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的条件在于“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如杀牛的张善和,平时一句佛亦未念过,何从证得一心不乱?而他临终十念,竟得往生;这固然是他的善根所招感,亦是弥陀愿力所摄持。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当知十念往生,乃弥陀本愿之力!虽未证得一心不乱,只要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决定往生极乐,不必怀疑。然而这样说来,何必打念佛七,求证一心不乱呢?因为得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决定心不颠倒。倘若未能得到一心不乱,则不敢保证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因此需要“助念”。应当约会志同道合之莲友(最好组织一助念团,人数越多越好,因须轮流换班)。以莲友助念之力,加持临命终人,心不颠倒,一心念佛,方能蒙佛接引,决定往生。
问:临命终时,佛及圣众现在其前,焉知非魔?
答:参禅之人,不求见佛,佛来现前,决定是魔。修净土者,求佛佛现,因果相应,决定非魔。
以上将正宗分之疑惑,解释完了,下面就接讲流通分。
甲三、流通分分二 乙一、普劝 乙二结劝
乙一、分三 丙一、劝信流通 丙二、劝愿流通 丙三、劝行流通
丙一、分二 丁一、略引标题 丁二、征释经题
丁一、分六 戊一、东方 戊二、南方 戊三、西方 戊四、北方
戊五、下方 戊六、上方
全经分为三大分,已把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讲完,现在讲的是第三流通分。流通者,流传万世,通达十方。这次阿弥陀经所分的科,是根据蕅益大师著的“弥陀要解”而分的。它里面的科文以信、愿、行为依据,无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都依信、愿、行三法为纲要。还有一点要注意,我们讲的这一部阿弥陀经,是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的,这里边只有六方佛,实际上梵文的原本是有十方佛。玄奘法师所翻译的阿弥陀经,亦保留了十方佛。鸠摩罗什法师为什么要略去四方呢?因为诸佛的赞叹,都是要令我们相信的。这十方佛的文太长,故把它略去四方,况且说了东南西北上下六方,实际已包括了“四维”。四维就是四个角,即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四方都已包含在六方里面,只是经文上没有翻译出来,简略而已。现在先讲东方。
戊一、东方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东方是方位之首,故先讲东方。大家请注意听,先将东方详细解说,下面五方佛,只是简略的讲,不再重复。“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如我今者,“我”是释迦佛自称。如我释迦佛现今在这弥陀法会上,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在前面正宗分,揭示无上因缘中,略举六种:第一、带业往生。第二、横出三界。第三、同居横具四土。第四、开显四教*轮。第五、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第六、人民皆一生成佛。这六种利益,都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所成就的。“东方亦有阿(音同触ㄔㄨˋ)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东方世界也有无量诸佛,像我释迦佛一样的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阿(音同触ㄔㄨˋ)鞞佛”略译为阿(音同触ㄔㄨˋ)佛,梵语“阿(音同触ㄔㄨˋ)”,华言不动。不为无明烦恼所动;故号为阿(音同触ㄔㄨˋ)鞞佛。“须弥相佛”,梵语“须弥”,华言妙高。佛的相好不可思议称“妙”,其相九界瞻仰,最尊贵最高胜称“高”;故号为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为众山之王,世界诸山所不能及。佛为大法之王,超九界以独尊,“妙高”上再加个“大”,是赞叹之意,故号为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光”是表智慧,佛的智慧最妙最高,故号为须弥光佛。“妙音佛”,佛说的法不可思议,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其解,故号为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印度有一条大河,名为恒河,其沙甚细,每一粒沙,算一尊佛;前面只是列举几尊东方世界之佛,在东方还有恒河沙数那么多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东方世界像阿(音同触ㄔㄨˋ)鞞佛等,有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每一尊佛皆有其教化的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每尊佛在各个的三千大千世界国土之中,“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其广长舌相多宽广呢?能以遍覆到他所教化的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的广长。“说诚实言”,佛度众生是不打妄语的,说的都是最诚实的话。
佛有三身,一法身,二报身,三应身。应身有两种:一、胜应身。二、劣应身。在印度出世的释迦佛是“劣应身”,也有广长舌相,其舌头伸出可遮盖到面门,直到发际。现在举出一个公案证明事实:
释迦佛成道以后,仍要托钵化饭受人供养的。那时的印度,只认识婆罗门,在释迦佛成道以前,世间没有佛。所以,大家并不知道他就是一尊佛!尤其他出来托钵化饭,看起来并不像个讨饭的人;而且挨家挨户去讨时,他只站了站,不给就走到别家去。由于大家都不晓得他是做什么的?所以释迦佛托了一个上午的钵,并没人供养他。这时,又走到一户,有一位老太婆,刚吃饱了饭,正要把吃剩下的半碗残饭,端到外面去倒掉。看见释迦佛,威仪庄严的站在那里,这位老太婆也是有善根的,就问他说:“你是做什么的站在这里”?佛答:“我是托钵化饭吃的”!老太婆说:“哎呀!你要是早一点来就好了,我刚刚吃完了饭,只剩下这半碗残饭”!佛就说:“那你把这剩饭布施给我好了”。老太婆说:“这怎么好意思呢?”佛说:“没有关系,只要你发心布施,我就接受”!于是老太婆把剩下来的半碗残饭倒到释迦佛的钵里。她心里很虔诚,而且很惭愧没有饭来供养他,也不知他就是佛,只是被佛的相好庄严所感动而已。释迦佛接受了她所供养的半碗残饭,即为她授成佛之记,说她今天种了成佛的善根,在无量劫后一定会成佛的。这时背后本来就有一个外道,已跟踪著佛好久,看佛究竟在做些什么的!此时一听到佛说这些话,以为捉到佛的短处了,于是走上前说:“你不是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太子吗”?佛答:“我是的”。外道说:“谁叫你出家的”?佛说:“是我自己发心出家的”。外道呵责说:“你出了家,就需忍受吃苦,若吃不了苦,干脆回去皇宫里享福就好了,何必为了半碗残饭来骗人呢”?佛答说:“我三大阿僧祇劫以来都不曾打妄语”!外道说:“我明明听你在打妄语,谁相信你呢”?佛说:“一个人要是三生不打妄语,他的舌头伸出来可盖到鼻子,这你相信吗?”外道说:“这是全印度都相信的,我当然也相信”。舌头有“广长舌相”是说诚实语而得的果报,三生不打妄语,舌头就能盖到鼻子。反过来说,若是欢喜打妄语骗人,死后就会堕到“耕舌地狱”去受苦报。将来受完地狱苦报之后,转为人时还有余报,就是舌头短,说话口齿不清,乃至于为哑吧,这都是造口业、打妄语的果报。现在我们还说回来,释迦佛跟这外道讲完后,就把舌头伸出来,将整个面门都盖住了,直到发际,把舌头收回来,对外道说:“你看到我的广长舌相了吧!你应相信我不打妄语”!外道说:“我没有见过这么长的舌头,能盖住整个面门的,我当然相信你多生多劫没有打过妄语。但是,你现在决定打了妄语,她供养你半碗残饭,你说她将来会成佛的,这不是打妄语是什么呢”?释迦佛说:“你不相信,我先给你说个比喻;你见过多罗树吗?(多罗树是生长在印度的一种很高大的树)外道答:“我知道”!佛又说:“像这么又高又大的树,它的种子却只有芝麻那么小,怎么能长得这么高大呢”?外道答:“长了几十年,久了当然高大”。佛说:“对了,你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相信我并没有打妄语!我是说她今天所供养我的饭,是种了善根,在无量劫以后才成佛,我并没说她今天就成佛啊”!公案讲到此结束,这是证明劣应身佛舌相的广长,伸出来可盖覆整个面门。胜应身佛的广长舌相,伸出来则可以偏覆三千大千世界。若按理论上讲,就更好了解了,凡是这尊佛,他的法音所到之处,就是其舌根所到的地方了。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段经文就是劝信流通的。此乃诸佛苦口婆心,说至诚无妄,真实不虚的话,在各国所教化的世界,劝导本国众生,当深信极乐世界及弥陀愿力不可思议,而相信这一部经。下面的十六个字,就是这部阿弥陀经的经题,即“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一部是什么经呢?是一部称赞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而且十方诸佛都在维护爱念的一部经。
本经的经题应该是这十六个字,鸠摩罗什法师为什么只翻译成“佛说阿弥陀经”呢?因为我们中国人说话喜欢简单,若把经题翻译为十六个字,不容易记,也不好念!翻译为“阿弥陀经”,正合“持名妙行”,只要看到这部经的经题,就知道要念阿弥陀佛了。鸠摩罗什法师有大智慧,就应著我们中国人的根性,简略的翻译为“佛说阿弥陀经”了。
戊二、南方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宝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佛的光明无时不照,无处不照。“日”光照白天,“月”光照夜晚,还有日光、月光照不到的时间及处所,则继之以“灯”光,故号为日月灯佛。“名闻光佛”,佛的大“名”,“闻”遍十方,“光”是表智慧。即是佛的智慧光明,照遍十方,故号…
《佛说阿弥陀经讲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