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越多,可是冷水不变热水,行吗?
修行的关键就看你学了法,能不能点燃你自己智慧的火,把烦恼习气用智慧火烧烧掉。修行的秘诀是要理论跟实践相结合,成佛并不是耳朵成的,也不是经书成的,是靠心成的。你不改变过去的习气,凡夫的心态怎么成佛?
了生死也是如此,为什么了生死那么难?是没有坚定的意志,因为他现在日子仍然好过嘛,忙着过日子,打了很多妄想,满脑子在想我今天怎么过,这笔生意我怎么做,怎样去找对象,有了朋友,我该怎么办?有了这些妄想,了生死的意志力就弱了,充其量不过是想想罢了,小风吹来摇几摇,大风吹来连根拔。
了生死的心不迫切,还有一种,因为过去的苦已经过去了,以后的苦还没有来,现在嘛反正苦还没有来,可以为自己生活打主意。还有一种人,虽在苦来的时候,苦的力量推动他,能觉悟到生老病死确实苦,也确实想了生死,可没多久,情况变了,也就好了疮疤忘了疼。
比如说,下雨的时候下决心要去买双雨鞋。一见太阳出来了,就想明天再说吧,要去买雨鞋的这个心就不迫切了,否则怎么会拖拉呢?
世俗生活里就是这样,一会哭来一会笑,从前有本小说就叫《啼笑因缘》。人的一生如果光是笑,这倒也罢了,反正你没受苦,如果光是哭,你总要下决心跳出来,偏偏是有哭也有笑,这样了生死的迫切心就不强了。可是要明白,说到底你始终在受苦,因为你病没好啊。
人们常说:“我前两天倒还可以,这两天我病又发了。”这说明你前两天没发病的时候,你病没有好彻底啊。人身上的老毛病,到底治得好治不好?治不好你可能早就死掉了,治得好为什么不赶快治治好呢?问题就在等到没发病的时候他又不想治了。
打一个比方,医院里的病人天天疼得要命,总求医生给我想想办法呀,你看,心多迫切啊。还一种病人好好坏坏,这两天挺不错,医生说:“你还没有完全好啊,还得继续治疗。”他也不放在心上。还有一种更糟糕了,喜欢住医院,住医院就不用去上班了,吃药还有人送到面前,吃饭,还推车过来给你吃,费用报销,最好医院里让他住一辈子,也根本没有想治好病的迫切心,可是说到底,即使有这么好的条件,你仍然是个病人呀。不想断烦恼的人就是像这种病人一样,烦恼起来他也觉得难受,可是烦恼过去了,他又无所谓了。一个人连改习气断烦恼尚且是没有迫切心,没有高度的觉悟,何况想了脱生死成佛呢?
你们新同学老同学,互有缺点。老同学的缺点:傲慢,缺少平等心,看不起新同学。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句话,“顾客就是上帝”,我这个老师天天在盼望新同学来,可是来了一个新同学往往被老同学当坐垫压在底下,他自己可以高高在上。新同学也有缺点,老同学即使有烦恼,他能够住三年、五年、七年不走,新同学呢?有的住了七天就跑掉了,如果这两个缺点不改掉,成就是没希望的。
新同学嫌规章制度太严了,这就是你的不对喽,你是想来成就的呀,没人管,你能成就吗?有人说,“我看有的老同学实在不像样啊,所以我没有信心了。”你到底来跟他学还是跟我学?所以这也是不对的,这两者本来都是有希望成就的,结果却没办法成就。
你说,“这儿既然没办法成就,我到别的地方去”,别的地方你不改变自己能成就吗?你就是跑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还是叫你断烦恼,你不断烦恼能成就吗?除非遇到一个骗子他在哄你。
“生死在握”,修行就是修这句话,了生死自己要有把握,自己能够把握得住,这就是自在。菩萨发愿,留在六道里度众生,他是自在的,我想到哪里去,别人也挡不住我;我想不去,我就能不去,别人也拖不动我;我发愿转世,就能够转世;我不想到三恶道去,就有把握不去,这就是自在。众生是随业流转,你不把业这一条绳索切断,你能自在吗?
生死流转就是恶业流转,恶业无非是烦恼造成的,你今世在断烦恼,你过去世的业力种子,就没有什么力量,过去世业力的种子在今世靠什么力量受报?靠你今世的烦恼,烦恼就好比是业力的生命力,你能断烦恼,非但过去的业力现不出威力来,而且也容易消除。打个比方,树叶都是绿的,风吹也吹不下来,可是到了秋天树叶都黄了,风一吹,全部吹下来,为什么?就因为绿叶有生命力,黄叶没有生命力。你自己今世能断烦恼,过去世的业力也仅仅是一张黄叶罢了,有没有?有,可是它没有什么力量的,如果你今世不断烦恼,过去世的业力就靠你今世烦恼去完成,在完成过程中,你既受业力的苦报,又因受苦而起烦恼造业,结果烦恼加烦恼,业力加业力。
一个人在佛法道理上想通了,有许多问题都能触类旁通,比如佛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我们今天虽然得到人身了,下世就保证不了,因为我们在受报时,又在烦恼上加烦恼。咱们来看看现实,现在的老年人,都是脾气厉害啊,如果她做姑娘的时候也是今天的脾气,男朋友吓得全逃光了,你说这个脾气比年轻时候到底变好,还是变坏了?别说世间上人不肯修行,在发展恶业,就算佛门里的人,你不肯断烦恼,这一世你也是在增加恶业啊。
能海上师是修成就的人,他对自己任何一点小小的心态都非常注意。他跟我说过两件事情,一件事情,因为他当年又是政协委员,又是人大代表,又是佛教协会的名誉会长,所以常去北京开会。有一次因为原来的宾馆住满了,临时安排的宾馆,条件没有原来的好,能海上师一进去起了一个念头,“这儿条件比那边差了?”就起了这么个念头,能海上师就说:唉,修行修了几十年了,还是这种心态。
还有一次,他在北京开会,忽然接到他一个师父病重的电报,他就着急地整理东西,想马上赶去,当他发现自己这种心态时,又感叹地说:修行修到现在,这颗着急的心还改不掉。这不是叫你别快,快可以,着急干什么?
在我们看来这种心态是正常现象,可是在能海上师看来他认为是自己修行没有修好,所以能海上师真正做到了经书上说的: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
能海上师传记上有这么一件事情,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派了一个特使,把总统的亲笔信交给能海上师,信上就是请能海上师到美国去弘扬佛法,来救济美国人精神上的贫困。能海上师就没去,他跟特使说:“请你回告总统,我就不来喽,以后会有人来的。”所以,大家都称赞能海上师爱国爱教,他关心祖国,关心中国的佛教,关心中国这么多想学佛的众生。这也说明他很自在,要留就留,拖也拖不动。
能海上师确实做到了生死自在,想走就走,十年动乱当中,五台山出家人都集中在广济茅篷,当时各个庙都被破坏了,许多法宝都烧掉了,听说除了学习以外还要劳动。因为能海上师年纪大了,也算照顾,叫他山沟沟里捡捡小石子。有一天晚上能海上师起来小便,刚刚碰到有一个出家人也起来小便,能海上师就问他:“你看呢?还是走好还是不走好?”那个出家人想,老法师年纪大了,当然回家乡比较好,就说了一句:“我看是走的好。”能海上师就说:“好,那么就走吧。你明天给我请个假,我不来参加学习了,就说我有病。”结果第二天早晨侍者师去看他,发现他袈裟穿得端端正正的,面朝墙壁一动也不动,他的呼吸都没了,当天晚上就走了,说走就走,这才叫有把握。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说“我有这个本事,我上吊。”(众笑)上吊叫自杀,死了下地狱。
曾经有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年轻人在五台山,发现天空出现很好看的很亮很亮的光,拿起照相机拍下来,结果冲洗出来,白云中有狮子,狮子头、狮子尾巴清清楚楚,上面一个小孩儿。他觉得不可思议,下山后就把这张照片拿给他奶奶看。老奶奶是信佛的,一看是十六岁童真文殊菩萨,就高兴地要了去,又加印了几张,我也请到了一张。后来我在深圳的时候,看到一本海外人写的书,说当年能海上师火化的时候空中出现文殊菩萨,所以,能海上师是童真文殊成就。能海上师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也能够这样成就的,要有这样的志气。
“生死在握”,必须要有定力,有定力则能于生死来去自在。来怎么来?就叫转世。去怎么去?去不是业力所牵,你被业力所牵,那就不是你做得了主了。有人想得好,我不是傻瓜,我死了以后投到狗胎里去干嘛?死了以后的情况你现在能知道吗?如果你能知道也就明白喽,到时候你自会去,是业力作主啊。
初步讲讲,至少死了以后会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对这个境你产生兴趣爱好,你自然就会去的,用不着别人推你去。比如说,你听到隔壁邻居在搓麻将打牌的声音,你的手也会痒,你两条腿会自动地走过去,没有你的位置你在旁边看看也舒服。如果打牌的朋友一来叫你,你跑得个快,你会不知道这是赌博吗?老婆急得:“你怎么又要去赌了?钱都给你赌光了。”你还是跑得个快。不搓麻将的人称他们“赌鬼”,喜欢搓麻将的人境界就变了,“那是我喜欢的地方呀。”
还有第二种情况,如果你不投进去,你会全身不舒服,假如你觉悟低的话,“哎,这有什么关系呢?”一个觉悟低,一个全身不舒服,你就自己投入进去了。所有这种种就叫作业力,不是一根绳子把你牵走,而是这种力量把你牵走。人造了善业也有一种力量,人造了恶业也有一种力量,当你产生了这种力量后,你思想上的观点,眼前的境界,心里的动态,全会发生变化。
昨天跟你们讲过,咱们修禅定的人,切记切记要配合断烦恼,你修定的心不断在集中,也会产生力量,你把这股力量用在烦恼上,可不得了,到那个时候你会天不怕地不怕,犯戒会下地狱,你也不信,也无所谓,非要完成你烦恼的事情,不完成,你就难受。而且这股想完成的力量极其强大,以前听清定上师讲:“修定人的一颗心,他想什么,就会一门心思的去干,就像初恋的情人那样忘不掉了。”有那么厉害!
你们天天在修禅定,有没有天天在断烦恼…
《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