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爲名聞光佛。“大焰肩佛”,“焰”是火焰,亦表智慧,“肩”是表擔荷,佛有大智慧,能擔荷一切衆生,了生死,成佛道,故號爲大焰肩佛。“須彌燈佛”,梵語“須彌”,華言妙高。“燈”亦表智慧,佛的智慧燈光,最妙最高,故號爲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此尊佛以因行立名,佛在因位之中,精進無量,成就佛果,故號爲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在南方世界裏,除了前面列舉的幾尊佛,還有如恒河沙數那麼多的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段文意和東方相同,故不再詳解。
戊叁、西方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此尊佛與阿彌陀佛只是同名同號,並不是同一尊佛,雖然同在西方,而不是同一個世界,其佛“壽”命“無量”,故號稱爲無量壽佛。“無量相佛”,勝應身佛“相”好“無量”,故號爲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幢”是法幢,高勝之義。在印度建立一個佛的道場,就要建立一個法幢,法幢就是一支高高的柱子,有圓型的,有六角型的,也有八角型的。上面刻有字,有些刻金剛經,也有刻尊勝咒的,這就是“法幢”。此尊佛說法“無量”,故號爲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光”和“明”都是表佛的智慧,佛有大智慧,就有大光明,故號爲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寶”是尊貴、稀有、利益之義。若有善根的衆生,得見佛的“相”好,就有消災延壽,斷煩惱證菩提的利益,故號爲寶相佛。“淨光佛”,佛已斷盡一切無明煩惱,其智慧“光”明最極清“淨”,故號爲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段文意和東方相同,故不再詳解。
戊四、北方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箕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佛所護念經。
北方世界有“焰肩佛”,前面有大焰肩佛,這都是佛的德號相同,有智慧之“焰”,而能荷擔度衆生之責,故號爲焰肩佛。“最勝音佛”,此尊佛的“音”聲,不但超過六道凡夫,且超過叁乘聖人,故號爲最勝音佛。“難沮佛”,“難沮”即難以破壞之義。佛證得金剛不壞之身,一切煩惱與魔王皆不能破壞,故號爲難沮佛。“日生佛”,“日”指太陽之光,太陽升起,能以破除黑暗。佛的智慧光明發出來,能把衆生的無明煩惱照空,故號爲日生佛。“網明佛”,佛的智慧光“明”是縱橫交絡,普遍十方,有如“網”一樣。佛在生死大海裏救度衆生,就是用智慧光明之網,故號爲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段文意與東方相同,故不再詳解。
戊五、下方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下方世界,是佛眼看到的。上方有無量的世界,下方也有無量世界。古時候的人,看見佛經上這麼說,心裏存有懷疑,但經是佛說的,只好相信,其實是勉強相信的!過去科學不發達,知識不夠,以爲地是不動的,地下面怎麼會有世界呢?對于佛說的下方世界,且有恒河沙數的世界,只是勉強接受而已。到現在科學發達,才知道地球只不過是空中懸著的一個星球,上方有無量的星球,下方亦有無量的星球,這才證明佛眼所見到的十方世界,確實不虛。
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師子”即獅子,爲獸中之王,當獅子一吼,百獸震驚。佛說法也是一樣,天魔外道悉皆恐怖震驚。因爲佛說法如獅子吼,故號爲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佛的德號“名聞”十方,故號爲名聞佛。佛的大“名”聞是由大智慧“光”得到的,故號爲名光佛。“達摩佛”,梵語“達摩”,華言法。佛能以善說一切妙法,故號爲達摩佛。“法幢佛”,佛說“法”有高勝之義,就是建立“法幢”,故號爲法幢佛。“持法佛”,佛能攝“持”一切“法”,弘揚一切法,故號爲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段文意與東方相同,故不再詳解。
戊六、上方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上方世界有“梵音佛”,“梵”是清淨之意。佛的音聲是清淨之“音”,衆生聞佛說法,能斷除無明煩惱,故號爲梵音佛。“宿王佛”,“宿”就是星宿,月亮之光超過了群星,故稱宿王。佛乃衆聖之尊,如同群星中之月亮,故號爲宿王佛。“香上佛”佛已證得五分法身香,裏面有個“慧香”,慧香起了妙用就放光,由慧“香”而放的“光”,故號爲香光佛。“大焰肩佛”,此尊佛與南方世界的“大焰肩佛”同名同號。“雜色寶華嚴身佛”,“華”是因華。菩薩在因位上修行,等于開了華朵;以這因華莊嚴果德,就是莊嚴了佛身,因“華”能以莊“嚴”佛身,所以稱爲“寶華”。菩薩的因華不止一種,而是有六度萬行,有這麼多種的因華,所以稱爲“雜色”。由這雜色寶華莊嚴佛身,故號爲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梵語“娑羅”,華言堅固,與難沮的意思一樣。佛證得了堅固之身,像娑羅樹王一樣,又大又堅固,故號爲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與“雜色寶華嚴身佛”的意思一樣,由寶華以莊嚴果德而成的佛,故號爲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佛證得了“一切”種智,一切“義”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故號爲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須彌山”爲妙高山,是衆山之王,佛爲聖人中之聖人,故號爲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段文意與東方相同,故不再詳解。
現在已將六方佛全部講完,即是將勸信流通第一科“略引標題”講完。今天就講到這裏,話說多了打閑岔,大衆好好念佛吧!
第七天
諸上善人慈悲,道源講幾句話打打閑岔!今天已是佛七圓滿之日,亦是阿彌陀經講演圓滿之日,大衆要留心谛聽!昨天已將勸信流通“丁一、略引標題”講完,即是將六方佛講完,今天接講“丁二、征釋經題”。
丁二、征釋經題
舍利弗,于汝意雲何,何故名爲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這是釋迦牟尼佛自己征問,自己解釋這部經的題目。“舍利弗,于汝意雲何,何故名爲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阿彌陀經的經題,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等十六個字。這裏爲什麼把“稱贊不可思議功德”略掉,而只剩下八個字呢?因爲“稱贊不可思議功德”,就是稱揚贊歎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這在前面已經詳細解釋過,道理很容易了解,所以簡略掉不解釋。下面這八個字“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應如何解釋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以上這段文是釋迦佛所解釋的經題。假若有善根的男子和有善根的女人,聽到這部阿彌陀經之後,能以受持。“受持”者,領納于心曰“受”,憶念不忘曰“持”;就是能以把阿彌陀經,領納到自己的心裏,憶念不忘,這就是“受持”。背本曰“誦”,對本曰“讀”。把它念熟了,背著經本念出來,稱爲“誦經”。若對著經本念,那只是“讀經”。而佛弟子一直到了末法時代的今天,各道場做晚課,必須“誦持”這部阿彌陀經,就可以知道此部阿彌陀經的重要了。
“及聞諸佛名者”,聽到了前面六方佛那麼多的佛名,因爲能以受持阿彌陀經的人,會念到六方佛,自然也會聞到諸佛的名號。會得到什麼樣的利益呢?“皆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一切諸佛都會加“護”愛“念”。加護令不退墮,愛念令得增進。“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梵語“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華言無上正等正覺。此爲五種不翻中之“順古不翻”,故保留梵文。無上正等正覺,即超九界以獨尊之佛果。解釋此名,應從下往上解釋。梵語“叁菩提”,華言正覺;正覺者,超過六凡法界之不覺及外道之邪覺。梵語“叁藐”,華言正等;正等即平等,二乘聖人雖稱正覺,但只能自利而不能利他,故不能稱爲正等。佛名爲正等正覺即超過二乘法界。梵語“阿耨多羅”,華言無上。菩薩自利利他,雖稱正等正覺,但以無明未盡,覺道未圓,故不能稱爲無上。唯佛一人,叁覺圓滿,萬德具備,堪稱“無上正等正覺”。成佛之後名爲菩提果,在因位中名爲菩提心。初學大乘,求證佛果,名爲發菩提心。但凡夫發心,容易退轉,今因受持阿彌陀經,承蒙諸佛護念,故“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是故”者…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