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世界成佛,度娑婆世界众生,就是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从释迦佛的教导中,我们知道有十方佛,所以称诸佛。我们能够亲自见到的,亲受教导的,那就是释迦佛,因为我们是娑婆世界众生。十方佛我们没有见过,东方药师佛我们没见过,西方阿弥陀佛也没见过。我想起一个问题,既然没有见过,怎么能够见到药师佛的佛像,阿弥陀佛的佛像?我不想去做历史考证,大概是根据释迦佛介绍的种种功德,或者某位菩萨、某个修行人在定中,佛显现的时候看到,就画了下来,这是我随便说说。
佛法是修行,不是考古学
进了佛门以后,你是真正在研究,在思索,不盲从迷信的话,那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我看也用不着对每件事都考古得清清楚楚。人生几何?作为佛弟子,对释迦佛要有信仰,释迦佛无所不知,不说虚妄语。我是知识分子,怀疑特别多。我的办法就是,我搞不清楚的,还没有得到解答的,就先放在一边,也不盲目胡扯,能理解的,能辨别的,我就先把它抓起来,这样越学越多,不懂的慢慢就懂了。有人搞考古,像六十年代的佛学月刊,大多篇幅像考古那样,把石头上刻的经文抄下来,没字的就画上个小方块。我看了实在头痛,直到现在,有人还在研究到底是念“阿(e)弥陀佛”还是念“啊(ā)弥陀佛”。
考证别费时太多,断烦恼要紧
中国的方言那么多,全世界的语言更多了。我年轻时候总是念阿(e)弥陀佛,那么阿(e)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到底应不应该念啊(ā)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好比一个汉语学生说:“上课的是教师。”碰到一个外国学生回答:“No,No,Teacher。”那么到底是Teacher还是教师呢?我看考证考证也好,但别花费太多时间了,断烦恼要紧。
佛说有十方佛,你要考证,你又没有神通飞到琉璃世界去问药师佛,你的名字是不是叫药师琉璃光如来?再到极乐世界问阿弥陀佛,究竟是“阿”(e)还是“啊”(ā)?
我是佛弟子,我弘扬释迦佛的法
我们要恭敬十方佛,更要知道释迦佛最亲啊!琉璃世界离娑婆世界多远,经书上说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极乐世界有多远?经书上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还不是过十万亿星球,星球不是佛土,要经过十万个万万的佛土,那离娑婆世界也太远了。我总觉得现在的佛弟子对释迦佛太疏远了,因为我是释迦佛弟子,所以我亲近本师释迦佛,弘扬释迦佛的法。
治病舍近求远,岂不把病拖重了
比方说上海有老医生,本地也有老医生,当然人在本地就在本地看,难道再坐火车赶到上海去看病?释迦佛也是医生,阿弥陀佛也是医生,药师佛也是医生,一样的圆满呀,人间的医生水平有区别,难道佛也会有高低吗?我们人在娑婆世界,就应该听释迦佛的话,好好修行,治好烦恼病,这是符合现实。
释迦佛的弟子要为娑婆世界作贡献
再说释迦佛在娑婆世界度众生,咱们是娑婆世界的众生,这就是因缘。至于你要往生琉璃世界也好,往生极乐世界也好,假如发菩提心不离开娑婆世界,世世常行菩萨道,符合大乘精神,更好。往生的时间是在临命终时,好比我身在福鼎弘扬佛法,培养人才,我就没有回家的念头。假如我为个人打算,我死要死到上海去。那么我现在还没有死啊,何必讲课也不讲了,回上海去等死呢,使这么多发心学法的学生、广大居士,大大失望,真叫苦恼。所以我们身在娑婆世界就要为娑婆世界作贡献,我们是释迦佛的弟子,要报祖国的恩,报佛的恩,就要为祖国作贡献,就要为释迦佛作贡献。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7)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真正现实的利益在娑婆世界
本次提要:
·真正现实的利益在娑婆世界
·不要人为地排除学法和学法的时间
·佛教弟子要常随佛学,要自求解脱,再解脱大众
·佛法是一切诸佛成佛的道路
·不走佛法指引的道路,怎叫佛弟子呢
·要法也要烦恼,这种人尽干坏事
·很多人利用佛法作为烦恼斗争的武器
真正现实的利益在娑婆世界
缘有两个:“一个叫亲缘,一个叫疏缘。”释迦佛和我们是亲缘。所以拿我们释迦佛的弟子来说,不能有了十方佛,而忘了释迦佛,不能够因为有他方佛,心不朝着释迦佛。真正讲现实的利益就在娑婆世界。
不要人为地排除学法和学法的时间
我们现在努力地学习、听法,智慧不断增长,将来可以弘扬正法,广度众生。正法熏修越多,智慧越大,妄念、烦恼越少。加上修禅定,培养一心不乱的能力,既提高自己智慧,培养了定力,又弘扬佛法、广度众生。愿生西方净土的人,到临命终时,以一心不乱的能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佛并没有说若一年乃至若七十年(众笑)。把应学的佛法和时间人为地排除掉,这样的做法我个人也是感触万分。
佛教弟子要常随佛学,要自求解脱,再解脱大众
佛要弟子常随佛学,那么我们怎能不学呢?要自度度人啊!我老师也不希望你们来到我面前,既不听课,又不学禅定,也不想将来当法师,没有挑重担的志气,那么你来干吗?若三年若五年若十年,你整天的“老师早,老师好”,不听课像学生吗?!佛弟子就应该听课,应该自求解脱,再解脱大众。
佛法是一切诸佛成佛的道路
及法比丘僧。我们非但要礼佛,还要礼法、礼僧,这是礼敬三宝。礼就是恭敬,要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佛法是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共同道路和超凡成佛的方法,法就是方法。法有善法恶法,小偷学习偷东西的方法,这是恶法。
不走佛法指引的道路,怎叫佛弟子呢
我们学的佛法,是能够使我们不再流转生死,超凡成佛的方法,是能成就如来同样圆满功德的方法。佛法是十方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一切众生上求佛道的共同道路。佛弟子不走十方佛共同的道路,怎么叫常随佛学呢?你不走佛法的道路,又怎能叫佛弟子呢?常随佛学就是跟在佛的后面学着走。
法是化度众生的工具,教化众生靠的是法。法是使我们成就的方法,是跟烦恼敌人打仗的武器,“临阵无兵工无器”,没有武器怎么打仗呢?没有工具怎么做成器材呢?哪能没有法,不要法?
要法也要烦恼,这种人尽干坏事
有的人要法,但也要烦恼,这种情况非常可怕。有人说:“我到这儿来是学法的,我不是来听批评的。”那就等于法也要,烦恼也要。叫他去掉烦恼他不高兴,“我是来学法的”,变成法不再是消灭烦恼的武器了,这样的佛弟子像个什么样?好比一个士兵,发给他武器,他要,如果不要武器,当啥个兵啊?一打仗,叫他拿枪去消灭敌人,他不乐意,又说:“敌人我也要!”枪也要,敌人也要,这样的人看见敌人会拥抱,还会拿枪做礼物送敌人,结果敌人拿了你的武器尽干坏事。
很多人利用佛法作为烦恼斗争的武器
法也要,烦恼也要,两个都要,结果烦恼掌握了法,利用在法上断章取义,吵起架来全是法义。所以从前有人说过,佛门里的矛盾争论比世间上争论还厉害。世间上人不懂佛法,他懂佛法,跟你争论起来,你还争不过他呢。懂佛法的两个人争起来,都把佛法当武器,都是引经据典,可是烦恼嚣张,这不是我讲得可怕。更有的连佛法都不懂,却用烦恼邪见的言论跟讲佛法的人争个不休。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8)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哪有不要戒定慧的佛弟子
本次提要:
·学佛法是为了断烦恼,树立正知正见
·佛弟子应以戒为止恶扬善的准则
·听太上老君的,就把佛教的准则改变了
·哪有不要戒定慧的佛弟子
·戒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
·戒以别解脱戒为根本
·戒流于形式,做不到就不能得解脱
·受了戒什么都搞不清楚,等于画饼充饥
学佛法是为了断烦恼,树立正知正见
这种既要法又不肯断烦恼,执着自己烦恼习气的人,结果斗争斗到佛门里来了。所以我们学法是为了断烦恼,为了超凡入圣,为了弘扬佛法,度众生,快快成佛,要有这样正确的知见。
佛弟子应以戒为止恶扬善的准则
佛法的内容,总可分为三大类,就是戒学、定学、慧学。
戒学,是止恶修善的行为准则,凡事都要有个准则,没有一个准则,你说你的,他说他的,以谁的为准?我们佛弟子止恶修善应以佛教的戒律为准则;信耶稣就照耶稣十诫为准则;信道教的根据太上老君的话为准则;是张天师的徒弟,你就去抓鬼;信儒教的,你以《四书》、《五经》的封建礼教的仁义道德为准则,总有个准则吧。
听太上老君的,就把佛教的准则改变了
现在还有很多人,有受戒的机会就想去受戒,对持戒却不认真。戒条弄不清楚,不懂的也不问。有人还说:“你们受戒可以,末法时期持戒是持不起来的。”既然持不起来,当然不会认真去持戒了。另一面却学老子《道德经》、《太上老君感应篇》、《了凡四训》,这样,自然就把佛教的准则改变了。
哪有不要戒定慧的佛弟子
我这两天在整理过去同学写的日记,偶尔看到有说“我是修净土的,这儿又不是净土宗,所以我留不住,要走。”这儿当然不是净宗精舍,你是来学佛法的呀。佛法他不要,竟然出现了不要佛法的佛弟子。好像学戒定慧就不是净土宗,学净土宗,佛法也用不着,佛哪会教导你不要戒定慧,不要佛法的?!
戒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
道教、儒教,别的宗教都讲劝人为善,但各有原则。我们是佛教,要以佛制定的戒律为准则。戒律包括律仪戒、菩萨戒、密乘戒。声闻乘的律仪戒又叫别解脱戒,能够解脱烦…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