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越多,可是冷水不變熱水,行嗎?
修行的關鍵就看你學了法,能不能點燃你自己智慧的火,把煩惱習氣用智慧火燒燒掉。修行的秘訣是要理論跟實踐相結合,成佛並不是耳朵成的,也不是經書成的,是靠心成的。你不改變過去的習氣,凡夫的心態怎麼成佛?
了生死也是如此,爲什麼了生死那麼難?是沒有堅定的意志,因爲他現在日子仍然好過嘛,忙著過日子,打了很多妄想,滿腦子在想我今天怎麼過,這筆生意我怎麼做,怎樣去找對象,有了朋友,我該怎麼辦?有了這些妄想,了生死的意志力就弱了,充其量不過是想想罷了,小風吹來搖幾搖,大風吹來連根拔。
了生死的心不迫切,還有一種,因爲過去的苦已經過去了,以後的苦還沒有來,現在嘛反正苦還沒有來,可以爲自己生活打主意。還有一種人,雖在苦來的時候,苦的力量推動他,能覺悟到生老病死確實苦,也確實想了生死,可沒多久,情況變了,也就好了瘡疤忘了疼。
比如說,下雨的時候下決心要去買雙雨鞋。一見太陽出來了,就想明天再說吧,要去買雨鞋的這個心就不迫切了,否則怎麼會拖拉呢?
世俗生活裏就是這樣,一會哭來一會笑,從前有本小說就叫《啼笑因緣》。人的一生如果光是笑,這倒也罷了,反正你沒受苦,如果光是哭,你總要下決心跳出來,偏偏是有哭也有笑,這樣了生死的迫切心就不強了。可是要明白,說到底你始終在受苦,因爲你病沒好啊。
人們常說:“我前兩天倒還可以,這兩天我病又發了。”這說明你前兩天沒發病的時候,你病沒有好徹底啊。人身上的老毛病,到底治得好治不好?治不好你可能早就死掉了,治得好爲什麼不趕快治治好呢?問題就在等到沒發病的時候他又不想治了。
打一個比方,醫院裏的病人天天疼得要命,總求醫生給我想想辦法呀,你看,心多迫切啊。還一種病人好好壞壞,這兩天挺不錯,醫生說:“你還沒有完全好啊,還得繼續治療。”他也不放在心上。還有一種更糟糕了,喜歡住醫院,住醫院就不用去上班了,吃藥還有人送到面前,吃飯,還推車過來給你吃,費用報銷,最好醫院裏讓他住一輩子,也根本沒有想治好病的迫切心,可是說到底,即使有這麼好的條件,你仍然是個病人呀。不想斷煩惱的人就是像這種病人一樣,煩惱起來他也覺得難受,可是煩惱過去了,他又無所謂了。一個人連改習氣斷煩惱尚且是沒有迫切心,沒有高度的覺悟,何況想了脫生死成佛呢?
你們新同學老同學,互有缺點。老同學的缺點:傲慢,缺少平等心,看不起新同學。現在社會上有這麼一句話,“顧客就是上帝”,我這個老師天天在盼望新同學來,可是來了一個新同學往往被老同學當坐墊壓在底下,他自己可以高高在上。新同學也有缺點,老同學即使有煩惱,他能夠住叁年、五年、七年不走,新同學呢?有的住了七天就跑掉了,如果這兩個缺點不改掉,成就是沒希望的。
新同學嫌規章製度太嚴了,這就是你的不對喽,你是想來成就的呀,沒人管,你能成就嗎?有人說,“我看有的老同學實在不像樣啊,所以我沒有信心了。”你到底來跟他學還是跟我學?所以這也是不對的,這兩者本來都是有希望成就的,結果卻沒辦法成就。
你說,“這兒既然沒辦法成就,我到別的地方去”,別的地方你不改變自己能成就嗎?你就是跑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還是叫你斷煩惱,你不斷煩惱能成就嗎?除非遇到一個騙子他在哄你。
“生死在握”,修行就是修這句話,了生死自己要有把握,自己能夠把握得住,這就是自在。菩薩發願,留在六道裏度衆生,他是自在的,我想到哪裏去,別人也擋不住我;我想不去,我就能不去,別人也拖不動我;我發願轉世,就能夠轉世;我不想到叁惡道去,就有把握不去,這就是自在。衆生是隨業流轉,你不把業這一條繩索切斷,你能自在嗎?
生死流轉就是惡業流轉,惡業無非是煩惱造成的,你今世在斷煩惱,你過去世的業力種子,就沒有什麼力量,過去世業力的種子在今世靠什麼力量受報?靠你今世的煩惱,煩惱就好比是業力的生命力,你能斷煩惱,非但過去的業力現不出威力來,而且也容易消除。打個比方,樹葉都是綠的,風吹也吹不下來,可是到了秋天樹葉都黃了,風一吹,全部吹下來,爲什麼?就因爲綠葉有生命力,黃葉沒有生命力。你自己今世能斷煩惱,過去世的業力也僅僅是一張黃葉罷了,有沒有?有,可是它沒有什麼力量的,如果你今世不斷煩惱,過去世的業力就靠你今世煩惱去完成,在完成過程中,你既受業力的苦報,又因受苦而起煩惱造業,結果煩惱加煩惱,業力加業力。
一個人在佛法道理上想通了,有許多問題都能觸類旁通,比如佛說: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我們今天雖然得到人身了,下世就保證不了,因爲我們在受報時,又在煩惱上加煩惱。咱們來看看現實,現在的老年人,都是脾氣厲害啊,如果她做姑娘的時候也是今天的脾氣,男朋友嚇得全逃光了,你說這個脾氣比年輕時候到底變好,還是變壞了?別說世間上人不肯修行,在發展惡業,就算佛門裏的人,你不肯斷煩惱,這一世你也是在增加惡業啊。
能海上師是修成就的人,他對自己任何一點小小的心態都非常注意。他跟我說過兩件事情,一件事情,因爲他當年又是政協委員,又是人大代表,又是佛教協會的名譽會長,所以常去北京開會。有一次因爲原來的賓館住滿了,臨時安排的賓館,條件沒有原來的好,能海上師一進去起了一個念頭,“這兒條件比那邊差了?”就起了這麼個念頭,能海上師就說:唉,修行修了幾十年了,還是這種心態。
還有一次,他在北京開會,忽然接到他一個師父病重的電報,他就著急地整理東西,想馬上趕去,當他發現自己這種心態時,又感歎地說:修行修到現在,這顆著急的心還改不掉。這不是叫你別快,快可以,著急幹什麼?
在我們看來這種心態是正常現象,可是在能海上師看來他認爲是自己修行沒有修好,所以能海上師真正做到了經書上說的:細而又細亦複令斷離。
能海上師傳記上有這麼一件事情,當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派了一個特使,把總統的親筆信交給能海上師,信上就是請能海上師到美國去弘揚佛法,來救濟美國人精神上的貧困。能海上師就沒去,他跟特使說:“請你回告總統,我就不來喽,以後會有人來的。”所以,大家都稱贊能海上師愛國愛教,他關心祖國,關心中國的佛教,關心中國這麼多想學佛的衆生。這也說明他很自在,要留就留,拖也拖不動。
能海上師確實做到了生死自在,想走就走,十年動亂當中,五臺山出家人都集中在廣濟茅篷,當時各個廟都被破壞了,許多法寶都燒掉了,聽說除了學習以外還要勞動。因爲能海上師年紀大了,也算照顧,叫他山溝溝裏撿撿小石子。有一天晚上能海上師起來小便,剛剛碰到有一個出家人也起來小便,能海上師就問他:“你看呢?還是走好還是不走好?”那個出家人想,老法師年紀大了,當然回家鄉比較好,就說了一句:“我看是走的好。”能海上師就說:“好,那麼就走吧。你明天給我請個假,我不來參加學習了,就說我有病。”結果第二天早晨侍者師去看他,發現他袈裟穿得端端正正的,面朝牆壁一動也不動,他的呼吸都沒了,當天晚上就走了,說走就走,這才叫有把握。你們有沒有這個本事?說“我有這個本事,我上吊。”(衆笑)上吊叫自殺,死了下地獄。
曾經有這麼一件事,有一個年輕人在五臺山,發現天空出現很好看的很亮很亮的光,拿起照相機拍下來,結果沖洗出來,白雲中有獅子,獅子頭、獅子尾巴清清楚楚,上面一個小孩兒。他覺得不可思議,下山後就把這張照片拿給他奶奶看。老奶奶是信佛的,一看是十六歲童真文殊菩薩,就高興地要了去,又加印了幾張,我也請到了一張。後來我在深圳的時候,看到一本海外人寫的書,說當年能海上師火化的時候空中出現文殊菩薩,所以,能海上師是童真文殊成就。能海上師就是我們的榜樣,我們也能夠這樣成就的,要有這樣的志氣。
“生死在握”,必須要有定力,有定力則能于生死來去自在。來怎麼來?就叫轉世。去怎麼去?去不是業力所牽,你被業力所牽,那就不是你做得了主了。有人想得好,我不是傻瓜,我死了以後投到狗胎裏去幹嘛?死了以後的情況你現在能知道嗎?如果你能知道也就明白喽,到時候你自會去,是業力作主啊。
初步講講,至少死了以後會發生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對這個境你産生興趣愛好,你自然就會去的,用不著別人推你去。比如說,你聽到隔壁鄰居在搓麻將打牌的聲音,你的手也會癢,你兩條腿會自動地走過去,沒有你的位置你在旁邊看看也舒服。如果打牌的朋友一來叫你,你跑得個快,你會不知道這是賭博嗎?老婆急得:“你怎麼又要去賭了?錢都給你賭光了。”你還是跑得個快。不搓麻將的人稱他們“賭鬼”,喜歡搓麻將的人境界就變了,“那是我喜歡的地方呀。”
還有第二種情況,如果你不投進去,你會全身不舒服,假如你覺悟低的話,“哎,這有什麼關系呢?”一個覺悟低,一個全身不舒服,你就自己投入進去了。所有這種種就叫作業力,不是一根繩子把你牽走,而是這種力量把你牽走。人造了善業也有一種力量,人造了惡業也有一種力量,當你産生了這種力量後,你思想上的觀點,眼前的境界,心裏的動態,全會發生變化。
昨天跟你們講過,咱們修禅定的人,切記切記要配合斷煩惱,你修定的心不斷在集中,也會産生力量,你把這股力量用在煩惱上,可不得了,到那個時候你會天不怕地不怕,犯戒會下地獄,你也不信,也無所謂,非要完成你煩惱的事情,不完成,你就難受。而且這股想完成的力量極其強大,以前聽清定上師講:“修定人的一顆心,他想什麼,就會一門心思的去幹,就像初戀的情人那樣忘不掉了。”有那麼厲害!
你們天天在修禅定,有沒有天天在斷煩惱…
《觀師持戒、多聞、解空功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