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海。
要转到释迦佛的观念里来
最近来了一个医生,发心在这儿常住学法,后来没几天就回去了,他说“我是唸佛的,我观念转不过来”。佛弟子的观念应该转到释迦佛的观念里来。你修你的宗,可不要对不修你这宗派的人不敢靠拢,好像修别的宗派的人满身细菌。那天来参加供佛,发给他的供品据说被他丢到垃圾桶去了。法师们也说:“有些人唸佛唸偏了。”海内外都有人说:“某某弘扬净土,但他谤法的胆子也太大了。”
有些话用错了地方,就会形成错见
有些人常背后说我闲话,因为有一次我指出有些话在另一种场合下就不妥当了。例如我在讲菩萨戒的时候,为了把受戒、得戒讲清楚,回忆我过去受菩萨戒时,师问:“汝是菩萨否?”你必须要回答:“我是菩萨。”要敢于回答这句话,才算得戒,可不能用谦虚话来回答:“你们都是菩萨,我是凡夫。”假如人人都这么说呢?那就个个不得戒。当然在另外的场合下,这句话是谦虚的话,但谦虚用错了地方,就会形成种种的错见。
法是药,烦恼是病,哪有等病好了再吃药的
有一次我在居士林讲法,我问居士们一个问题:“一个人生病,是生病的时候吃药还是等病好了以后再吃药?”居士们回答说:“要生病的时候吃药。”如果医生对病人说:“你现在生病不要吃这个药,等病好了再吃这个药。”哪有这种医生?佛也教导我们:病好了不应该再吃药。法是药,烦恼是病。正因为我们有烦恼,所以我们要学法,用法的药来治烦恼病。那天有居士问我:“听人说“末法时期众生烦恼多,学法是学不好的,要等烦恼没有了,再深入经藏”,这话对吗?”那岂不是等病好了再吃药?刚才你们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多人会醒不过来,就是受了盲目崇拜的危害,听人话,不听佛话,愚痴颠倒。可别听错了话,走错了路。你能离开佛法吗?离经一字,就是魔说,所以要深入经藏,能学多少算多少。
错话听多了,路不走歪才怪
错误的话听多了,你的路不走歪才怪。现在出现专念一句经名的法门,至于这本经讲些什么,他就不知道了。常有人拿各种各样人写的书给我看,我今天弘扬释迦佛的法都来不及,不伦不类的书别拿给我看。你与其花时间看这本看那本,还不如多花点时间把《戒定慧基本三学》学学好。
(2001.5.4 第一讲未完,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4)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修禅不持戒止恶,能行吗
本次提要:
·修禅不持戒止恶,能行吗
·正法要完整,不要夹杂天魔外道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佛有最大和老二老三吗
·要恭敬法,不要做令人痛心的事
·伪经、会集本都不能称经
·要取外道的长来补佛教的短吗
修禅不持戒止恶,能行吗
还有更错误的,主张不要戒。说“持戒会给生活带来不方便”,学他的禅可以不持戒。连五戒的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都不要了。一心叫禅。那么你原来生活喜欢杀的,不用改变的话,成了尽管杀,一心杀,不能有怜悯心,否则就成二心了;偷盗也用不着改变,要偷就偷,别想应该不应该。结果众生不安详了,你也不见得会安详。修禅不止恶能行吗?
刚才讲的是法的重要性,戒的重要性。制戒缘起的因缘是舍利弗请如来制戒,目的是为了正法久住。
正法要完整,不要夹杂天魔外道
我们今天有受过三皈五戒、菩萨戒的,为什么要受戒?如来制戒的目的是为了佛法正法久住,法不要灭。正法要完整,不能搞片面,也不能把不是佛法的东西加进来!道教不是佛教,佛讲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对于各种宗教可以礼尚往来,不能混淆!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普贤行愿品》中说:“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人狮子”就是佛,“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现在佛,过去佛乃至未来佛三世佛我都顶礼。只要一尊佛,只要顶礼阿弥陀佛,这是人说出来的,不是佛说的。十方佛都是平等的,抬高一尊佛,岂不等于贬低了十方佛?
佛有最大和老二老三吗
好多年前我在上海进寺礼佛,听老人说,“阿弥陀佛最大”。那么谁是老二,谁是老三呢?佛还有大小,他还打个比方:“阿弥陀佛好比校长,其他佛都是他学生。”这是佛经里的话吗?话讲错了就有罪过!
要恭敬法,不要做令人痛心的事
“稽首”就是顶礼,礼诸佛,还要礼法,恭敬法。我在福鼎三年了,说两件痛心的事,我们送佛像照片,这是很有功德的事情,即使家里没有佛堂供,你买一本高贵庄严的照相册,把照片保存在里边,能够把佛像法宝保存在民间、普及民间,这个功德大呢。十年动乱为什么经书没有烧光?因为很多经书都保存在居士家里。还有,家里来了客人,你家里有个照相册给他看看,跟佛菩萨见见面,种种善根,结个缘,不好吗?可是有些人讨厌我们送佛像,原因是只要一尊阿弥陀佛。还竟然发现有这样件事,有一天我在三学讲堂讲完法,我走下楼去,有人在楼梯口捡到一张文殊菩萨照片,被人用火烧了几个洞,这是谁干的啊?竟然对其他佛菩萨讨厌,可能是认为学戒定慧可怜,对文殊菩萨厌恶的这种人搞的。
伪经、会集本都不能称经
以前从来信中知道有两种人不要佛法:一种,练邪教*轮了;还有一种,“我现在唸佛了”,唸佛能不要法吗?如此贬低佛法,排斥佛法。你是皈依三宝的,你不能说我只皈依两宝,不皈依法宝。凡是居士们送来的经书,我都恭恭敬敬收下,至于有没有时间看,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是法宝就要恭敬迎接,我只拒绝伪造的经典,伪造的不能称经,还有东抓一句,西抓一句,会集起来的也不能称经。法师说会集本不能唸,有些人就不念了。有个从海外来的出家人却说:“你们尽管念,如果说念了有罪过,这个罪过算在我身上。”我也不知道他懂不懂因果,别人的因果由你来背,因果可以转移吗?
要取外道的长来补佛教的短吗
真正的佛法有人提倡不要多讲,不要多听,但道教的、儒教的、伪造的经典,却讲得起劲,这至少犯皈依戒。“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你自己皈依的时候跟佛说能做到的,今天怎么学起老子来了?听起《太上老君感应篇》来了?讲起《了凡四训》来了?有人说里边也有好的,意思佛教也应该取长补短么,难道你不承认释迦佛是圆满的?还需要你来补佛教的短吗?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5)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应该鼓励四众弟子走向戒定慧
本次提要:
·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应该鼓励四众弟子走向戒定慧
·“在家修得好”,去娶老婆了
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皈依法,当愿众生”,希望所有的众生,那么首先你自己要做到,“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你是皈依三宝的呀,你能不学法吗?你能不深入经藏吗?有人说三藏十二部怎么学得完,因为学不完,干脆就不学了。好比口渴想喝点水,一看,这么多水啊,我能喝得光吗?干脆就别喝了。肚子饿了,一看,饭桶里那么多饭,别人说你这个肚子怎么吃得了啊?你说对对对,我干脆就别吃了(众笑)。不要怪人家说话巧妙,只怪自己没有智慧。深入经藏,连个深字都不会解说,什么叫深?你站在门口,没有进门,叫门外汉,你一走进门,就叫进门了。你们今天成为佛弟子,已经进门了,进门以后,你再往里迈进一步就叫深。深入经藏并没有叫你三藏十二部都要学完呀,何必吓唬人,吓得很多人不敢学了。
应该鼓励四众弟子走向戒定慧
有很多人不敢跟我学禅定,也是被人家吓的,有人开始对我不了解,说些闲话:“禅定要入魔的,你跟傅老师学什么呀?他讲来讲去戒定慧。”意思我是幼儿园,只能够教拖鼻涕的小朋友。后来呢?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说我讲的法全是正法,有人又反过来说了:“傅老师是什么根机,你是什么根机?你竟然想跟傅老师学,傅老师教的禅定是如来禅,你这种根机能学得会吗?”其实如来禅是什么他也不懂,把我抬得高高的,可望不可即,就把我架空了。破坏四众弟子走向戒定慧的手段:一种把你贬低,一种把你抬高,吓得人家都不敢学。又有说“我是钝根”,你怎么知道你是钝根啊?“我师父说的。”你师父有他心通吗?“没有。”你师父有宿命通吗?“没有。”你师父有知道你前世事情吗?“不知道。”那你师父怎么凭空说你钝根?恭敬法的人要发愿尽量多学一点才对。
“在家修得好”,去娶老婆了
恭敬僧宝,有说现在的和尚像什么?即使没有宝,也应该恭敬僧呀!还有人说“出家修不好”,出家人完了,“在家修得好”,去娶老婆了。如此的贬低僧,抬高居士,应该吗?要不了多少年,出家人都还俗了,居士再也不想出家了,所以这些话是善知识不是善知识,你们自己要好好分别。现在下课。(2001.5.4 第一讲完)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6)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我是佛弟子,我弘扬释迦佛的法
本次提要:
·度我们娑婆众生的是释迦佛
·佛法是修行,不是考古学
·考证别费时太多,断烦恼要紧
·我是佛弟子,我弘扬释迦佛的法
·治病舍近求远,岂不把病拖重了
·释迦佛的弟子要为娑婆世界作贡献
度我们娑婆众生的是释迦佛
来娑婆…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