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P12

  ..续本文上一页功深”,功夫很深啊,“临终跟阿弥陀佛告假:我现在去不了”,所以从因果上看,将来是什么果就看你今天种什么因,你今天修行能够修成自在,你眼睛一闭也自在,你现在样样都不自在,称为“苦恼众生”,你眼睛一闭也是不自在,仍然是苦恼众生。有人投机取巧,只要人一死就说往生了,反正死了以后谁知道?一个懂佛法的人会同意他的话吗?

  “生死在握能仁主第二”,这是赞叹师的解空功德,空是空烦恼。烦恼能不能空掉?烦恼本身性空,怎么会空不掉呢?所以空不掉,因为你放不下!所以放不下,因为你对烦恼有感情,本来可以空掉的,你有了感情就空不掉了,而且有了感情以后,即使帮你切断了,你还藕断丝连,还要把烦恼再抓回来。

  你们老同学都知道,有这么个人在我们这呆了很久,起初他跟女朋友一刀两断,女朋友来信也不看,就往废纸篓里一丢。可是这个女朋友不死心啊,她还跑到我这儿来哭诉,说:“我不反对他信佛,可为什么他对我这么样铁石心肠?”我说“我明白,你对他有感情,他对你没感情,所以他不苦恼你苦恼。这样子吧,你离不开他嘛,就别离开他,他在这儿,你也来吧。”(众笑)那不是一件蛮好的事情嘛,结果她不来,偏要把他拖过去,现在,这个老学生,就被她拖走了。这是什么力量?感情力量。

  你们还不是如此?明明烦恼可以空掉的,由于对烦恼有感情啊,始终对烦恼难舍难离。听听法,觉悟来了,可到了明天又把烦恼拖回来,或者被烦恼拖过去,不是空不掉,是你自己感情用错了地方。感情用错了地方,你不苦才怪呢,人世间的苦都是因为感情用错了地方。感情不用在断烦恼上,却用在保持烦恼上。

  那么怎么办呢?你空不了必定被绳索绑住了,这根绳索你要解开来呀。解空解空,要解才能空。从前毛泽东讲过: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你光是在心里想:我知道烦恼的危害,我是要修行断烦恼的。你躺在床上叫个几天有什么用,床旁边的灰尘还是在嘛。这个灰尘你扫帚不到,它不会自己跑掉的。

  末法时期,有一个风气,众生的依赖性太重了,都把自己架空了,自己变成越来越没有力量。因为每个法门都是人去修的,所以不管是修什么法门的,这个心态可能都存在。现在有人说:“佛是万能的”这么一说依赖性就更重了,只有信神的人说神是万能的。佛是神吗?神是不是万能的?谁知道呢。《佛说无量寿经》有说,两种人除外,阿弥陀佛不要你,你也去不了,一种是犯五无间罪,一种是谤法,因为你的业太重,带不动。

  带业往生这句话,这是人说的,这不是佛说的话,如果你不听佛的话,专听人的话,那么所有佛经全部被你推翻,因为你不信佛说的话嘛。即使有的人往生的时候,不见得业力全消除光,但也能去啊,这是因为有的业带得了,有的业带不了。所以佛不是万能的,这不是佛的过错,是你的业太重了,否则的话,地狱早就空掉了。

  烦恼也好,业力也好,既然是你自己的烦恼,是你自己的业力,还要靠你自己去解脱啊,好比病生在你身上,还要你自己去吃药啊。哪会有这种事情:我怕吃药,就依靠你了,我的药你替我吃掉,我的病就好了。

  修密宗的人呢?求“上师三宝加持”,这没错啊,可你自己不修行不断烦恼,你能解脱吗?你们这些跟在我身边的学生也有一个心态,有人说:“老师啊,我们全靠你喽。”不靠自己全靠我!“老师是发菩提心的,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我培养成才,老师你培养我们个个证阿罗汉果吧。(众笑)我等着你培养。”即使我捧着一个金刚宝座给你:“老师,你抱我上去吧。”(众笑)我不是无中生有地批评你们,你们进步实在太慢,到今天有人还抓住我执不放。

  有些地方的人我执、法执抓得很厉害,执着得很。我看你们啊,法执倒还不容易抓住,因为能海上师法流是大般若法流,大般若处处讲空,你没什么东西好抓,你即使抓个空,比人家抓个有也好得多,到讲《文殊法》二十空时,就要你把空也要放下。可是你们抓一个“我”,却抓得紧。人与人之间闹矛盾,还不是因为双方执着各自的“我”闹了矛盾?工作搞不好,达不到要求,常有漏洞错误,不能尽善尽美,这不是我执又是什么?一起工作的同学有时候还闹意见,是因为工作闹意见吗?工作上的矛盾开会研究,大家商量,动动脑筋,这不是很好解决吗?可是偏偏一开起会来就争个不休,他要照他的意见办,你要照你的意见办,合不起来。执着一个“我”才合不起来呀。还有的人呢,明明开会时,已经商量好该怎么办,等到他工作时,我执又来了,仍然照自己的一套办,你这一套跟别人的一套明明有矛盾?能解决的办法你又不干,那怎么合作啊?

  打个比方,社会上的人讲究赚钱,所谓“钞票赚钞票,时间就是金钱”,我们这儿讲究赔本。佛门做经忏的人也讲究赚钱,那么这些人到我们这儿来,他要来赚钱,我们要他跟我们一起赔本,合得来吗?只有一种情况才合得来,你也有点善根喜欢听法,听听法慢慢转变了,“我也不要赚钱了,这儿没工资我也干,我培福”,慢慢慢慢地,“你们赔本我也来参加,我拿出二十万元来,赔光算数”,这才合得来呀。如果你执着一个“我”,他也执着一个我,这两个主意是相同的,你们还能合得来;不同,你执着你的,他执着他的。合得来吗?矛盾、烦恼、苦恼就是从我执产生的。我执烦恼不解决,你始终不得自在。

  比如说,有人很自在,工作听从安排,安排到这儿,马上就到了。有人很不自在,等了好久怎么还不来啊?派人去请,他说:“知道了,我等会就来。”过了一会又再去请,“我今天头疼。”自在吗?肯定他心里在怄气嘛,何苦呢?你放下了我执,也不会惹得人家对你有意见,你也不会受这个苦。明明烦恼是我们的仇敌,明明小偷是来偷东西的,偏偏当亲人,非把你身上的宝全偷光不可。

  有人说,“我也有道理啊。我觉得我这样挺自在,我喜欢这么做就这么做了,我想懒惰一点就懒惰,我想疏忽一点就疏忽,我不听你的,我怎么想就怎么做,这也叫自在啊。”这叫烦恼自在,因为你对烦恼有感情啊。一个修行人能贪这种自在吗?

  举例说,一个信佛的人哪怕他有随地吐痰的习惯,他也不会在佛堂里吐痰。假如有一个人贪随地吐痰的自在,无论什么地方他想吐就吐,人家说他也没用,“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管你的。我只要自在就好了。”这是对烦恼自在产生了感情,那你这个人就完了,非但烦恼断不了要做老众生,而且还要下三恶道啊。

  所以要解空,老师不过是讲讲法,教你一个解缚的方法,指导一下,烦恼自在的感情的缚,还要你自己去解啊!我刚才是结合我们生活来讲的。真正你要想达到解空,要证空性,二十空要全部空彻底,这种智慧就在大般若里。广般若是用语言文字来教导你一个你能够证空的方法,深般若才能使你亲证空性。能海上师法流就是大般若法流,我天天跟你们讲法,从年初一讲到年三十,无非是围绕着大般若智慧来讲的。这么好的一个法流,有的人听到了,还是我执这么重,烦恼这么重,工作做不好,修行修不好,人际关系搞不好,你可惜不可惜啊?

  好比墙上挂了一把宝剑,强盗来了,人家说:“快拿剑去对付强盗。”他说:“我这把宝剑是挂着看的啦,不是用的。”还说:“强盗来就来呗,他要杀,我伸长头颈给他砍。反正我是受报了。”人人都像你这样,谁来发菩提心度众生啊?谁来树立法幢啊?佛说:“人身难得”,可以这么随随便便的就把人身毁掉吗?你说得好听,“我甘愿受报”,你只想自己还报,你不想想,这个强盗杀了你,他造了恶业要下恶道,你有悲心吗?这不过是举举例子,可是现在的佛弟子,这种思想普遍得很。

  信因果就叫正,不信因果就叫邪,你信了因果,你照因果去修你才算修行人。五种因果里有一种士用果,你怎么不信呢?其实其他的因果你也不懂,士用果,士就是人,人的作用很重要,一个修行人求智慧断烦恼,全要靠自己的努力才发挥作用,为什么这个因果你不修呢?

  佛一再讲,自己解脱自己,一般佛弟子都知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自净其意,有个自已的“自”啊。说句笑话,即使你懒得要命,这么大人了,洗澡还要妈给你洗,妈也只能给你洗皮肤上的脏啊,你心里的肮脏还要你自己洗啊。懒还有希望,邪了就没希望,如果你思想邪了,想叫人把你胸口剖开洗心脏,那你不是完蛋了?

  就算你只会这四句话,“诸恶莫做”,可你天天在造恶业,“众善奉行”,你只会供养布施,做做好事,这是人世间的善。修行人的善是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这个善,你修了没有啊?“自净其意”,你有没有在断烦恼啊?“是诸佛教”,你佛的话都不听,这四句话对你起什么作用呢?

  前天给你们讲了能海上师戒功德的成就,多闻功德的成就,解空功德的成就。能海上师在五台山清凉桥的修行道场称为吉祥律寺,本身就是突出戒要清净。能海上师讲经说法的智慧,无论哪个地方都赞叹,称为辩才无碍;昨晚还有武汉来的人说能海上师编的《戒定慧基本三学》智慧极大,这就是能海上师的多闻功德。能海上师圆寂后的成就,就是能海上师的禅定功德,解空功德的体现。我们都希望以能海上师为榜样,将来自己也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所以今天是联系你们生活中的实际,给你们做一下指导。

  你听了法不起作用,这叫多闻功德吗?即使你听熟了,也会跟一般居士讲讲,你自己悟不出修行的道理来,这只不过是在欣赏自己的爱好罢了。在修行上不依教奉行,你这个多闻起什么作用呢?

  持戒功德呢?你连这儿的规章制度,纪律都不遵守,嫌这儿规章制度太严,就要走,想去出家,好像出家比这儿松得多似的,也许是因为他看到现在有的出家人,很随便啊。他不知道他所看到的出家人比我们这儿随便散漫,可他们根本没有持戒。你…

《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平等爱徒的乐趣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