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1~9)▪P2

  ..續本文上一頁說盂蘭盆經》裏就有一句“或在山間禅定”。什麼人最莊嚴?修定的人最莊嚴,修定的人出生相好,修定的人能發光,修定的人出智慧,所以菩薩相好光明以自嚴,是以定力自己莊嚴自己,相好必須要有定力來轉,智慧必須要有定力來開。

  歸依禮敬文殊菩薩,目的是回如來的家

  “衆等至心歸命禮”,一切佛菩薩都是我們應該歸依的,要盡形壽皈依。禮就是頂禮,歸就是回家。有人以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回家,那是方便,你還沒有到家呢,好比你半路走不動了,只好到五星級賓館去休息幾天,五星級賓館是你家嗎?西方極樂世界蓮花不是一個終點啊,我們的家在哪裏?如果家在蓮花裏,爲什麼蓮花要開,你要出來呢?一個修行人不懂佛法,觀念錯誤,將來很難到目的地。那麼究竟歸到哪裏?歸到如來的家。我們是從老家出來的流浪漢,現在要回家,結束流浪生死的過程,所以成佛才是我們真正的家。叫你回到如來的家,意思就是叫你自己成佛。皈依就是這個意思。

  修行要依靠法,沒有法就沒有路,走錯了路更危險

  依就是依靠,依靠法回老家。老家不好回,路上障礙多,土匪強盜多,只有一個方法,要打,從前有支歌叫《打回老家去》。坐在沙發上想回家,哪有這麼容易?跟煩惱打仗要拼的,你拼得過煩惱就是勝利,你打不勝它,仍然不得解脫。你要到彼岸也是依靠法走過去,你要成佛也是從法這條路走過去。沒有法就沒有路,一切都空想。走錯了路更糟糕,尤其是人生之路,獨來獨往,就等于一個人在深山裏走路,沒有人給你指路,你能走得到嗎?走錯路,野獸多得很,不把你吃掉才怪。

  佛弟子不接受法,自搞一套等于不修行

  現在的修行人,你別看他們自得其樂,自以爲是,因爲他們現在還活著。活著的人不修行,他也有他的一套,運動員有運動員的一套,打牌的人也有自己的一套,他們個個自在得很,心安理得,以爲做人就是要這麼享受。所以你進佛門不懂佛法,也有你的一套,有什麼稀奇?七搞八搞,跟社會上人沒多大區別。

  光有名號沒有法,等于想去大城市沒有地圖

  你想回家,你法都沒有,你依靠什麼呀?比如你光知道美國的名號,沒有地圖,你怎麼去啊?一個名號只是告訴你有這個地方。你發願去,可你總得要有個地圖才不會走錯路,你總得找個交通工具才能去啊。這些就是法。佛從來沒有說過只要念一句名號,不要法,就行得通。那是人說的。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4)

  ───────────────────────────

  傅味琴 講于1998.10.28

  

  

  

    出離煩惱是修行成就的根子,

  文殊菩薩的般若智慧斷煩惱最快

  提要:

  ■ 南無就是皈依,金剛上師要有金剛智

  ■ 金剛就是成佛,金剛智慧最鋒利,能斷一切煩惱

  ■ 斷煩惱的出離法是修行成就的根子,文殊菩薩的般若智慧斷煩惱最快

  ■ “文殊師利菩薩”翻譯成漢文是妙吉祥菩薩

  ■ 四皈依以師爲首,因爲師能代表叁寶

  南無就是皈依,金剛上師要有金剛智

  “南無皈依”,南無就是皈依,用兩個名稱重複一下,表示慎重。

  “金剛上師”,上師是“無上大寶師”的簡稱,最高最殊勝,具有金剛智慧。沒有金剛智慧,你的智慧就還沒有到最高峰。哪怕你把佛法學得精通,那只是文字般若。金剛智要能悟到般若真谛,要一個法能通無量法,好比一個武藝高超的人,雖然手裏只有一把劍,可是他的劍術變化無窮,各路都通,那樣這把劍才發揮得出威力。

  金剛就是成佛,金剛智慧最鋒利,能斷一切煩惱

  金剛就是成佛,佛稱金剛,所以佛乘就是金剛乘。佛的智慧最鋒利最堅固。文殊菩薩稱金剛上師,因爲文殊菩薩是諸佛之師,文殊智慧就是金剛智慧,你得到文殊智慧,就能成佛。智慧好比一把寶劍,文殊智慧這把寶劍削鐵如泥,削竹子、木頭,更不在話下了。一把刀全靠鋼口堅固鋒利,同樣是一把刀,刀鋒上沒有鋼口,這把刀沒用的。一個修行人,要看他斷煩惱的本事,看他斷煩惱的手段,斷煩惱的善巧方便和力量,才能判斷得出他是什麼智慧。

  出離煩惱是修行成就的根子,

  文殊菩薩的般若智慧斷煩惱最快

  衆生愚癡,釋迦佛不得不以衆生喜歡的口味來度衆生,這是不得已的。如果衆生以佛的智慧來修行,那不知道要快多少倍。這麼好的路爲什麼走不通啊?不是走不通,是衆生想不通,沒有辦法只好這樣。成佛並不難,是度衆生難,可是必須要度衆生才能成佛——這是指無上正等正覺。如果你想不度衆生就成佛,你成就法身,這倒不難,修禅定就能成就法身。你要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必須度衆生。度衆生其實也不難,難在你度衆生時對衆生不要發脾氣,這最難。有我執法執,度衆生就難,沒有我執法執,度衆生就容易,說到底還是出離道最難。這樣子一層一層跟你們分析,你們就明白了根子還是在了脫生死的出離法上,離開了出離法,什麼都是空想。出離法歸根結底是斷煩惱。衆生成佛難道這麼難啊,因爲有煩惱拖後腿所以麻煩,離開斷煩惱想成就,你騙誰呀?你修什麼行啊?那麼煩惱這麼厲害,用哪種方便最容易斷?金剛智。文殊菩薩的般若智慧無所不斷,你斷不了的煩惱,用文殊菩薩智慧去斷,就准能斷掉,像這樣的智慧再也沒有更高的,因爲圓滿了。

  “文殊師利菩薩”翻譯成漢文是妙吉祥菩薩

  “文殊師利”,《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上譯成“曼殊室師”,只是音有點不同。翻譯成漢文爲妙吉祥菩薩。“摩诃薩”就是大,連起來就是“菩薩大”,這是印度的文法,用中國的文法稱就是大菩薩。

  四皈依以師爲首,因爲師能代表叁寶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叁皈依,連“皈依金剛上師文殊師利菩薩摩诃薩”是四皈依,四皈依簡單地講就是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四皈依中,爲什麼把皈依師放在第一位。因爲師代表叁寶,不僅是個代表,師本身就是叁寶。師是叁寶,對此很多人都想不通,其實一想就通。你到寺院裏不是見佛像就禮拜嗎?泥塑木雕從來不講一句法,也不說一句話,今天什麼樣子,明天仍然那個樣子。不學法整天朝泥塑木雕拜,這叫修行?拜泥菩薩,不是真的叫你拜泥塑木雕,是教你修恭敬心呀。看見衆生一點不恭敬,你恭敬心修在哪裏?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5)

  ───────────────────────────

  傅味琴 講于1998.10.28

  

  

  

   文殊法破一切相,

  有相就有障礙,有相就不得自在

  提要:

  ■ 著相的人容易顛倒,認爲不會講法的菩薩比講法的菩薩更殊勝

  ■ 有法才有佛,有法才有師,師有覺、有法、有戒,所以師即是佛,即是叁寶

  ■ 不著相的人,能以善巧方便獲得殊勝利益

  ■ 文殊法破一切相,有相就有障礙,有相就不得自在

  ■ 皈依佛竟,永不皈依天魔外道。學外道就破皈依戒

  ■ 皈依法竟,永不皈依外道典籍。書印錯了罪過很大

  ■ 未往生說往生,往生說未往生,都是妄語,應說真實語,知言知,不知言不知

  著相的人容易顛倒,

  認爲不會講法的菩薩比講法的菩薩更殊勝

  可是人們頭腦裏的菩薩,就是這樣的,也不吃飯,也不說話,一動不動。真的碰到一個菩薩會吃飯會走路會動,反說他不是菩薩,這叫觀念錯誤。著相著得厲害,人就要顛倒。所以第一步要有,第二步就要空。第一步哪怕泥塑木雕不會動也是好,第二步如果這位菩薩能說幾句法,豈不更好?

  有法才有佛,有法才有師,師有覺、有法、有戒,

  所以師即是佛,即是叁寶

  有法才有佛,有法才有師,沒有法不過是一個偶像。因爲師有覺悟,而且他的覺悟比你大,覺就是佛寶;師有法,就是法寶,師清淨,慈悲清淨就是僧寶。爲什麼你能把泥塑木雕看成佛,而不能把師看成佛?說師總是師,佛總是佛呀。那麼你也應該說木頭總是木頭,佛總是佛。這你怎麼不執著呢?

  不著相的人,能以善巧方便獲得殊勝利益

  尤其是修金剛智的人,沒有極大的恭敬心,沒有極大的福報,是修不成的。如果你把師看成叁寶,恭敬心也有了,福報也有了。你心裏想向師頂禮,你得到的是向師頂禮的福報,你心想是向佛頂禮,你得到的是禮佛的福報,一切唯心造嘛。愚蠢的人著相,有智慧的人就不執相,他運用心理上的善巧方便去獲得更殊勝的利益。這就是四皈依的道理。

  文殊法破一切相,有相就有障礙,有相就不得自在

  現在釋迦佛涅槃了,你哪兒去皈依佛啊?你把師看成佛不就是皈依佛了嗎?而且你不要懷疑,要真的去做。你不肯這樣做你就得不到利益。舞臺上要你叫他爸爸,而且要把他當作真爸爸,你不肯叫他爸爸,爸爸說“兒啊兒啊”,這個兒子不吭聲,觀衆要退票。所以要成就,就得修文殊法,文殊法是破一切相的法。有相就有障礙,無相就無障礙,有相不自在,無相大自在。

  皈依佛竟,永不皈依天魔外道。學外道就破皈依戒

  “皈依佛竟,永不皈依天魔外道”,除了佛法以外,全是外道。儒教不是佛教,道教也是外道。嚴格地說醫蔔星相全是外道,但是現在這裏的外道是指修行上的區別。數理化作爲我們居士謀生的手段,還是可以的,但是在修行上你不能學外道。佛教所以衰落得很快,混亂得很快,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就是“佛教道教儒教本是一家”,佛教混亂不純粹,根子就在這裏,所以我最反對在佛門裏講《了凡四訓》。我們居士都有個姓有個名,出家了沒有姓只有名,有的出家人也加了一個姓,釋迦佛的釋,叫釋某某,你既然這麼崇拜袁了凡,你就應該叫袁某某。

  皈依法竟,永不皈依外道典籍。書印錯了罪過很大

  “皈依法竟,永不皈依外道典籍”。外道的書一律都不准看,尤其是氣功、老子《道德經》以及其他教的經典。現在佛門裏的人寫的書,錯誤很多。書印錯要背罪過的,混亂了…

《文殊真言念誦略法(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