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P4

  ..續本文上一頁像裝金不要工錢!”從此以後,第二生,貧女和造金師兩人都感得了果報,身上有光明。到了釋迦佛成佛時,他們的善根都成熟了,同時都出了家。男的叫迦葉比丘,女的叫迦葉比丘尼。我們現在所造的釋迦佛像,佛旁有兩位侍者,一位年輕的是阿難尊者,另外一位較老的就是迦葉尊者。迦葉尊者抱拳不合掌,就因爲他曾爲佛親手裝金,十指的光明特別大。若是合掌,光明刺眼,來禮佛的人,眼睛便會睜不開。因此佛開方便,令他抱拳,不必合掌。釋迦佛滅度後他是第一代祖師,這位大飲光尊者是“頭陀第一”,頭陀華言抖擻,即抖擻精神,精進用功,終身修持頭陀苦行,故稱爲頭陀第一。

  第四位“摩诃迦旃延”,華言大文飾,因爲他說話很有文采,造的文句也都很文雅,所以稱大文飾,他是論議第一。佛經裏有一段公案故事,可證明他的辯才無礙:印度的外道,都是邪知邪見。根本邪見有兩種,一種是斷見,一種是常見。斷見的外道,執著人死之後,就永遠斷滅了,沒有來生來世的。常見的外道,相信人死後來生仍轉爲人。這些說法都與佛說的不一樣,佛說各人造善造惡之業因不同,所得的果報亦不同,怎麼會人死了就斷滅呢?既然所造的業因不同,怎麼還會永遠轉生爲人呢?所以就有叁善道與叁惡道之分。這些外道都不相信有六道輪回之說,有一天見了迦旃延尊者,就來問他的道理說:“你們世尊講六道輪回,要是造了惡業,就會墮到地獄裏受苦,若真的會墮到地獄裏受苦,怎麼不來向我們報告一聲,他是怎麼樣受苦的呢?可見這個地獄是不存在的!”迦旃延答他說:“這個地獄等于人間的牢獄,若有人犯了法被關到牢獄裏,他想要回來向你報告一聲也沒辦法,因爲他已失去自由了。而地獄的苦比人間牢獄的苦何止千萬倍,而且一點自由都沒有,又怎麼能夠回來向你報告呢?”外道聽了又說:“你們世尊說,若是升到天堂就可以享天福,一升到天上去,感得果報就有神通,有神通當然是任運自在了。但是,我們也沒有看見他回來向我們報告呢?”迦旃延說:“我們這個人間,汙濁不堪,臭氣很重。而天堂的境界清淨無染,那些天人在天堂裏享天福,以後若再想回來,卻受不了人間的臭氣,猶如大糞坑一樣的臭,好不容易脫出糞坑,又怎麼肯再回到糞坑裏來呢?所以他不肯回來,當然就不會向你們報告!”因此稱迦旃延尊者爲“論議第一”。

  第五位“摩诃俱絺羅”,華言大膝,是舍利弗的舅父,他是“答問第一”,一問一答,百問百答。

  第六位“離婆多”,華言星宿,他是父母祈禱星宿而生的,故取名星宿。他所說的佛法決定正確,不會顛倒錯亂,故稱“無倒亂第一”。

  第七位“周利槃陀伽”,華言繼道,爲“義持第一”。爲什麼他名爲繼道呢?因爲他母親生他哥哥的時候,是在道路旁生的,而生“周利槃陀伽”的時侯,也是在道路旁生的,故稱繼道。根據印度當時之風俗,出嫁後之女子要生産時,都應回娘家生。以前交通不便,全靠走路,他母親娘家又離得很遠,而且在快要生産時才回去,因此還沒有走到娘家,孩子已生出來了。若不了解印度風俗習慣,一定還懷疑他的母親爲什麼生小孩都在路旁生的?原來是不得已的事。後來哥哥出家了,他也隨著哥哥從佛出家。釋迦佛當時規定出家弟子,每天必須背誦一偈,一偈有四句佛法。周利槃陀伽因根機愚鈍,一個偈總是背不出來,他哥哥譴責他說:“你如此愚笨,不能出家,還是還俗去吧!”他被哥哥譴責後,哭泣不已,佛憐愍他,派他做爲佛的侍者,拿了掃帚掃地。佛就叫他背誦掃帚兩個字,周利槃陀伽笨到連掃帚兩個字都不會背,記得“掃”就忘了“帚”,記得“帚”又忘了“掃”。釋迦佛大慈大悲,不但沒舍棄他,反而權巧方便誘導他。後來,因將一把無相掃帚,把心地見思煩惱,掃得一幹二淨,證到阿羅漢果。且能攝持義理,通達一切佛法,圓融無礙,所以是“義持第一”。由此可見,修行不怕愚鈍,只怕不肯用心,若肯用心,下愚可得上智。背誦掃帚,即能證果,若用功念佛,豈能不成佛嗎?

  第八位“難陀”,華言喜。他是佛的親弟,威儀、容貌都是第一,故稱“儀容第一”。佛出世七天後,他的母親就別世升天了,怎麼還會有個親弟呢?其實是同父異母的親弟,是他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生的。佛的母親“摩耶夫人”別世後,淨飯王繼娶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生了小孩後,非常高興,所以就取名爲“喜”。後來佛把他度出家。難陀怎麼儀容第一呢?我們知道,釋迦佛是一丈六尺高,難陀比佛低四寸,即一丈五尺六寸高。釋迦佛具有叁十二相,他有叁十相,且威儀又好,一舉一動與佛差不多,威儀、容貌都是特別莊嚴的,故稱爲“儀容第一”。

  第九位“阿難陀”,華言慶喜,即慶賀歡喜,乃佛之堂弟,在佛成道之日所生的。淨飯王在此日,得到悉達多太子出家成道之報喜,又得到王弟“斛飯王”生子之報喜,爲慶賀這雙喜臨門,故取名爲“慶喜”,他是“多聞第一”。

  第十位“羅侯羅”,爲佛的親子。這裏順帶一提,就是佛的一家人,除了他父親淨飯王,要統治國家無法出家,其他的家人先後都出家。其中包括他的親弟難陀,他的養母摩诃波阇波提,還有他太太耶輸陀羅及親子羅侯羅全部都出了家。梵語“羅侯羅”,華言覆障。“覆”是閉覆,“障”是障礙。因爲他有閉覆的障礙,他在母親的肚子裏,閉覆了六年才出生。爲什麼他會有這種障礙呢?因爲羅侯羅的前生也是個修道人,自己住在山洞裏修行。有一次正想打坐的時候,有一只老鼠跑來跑去,擾亂他用功,想把它打死,又不能犯殺戒。最後想了一個辦法,就拿一種帶刺的東西,把老鼠洞堵起來,這只老鼠就被困在洞裹無法出來。這樣經過了六天,老修行才想到老鼠被困在洞裏,雖然不會擾亂我,不過在洞裏沒有東西吃,會被餓死的。心裏越想越不安,也就無法用功。于是就把帶刺的東西拿開,好讓老鼠出來。因爲這個因緣,把老鼠堵在洞裏關了六天,致使今生投胎到他母親肚子裏時,被關了六年才生出來,所以才有閉覆之障。羅侯羅是密行第一,密行就是他修行時別人看不見。他出家時才九歲,那些大比丘證了阿羅漢果,他也一樣證了阿羅漢果。大家很奇怪,他只是個小孩,天天在玩耍,是怎麼修行證果的呢?釋迦佛就對大家說,他修行用功,你們不知道,這是密行,故稱爲“密行第一”。

  第十一位“憍梵波提”,華言牛哃,他是“受天供養第一”。牛哃就是牛吃草的樣子。憍梵波提爲什麼會得這種果報呢?這是他的余報,也就是五百世以前是個小沙彌,他看見一位老比丘,這位老比丘牙齒都掉了,吃飯時嘴巴很難看,小沙彌見了在旁邊大笑的說:“看你吃飯的樣子好像牛吃草。”老比丘說:“小沙彌,你可別亂說啊!我是個阿羅漢,你毀謗我將會墮地獄的,你要趕快求忏悔!”小沙彌一聽說是阿羅漢,心裏很害怕,就趕快向老比丘求忏悔說:“我說的是遊戲話,沒有惡心要毀謗您,請您饒了我的罪。”他當下求忏悔,僅僅免了墮地獄之報,來生來世就轉了牛。而且連轉了五百世的牛,果報算轉完了,今生才轉到人道來,加上多生的善根成熟,見佛得度,也證了阿羅漢。可是還有余報,吃飯時就像牛嚼草的樣子。大衆僧一起吃飯時,看見他吃飯的樣子都會發笑,但笑了就有罪過,因爲他是個阿羅漢。于是佛對他說:“你不要在人間受人供養了,你去受天人供養吧!因爲天人有五種神通,一看就知道你前生前世的果報,就不敢毀謗你,也不會取笑你的。”所以他稱爲“受天供養第一”。大家聽了這個公案後要慎重,不要隨便造口業,雖是說了一句遊戲之言,招來的果報就太嚴重了。

  第十二位“賓頭盧頗羅墮”,華言不動利根,是“福田第一”。因全名的梵語太長,簡稱賓頭盧尊者。他奉釋迦佛之命常住世間應供,應供就是給衆生種福田,所以他是“福田第一”。我們打齋供衆,若能發至誠心,就能感動賓頭盧尊者來應供了。

  第十叁位“迦留陀夷”,華言黑光。他長得皮膚很黑,而且黑中發光,名爲黑光尊者。其教化衆生的能力最大,故稱爲“教化第一”。

  第十四位“摩诃劫賓那”,華言房宿,房宿是星星的名字。他父母爲了要生兒子,就祈求“房宿星”,等兒子生出來後,就取名爲“房宿”。他的天文學很好,什麼星星他都知道,故稱爲“知星宿第一”。

  第十五位“薄拘羅”,華言善容,就是有慈善的容貌。他是“壽命第一”,活到一百六十歲。十八羅漢像裏面有一位長眉羅漢,兩道白眉拖垂下來,就是這位薄拘羅尊者。

  第十六位“阿冕樓陀”,華言無貧,亦是佛之堂弟,乃甘露飯王之子。往昔劫中適逢饑荒之年,以一碗稗子飯,供養托空缽的比丘,該比丘已證辟支佛果。因此感得九十一劫,不受貧窮之報。現世善根成熟,遇佛出家,在聞佛說法的時候,常常打瞌睡,佛即呵責說:“咄咄何爲睡,螺獅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因受佛的呵責,發憤精進,經七日七夜,不眠不休,致使雙目失明!佛憐愍他,教他修持“樂見照明金剛叁昧”,而得天眼,能觀叁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故稱“天眼第一”。在阿冕樓陀尊者用功的公案裏,我們可以了解到,用功不能太緩,亦不可太急。四十二章經有說,用功就像彈琴調弦一樣,弦線上得太松,就彈不出聲音。若上得太緊,一彈線就會斷,要不松也不緊,才能彈出好聲音來。所以你們聽經時不用心聽,一直打瞌睡,那就太緩了。假若你受了呵責,七天七夜不睡覺,把眼睛弄瞎了,那就是太急了。太緩太急都不如法,要不緩不急,才能用功,而得到真實的利益。

  “如是等諸大弟子”,這裏是做個總結。“如是”者,指以上所提的十六位尊者,“等”者,等于一千二百五十位“諸大弟子”。引大衆同聞分叁科,“丁一,聲聞衆”,講演已竟。

  丁二、菩薩衆

  並諸菩薩摩诃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