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70~79)▪P3

  ..續本文上一頁到臺上去演講,不緊張了吧?你們練演講的時候要有指導,姿勢首先要好。緊張一點沒關系,經常上去就不緊張了。頭一次,有人會緊張得兩條腿筆直,手也筆直,身體也筆直,只是嘴巴在動,有人還控製不住要發抖,連桌子都在抖,這個緊張慢慢就會消失,但要你首先培養起很自然很莊嚴的姿態,慢慢就形成習慣了。即使你有時候有一點疏忽,有一點隨便,你一提起警覺:我今天太隨便了,就會很自然地恢複一種莊嚴的狀態,因爲你已經習慣了。好,今天就講到這兒。(2002.6.12講)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75)

  ────────────────────────

  歸敬請戒緣起之十義頌解

  能海上師編集 傅味琴淺說

  

  戒很重要,每戒皆具十義,

  今人稱爲小乘,實可悲也

  提要:

  ·戒很重要,每戒皆具十義,今人稱爲小乘,實可悲也

  ·心有大小,發大心者稱爲大乘

  ·不要基本乘的法,大乘法又抓不起來,這就形成了佛弟子的素質越來越低

  ·善知識爲了扭轉這個風氣,講經說法,希望佛弟子能發起弘法利生的菩提心來

  ·爲了正法久住要頂天立地,爲了廣度衆生,要四海爲家

  戒很重要,每戒皆具十義,

  今人稱爲小乘,實可悲也

  能海上師在講《律海十門》時說“二百五十戒,每戒皆具十義,從攝取于僧乃至正法久住,由此可見製戒之重要。今人稱爲小乘,實可悲也”。現在的人說律儀戒是小乘,菩薩戒才是大乘,這是不恰當的,這會使得人家不重視律儀戒,那樣修行就沒基礎了。

  心有大小,發大心者稱爲大乘

  所謂小乘是指專爲自己了生死而修行的人,他發心不夠大,所以叫小乘,可是他修的法並不小。應該說清楚:出離生死的法是根本法。釋迦佛在鹿野苑一開始就說四谛法,以後的法都是從四谛法開出來的,所以四谛法是個根子。譬如一粒種子雖然小,種子裏的能量可不小,它長出來可以開花結果。假如這顆種子裏的能量敗壞了,那就長不出花,結不出果了。所以我們在修四谛法的基礎上要發大乘心修菩薩道,這樣能夠一直修到成佛。佛也稱自己是“大阿羅漢”,阿羅漢前加一個“大”,就表示發大心,大阿羅漢跟佛、跟菩薩都是發的大心。

  不要基本乘的法,大乘法又抓不起來,

  這就形成了佛弟子的素質越來越低

  可是這種輕視出離法的現象,在中國廣大地區不知存在了多少年,形成了中國的佛教排除小乘,也就是不要基本乘的法,大乘法又抓不起來的局面。中國曆史上真正爲了佛教、爲了度衆生而發心出家的,可能不多吧,更多的是由于種種違緣進的佛門。一種是受了刺激,一種是環境變化了,還有一種是生活所逼,有一些是犯了罪出的家,因爲古時候有條法律,不管你犯了什麼罪,你只要肯出家,就沒事了。這樣的發心都離譜了,這就導致佛弟子的素質越來越低,發心也越來越片面。以前很多出家人,出家時都是茫茫然。

  善知識爲了扭轉這個風氣,講經說法,

  希望佛弟子能發起弘法利生的菩提心來

  許多善知識了解到這個情況,就想辦法彌補,天天給他們講法,讓他們懂得佛法、糾正發心,好比先天不足後天補上,這樣還有希望。

  我年輕時,善知識還是很多的,上海有圓瑛法師、應慈法師、雪相法師,女的有本空法師,我們法流有能海上師、清定上師,都極力想扭轉這個風氣,想讓這種糊裏糊塗出家的人醒一醒,讓他們發起弘法利生的菩提心來。如果出家後肯好好地學法,端正自己心態,將來還是可以成爲佛門的龍象。

  爲了正法久住要頂天立地,

  爲了廣度衆生,要四海爲家

  這種情況不光是中國有,前個時期看到一本外國和尚畫的畫冊,畫挺好,詩也寫得不錯,可是整個畫面處于悲調,小和尚跑到房屋頂上,看月亮也掉眼淚,因爲他想媽媽了。卻領會不到爲佛法、爲衆生而出家修行的大雄大力的精神。

  所以佛教文化不要掉在世俗的感情裏。男孩子不可胸無壯志蹉跎歲月,男孩子豪放,爲度衆生四海爲家、頂天立地。女孩子要在宏揚佛法中做個女中丈夫、巾帼英雄,這樣佛教才有希望。軟綿綿帶著眼淚過日子,還有什麼出息?我們今天提高佛弟子的覺悟和素質,目的就是爲了正法久住,事在人爲嘛!正法也是人去消滅的,正法也是人去弘揚的。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76)

  ────────────────────────

  歸敬請戒緣起之十義頌解

  能海上師編集 傅味琴淺說

  

  菩薩觀衆生痛苦發無上心,乃至舍命護持正法

  提要:

  ·菩薩觀衆生痛苦,發無上心,乃至舍命護持正法

  ·對快樂和痛苦的人都要悲愍,因爲快樂的人往往掉在愚癡裏,痛苦的人往往

  陷在失望裏

  ·凡是悲憫衆生、護持正法的善知識,他們的觀點與心態是一致的。只有魔王

  波旬,才發願化現比丘相,專門破壞佛陀的正法

  ·有位法師,只肯贊助辦正法道場、辦佛學院,這也是爲了正法不滅

  ·曆史上舍命護持正法的佛弟子,有割肉秘藏法寶,有遇險挺身而出

  菩薩觀衆生痛苦,發無上心,乃至舍命護持正法

  “經雲菩薩觀衆生痛苦,愍正法數故,發無上心,行菩薩行,乃至舍命護持正法。”我們發大乘心的人首先要念念不忘衆生的痛苦,因爲衆生都是過去世父母。現在出現一個怪事情,有的信佛人喜歡養狗、養貓,人家說:“你對這只狗照顧得很好啊!”他笑嘻嘻地:“衆生就是父母。”既然狗都是父母,人更是父母了,那你爲什麼對周圍的人這麼凶啊?這就不好理解了。說到底還是對佛法沒有真正去實踐。對父母不愛護,對周圍人不愛護,這種人不可能把衆生看成父母,不過是說說罷了。父母衆生就在你旁邊,你還生什麼氣?吵什麼架?恨什麼人?這都是把修行架空了。

  對快樂和痛苦的人都要悲愍,

  因爲快樂的人往往掉在愚癡裏,痛苦的人往往陷在失望裏

  發大乘心的人首先要悲憫衆生,念念不忘衆生的痛苦。有的人對衆生悲憫不起來,因爲他只看到別人的高興,想不到這個快樂的人也有痛苦,或者這種快樂沒有輪到自己,還起妒嫉,像這樣的心態,就談不到悲憫衆生了。我們看到別人快樂應該發願:願他一切的痛苦都沒有。他現在快樂不等于以後都快樂,說不定明天後天他的苦惱又來了,所以對每個衆生全要有悲憫。快樂的人往往掉在愚癡裏,苦惱的人往往陷在失望裏。

  凡是悲憫衆生、護持正法的善知識,他們的觀點與心態是一致的。

  只有魔王波旬,才發願化現比丘相,專門破壞佛陀的正法

  而且爲了正法久住,我們都要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乃至于舍命護持正法。現在正法越來越衰落,再這樣衰落下去,可能沒多少年,正法就滅掉了。這幾年我有時候聽到,人們聽了我們的講法,還有其他善知識的講經,就有點奇怪,怎麼講的法一模一樣?最近我爲了編雜志,有時候要找好文章,我也覺得奇怪,這些善知識的話跟我平常所講的一模一樣。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凡是悲憫衆生,護持正法的善知識,他們的觀點、心態是一致的,所以講出來也是相同的。哪個佛弟子會希望正法很快消滅?只有魔王波旬才專門破壞法,魔說過:“如來涅槃,我就要進入你的法裏,化現出家人的身份來消滅你的法。”佛聽了臉上黯淡無光,心裏非常難過。

  有位法師,只肯贊助辦正法道場、

  辦佛學院,這也是爲了正法不滅

  所以觀衆生的痛苦,爲了護持正法,發無上心,修菩薩行,那才是真正的菩薩,否則只是哄熱鬧。有錢人拿錢來供養,旁人看起來數字很大,其實他是牛身上拔根毛。那麼他是不是爲了悲憫衆生、爲了弘揚正法?有的也是,有的可能是希望別人對他起恭敬心,稱他“大菩薩”。真正的大菩薩可不是爲了這個榮耀,而是爲了衆生,爲了正法久住。

  聽說美國有位法師,他最反對做佛事,凡是做佛事、超度死人的地方,他一分錢也不拿出來。如果你是正法道場、辦佛學院,他錢就拿出來了,這也是爲了正法不要滅掉。

  曆史上舍命護持正法的佛弟子,

  有割肉秘藏法寶,有遇險挺身而出

  “乃至舍命護持正法”,舍命護持正法的事情曆史上很多,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古時候的封建王朝也有護持正法的,也有排斥佛教的。在排斥佛教的惡劣的情況下,爲了正法不滅,那可真得舍命護持正法。有位法師爲了把印度的佛法傳過來,可是邊疆上要查的,不讓帶。他就把佛經用很小很小的字,抄在很薄很薄的紙上,疊得很小很小,用蠟封好,再把自己的皮肉割開來,藏在裏邊,然後再縫起來,要不然被查出來就要沒收。

  十年動亂期間,有個寺廟沒有受到沖擊。因爲紅衛兵去的時候,一個老和尚挺身而出,把紅衛兵擋住,“你們要沖擊這個廟,我要請示中央,因爲這是文物保護單位。”紅衛兵說:“可以,但是你時間不能太長,我抽一支煙,如果我的煙抽完了,中央還沒有回電,我們就要沖了。”周總理馬上回電:必須保護。這也是以生命來保護佛教。要知道在十年動亂期間,誰敢挺出來跟紅衛兵對抗,往往會被批鬥到死。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77)

  ────────────────────────

  歸敬請戒緣起之十義頌解

  能海上師編集 傅味琴淺說

  

  今人頗于正法無知無解,

  凡棄舍如來正法者,實用獅蟲,非實菩薩也

  提要:

  ·十年動亂期間,我沒有燒過佛經,誰保護法,護法神就保護誰

  ·今人頗于正法無知無解,凡棄舍如來正法者,實乃獅蟲,非實菩薩也

  十年動亂,我沒有燒過佛經,

  誰保護法,護法神就會保護誰

  我有一樣寶貝,是厚厚一小疊的筆記,字都寫得很小,一只螞蟻那麼大的地方,我能寫兩個字,這是我年輕時候抄的經書,以及能海上師講法的筆記。

  爲什麼要抄?本地的造反隊來破四舊,給我幾句話擋住了,沒有抄我家。他們來的時候,我還在小佛堂裏念經,我小女兒說“看樣子要到我們家裏了。”我就挺出去,剛…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70~7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