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10~19)▪P2

  ..續本文上一頁要發揚各種各樣的美德,可不能因此把自己看得高,把別人看得低。

  夫妻之間,一束鮮花一只蛋糕,

  遠遠比不上一顆心

  比如說夫妻之間的感情往往從小動作來。丈夫回來了,妻子哪怕叫他休息一會兒,給他泡杯茶,丈夫高興啊。丈夫幫妻子做一點小事情,妻子也高興。我是不大主張外國人這一套,到了生日,送一束鮮花,買一只蛋糕,這僅僅是一個表達。假如做妻子的一心爲丈夫,做丈夫的全心爲妻子,這一對夫妻就美滿了。如果偏了呢,丈夫因爲妻子溫柔,把她看得軟綿綿的,是自己懷抱中一只小狗,那就不對了。

  保持距離就是美,

  不要把別人抓得太緊了,要尊重別人

  人與人之間最好保持一點距離,度衆生要數家裏的人最難度,因爲沒有距離。在衆生這個水平,沒有距離就沒有恭敬心,一切都隨隨便便,太隨便了也就沒有人間的美好。比如一幅油畫遠看非常美,你走近去看,東一堆油墨,西一堆油墨,啥個東西啊?夫妻之間要相敬如賓。太隨便的夫妻,經常吵吵鬧鬧,所以古人說:床上夫妻,床下君子。男女談朋友時,頭一次見面,不大好意思,走起路來,一會兒分開,一會兒又靠攏,分又不是分得很開,靠又不是靠得很攏,如果拍成電影多美啊。到後來就不美了,靠得太緊了,緊緊地抱著腰走,一點風度都沒有,再後來又升高了,抱頭頸了,這美嗎?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要保持一點距離,什麼叫距離?要尊重他的個性,尊重他的愛好,不要把人家抓得太緊了,要求別人樣樣依順你,那樣要求也太高了。稍微有點距離,客觀一點不好嗎?

  要度衆生,就要做到盡自己的一切被衆生利用

  要做好工作,你首先要了解對方的個性脾氣和愛好。你們在別人身上下的功夫太少了,所以不容易合得來。跟衆生一鬧矛盾,你有你的一套,他有他的一套,你度不了衆生。一個人要度衆生,必須要做到盡自己的一切被衆生利用。讓衆生利用你,你就度得了衆生。有人不肯讓衆生利用,還想不通,經常說氣話,“他是利用我呀。”你氣什麼呀?被人利用,好事情啊,如果你不被利用,你功德怎麼産生?他利用你越多,你功德越大。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13)

  ─────────────────────

  傅味琴 講于1998.10.30

  

  

  

    供養一個發菩提心的衆生,

  其功德比供養佛還要大

  提要:

  ■ 菩薩視衆生猶如獨生子,所以衆生都喜歡菩薩

  ■ 一個人沒有利用價值,像躺著的重病人,誰聘你去上班

  ■ 利用人而不願給人利用的就是凡夫

  ■ 供養衆生就是供養如來,因爲如來沒有分別心

  ■ 供養一個發菩提心的衆生,其功德比供養十方佛還要大

  ■ 被人說閑話未必是你錯

  菩薩視衆生猶如獨生子,所以衆生都喜歡菩薩

  孩子爲什麼難以忘記母親?說起來是天性,可是後天的感情,也不能否定。母親甘心情願被孩子利用,孩子可沒有付出什麼。孩子一餓,母親馬上給孩子喂奶,孩子是利用母愛長大的,所以孩子對母親難忘啊。菩薩視一切衆生猶如獨子,對一切衆生像獨生子那樣寶貝,所以衆生都喜歡菩薩。我們都是利用別人長大的,在學校裏利用老師學習技能,再到社會上利用這個技能去賺錢養活自己。

  一個人沒有利用價值,

  像躺著的重病人,誰聘你去上班

  什麼叫“幫幫忙”?就是你給我利用利用。一個人能夠給別人利用,光榮啊,因爲你有利用價值,你有能力,你有技術,你能做供獻。如果一個人沒有利用價值,躺在床上的重病人,有誰聘去上班?所以當別人利用你的時候,不要生氣,這是你培植功德的好機會。

  利用人而不願給人利用的就是凡夫

  眼前你們還不是在利用我的生命時光,利用我的能力,利用我學到的法。這些法都是不容易得來的呢,哪有像你們現在這樣幸福。你所得到的都是利用人得到的,爲什麼你不肯給人家利用啊。願意被人利用的就是菩薩,利用人而不願意被人利用的就是凡夫。

  供養衆生就是供養如來,因爲如來沒有分別心

  布施供養也是一回事情,不要眼睛老是盯著佛,佛經上有句話:令衆生歡喜就是令如來歡喜,供養衆生就是供養如來,因爲如來跟衆生是一體的。我們凡夫有分別心,如來可沒有分別心。如來不以衆生的形態不同,而起分別。如來是以衆生的佛性圓滿,有一個共同體的概念,所以如來說,供養衆生就是供養如來。

  佛經上說,如果你供養一個世間上的好人,這個功德比不上供養一個受五戒的居士;你供養一個五戒居士,這功德比不上供養一個沙彌;供養沙彌比不上供養比丘;供養比丘比不上供養菩薩;供養菩薩的功德,比不上供養佛。人們到此就停住了,後面還有一句:你供養佛,比不上供養一切衆生,他就不說了。

  供養一個發菩提心的衆生,

  其功德比供養十方佛還要大

  宗教以神爲最高,如果信佛的人以佛爲最高,佛教就成了宗教。佛說:衆生最高。否則佛爲什麼要我們發菩提心度衆生啊?佛經上說:你在佛面前供養一盞燈,功德大,供養一百盞燈,一千盞燈,當然功德更大,供養無數燈,那麼功德也無數。如果你在十方如來,每尊佛面前,供養無數的燈,這個功德大不大?佛說,這個功德還比不上你在一個發菩提心的衆生面前供養一盞燈。

  被人說閑話未必是你錯

  有的居士有時會說我閑話,比如說我赤腳進佛堂,穿了短袖子進佛堂,好像對佛不恭敬。因爲他們都是穿長袖子的海青,像舞臺上演戲那樣。其實釋迦佛的衣服連袖子都沒有的,(衆笑)釋迦佛也不穿鞋的,你應該說我學釋迦佛學得更像。所以,如果你修供養,被別人說閑話,未必是你錯。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14)

  ─────────────────────

  傅味琴 講于1998.10.30

  

  

  

    把凡夫身口意供養叁寶,來換取叁寶

  清淨的身口意是個好辦法

  提要:

  ■ 能爲未來佛作供獻,就會不執著一個“我”

  ■ 衆生的煩惱習氣又臭又髒,好比有人要保留大便舍不得拉掉

  ■ 把凡夫身口意供養叁寶,來換取叁寶清淨的身口意是個好辦法

  ■ 發心大,才能供養大,要學普賢菩薩的大行

  ■ 要盡我所有作供獻,才算是真正大供養

  ■ 爲自己保留錢,很危險,要退菩提心的

  能爲未來佛作供獻,就會不執著一個“我”

  有人心只在一尊佛上,我的心都在你們身上,我整天爲你們講法就是爲你們作供獻,因爲你們都是未來佛。《金剛經》裏說一著相就是凡夫,要見相非相方才能見如來。說來說去告訴大家,你一有保留就是執著,執著一個有相,保留一個我,就有我相,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全出來了。

  衆生的煩惱習氣又臭又髒,

  好比有人要保留大便舍不得拉掉

  昨天講到衆生習氣重,脾氣不好,又臭又髒,還舍不得供養,“雖然壞,也是我的啦。”

  有的人連自身最臭的大便還要保留呢!從前一個學生求我去給他一個鄰居病人看病,我不想去,他說:“病人這麼樣想念你,見見面也是個安慰。”我說看病沒把握,見見面可以。到了一看,病人躺在床上,肚子很大,據說是水腫。他的老婆向我反映,他晚上常看見過去死亡的長輩。爲了安慰病人,我裝模作樣在他腹部按了幾下,再問“你今天大便嗎?”他老婆說,“他五天沒大便了,他以前常常這樣的。”我說“我先給他通通大便吧。”我在他肚子上稍微按摩幾下。第二天再去,說,“昨天大便了二次。”全家高興,第叁天大便又是兩次,很多啊。第四天他老婆就有點不高興,“傅醫生,我看差不多了。(衆笑)別讓他再拉大便了,否則全拉光了。”(衆笑)大便還要保留,你說這個人聰明不聰明?

  把凡夫身口意供養叁寶,

  來換取叁寶清淨的身口意是個好辦法

  自己的壞脾氣、壞習慣,就像發臭的大便趕快丟掉。有人說,“我沒有辦法丟掉呀。”有個好辦法,你把壞脾氣、壞習慣、煩惱供養師,師照收不誤。以後你再發脾氣,師就說話了:“你脾氣已經供養我了,你還要要回去啊?”嗡啊吽的意思就是把自己凡夫的身口意供養叁寶,來換取叁寶清淨的身口意,這又是更深一步的意義。

  發心大,才能供養大,要學普賢菩薩的大行

  “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這是香花供養。普賢菩薩爲什麼稱大行?他佛教事業辦得很大,他供養佛是以滿虛空的,像海那樣多的香花來供養十方佛。峨嵋山常能見到一層一層滿虛空的白雲,人們說那就是普賢供海雲。

  一個人能夠大行,起源還是發心大。氣量大的人能辦大事情,老話說“量大福大”,明中去,暗中來嘛。氣量小的人怎麼也富不起來。對窮人要救濟,對窮人氣量大,窮人就能離開苦。對普通人都氣量大,當然對他所尊敬的人更氣量大。對尊敬的人氣量大,人人都願意做受人尊敬的人,所以在供養上,首先要心大,才能夠供養大。

  要盡我所有作供獻,才算是真正大供養

  我年輕時聽說,有一個有海外關系的人,在師兄弟之間發心供養,他拿出一卷外國的卷子面,每個人叁根,叫人家怎麼吃?(衆笑)這就是心量太小,只肯供養一個尾巴。也有人雖然供養的數字很大,其實這點錢對他們來說,真好比牛身上拔一根毛,這還比不上一個窮困的老太太,供養雖小但是盡力作供獻了。供養不在數字多少,盡我所有作供獻,那才算真正大供養。

  爲自己保留錢,很危險,要退菩提心的

  所以我不希望你們回家,你們回家我供養誰啊?我不供養給將來挑重擔的人,也不是上策。要知道把錢留給兒女的不是好爸爸。我就不把錢留給兒女,我是盡我所有作供獻。爲自己保留錢危險啊,要退菩提心的,革命最堅決的就是無産階級,(衆笑)這是從前的老話。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15)

  ─────────────────────

  傅味琴 講于1998.10.30

  

  

  

    打破私有觀念,

  …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10~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