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氣。”想得倒好!你不度他,他來找你麻煩。你不信,你把門關起來修,照樣有人敲你門,稍微敲輕一點,你討厭;敲得重一點,心怦怦跳;拳頭敲, “哎喲,強盜來了。”(衆笑)真能夠讓你安安靜靜關起門來修嗎?所以要求藥師佛消災增福,要學文殊法,能夠團結周圍的一切人。
能如佛所說修行叫法供養,
不照釋迦佛的話去做,那叫邪知邪見
法供養第一句就是“能如說修行”,所以要學法懂法,照釋迦佛的話去修行去實踐去做到,能依教奉行,這才是法供養。說“釋迦佛49年說了那麼多的法,經書已經夠多了,怎麼學呢?”可以把它歸納,法供養這八句話,就是把佛法裏廣大的法供養的含義,總結歸納成八句。能如釋迦佛的話去修行,才叫法供養,不照釋迦佛的話去做,不叫法供養;做反了,那叫邪知邪見。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30)
─────────────────────
傅味琴 講于1998.11.18
菩薩慈悲攝受有情,要以種種
方便幫助衆生走上修行的路
提要:
■ 以法去利益衆生,才是真正的利益
■ 菩薩慈悲攝受有情,要以種種方便幫助衆生走上修行的路
■ 衆生半途迷了路,你度衆生也白度了
■ 如今佛門,懶惰成了時尚,塑畫佛像也不全了,稱佛名號也不全了,恭敬心
也沒了,燒香卻越燒越多,那是被賣香賺錢的人鼓動的
■ 進佛門就是進法門,不進法門不叫進佛門
■ 結緣能令衆生歡喜,爲的是攝引衆生再來聽法
以法去利益衆生,才是真正的利益
第二句,要“利益諸衆生”,以什麼去利益?以法去利益衆生。你們聽了佛法以後,對衆生不能擾亂,只給衆生做好事,不做壞事,衆生對你産生敬仰,就可以講法給他聽聽,以法去利益衆生才是真正的利益。
菩薩慈悲攝受有情,
要以種種方便幫助衆生走上修行的路
第叁句“攝受于有情”,你把衆生團結好了,還要一直團結下去。一個小孩子剛學會走路,媽媽總是手拉著他。從沒見過一個媽媽,拉孩子走了叁步就放手,說:“你自己走!摔倒了也不管我事,我走了。”(衆笑)菩薩都是大慈大悲,我們引衆生進了佛門,還要照顧下去。有時間就陪他來聽法,車錢你付。你要他付車錢,他不高興了,他還你車錢,最好別拿,一拿他明天又不來了。要用種種的方便去攝持衆生。
衆生半途迷了路,你度衆生也白度了
還要引導他叁皈依,引導他受持五戒,在法上要指導他,隨時隨刻作伴侶,這叫梵行侶,是清淨道路上的侶伴。有句話,“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你作爲他的好朋友,爲什麼不讓他靠靠呢?所以“攝受諸有情”,要拉著衆生的手,一步一步、手把著手教他。等他有出離心菩提心,懂得戒定慧的重要性,他有了自覺,你才可以放心。放心也不等于不管,過一星期再去看看他,度衆生哪能度到一半不管了。
現在人所謂的度衆生只是引進佛門,進了佛門以後怎麼樣,他不管了。結果叁天一過,這個人又去練氣功啦,那麼把他氣壞啦,“我白度了。”(衆笑)白度是你自己造成的嘛。
如今佛門,懶惰成了時尚,塑畫佛像也不全了,
稱佛名號也不全了,恭敬心也沒了,燒
香卻越燒越多,那是被賣香賺錢的人鼓動的
如今人都懶惰,禮拜也懶惰,只是彎彎腰,還有人腰也不彎。禮拜要頭碰著地,或者碰著拜墊,只有老年人可以開許不彎下去,因爲防止高血壓,頭太低有危險。畫佛像現在也只畫了一個頭,說是藝術品。畫佛像要畫全,佛像不全是末法現象。最後法怎麼會滅的?因爲什麼都不全了,慢慢就滅掉了。
印經書也要印全,末法時期到最後經書都只是片段,最後連片段都沒有了。有人把整部經東抄一段西抄一段的彙集本,也取名字叫“經”,經成了片段,將來的法就滅在這些做法裏。
連稱佛號也懶惰,要稱“釋迦牟尼佛”,不能稱“牟尼佛”,稱“阿彌陀佛”也不能稱“彌陀佛”,最好加上“南無”,表示恭敬。比如人家問你:“這位老師怎麼稱呼?”或者稱傅老師,或者稱傅味琴老師,不能懶惰,說:“就是味琴啊。”(衆笑)那你幹脆就喊“哎”。(衆笑)
進佛門就是進法門,不進法門不叫進佛門
爲什麼會變成這樣?就是因爲不聽法,樣樣搞錯,是非顛倒,所以“攝受于有情”,要帶著有情進來學法。進佛門就是進法門,不進法門不叫進佛門。
結緣能令衆生歡喜,爲的是攝引衆生再來聽法
“攝受于有情”就是要以法去攝受諸有情,開頭要給衆生歡喜,所以要結好緣,結緣就是令衆生歡喜。我二十二歲在上海佛教青年會聽經,聽完經,我一出去,門口兩個居士,一個給我一只蘋果,另一個給我個饅頭。我高興啊,聽了經還有東西吃,(衆笑)第二天又高高興興去聽經了,這就是結歡喜緣。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31)
─────────────────────
傅味琴 講于1998.11.18
爲除衆生苦,佛說法49年,
善知識爲弘法奔走,這才是代衆生受苦
提要:
■ 有正法的地方必有護法,得到一點加持就起大作用
■ 好吃好話可不能成爲籠絡手段,講正法才是佛弟子攝受于有情應做的事情
■ “代衆生受苦”不等于能消衆生業障,要除苦,只有把煩惱病治好
■ 爲除衆生苦,佛說法49年,善知識爲弘法奔走,這才是代衆生受苦
■ 關起門來修,把自己的業障也關在裏面了;菩提心度衆生,把自己的業障也
趕出來了
有正法的地方必有護法,
得到一點加持就起大作用
今天也准備給大家結個歡喜緣,每人有份供品。可別不要,人家給你結緣,你要領情嘛,人都有感情的,佛門最講究結緣。而且今天結的緣特別殊勝,這兒的供品你們吃了,特別得加持,你們假如得到一只桔子,皮都幹癟了,(衆笑)或者一塊糕,咬都咬不動,(衆笑)你要更高興,因爲供的時間長,誦經誦得多,加持力強。凡是清淨修行的地方,有正法有護法,你得到一點加持就起大作用。
好吃好話可不能成爲籠絡手段,
講正法才是佛弟子攝受于有情應做的事情
“攝受于有情”,《藥師經》上說“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衆生肚子餓了,要給衆生吃好東西,這還不夠,“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然後要給他講法,只有法才是真正的攝受于有情。光靠給吃的,送禮物,那叫拉攏,那就不好。花言巧語也不好,也是籠絡的手段。只有講正法,才是我們佛弟子攝受于有情應該做的事情。
“代衆生受苦”不等于能消衆生業障,
要除苦,只有把煩惱病治好
“代衆生受苦”,比如說,爲了別讓人家太辛苦了,你做一點重的、苦的工作。但有些人常說:“你生病太苦了,你的病移給我吧。”他以爲自己有本事能把別人的病移到自己身上來,(衆笑)這種事我不信。
舉一個例子,這個人腿受了傷,一走路就痛,那麼你背著他,你辛苦了,背得很累啊,他用不著走了,這是代衆生受苦。可是你背不動了放下去,他仍然痛得要命。所以你的苦我來受,並不等于消除了他的業障,不過在某一個階段給他擋一擋罷了,真正要免除苦,要把腿治好。
爲除衆生苦,佛說法49年,
善知識爲弘法奔走,這才是代衆生受苦
又好比醫生、護士,奔走在病人中間,病人吃了藥,他不苦了。爲了要把病人病治好,你的辛苦消除了衆生的痛苦,你這個辛苦,才叫代衆生受苦。
任何的水都要回歸到大海,任何的善事都要回歸到法上去。佛是大醫王,講法49年,爲了使衆生離苦得樂,佛才是代衆生受苦。善知識修菩薩法,到處辛苦奔走,爲的是衆生能聽到佛法,消除煩惱病,他以自己的辛苦,換來衆生的安樂。他本來可以不受這個苦,因爲衆生在苦,甯願我苦。所以你們要發菩提心,要處處利益衆生,提高自己,要用佛法消除衆生的苦,爲的是代衆生受苦。
關起門來修,把自己的業障也關在裏面了;
菩提心度衆生,把自己的業障也趕出來了
佛門裏有些人弘法,到後來卻受了很多苦,他本人總說,“這是我自己業障。”別人則說:“這是代衆生受苦。”如果他關起門來修,也不會這麼辛苦。以前清定上師跟我說:“我總想去閉關,哪怕閉叁年也好。”天天想閉關,天天不閉關,因爲一顆菩提心啊,這麼大年紀,還在辛辛苦苦講經說法度衆生,這才是真正的代衆生受苦。
即使做些小事情也能代衆生受苦,每次講經完,你們年輕人幫忙把拜墊排排好,免得老年人辛苦。你們每次這麼遠趕來聽法也很辛苦,你們應該是爲衆生聽法,將來要把聽到的法去度衆生,以法消除衆生苦難。只爲自己不爲衆生,不叫代衆生受苦。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32)
─────────────────────
傅味琴 講于1998.11.18
正精進是爲了斷煩惱,放下五欲,
斷掉執著,常觀叁業,才能增長諸善根
提要:
■ 一切善根都從佛法中産生,佛法不懂,生不出善根來
■ 禮拜、贊歎、供養、忏悔,以及從戒定慧中出生的種種善法,都叫善根
■ 要正精進,邪精進越精進越糟糕
■ 一切跟修行無關的事,你這麼起勁幹嘛
■ 六根都攝,才能見佛無難,沒有法,佛門就成了旅遊景點,佛弟子也成了遊客
■ 正精進是爲了斷煩惱,放下五欲,斷掉執著,常觀叁業,才能增長諸善根
一切善根都從佛法中産生,
佛法不懂,生不出善根來
“勤修諸善根”,勤就是努力,有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有的學生聰明用錯了地方,想不上學,說是發燒了,爸爸媽媽都相信他。其實他是買了一只烘山芋,放在自己額頭上,再吃到嘴巴裏,拿體溫表一量,39度,所以說幹壞事的大多是聰明人,這可不是好學生啊。你們也不要爲了一點點小事情就不來聽法,不聽法就等于不上課,這就不是好學生。
一切的善根,都是…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20~37)》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