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師持戒、多聞、解空功德▪P12

  ..續本文上一頁功深”,功夫很深啊,“臨終跟阿彌陀佛告假:我現在去不了”,所以從因果上看,將來是什麼果就看你今天種什麼因,你今天修行能夠修成自在,你眼睛一閉也自在,你現在樣樣都不自在,稱爲“苦惱衆生”,你眼睛一閉也是不自在,仍然是苦惱衆生。有人投機取巧,只要人一死就說往生了,反正死了以後誰知道?一個懂佛法的人會同意他的話嗎?

  “生死在握能仁主第二”,這是贊歎師的解空功德,空是空煩惱。煩惱能不能空掉?煩惱本身性空,怎麼會空不掉呢?所以空不掉,因爲你放不下!所以放不下,因爲你對煩惱有感情,本來可以空掉的,你有了感情就空不掉了,而且有了感情以後,即使幫你切斷了,你還藕斷絲連,還要把煩惱再抓回來。

  你們老同學都知道,有這麼個人在我們這呆了很久,起初他跟女朋友一刀兩斷,女朋友來信也不看,就往廢紙簍裏一丟。可是這個女朋友不死心啊,她還跑到我這兒來哭訴,說:“我不反對他信佛,可爲什麼他對我這麼樣鐵石心腸?”我說“我明白,你對他有感情,他對你沒感情,所以他不苦惱你苦惱。這樣子吧,你離不開他嘛,就別離開他,他在這兒,你也來吧。”(衆笑)那不是一件蠻好的事情嘛,結果她不來,偏要把他拖過去,現在,這個老學生,就被她拖走了。這是什麼力量?感情力量。

  你們還不是如此?明明煩惱可以空掉的,由于對煩惱有感情啊,始終對煩惱難舍難離。聽聽法,覺悟來了,可到了明天又把煩惱拖回來,或者被煩惱拖過去,不是空不掉,是你自己感情用錯了地方。感情用錯了地方,你不苦才怪呢,人世間的苦都是因爲感情用錯了地方。感情不用在斷煩惱上,卻用在保持煩惱上。

  那麼怎麼辦呢?你空不了必定被繩索綁住了,這根繩索你要解開來呀。解空解空,要解才能空。從前毛澤東講過: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你光是在心裏想:我知道煩惱的危害,我是要修行斷煩惱的。你躺在床上叫個幾天有什麼用,床旁邊的灰塵還是在嘛。這個灰塵你掃帚不到,它不會自己跑掉的。

  末法時期,有一個風氣,衆生的依賴性太重了,都把自己架空了,自己變成越來越沒有力量。因爲每個法門都是人去修的,所以不管是修什麼法門的,這個心態可能都存在。現在有人說:“佛是萬能的”這麼一說依賴性就更重了,只有信神的人說神是萬能的。佛是神嗎?神是不是萬能的?誰知道呢。《佛說無量壽經》有說,兩種人除外,阿彌陀佛不要你,你也去不了,一種是犯五無間罪,一種是謗法,因爲你的業太重,帶不動。

  帶業往生這句話,這是人說的,這不是佛說的話,如果你不聽佛的話,專聽人的話,那麼所有佛經全部被你推翻,因爲你不信佛說的話嘛。即使有的人往生的時候,不見得業力全消除光,但也能去啊,這是因爲有的業帶得了,有的業帶不了。所以佛不是萬能的,這不是佛的過錯,是你的業太重了,否則的話,地獄早就空掉了。

  煩惱也好,業力也好,既然是你自己的煩惱,是你自己的業力,還要靠你自己去解脫啊,好比病生在你身上,還要你自己去吃藥啊。哪會有這種事情:我怕吃藥,就依靠你了,我的藥你替我吃掉,我的病就好了。

  修密宗的人呢?求“上師叁寶加持”,這沒錯啊,可你自己不修行不斷煩惱,你能解脫嗎?你們這些跟在我身邊的學生也有一個心態,有人說:“老師啊,我們全靠你喽。”不靠自己全靠我!“老師是發菩提心的,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我培養成才,老師你培養我們個個證阿羅漢果吧。(衆笑)我等著你培養。”即使我捧著一個金剛寶座給你:“老師,你抱我上去吧。”(衆笑)我不是無中生有地批評你們,你們進步實在太慢,到今天有人還抓住我執不放。

  有些地方的人我執、法執抓得很厲害,執著得很。我看你們啊,法執倒還不容易抓住,因爲能海上師法流是大般若法流,大般若處處講空,你沒什麼東西好抓,你即使抓個空,比人家抓個有也好得多,到講《文殊法》二十空時,就要你把空也要放下。可是你們抓一個“我”,卻抓得緊。人與人之間鬧矛盾,還不是因爲雙方執著各自的“我”鬧了矛盾?工作搞不好,達不到要求,常有漏洞錯誤,不能盡善盡美,這不是我執又是什麼?一起工作的同學有時候還鬧意見,是因爲工作鬧意見嗎?工作上的矛盾開會研究,大家商量,動動腦筋,這不是很好解決嗎?可是偏偏一開起會來就爭個不休,他要照他的意見辦,你要照你的意見辦,合不起來。執著一個“我”才合不起來呀。還有的人呢,明明開會時,已經商量好該怎麼辦,等到他工作時,我執又來了,仍然照自己的一套辦,你這一套跟別人的一套明明有矛盾?能解決的辦法你又不幹,那怎麼合作啊?

  打個比方,社會上的人講究賺錢,所謂“鈔票賺鈔票,時間就是金錢”,我們這兒講究賠本。佛門做經忏的人也講究賺錢,那麼這些人到我們這兒來,他要來賺錢,我們要他跟我們一起賠本,合得來嗎?只有一種情況才合得來,你也有點善根喜歡聽法,聽聽法慢慢轉變了,“我也不要賺錢了,這兒沒工資我也幹,我培福”,慢慢慢慢地,“你們賠本我也來參加,我拿出二十萬元來,賠光算數”,這才合得來呀。如果你執著一個“我”,他也執著一個我,這兩個主意是相同的,你們還能合得來;不同,你執著你的,他執著他的。合得來嗎?矛盾、煩惱、苦惱就是從我執産生的。我執煩惱不解決,你始終不得自在。

  比如說,有人很自在,工作聽從安排,安排到這兒,馬上就到了。有人很不自在,等了好久怎麼還不來啊?派人去請,他說:“知道了,我等會就來。”過了一會又再去請,“我今天頭疼。”自在嗎?肯定他心裏在怄氣嘛,何苦呢?你放下了我執,也不會惹得人家對你有意見,你也不會受這個苦。明明煩惱是我們的仇敵,明明小偷是來偷東西的,偏偏當親人,非把你身上的寶全偷光不可。

  有人說,“我也有道理啊。我覺得我這樣挺自在,我喜歡這麼做就這麼做了,我想懶惰一點就懶惰,我想疏忽一點就疏忽,我不聽你的,我怎麼想就怎麼做,這也叫自在啊。”這叫煩惱自在,因爲你對煩惱有感情啊。一個修行人能貪這種自在嗎?

  舉例說,一個信佛的人哪怕他有隨地吐痰的習慣,他也不會在佛堂裏吐痰。假如有一個人貪隨地吐痰的自在,無論什麼地方他想吐就吐,人家說他也沒用,“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管你的。我只要自在就好了。”這是對煩惱自在産生了感情,那你這個人就完了,非但煩惱斷不了要做老衆生,而且還要下叁惡道啊。

  所以要解空,老師不過是講講法,教你一個解縛的方法,指導一下,煩惱自在的感情的縛,還要你自己去解啊!我剛才是結合我們生活來講的。真正你要想達到解空,要證空性,二十空要全部空徹底,這種智慧就在大般若裏。廣般若是用語言文字來教導你一個你能夠證空的方法,深般若才能使你親證空性。能海上師法流就是大般若法流,我天天跟你們講法,從年初一講到年叁十,無非是圍繞著大般若智慧來講的。這麼好的一個法流,有的人聽到了,還是我執這麼重,煩惱這麼重,工作做不好,修行修不好,人際關系搞不好,你可惜不可惜啊?

  好比牆上挂了一把寶劍,強盜來了,人家說:“快拿劍去對付強盜。”他說:“我這把寶劍是挂著看的啦,不是用的。”還說:“強盜來就來呗,他要殺,我伸長頭頸給他砍。反正我是受報了。”人人都像你這樣,誰來發菩提心度衆生啊?誰來樹立法幢啊?佛說:“人身難得”,可以這麼隨隨便便的就把人身毀掉嗎?你說得好聽,“我甘願受報”,你只想自己還報,你不想想,這個強盜殺了你,他造了惡業要下惡道,你有悲心嗎?這不過是舉舉例子,可是現在的佛弟子,這種思想普遍得很。

  信因果就叫正,不信因果就叫邪,你信了因果,你照因果去修你才算修行人。五種因果裏有一種士用果,你怎麼不信呢?其實其他的因果你也不懂,士用果,士就是人,人的作用很重要,一個修行人求智慧斷煩惱,全要靠自己的努力才發揮作用,爲什麼這個因果你不修呢?

  佛一再講,自己解脫自己,一般佛弟子都知道:諸惡莫做,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自淨其意,有個自已的“自”啊。說句笑話,即使你懶得要命,這麼大人了,洗澡還要媽給你洗,媽也只能給你洗皮膚上的髒啊,你心裏的肮髒還要你自己洗啊。懶還有希望,邪了就沒希望,如果你思想邪了,想叫人把你胸口剖開洗心髒,那你不是完蛋了?

  就算你只會這四句話,“諸惡莫做”,可你天天在造惡業,“衆善奉行”,你只會供養布施,做做好事,這是人世間的善。修行人的善是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這個善,你修了沒有啊?“自淨其意”,你有沒有在斷煩惱啊?“是諸佛教”,你佛的話都不聽,這四句話對你起什麼作用呢?

  前天給你們講了能海上師戒功德的成就,多聞功德的成就,解空功德的成就。能海上師在五臺山清涼橋的修行道場稱爲吉祥律寺,本身就是突出戒要清淨。能海上師講經說法的智慧,無論哪個地方都贊歎,稱爲辯才無礙;昨晚還有武漢來的人說能海上師編的《戒定慧基本叁學》智慧極大,這就是能海上師的多聞功德。能海上師圓寂後的成就,就是能海上師的禅定功德,解空功德的體現。我們都希望以能海上師爲榜樣,將來自己也能有這麼大的成就,所以今天是聯系你們生活中的實際,給你們做一下指導。

  你聽了法不起作用,這叫多聞功德嗎?即使你聽熟了,也會跟一般居士講講,你自己悟不出修行的道理來,這只不過是在欣賞自己的愛好罷了。在修行上不依教奉行,你這個多聞起什麼作用呢?

  持戒功德呢?你連這兒的規章製度,紀律都不遵守,嫌這兒規章製度太嚴,就要走,想去出家,好像出家比這兒松得多似的,也許是因爲他看到現在有的出家人,很隨便啊。他不知道他所看到的出家人比我們這兒隨便散漫,可他們根本沒有持戒。你…

《觀師持戒、多聞、解空功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平等愛徒的樂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