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像装金不要工钱!”从此以后,第二生,贫女和造金师两人都感得了果报,身上有光明。到了释迦佛成佛时,他们的善根都成熟了,同时都出了家。男的叫迦叶比丘,女的叫迦叶比丘尼。我们现在所造的释迦佛像,佛旁有两位侍者,一位年轻的是阿难尊者,另外一位较老的就是迦叶尊者。迦叶尊者抱拳不合掌,就因为他曾为佛亲手装金,十指的光明特别大。若是合掌,光明刺眼,来礼佛的人,眼睛便会睁不开。因此佛开方便,令他抱拳,不必合掌。释迦佛灭度后他是第一代祖师,这位大饮光尊者是“头陀第一”,头陀华言抖擞,即抖擞精神,精进用功,终身修持头陀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
第四位“摩诃迦旃延”,华言大文饰,因为他说话很有文采,造的文句也都很文雅,所以称大文饰,他是论议第一。佛经里有一段公案故事,可证明他的辩才无碍:印度的外道,都是邪知邪见。根本邪见有两种,一种是断见,一种是常见。断见的外道,执著人死之后,就永远断灭了,没有来生来世的。常见的外道,相信人死后来生仍转为人。这些说法都与佛说的不一样,佛说各人造善造恶之业因不同,所得的果报亦不同,怎么会人死了就断灭呢?既然所造的业因不同,怎么还会永远转生为人呢?所以就有三善道与三恶道之分。这些外道都不相信有六道轮回之说,有一天见了迦旃延尊者,就来问他的道理说:“你们世尊讲六道轮回,要是造了恶业,就会堕到地狱里受苦,若真的会堕到地狱里受苦,怎么不来向我们报告一声,他是怎么样受苦的呢?可见这个地狱是不存在的!”迦旃延答他说:“这个地狱等于人间的牢狱,若有人犯了法被关到牢狱里,他想要回来向你报告一声也没办法,因为他已失去自由了。而地狱的苦比人间牢狱的苦何止千万倍,而且一点自由都没有,又怎么能够回来向你报告呢?”外道听了又说:“你们世尊说,若是升到天堂就可以享天福,一升到天上去,感得果报就有神通,有神通当然是任运自在了。但是,我们也没有看见他回来向我们报告呢?”迦旃延说:“我们这个人间,污浊不堪,臭气很重。而天堂的境界清净无染,那些天人在天堂里享天福,以后若再想回来,却受不了人间的臭气,犹如大粪坑一样的臭,好不容易脱出粪坑,又怎么肯再回到粪坑里来呢?所以他不肯回来,当然就不会向你们报告!”因此称迦旃延尊者为“论议第一”。
第五位“摩诃俱絺罗”,华言大膝,是舍利弗的舅父,他是“答问第一”,一问一答,百问百答。
第六位“离婆多”,华言星宿,他是父母祈祷星宿而生的,故取名星宿。他所说的佛法决定正确,不会颠倒错乱,故称“无倒乱第一”。
第七位“周利槃陀伽”,华言继道,为“义持第一”。为什么他名为继道呢?因为他母亲生他哥哥的时候,是在道路旁生的,而生“周利槃陀伽”的时侯,也是在道路旁生的,故称继道。根据印度当时之风俗,出嫁后之女子要生产时,都应回娘家生。以前交通不便,全靠走路,他母亲娘家又离得很远,而且在快要生产时才回去,因此还没有走到娘家,孩子已生出来了。若不了解印度风俗习惯,一定还怀疑他的母亲为什么生小孩都在路旁生的?原来是不得已的事。后来哥哥出家了,他也随著哥哥从佛出家。释迦佛当时规定出家弟子,每天必须背诵一偈,一偈有四句佛法。周利槃陀伽因根机愚钝,一个偈总是背不出来,他哥哥谴责他说:“你如此愚笨,不能出家,还是还俗去吧!”他被哥哥谴责后,哭泣不已,佛怜愍他,派他做为佛的侍者,拿了扫帚扫地。佛就叫他背诵扫帚两个字,周利槃陀伽笨到连扫帚两个字都不会背,记得“扫”就忘了“帚”,记得“帚”又忘了“扫”。释迦佛大慈大悲,不但没舍弃他,反而权巧方便诱导他。后来,因将一把无相扫帚,把心地见思烦恼,扫得一干二净,证到阿罗汉果。且能摄持义理,通达一切佛法,圆融无碍,所以是“义持第一”。由此可见,修行不怕愚钝,只怕不肯用心,若肯用心,下愚可得上智。背诵扫帚,即能证果,若用功念佛,岂能不成佛吗?
第八位“难陀”,华言喜。他是佛的亲弟,威仪、容貌都是第一,故称“仪容第一”。佛出世七天后,他的母亲就别世升天了,怎么还会有个亲弟呢?其实是同父异母的亲弟,是他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生的。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别世后,净饭王继娶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生了小孩后,非常高兴,所以就取名为“喜”。后来佛把他度出家。难陀怎么仪容第一呢?我们知道,释迦佛是一丈六尺高,难陀比佛低四寸,即一丈五尺六寸高。释迦佛具有三十二相,他有三十相,且威仪又好,一举一动与佛差不多,威仪、容貌都是特别庄严的,故称为“仪容第一”。
第九位“阿难陀”,华言庆喜,即庆贺欢喜,乃佛之堂弟,在佛成道之日所生的。净饭王在此日,得到悉达多太子出家成道之报喜,又得到王弟“斛饭王”生子之报喜,为庆贺这双喜临门,故取名为“庆喜”,他是“多闻第一”。
第十位“罗侯罗”,为佛的亲子。这里顺带一提,就是佛的一家人,除了他父亲净饭王,要统治国家无法出家,其他的家人先后都出家。其中包括他的亲弟难陀,他的养母摩诃波阇波提,还有他太太耶输陀罗及亲子罗侯罗全部都出了家。梵语“罗侯罗”,华言覆障。“覆”是闭覆,“障”是障碍。因为他有闭覆的障碍,他在母亲的肚子里,闭覆了六年才出生。为什么他会有这种障碍呢?因为罗侯罗的前生也是个修道人,自己住在山洞里修行。有一次正想打坐的时候,有一只老鼠跑来跑去,扰乱他用功,想把它打死,又不能犯杀戒。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就拿一种带刺的东西,把老鼠洞堵起来,这只老鼠就被困在洞裹无法出来。这样经过了六天,老修行才想到老鼠被困在洞里,虽然不会扰乱我,不过在洞里没有东西吃,会被饿死的。心里越想越不安,也就无法用功。于是就把带刺的东西拿开,好让老鼠出来。因为这个因缘,把老鼠堵在洞里关了六天,致使今生投胎到他母亲肚子里时,被关了六年才生出来,所以才有闭覆之障。罗侯罗是密行第一,密行就是他修行时别人看不见。他出家时才九岁,那些大比丘证了阿罗汉果,他也一样证了阿罗汉果。大家很奇怪,他只是个小孩,天天在玩耍,是怎么修行证果的呢?释迦佛就对大家说,他修行用功,你们不知道,这是密行,故称为“密行第一”。
第十一位“憍梵波提”,华言牛哃,他是“受天供养第一”。牛哃就是牛吃草的样子。憍梵波提为什么会得这种果报呢?这是他的余报,也就是五百世以前是个小沙弥,他看见一位老比丘,这位老比丘牙齿都掉了,吃饭时嘴巴很难看,小沙弥见了在旁边大笑的说:“看你吃饭的样子好像牛吃草。”老比丘说:“小沙弥,你可别乱说啊!我是个阿罗汉,你毁谤我将会堕地狱的,你要赶快求忏悔!”小沙弥一听说是阿罗汉,心里很害怕,就赶快向老比丘求忏悔说:“我说的是游戏话,没有恶心要毁谤您,请您饶了我的罪。”他当下求忏悔,仅仅免了堕地狱之报,来生来世就转了牛。而且连转了五百世的牛,果报算转完了,今生才转到人道来,加上多生的善根成熟,见佛得度,也证了阿罗汉。可是还有余报,吃饭时就像牛嚼草的样子。大众僧一起吃饭时,看见他吃饭的样子都会发笑,但笑了就有罪过,因为他是个阿罗汉。于是佛对他说:“你不要在人间受人供养了,你去受天人供养吧!因为天人有五种神通,一看就知道你前生前世的果报,就不敢毁谤你,也不会取笑你的。”所以他称为“受天供养第一”。大家听了这个公案后要慎重,不要随便造口业,虽是说了一句游戏之言,招来的果报就太严重了。
第十二位“宾头卢颇罗堕”,华言不动利根,是“福田第一”。因全名的梵语太长,简称宾头卢尊者。他奉释迦佛之命常住世间应供,应供就是给众生种福田,所以他是“福田第一”。我们打斋供众,若能发至诚心,就能感动宾头卢尊者来应供了。
第十三位“迦留陀夷”,华言黑光。他长得皮肤很黑,而且黑中发光,名为黑光尊者。其教化众生的能力最大,故称为“教化第一”。
第十四位“摩诃劫宾那”,华言房宿,房宿是星星的名字。他父母为了要生儿子,就祈求“房宿星”,等儿子生出来后,就取名为“房宿”。他的天文学很好,什么星星他都知道,故称为“知星宿第一”。
第十五位“薄拘罗”,华言善容,就是有慈善的容貌。他是“寿命第一”,活到一百六十岁。十八罗汉像里面有一位长眉罗汉,两道白眉拖垂下来,就是这位薄拘罗尊者。
第十六位“阿冕楼陀”,华言无贫,亦是佛之堂弟,乃甘露饭王之子。往昔劫中适逢饥荒之年,以一碗稗子饭,供养托空钵的比丘,该比丘已证辟支佛果。因此感得九十一劫,不受贫穷之报。现世善根成熟,遇佛出家,在闻佛说法的时候,常常打瞌睡,佛即呵责说:“咄咄何为睡,螺狮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因受佛的呵责,发愤精进,经七日七夜,不眠不休,致使双目失明!佛怜愍他,教他修持“乐见照明金刚三昧”,而得天眼,能观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故称“天眼第一”。在阿冕楼陀尊者用功的公案里,我们可以了解到,用功不能太缓,亦不可太急。四十二章经有说,用功就像弹琴调弦一样,弦线上得太松,就弹不出声音。若上得太紧,一弹线就会断,要不松也不紧,才能弹出好声音来。所以你们听经时不用心听,一直打瞌睡,那就太缓了。假若你受了呵责,七天七夜不睡觉,把眼睛弄瞎了,那就是太急了。太缓太急都不如法,要不缓不急,才能用功,而得到真实的利益。
“如是等诸大弟子”,这里是做个总结。“如是”者,指以上所提的十六位尊者,“等”者,等于一千二百五十位“诸大弟子”。引大众同闻分三科,“丁一,声闻众”,讲演已竟。
丁二、菩萨众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
《佛说阿弥陀经讲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