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1~9)▪P3

  ..續本文上一頁世界成佛,度娑婆世界衆生,就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從釋迦佛的教導中,我們知道有十方佛,所以稱諸佛。我們能夠親自見到的,親受教導的,那就是釋迦佛,因爲我們是娑婆世界衆生。十方佛我們沒有見過,東方藥師佛我們沒見過,西方阿彌陀佛也沒見過。我想起一個問題,既然沒有見過,怎麼能夠見到藥師佛的佛像,阿彌陀佛的佛像?我不想去做曆史考證,大概是根據釋迦佛介紹的種種功德,或者某位菩薩、某個修行人在定中,佛顯現的時候看到,就畫了下來,這是我隨便說說。

  佛法是修行,不是考古學

  進了佛門以後,你是真正在研究,在思索,不盲從迷信的話,那就會發現很多問題,我看也用不著對每件事都考古得清清楚楚。人生幾何?作爲佛弟子,對釋迦佛要有信仰,釋迦佛無所不知,不說虛妄語。我是知識分子,懷疑特別多。我的辦法就是,我搞不清楚的,還沒有得到解答的,就先放在一邊,也不盲目胡扯,能理解的,能辨別的,我就先把它抓起來,這樣越學越多,不懂的慢慢就懂了。有人搞考古,像六十年代的佛學月刊,大多篇幅像考古那樣,把石頭上刻的經文抄下來,沒字的就畫上個小方塊。我看了實在頭痛,直到現在,有人還在研究到底是念“阿(e)彌陀佛”還是念“啊(ā)彌陀佛”。

  考證別費時太多,斷煩惱要緊

  中國的方言那麼多,全世界的語言更多了。我年輕時候總是念阿(e)彌陀佛,那麼阿(e)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到底應不應該念啊(ā)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好比一個漢語學生說:“上課的是教師。”碰到一個外國學生回答:“No,No,Teacher。”那麼到底是Teacher還是教師呢?我看考證考證也好,但別花費太多時間了,斷煩惱要緊。

  佛說有十方佛,你要考證,你又沒有神通飛到琉璃世界去問藥師佛,你的名字是不是叫藥師琉璃光如來?再到極樂世界問阿彌陀佛,究竟是“阿”(e)還是“啊”(ā)?

  我是佛弟子,我弘揚釋迦佛的法

  我們要恭敬十方佛,更要知道釋迦佛最親啊!琉璃世界離娑婆世界多遠,經書上說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極樂世界有多遠?經書上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還不是過十萬億星球,星球不是佛土,要經過十萬個萬萬的佛土,那離娑婆世界也太遠了。我總覺得現在的佛弟子對釋迦佛太疏遠了,因爲我是釋迦佛弟子,所以我親近本師釋迦佛,弘揚釋迦佛的法。

  治病舍近求遠,豈不把病拖重了

  比方說上海有老醫生,本地也有老醫生,當然人在本地就在本地看,難道再坐火車趕到上海去看病?釋迦佛也是醫生,阿彌陀佛也是醫生,藥師佛也是醫生,一樣的圓滿呀,人間的醫生水平有區別,難道佛也會有高低嗎?我們人在娑婆世界,就應該聽釋迦佛的話,好好修行,治好煩惱病,這是符合現實。

  釋迦佛的弟子要爲娑婆世界作貢獻

  再說釋迦佛在娑婆世界度衆生,咱們是娑婆世界的衆生,這就是因緣。至于你要往生琉璃世界也好,往生極樂世界也好,假如發菩提心不離開娑婆世界,世世常行菩薩道,符合大乘精神,更好。往生的時間是在臨命終時,好比我身在福鼎弘揚佛法,培養人才,我就沒有回家的念頭。假如我爲個人打算,我死要死到上海去。那麼我現在還沒有死啊,何必講課也不講了,回上海去等死呢,使這麼多發心學法的學生、廣大居士,大大失望,真叫苦惱。所以我們身在娑婆世界就要爲娑婆世界作貢獻,我們是釋迦佛的弟子,要報祖國的恩,報佛的恩,就要爲祖國作貢獻,就要爲釋迦佛作貢獻。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7)

  ────────────────────────

  歸敬請戒緣起之十義頌解

       能海上師編集 傅味琴淺說

  

  

  真正現實的利益在娑婆世界

  本次提要:

  ·真正現實的利益在娑婆世界

  ·不要人爲地排除學法和學法的時間

  ·佛教弟子要常隨佛學,要自求解脫,再解脫大衆

  ·佛法是一切諸佛成佛的道路

  ·不走佛法指引的道路,怎叫佛弟子呢

  ·要法也要煩惱,這種人盡幹壞事

  ·很多人利用佛法作爲煩惱鬥爭的武器

  真正現實的利益在娑婆世界

  緣有兩個:“一個叫親緣,一個叫疏緣。”釋迦佛和我們是親緣。所以拿我們釋迦佛的弟子來說,不能有了十方佛,而忘了釋迦佛,不能夠因爲有他方佛,心不朝著釋迦佛。真正講現實的利益就在娑婆世界。

  不要人爲地排除學法和學法的時間

  我們現在努力地學習、聽法,智慧不斷增長,將來可以弘揚正法,廣度衆生。正法熏修越多,智慧越大,妄念、煩惱越少。加上修禅定,培養一心不亂的能力,既提高自己智慧,培養了定力,又弘揚佛法、廣度衆生。願生西方淨土的人,到臨命終時,以一心不亂的能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佛並沒有說若一年乃至若七十年(衆笑)。把應學的佛法和時間人爲地排除掉,這樣的做法我個人也是感觸萬分。

  佛教弟子要常隨佛學,要自求解脫,再解脫大衆

  佛要弟子常隨佛學,那麼我們怎能不學呢?要自度度人啊!我老師也不希望你們來到我面前,既不聽課,又不學禅定,也不想將來當法師,沒有挑重擔的志氣,那麼你來幹嗎?若叁年若五年若十年,你整天的“老師早,老師好”,不聽課像學生嗎?!佛弟子就應該聽課,應該自求解脫,再解脫大衆。

  佛法是一切諸佛成佛的道路

  及法比丘僧。我們非但要禮佛,還要禮法、禮僧,這是禮敬叁寶。禮就是恭敬,要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佛法是十方叁世一切佛的共同道路和超凡成佛的方法,法就是方法。法有善法惡法,小偷學習偷東西的方法,這是惡法。

  不走佛法指引的道路,怎叫佛弟子呢

  我們學的佛法,是能夠使我們不再流轉生死,超凡成佛的方法,是能成就如來同樣圓滿功德的方法。佛法是十方叁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一切衆生上求佛道的共同道路。佛弟子不走十方佛共同的道路,怎麼叫常隨佛學呢?你不走佛法的道路,又怎能叫佛弟子呢?常隨佛學就是跟在佛的後面學著走。

  法是化度衆生的工具,教化衆生靠的是法。法是使我們成就的方法,是跟煩惱敵人打仗的武器,“臨陣無兵工無器”,沒有武器怎麼打仗呢?沒有工具怎麼做成器材呢?哪能沒有法,不要法?

  要法也要煩惱,這種人盡幹壞事

  有的人要法,但也要煩惱,這種情況非常可怕。有人說:“我到這兒來是學法的,我不是來聽批評的。”那就等于法也要,煩惱也要。叫他去掉煩惱他不高興,“我是來學法的”,變成法不再是消滅煩惱的武器了,這樣的佛弟子像個什麼樣?好比一個士兵,發給他武器,他要,如果不要武器,當啥個兵啊?一打仗,叫他拿槍去消滅敵人,他不樂意,又說:“敵人我也要!”槍也要,敵人也要,這樣的人看見敵人會擁抱,還會拿槍做禮物送敵人,結果敵人拿了你的武器盡幹壞事。

  很多人利用佛法作爲煩惱鬥爭的武器

  法也要,煩惱也要,兩個都要,結果煩惱掌握了法,利用在法上斷章取義,吵起架來全是法義。所以從前有人說過,佛門裏的矛盾爭論比世間上爭論還厲害。世間上人不懂佛法,他懂佛法,跟你爭論起來,你還爭不過他呢。懂佛法的兩個人爭起來,都把佛法當武器,都是引經據典,可是煩惱囂張,這不是我講得可怕。更有的連佛法都不懂,卻用煩惱邪見的言論跟講佛法的人爭個不休。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 (8)

  ────────────────────────

  歸敬請戒緣起之十義頌解

       能海上師編集 傅味琴淺說

  

  

  哪有不要戒定慧的佛弟子

  本次提要:

  ·學佛法是爲了斷煩惱,樹立正知正見

  ·佛弟子應以戒爲止惡揚善的准則

  ·聽太上老君的,就把佛教的准則改變了

  ·哪有不要戒定慧的佛弟子

  ·戒有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

  ·戒以別解脫戒爲根本

  ·戒流于形式,做不到就不能得解脫

  ·受了戒什麼都搞不清楚,等于畫餅充饑

  學佛法是爲了斷煩惱,樹立正知正見

  這種既要法又不肯斷煩惱,執著自己煩惱習氣的人,結果鬥爭鬥到佛門裏來了。所以我們學法是爲了斷煩惱,爲了超凡入聖,爲了弘揚佛法,度衆生,快快成佛,要有這樣正確的知見。

  佛弟子應以戒爲止惡揚善的准則

  佛法的內容,總可分爲叁大類,就是戒學、定學、慧學。

  戒學,是止惡修善的行爲准則,凡事都要有個准則,沒有一個准則,你說你的,他說他的,以誰的爲准?我們佛弟子止惡修善應以佛教的戒律爲准則;信耶稣就照耶稣十誡爲准則;信道教的根據太上老君的話爲准則;是張天師的徒弟,你就去抓鬼;信儒教的,你以《四書》、《五經》的封建禮教的仁義道德爲准則,總有個准則吧。

  聽太上老君的,就把佛教的准則改變了

  現在還有很多人,有受戒的機會就想去受戒,對持戒卻不認真。戒條弄不清楚,不懂的也不問。有人還說:“你們受戒可以,末法時期持戒是持不起來的。”既然持不起來,當然不會認真去持戒了。另一面卻學老子《道德經》、《太上老君感應篇》、《了凡四訓》,這樣,自然就把佛教的准則改變了。

  哪有不要戒定慧的佛弟子

  我這兩天在整理過去同學寫的日記,偶爾看到有說“我是修淨土的,這兒又不是淨土宗,所以我留不住,要走。”這兒當然不是淨宗精舍,你是來學佛法的呀。佛法他不要,竟然出現了不要佛法的佛弟子。好像學戒定慧就不是淨土宗,學淨土宗,佛法也用不著,佛哪會教導你不要戒定慧,不要佛法的?!

  戒有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

  道教、儒教,別的宗教都講勸人爲善,但各有原則。我們是佛教,要以佛製定的戒律爲准則。戒律包括律儀戒、菩薩戒、密乘戒。聲聞乘的律儀戒又叫別解脫戒,能夠解脫煩…

《製戒緣起十義門第一(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