後來他生日,他那個基督教的佛友,不是佛友了,基督教友,籌一點錢買一個“樂透”的彩券,給他作生日禮物。結果,中了“樂透”。中“樂透”以後,他把它全部捐出去了,第二天,還是騎腳踏車來做義工。這個人不簡單!他說,我做我該做的事,我的生命就是奉獻給上帝,他這種精神來念佛的話,那絕對是往生的,可惜他歸依了上帝,也不錯了,也是有他的加持力。只有這個人有資格買馬票。他可以把它捐出去嘛!對不對?其他的人沒有資格。因爲你買馬票你就把它花光了,你把你福報花光了,你就完了。而且,你花福報的過程會造成放逸,對你是傷害的。眼前是好了,長遠來說,一定傷到你。你有時候要想一想,這件事情對你的因緣。
請問師父,弟子想知道修學淨土的人是否在做晚課以後不必再念忏悔文?
其實是可以念忏悔文。因爲你忏悔,你把這個罪業減少一點,臨終障礙會減少。雖然,理論上是臨終的正念,但是,這個
正念,如果太多的罪業在拉扯這個正念的時候,對你會産生傷害。所以,淨土的人也不能造罪業,你不能給自己添麻煩。
好,我們今天到這個地方。剩下的我們沒辦法回答的,我們就到佛七的時候再慢慢回答。好,我們把聽聞四十八願的功德做一個回向。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選讀講記(淨界法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