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10~19)▪P2

  ..续本文上一页要发扬各种各样的美德,可不能因此把自己看得高,把别人看得低。

  夫妻之间,一束鲜花一只蛋糕,

  远远比不上一颗心

  比如说夫妻之间的感情往往从小动作来。丈夫回来了,妻子哪怕叫他休息一会儿,给他泡杯茶,丈夫高兴啊。丈夫帮妻子做一点小事情,妻子也高兴。我是不大主张外国人这一套,到了生日,送一束鲜花,买一只蛋糕,这仅仅是一个表达。假如做妻子的一心为丈夫,做丈夫的全心为妻子,这一对夫妻就美满了。如果偏了呢,丈夫因为妻子温柔,把她看得软绵绵的,是自己怀抱中一只小狗,那就不对了。

  保持距离就是美,

  不要把别人抓得太紧了,要尊重别人

  人与人之间最好保持一点距离,度众生要数家里的人最难度,因为没有距离。在众生这个水平,没有距离就没有恭敬心,一切都随随便便,太随便了也就没有人间的美好。比如一幅油画远看非常美,你走近去看,东一堆油墨,西一堆油墨,啥个东西啊?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太随便的夫妻,经常吵吵闹闹,所以古人说:床上夫妻,床下君子。男女谈朋友时,头一次见面,不大好意思,走起路来,一会儿分开,一会儿又靠拢,分又不是分得很开,靠又不是靠得很拢,如果拍成电影多美啊。到后来就不美了,靠得太紧了,紧紧地抱着腰走,一点风度都没有,再后来又升高了,抱头颈了,这美吗?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保持一点距离,什么叫距离?要尊重他的个性,尊重他的爱好,不要把人家抓得太紧了,要求别人样样依顺你,那样要求也太高了。稍微有点距离,客观一点不好吗?

  要度众生,就要做到尽自己的一切被众生利用

  要做好工作,你首先要了解对方的个性脾气和爱好。你们在别人身上下的功夫太少了,所以不容易合得来。跟众生一闹矛盾,你有你的一套,他有他的一套,你度不了众生。一个人要度众生,必须要做到尽自己的一切被众生利用。让众生利用你,你就度得了众生。有人不肯让众生利用,还想不通,经常说气话,“他是利用我呀。”你气什么呀?被人利用,好事情啊,如果你不被利用,你功德怎么产生?他利用你越多,你功德越大。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13)

  ─────────────────────

  傅味琴 讲于1998.10.30

  

  

  

    供养一个发菩提心的众生,

  其功德比供养佛还要大

  提要:

  ■ 菩萨视众生犹如独生子,所以众生都喜欢菩萨

  ■ 一个人没有利用价值,像躺着的重病人,谁聘你去上班

  ■ 利用人而不愿给人利用的就是凡夫

  ■ 供养众生就是供养如来,因为如来没有分别心

  ■ 供养一个发菩提心的众生,其功德比供养十方佛还要大

  ■ 被人说闲话未必是你错

  菩萨视众生犹如独生子,所以众生都喜欢菩萨

  孩子为什么难以忘记母亲?说起来是天性,可是后天的感情,也不能否定。母亲甘心情愿被孩子利用,孩子可没有付出什么。孩子一饿,母亲马上给孩子喂奶,孩子是利用母爱长大的,所以孩子对母亲难忘啊。菩萨视一切众生犹如独子,对一切众生像独生子那样宝贝,所以众生都喜欢菩萨。我们都是利用别人长大的,在学校里利用老师学习技能,再到社会上利用这个技能去赚钱养活自己。

  一个人没有利用价值,

  像躺着的重病人,谁聘你去上班

  什么叫“帮帮忙”?就是你给我利用利用。一个人能够给别人利用,光荣啊,因为你有利用价值,你有能力,你有技术,你能做供献。如果一个人没有利用价值,躺在床上的重病人,有谁聘去上班?所以当别人利用你的时候,不要生气,这是你培植功德的好机会。

  利用人而不愿给人利用的就是凡夫

  眼前你们还不是在利用我的生命时光,利用我的能力,利用我学到的法。这些法都是不容易得来的呢,哪有像你们现在这样幸福。你所得到的都是利用人得到的,为什么你不肯给人家利用啊。愿意被人利用的就是菩萨,利用人而不愿意被人利用的就是凡夫。

  供养众生就是供养如来,因为如来没有分别心

  布施供养也是一回事情,不要眼睛老是盯着佛,佛经上有句话: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供养众生就是供养如来,因为如来跟众生是一体的。我们凡夫有分别心,如来可没有分别心。如来不以众生的形态不同,而起分别。如来是以众生的佛性圆满,有一个共同体的概念,所以如来说,供养众生就是供养如来。

  佛经上说,如果你供养一个世间上的好人,这个功德比不上供养一个受五戒的居士;你供养一个五戒居士,这功德比不上供养一个沙弥;供养沙弥比不上供养比丘;供养比丘比不上供养菩萨;供养菩萨的功德,比不上供养佛。人们到此就停住了,后面还有一句:你供养佛,比不上供养一切众生,他就不说了。

  供养一个发菩提心的众生,

  其功德比供养十方佛还要大

  宗教以神为最高,如果信佛的人以佛为最高,佛教就成了宗教。佛说:众生最高。否则佛为什么要我们发菩提心度众生啊?佛经上说:你在佛面前供养一盏灯,功德大,供养一百盏灯,一千盏灯,当然功德更大,供养无数灯,那么功德也无数。如果你在十方如来,每尊佛面前,供养无数的灯,这个功德大不大?佛说,这个功德还比不上你在一个发菩提心的众生面前供养一盏灯。

  被人说闲话未必是你错

  有的居士有时会说我闲话,比如说我赤脚进佛堂,穿了短袖子进佛堂,好像对佛不恭敬。因为他们都是穿长袖子的海青,像舞台上演戏那样。其实释迦佛的衣服连袖子都没有的,(众笑)释迦佛也不穿鞋的,你应该说我学释迦佛学得更像。所以,如果你修供养,被别人说闲话,未必是你错。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14)

  ─────────────────────

  傅味琴 讲于1998.10.30

  

  

  

    把凡夫身口意供养三宝,来换取三宝

  清净的身口意是个好办法

  提要:

  ■ 能为未来佛作供献,就会不执着一个“我”

  ■ 众生的烦恼习气又臭又脏,好比有人要保留大便舍不得拉掉

  ■ 把凡夫身口意供养三宝,来换取三宝清净的身口意是个好办法

  ■ 发心大,才能供养大,要学普贤菩萨的大行

  ■ 要尽我所有作供献,才算是真正大供养

  ■ 为自己保留钱,很危险,要退菩提心的

  能为未来佛作供献,就会不执着一个“我”

  有人心只在一尊佛上,我的心都在你们身上,我整天为你们讲法就是为你们作供献,因为你们都是未来佛。《金刚经》里说一着相就是凡夫,要见相非相方才能见如来。说来说去告诉大家,你一有保留就是执着,执着一个有相,保留一个我,就有我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全出来了。

  众生的烦恼习气又臭又脏,

  好比有人要保留大便舍不得拉掉

  昨天讲到众生习气重,脾气不好,又臭又脏,还舍不得供养,“虽然坏,也是我的啦。”

  有的人连自身最臭的大便还要保留呢!从前一个学生求我去给他一个邻居病人看病,我不想去,他说:“病人这么样想念你,见见面也是个安慰。”我说看病没把握,见见面可以。到了一看,病人躺在床上,肚子很大,据说是水肿。他的老婆向我反映,他晚上常看见过去死亡的长辈。为了安慰病人,我装模作样在他腹部按了几下,再问“你今天大便吗?”他老婆说,“他五天没大便了,他以前常常这样的。”我说“我先给他通通大便吧。”我在他肚子上稍微按摩几下。第二天再去,说,“昨天大便了二次。”全家高兴,第三天大便又是两次,很多啊。第四天他老婆就有点不高兴,“傅医生,我看差不多了。(众笑)别让他再拉大便了,否则全拉光了。”(众笑)大便还要保留,你说这个人聪明不聪明?

  把凡夫身口意供养三宝,

  来换取三宝清净的身口意是个好办法

  自己的坏脾气、坏习惯,就像发臭的大便赶快丢掉。有人说,“我没有办法丢掉呀。”有个好办法,你把坏脾气、坏习惯、烦恼供养师,师照收不误。以后你再发脾气,师就说话了:“你脾气已经供养我了,你还要要回去啊?”嗡啊吽的意思就是把自己凡夫的身口意供养三宝,来换取三宝清净的身口意,这又是更深一步的意义。

  发心大,才能供养大,要学普贤菩萨的大行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这是香花供养。普贤菩萨为什么称大行?他佛教事业办得很大,他供养佛是以满虚空的,像海那样多的香花来供养十方佛。峨嵋山常能见到一层一层满虚空的白云,人们说那就是普贤供海云。

  一个人能够大行,起源还是发心大。气量大的人能办大事情,老话说“量大福大”,明中去,暗中来嘛。气量小的人怎么也富不起来。对穷人要救济,对穷人气量大,穷人就能离开苦。对普通人都气量大,当然对他所尊敬的人更气量大。对尊敬的人气量大,人人都愿意做受人尊敬的人,所以在供养上,首先要心大,才能够供养大。

  要尽我所有作供献,才算是真正大供养

  我年轻时听说,有一个有海外关系的人,在师兄弟之间发心供养,他拿出一卷外国的卷子面,每个人三根,叫人家怎么吃?(众笑)这就是心量太小,只肯供养一个尾巴。也有人虽然供养的数字很大,其实这点钱对他们来说,真好比牛身上拔一根毛,这还比不上一个穷困的老太太,供养虽小但是尽力作供献了。供养不在数字多少,尽我所有作供献,那才算真正大供养。

  为自己保留钱,很危险,要退菩提心的

  所以我不希望你们回家,你们回家我供养谁啊?我不供养给将来挑重担的人,也不是上策。要知道把钱留给儿女的不是好爸爸。我就不把钱留给儿女,我是尽我所有作供献。为自己保留钱危险啊,要退菩提心的,革命最坚决的就是无产阶级,(众笑)这是从前的老话。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15)

  ─────────────────────

  傅味琴 讲于1998.10.30

  

  

  

    打破私有观念,

  …

《文殊真言念诵略法(10~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