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律海十門》開示▪P3

  ..續本文上一頁,很可怕,別出事啊。”我去一看,本來磕大頭要兩只手先下去,他不是,整個人“啪”倒下去(衆笑)。我不知道他是否在練武功,等他起來後,我問他:“你這種磕法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啊?”他說:“不是,是我師父教的。”我不說話,就走開了。居士說:“老師,你怎麼不說,這樣磕法不行啊。”我說:“他有師父,我怎麼好說話?他有他師父負責。”如果你們這麼搞,我要說話了。不能亂搞!有的大學生考試,整個晚上不睡覺,還吃藥。腦子變得遲鈍了,問他原因說:“我吃藥吃壞的。”(衆笑)

  禅定呢?禅定中首先要教你空觀,否則的話,一執著就出偏差。般若呢?空到了極點,才開般若智慧。  

  “菩提涅槃,即般若”

  小乘涅槃得無學位

  涅槃,就是彼岸。彼岸就了脫生死。小乘涅槃,以無學位,證阿羅漢果,成功了,你不需要再學。假如有位同學說:“我昨天晚上已證阿羅漢果。”那要確實不打妄語,(衆笑)我馬上會說:“你用不著再學了。”第二句:“請你上臺,我做學生。”(衆笑)不要小看阿羅漢,阿羅漢修行成就的水平是七地菩薩的水平,就是心太小,法可沒有小。

  大乘涅槃是圓滿菩提

  修菩薩法成菩提也要靠般若智慧。你修得起來就是般若。修菩薩法是一方面緣起種種的有,一方面要在有中觀性空。《金剛經》說得最好,實無衆生可度,不是叫你不度衆生,而是叫你辛辛苦苦發心去度。最後又告訴你實無衆生可度,不懂佛法的人聽得莫名其妙,一會這麼說,一會又那麼說。打一個比方,世間無常,一切性空。多年前蘇州有個人炒股票賺了兩萬元,我問他,他說:“是啊,我是賺過兩萬,現在又賠了兩萬。”(衆笑)那這就是空。所以“有是假有,空是真空。”即使你現在還是有,到頭來仍然是空。爲什麼。釋迦佛說的:“一切有相皆虛妄。”因爲是無常,所以你要度衆生成佛,要圓滿菩提,你還要觀緣起的種種緣生法,種種心,種種功德,性空不執,你才能成佛,這就是深般若的智慧。所以說菩提涅槃就是般若。今天下課。

  (2001.3.16第二講完)

  

  律海十門 (4)~(5)

  傅味琴

  

  

  心理障礙從自我中心開始

  能海上師說:

  “戒是般若的事相,是般若的方便

  定是般若的資糧

  菩提涅槃即般若”

  般若漢譯智慧,含義深廣

  能海上師在講律海十門前的開示中說“菩提涅槃即是般若”。菩提也從般若中産生,涅槃也從般若中産生。沒有般若就沒有成就。般若翻譯成智慧,六度中第六度,也稱智慧度。但有的法師仍然照原話音譯,比如般若波羅密,這不是漢語,爲什麼這麼做呢?因爲“智慧”還不能夠表達般若所有的含義,般若是佛門專有的一種智慧。般若中有廣般若,雖然廣般若是運用世俗的語言文字,是世俗谛,但目的是闡明深般若。 深般若也就是勝義谛,很深,很徹底、究竟,是真谛。

  通過廣般若,成就深般若

  有人喜歡學高,談高,結果出了弊端,看不起文字般若。能海上師當年說過:“沒有文字般若,什麼也沒有。”你不通過聞思修,你懂什麼呀?講經說法,全是文字般若,你自己頭腦裏的思考、思維活動,也是文字般若。所以不通過廣般若,你怎麼去證深般若呢?真正成就是深般若,廣般若只能使你在理論上成就,要親證,才算真正成就。

  成佛的因就是衆生

  菩提就是成佛的意思。要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叫無上正等正覺,必須很長時期,廣度衆生,累積大乘功德。不度衆生的人沒有菩提成就的果。所以成佛的因,就是衆生,成佛的父母,也是衆生。衆生就是成佛的一個基礎。修菩薩法怎麼修?在衆生裏修,面對衆生修,這一點,你們都懂了吧。象根師你聽得懂嗎?我對你充滿希望,因爲你靈活度比較高。

  先記住名詞,聽多了就會懂

  假如佛學的專門名詞實在聽不懂不要急,你就先把這個名詞旁邊放一放,慢慢聽多了,就會懂了。我54年上五臺山清涼橋,能海上師看見我們這麼年輕,初進佛門,他就安慰我們,那個時候五臺山沒有電燈。他指燈籠打比喻:“你不懂燈籠什麼做的,沒關系,你只要記住,這是“燈籠”就可以了,慢慢你自會懂的。”

  學佛法,先難後易

  今天沒有時間詳細給你們講什麼叫成佛,什麼叫菩提,什麼叫涅槃,你就先記住這幾個名詞,你聽多了就懂了,所以要有耐心。科學上的學問越學到後來越難,佛學的學問越學到後來越簡單。科學是先容易後難,佛學是先難後容易。我這兩句話也算是安慰你鼓勵你,我從前還不是學出來的。

  菩提心功德能去掉我執

  在度衆生的過程中,非但能增長你菩提心功德,也是培福,更是對你煩惱是一個磨練。只有在度衆生的磨練中,懂得佛法,路子不錯,你會磨練掉一切執著。如果你心裏有牽挂,我執去不掉,不可能成佛的,也不可能證阿羅漢果的。阿羅漢斷盡煩惱,僅僅是保留了習氣,可沒有一個我。不去掉我,你怎麼會幹淨呢?

  心理障礙從自我中心開始

  以我爲中心,這是最壞的事情。當年政治學習,有這麼一句話,“資産階級以我爲核心”,我要賺錢,以“我”爲核心。佛教講一切煩惱從我開始,執著于一個我,就會起煩惱,從心理學上來講,一切病態心理,心理障礙從自我中心開始。所以這個“我”字是最壞最壞的東西。不論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懂得這個“我”是不好的。  

  沒有煩惱就到彼岸

  有我必有我所,更難放下

  有我必有我所。有了我所必然會放不下,放不下就是愚夫。什麼都放不下的人,說明他執著心重。講到這兒,你們可以想通了。連我都要放下,我所還有什麼可放不下的呢?

  成就是在泥漿裏滾出來的

  修菩薩法的人,就是在衆生的泥坑裏滾。從前老修行說過:“沒有一個舒舒服服成就的,成就的人都是搞得焦頭爛額,從泥漿裏滾出來的。”尤其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你一發菩提心,種種的麻煩,種種的磨難馬上來了,搞得你焦頭爛額,看你退心不退心。

  修菩薩法要“自苦他安樂”

  修菩薩法的人,在衆生裏會經常遭受到摩擦。那麼修菩薩行的原則是什麼?要記住五個字:“自苦他安樂”。甯願自己苦,以求衆生的安樂。你要達到甯願自己苦不要衆生苦,讓衆生安樂,那當然你什麼都願意讓步,什麼都願意放下,樣樣都願意作貢獻。這樣日子一長,慢慢,就把你的執著心磨光了。

  在磨練中可別瘦下去

  要把我執磨光可也不容易啊。《金剛經》說,釋迦牟尼佛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過去世做忍辱仙人時,四肢割掉,他都不動瞋恨心,是這樣磨練出來的。胡櫻,對不對啊?我看你啊,如果你磨練當中,人瘦下去了,你肯定在起煩惱,否則你怎麼會瘦啊?來了以後,哭過沒有?(胡櫻點點頭)哭過了,好,有希望。因爲她一根肚腸通到底,老老實實心不谄曲。這沒有什麼,我從前培養的學生,有的哭得比她厲害,但千萬不要瘦下去,在我身邊的學生,即使哭,也會胖的。

  慧眼從哪裏來

  修空修得不徹底,非但成不了佛,彼岸都到不了。阿羅漢稱慧眼。很多年前,我出一個問題,孫行者的慧眼是怎麼來的?有人回答說:“是太上老君用火煉出來的。”我說“我培養你這個學生糟糕了,以後你叫大家回家開了煤氣竈燒眼睛了,要燒出慧眼來。”整個《西遊記》都是比喻,但是意義好得很。你們有的在別的佛學院學了幾年了,慧眼從哪裏出來?

  鼓內空,才出鼓聲

  我再問你們,“呼呼呼”,這個聲音從哪裏出來?“空”(下答),從空出來。你敲一聲磬子,它“當……”,播得很遠。這個聲音哪裏來?你們只知道敲磬敲鼓,卻不知道聲音從哪裏來。好比只知道羅漢,不知道阿羅漢。“ 羅漢在哪裏?”“在羅漢堂啊。”進佛門還在佛門外十萬八千裏。你敲鼓的時候,聲音“嘭嘭”,很洪亮。鼓裏邊有東西嗎?空的,所以這種聲音是空中成就的。你敲桌子呢?(師擊桌叁下),聲音兩樣的,是實心,它是空心。那麼敲磬呢?“當……”,你聽,播得很遠,也是空中成就,因爲磬子裏也是空的啦,還有一個尾聲。這是聲波啊,你去敲一下大秤的秤砣,實心的,它“嘚”一下就沒了。

  悟空才能出慧眼

  孫悟空慧眼從哪裏來?說太上老君煉丹的火燒出來的,也不錯,那是一個比喻。真正講到法義,這是什麼火?智慧的火。慧眼哪裏來?(有人答:也是從空裏來)對了,從它的名字裏來。它的名字叫悟空,孫就是猴子,悟空是佛教裏的法義。你只有悟空了,才能夠出慧眼。

  沒有煩惱就到彼岸

  不悟空,你是肉眼,最多天眼。天眼是神通,神通了不脫生死。現在人啊,對神通稀奇。只要誰說幾句騙人的話,還有一幫子人幫他宣傳,一下子吸引了好多人,現在都有這樣的風氣。好比前兩年出了一個叫追星族,一個明星到了,十輛卡車上的人全來看明星了。

  斷盡煩惱才能真正了脫生死。“悟空”,他悟到煩惱性空所以對煩惱不執著,能放下。沒有煩惱就到彼岸,沒有煩惱就斷盡一切苦。一切生死流轉,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的過程中的苦,死了以後的苦,全是煩惱關系。

  悟空的境界在深般若裏

  悟空的境界,屬于深般若的境界,所以悟空的道理全在深般若裏。廣般若是利用語言文字,以世人所熟悉的例子打比方,講道理來說明深般若的境界。因爲深般若是講不出來的。

  

  莫做“輕毛菩薩”

  要在自利的基礎上利他

  你們說,成佛的境界跟阿羅漢的境界,或者說成佛的圓滿跟阿羅漢的圓滿,區別在哪裏?(答:一個爲自己,一個爲別人)哪有可以不爲自己的?餓了叁天,沒吃准要餓死。佛教是主張自利利他,自利在前面,利他在後面,要在自利基礎上,然後才有能力去利他。自利就是了脫生死,利他就是廣修菩…

《《律海十門》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