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都能買到。可是我比你更富有,我自己不需要掏錢。我還要跟同學們打招呼,你們以後別再給我買東西了,我實在太多了,(衆笑)只好倉庫裏放起來。
與一百人做好事,
得到一百人的反饋,這不是一本萬利嗎?
你們爲什麼對我這麼好啊?因爲你們喜歡我呀,如果我沒有給你們做什麼事情,可能你們一時也喜歡不起來吧?我給你們做的貢獻就是讓你們法喜充滿。比如今天大家來聽法,個個高興。今天來聽法的,有一百來個吧?假如有一千一萬個呢?我只是一張嘴巴,付出的代價只是一,收回來一萬個高興,都到我身上,還是我占便宜?而且還會長命百歲呢,這就叫一本萬利。做人要做聰明人,要把自己的愉快,自己的智慧財富,自己得到的幸福,所有的一切,都要送給一切衆生。由于你這樣的布施,使大家歡喜,一萬個人對你反饋,那你不是得到一萬個人反饋的利益了嗎?
人與人之間感情的反饋是自然的,你對他有感情,他也會對你有感情,你幫他一把,他也會幫你一把,用不著開口,完全是自發的,這在人世間是客觀存在的。你對人家笑一笑,人家肯定對你也是笑一笑;你對人家皮笑肉不笑,人家也會朝你苦笑;(衆笑)你給人家一個冷笑,人家還你一個譏笑,都有反饋的呀。
進佛門鬧矛盾,欺壓人,都因爲沒修好報恩
要把居士林搞好,你們對老太太要特別照顧好,她們就是你的媽呀,一切衆生皆父母呀。有人就是有一點看不起,“老太太只會唸阿彌陀佛,懂啥呀”,你別以爲她不懂,她懂得很呢,至少她懂得你這個臉,你臉笑嘻嘻,對她們很親切,很歡迎,她覺得你很好,你臉冷冰冰,唬起了臉,她受不了啊。度衆生要以歡喜心度衆生啊,令衆生歡喜就是令如來歡喜。你布施一個微笑,這就是報恩了。假如社會上都朝不好的一面去發展,以後做好事的人越來越少,占便宜的人越來越多,占了便宜還不知道報恩,結果處處找麻煩,鬧矛盾,人欺人,人壓人,那多苦啊。如果這種風氣帶進了佛門,佛弟子也夠苦的,歸根結底就是沒有修好報恩。
有危害的感情,沖掉了我們的慈悲心菩提心
九十年代初,仁德和尚請我去辦九華山佛學院。有一次開教務會,有個社會上請來的老師說:“我對佛教不太懂,對于這些矛盾,我想問一句,你們佛教是不是也講師生感情啊?”這句話一針見血,意思說:你們修行人怎麼連師生感情都沒有了,難怪矛盾這麼多!其實人都是有感情的,不過呢,衆生煩惱的感情比較多,慈悲心菩提心的感情比較少,所以經常在苦惱裏。一切貪瞋癡都是對我們有危害的感情,非但能沖掉我們的慈悲心、菩提心,使我們修行修不起來,連日常生活都苦得很。
報四重恩(4)
一、報國土恩 二、報衆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講于東營居士林 2006.12.15
要報祖國恩,
要學習釋迦佛對祖國的熱愛
提要:
·要報祖國恩,要學習釋迦佛對祖國的熱愛
·佛教講和合講平等,佛弟子要爲祖國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
·個人、家庭與佛教團體都能和諧,對修行有利又對國家有貢獻
要報祖國恩,要學習釋迦佛對祖國的熱愛
今天首先講一講報祖國的恩,在佛法裏就叫報國土恩。我們生長在中國的土地上,我們是喝祖國的水,吃祖國的飯長大的。今天,國家保護我們宗教信仰的自由,宗教活動場所不受任何人的幹擾與破壞,所以祖國的恩不要忘記。
佛出家以後乃至于修到成佛,他內心充滿對祖國的熱愛。有一次佛的祖國跟鄰國發生了矛盾,鄰國在水源上做了水壩,影響了迦毗羅衛國的水源,矛盾就産生了。佛陀的本國軍力非常強大,鄰國也是非常強大,爲了搶水要打仗,大家知道戰爭要死掉很多人的。
那個時候佛陀穿了袈裟,兩軍的中間有條河,佛就走到河中間的一塊石頭上坐下來。大家出于意料之外,快要打仗了,怎麼來了一個沙門,一看,原來是佛陀。釋迦佛就跟他們講,“你們兩國都是我的親人,”因爲這邊是他父親的祖國,那邊是佛陀媽媽的祖國,“你們今天爲了水,要進行戰爭,爲什麼不協調一下?”大家講自己理由,一方說,“他們做了水壩,影響了我們的水源,他們不應該這麼做。”另一方說,“我們做水壩實際上對他們沒有影響,他們自己懶惰,他們也可以在自己那邊做水壩。”佛陀就跟他們說,“我來出個主意,那邊的水源歸你們,這邊水源歸他們,他們做起水壩對他們有利,你們在自己水源上也做水壩,不是對你們有利嗎?”還問他們,“是水重要還是血重要?你們爲了爭這點水,不好好地協調商量,竟然要犧牲這麼多老百姓的生命。”後來,大家聽了佛陀的話非常受感動,這邊說:“我願意尊重世尊的辦法,聽從教導。”那邊也說:“我也願意這麼做。”佛陀就起身離開了。
不遠處有個淨飯王手下的大臣,在等戰爭勝敗的消息,等得很著急啊,戰鼓剛剛響起來,怎麼停下來了?看見前面來一個修行人,他就去問:“前面打仗,誰打贏了?”佛回答他“雙方都贏了”。
佛陀講的不錯啊,雙方都贏了,雙方都沒有犧牲一個老百姓。咱們國家也提出這樣的口號,叫“雙贏”。雙贏辦法最好,符合佛教的平等精神。
從這個故事來看,佛陀本身就是愛國愛人民愛衆生的,所以我們今天提出愛國愛教,不是在講空話,我們是佛弟子,學佛就是跟佛學,我們應該要以佛陀的愛國精神爲榜樣。
佛教講和合講平等,
佛弟子要爲祖國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
今天一提到愛國,大家都會想到:我遵守法規不犯法,就是愛國呀。這當然沒錯,可是我們佛弟子應該更偉大一點,除了遵守法規以外,還要給祖國做貢獻。比如你們居士要搞好自己的工作,讓祖國發展得更快一點。我們更要做出跟佛教精神有密切關系的貢獻。有人說:我出點錢搞搞慈善事業。這當然也是很好,可是還不夠。國家今天需要我們爲共同構建和諧社會出力,我們要在國家對我們這個希望上做出貢獻。佛教尤其講究和合,講究平等,這對祖國的安定團結能發揮很大的作用。所以國家宗教局的領導也講,希望佛教要在構建和諧社會上發揮積極的作用,因爲佛教本身就講和合。我們佛弟子本身就要過六和生活,所以我們在這方面要跟上形勢,對祖國要做出貢獻。
個人、家庭與佛教團體都能和諧,
對修行有利又對國家有貢獻
你說:“社會這麼大,我個人能管得了這麼多嗎?也輪不著我管啊。”你可以從你能做到的做起啊,從小慢慢做到大。比如說,你先做到個人之間人際關系的和諧,家庭裏也要和諧團結。我們佛弟子特別關心我們的修行,要有個修行場所。拿這兒來說,居士林就是大家修行的場所。國家對我們關心愛護,鼓勵我們把居士林搞好,還希望把東營的佛教搞好,這都對我們有恩,使我們能夠在安定的環境下,過好我們的宗教生活,能好好的修行。那麼我們在佛門裏邊,搞好安定團結,實現和諧,至少對我們自己有利,對國家又有貢獻。
佛弟子最相信因果,我們的一舉一動全在因果裏,且不說叁世因果,至少今世因果我們要明白,所以我們作爲一個佛弟子要念念不忘報恩,使我們所在的佛門場所裏,佛弟子之間處處講究感情,心懷寬大,每個人都高高興興,這樣來構建我們和諧的生活。這個貢獻很大,對祖國、對佛教、對人民、對衆生、對我們自己全會帶來利益。
報四重恩(5)
一、報國土恩 二、報衆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講于東營居士林 2006.12.15
報衆生恩,首先要關心人道
提要:
·報衆生恩,首先要關心人道
·一切衆生都是我過去世的父母,今世又都在關心著我
·對衆生要舍掉貪瞋之心,才能住在平等心裏
·身出家心不出家比不上身不出家心出家的人
報衆生恩,首先要關心人道
我們再講報衆生恩。從佛教的法義來說,衆生包括六道衆生。我們首先要關心人道,因爲我們人跟人之間都有感情,每個人都得到過別人的幫助,如果人道你都不關心,你怎麼會去關心六道衆生?有些人可能智慧不太夠,他想做好事,對于小動物,比如魚啊鳥啊特別關心,可是他對人道不太關心。當然小動物也是衆生,也應該慈悲,可你既然對小動物慈悲,爲什麼不對人慈悲?況且人與人之間是同類啊。人最重要,在佛法裏講必須要取得“衆同分圓滿”。人跟人是同分,這一點要圓滿。比如今天我們聽法唸經修行,周圍都是人啊,假如我不到你們這兒來講法,我到狗堆堆裏去跟它們講法,只有你一個人去,九百九十九個都是狗,也不太像樣吧。(衆笑)狗聽不懂人話的,人能成佛,狗要轉成人身再修行才能成佛,所以疏忽了人,真是知見顛倒。我們都有顆善良的心,心中有父母,念念不忘父母養育之恩,恩重如山啊。如果心中沒有父母,這個人的道德品質敗壞得太不像話了。父母就像大樹的根,沒有父母哪有你呢?今天我們非但要懂得報父母的恩,我們佛弟子心胸更要廣大,還要報衆生恩。
一切衆生都是我過去世的父母,
今世又都在關心著我
佛告訴我們要叁世因果看問題,我們過去世也有父母的,現在這些父母在哪裏啊?都變成衆生了,我們都不認得了。無始以來投胎轉世數也數不清,我們過去世的父母也是多得沒辦法數。佛講過,六道裏都有我們的父母。別的都不講,就講畜生道。畜生道裏種類也夠多的了,上有飛禽,下有走獸,海洋裏有魚。這麼多畜生道都不講,就講狗,狗還有很多種,有黃狗、黑狗、灰狗、白狗。再縮小範圍,別的狗都不講,就講白狗。我們過去作白狗時,光吃白狗的母奶,…
《報四重恩(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