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50~63)▪P3

  ..續本文上一頁拿一只只梨朝他頭上打過去,把他頭都打破,流出血了。旁人看不過,說“你這麼笨,怎麼不躲一躲呢?”他反而說那個人是愚人,“他看見我頭上沒有毛,就以爲是一塊大石頭,拼命地往這兒丟。”

  現在末法時期,佛門裏也有很多這樣的愚人,佛說過,到了末法時期,就會有人主張一句半語就能徹底究竟圓滿,說這是佛教滅相,罪過之大乃至永失人身。現在看看這種人多得很,經常聽到有人說:只要一句就圓滿了,戒定慧也在裏邊了。那麼問他幾個戒定慧的問題,他就一問叁不知。假如有人好心勸他,“你既然懂得這麼少,趕快去學學戒定慧,以後你就懂了嘛。”他反而笑這個人可憐,“叫我去學戒定慧,這個人真笨!我僅僅說了只要一句,戒定慧就在裏邊了,這個人以爲我真的懂戒定慧,就來問我,真好比把我這個腦殼當大石頭,噼裏啪啦把東西往我頭上丟。他應該明白,我這兒什麼也沒有,我只有一句呀,你來問我幹什麼呢?”我看這個比喻用在這個地方倒蠻恰當的。佛講的話每句話都能夠包含極其廣大深奧的含義。

  以心力去推動緣起,消除煩惱,達到心淨

  昨天我還聽說,上海有一個禅定班的老同學,原來發心要來我這兒學。後來但又想到那邊去學,後來還是到那邊去了。聽說一去就出家了,也不知道他走了幾個地方,現在回來了,他說:當初聽傅老師講法,認爲是普普通通的。現在我在外面走一走,我才明白,老師講的法都是極高極高的法。

  今天要告訴你們的是兩個重要的內容,以心的力量去推動種種的緣起,使煩惱融化,還要使它消除不清淨的東西。

  今天講到這裏。(回向)(講于2002.5.1)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55)

  ─────────────────────────

  傅味琴講于  2002.3.25

  

  一切都可以變化,心理習氣也可以融解,去掉自己的壞脾氣,四衆弟子就團結起來了

  提要:

  ·一切都可以變化,心理習氣也可以融解

  ·煩惱跟覺悟,根子是一個,空不掉煩惱執著,佛性就被障礙住了

  ·打破了小我,衆生的佛性就跟十方如來的佛性融合起來了,這就是大乘的

  法身成就

  ·衆生的煩惱習氣各不相同,四衆弟子本是一家,去掉自己的壞脾氣,大家

  就團結起來了

  ·佛弟子要過六和生活,團結爲上,佛弟子都不壞,煩惱最壞

  ·牛會歎氣,犬會救主人,一切衆生都能聽佛的話,這個世界多好

  一切都可以變化,心理習氣也可以融解

  我們已經知道,世間上的一切都可以變化,而且本身就在變化,連鋼鐵這麼硬,照樣能熔化成水,石頭也可以熔解,包括樹林花草全可以融解,四大所成的身體,人的心理習氣也可以融解,可以變化就是可以融解。一個人修行把習氣融解掉,佛性會不會也融化掉呢?佛性還是佛性,就好比一件衣服,把肮髒洗掉了,仍然是幹淨。

  煩惱跟覺悟,根子是一個,

  空不掉煩惱執著,佛性就被障礙住了

  煩惱跟衆生的覺悟,乃至于從覺悟中出來的菩提心、慈悲心,根子是一個。我們說衆生皆有佛性,其實佛性就是覺悟,覺悟就是空。如果你空不掉煩惱,空不掉執著,佛性就被煩惱執著障礙住了。佛性本身就是空,本來就是遍滿法界,因爲衆生起了煩惱,執著了,就放不大了。如果去掉了煩惱執著,我們本有的佛性充滿法界,跟十方如來一模一樣,都融合爲一體了。所以佛性本來就是圓滿的,其實圓滿也是假名。

  打破了小我,衆生的佛性就跟十方

  如來的佛性融合起來了,這就是大乘的法身成就

  怎麼恢複本有的佛性?你打破了小我,去掉了煩惱執著,你這個佛性就跟十方如來佛性融合起來了,一融合你就了脫生死,這是大乘的法身成就。衆生如果都能這樣,那麼衆生跟衆生的佛性也就融合了,所以不好的就是煩惱習氣。

  衆生的煩惱習氣各不相同,四衆弟子本是一家,

  去掉自己的壞脾氣,大家就團結起來了

  煩惱習氣雖然是從一個根子出來的,但每個人的煩惱習氣仍然是各不相同,好比四兄弟一媽所生,可是四個兄弟經常吵架打架,因爲各有各的脾氣。

  古來祖師說“煩惱即菩提”,這句話要講講清楚,否則反會誤解。煩惱即菩提就等于說它們是一母所生的,它們都有父母的血統,可是煩惱還是煩惱,菩提還是菩提,不能混在一起。就好比四兄弟雖是一母所生,仍然要吵架打架,一個跟弟弟說,“我是經過大哥同意的。”弟弟說“大哥是大哥,我是我,我仍然不同意。”如果四個兄弟去掉了自己的壞脾氣,不吵架打架了就會團結成一個人那樣。

  衆生所以會鬧鬥爭,合不來,就因爲煩惱習氣團結不起來。四衆弟子本是一家,團結不起來,都是煩惱習氣在做怪。

  佛弟子要過六和生活,團結爲上,

  佛弟子都不壞,煩惱最壞

  所以佛說要和合,要過六和生活。如果不聽法,不懂得煩惱的危害,也不知道怎麼去消除煩惱,那麼仍然和合不起來。雖然大家都是佛弟子還要拍桌子,一個說,“你這麼欺負我,我也是佛弟子。”另一個說,“你是佛弟子,難道我不是佛弟子嗎?”既然大家是佛弟子,還是團結爲上。佛弟子都不壞,煩惱最壞。

  牛會歎氣,犬會救主人,

  一切衆生都能聽佛的話,這個世界多好

  人會跟人打架,人還會跟狗打架,狗也會跟狗打架。還有人跟牛打架,牛有時候不聽話,它用牛角來撞人,人就用鞭子抽它。最後還是人最凶,牛打不過人的,所以牛經常歎氣,叫做老黃牛歎氣,誰被欺負了總要歎氣。其實牛也好,狗也好,人也好,都是衆生,衆生的脾氣都可以轉變的。烈馬可以訓練成良馬;牛可以耕田,狗,不光能看門,對主人還忠心耿耿,狗救人的事情很多啊,稱爲義犬。火燒起來了,主人睡得很熟,狗就叫,主人醒不過來,狗就跳上去,咬住主人的被子,拼命地拖,把主人拖醒了,所以狗也有慈悲心,也有覺悟。如果一切衆生都能聽佛的話,這個世界多好。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56)

  ─────────────────────────

  傅味琴講于  2002.3.25

  

  貪瞋癡融化了,感情還存在,

  這種無貪無瞋無癡的感情,使同學都成了梵行侶

  提要:

  ·蛇咬人,是因爲人要把它打死

  ·智慧的火,能把衆生的煩惱融化,就再也見不到狗脾氣和牛脾氣

  ·貪瞋癡融化了,由貪瞋癡引起的種種矛盾,也全融化掉了

  ·貪瞋癡融化了,感情還存在,這種無貪無瞋無癡的感情,使同學都成了梵

  行侶

  ·要用佛法的智慧去轉變煩惱,最重要的是要信仰釋迦佛,信仰了才會去皈

  投依靠

  蛇咬人,是因爲人要把它打死

  有的人說蛇是壞蛋,毒蛇一咬就把人毒死。可是我當年也是在山裏走的人,峨嵋山、五臺山、九華山,我從來沒被蛇咬過,有的蛇看見我就遊走了,還有種小蛇挺好看的,經常碰到,也沒有被它咬。爲什麼咬你啊?你要抓它,它是保衛自己,被你抓去就沒命了,所以咬你。人爲什麼抓蛇?無非是貪心瞋心,貪心想吃蛇的肉;瞋心看見蛇可恨,你不咬我,我也要把你打死。

  智慧的火,能把衆生的煩惱融化,

  就再也見不到狗脾氣和牛脾氣

  前兩天報紙上還登了一張照片,一只鵝頭鑽在美國總統的西裝裏表示親熱。

  假如我們人類互相同情,互相融合,那不是很好嗎?那必須要通過煩惱的轉變,煩惱轉變只有通過智慧,沒有智慧你怎麼轉變?智慧能斷掉煩惱,智慧的火也能把衆生煩惱習氣像煮東西一樣,把它煮爛,融化掉。

  好比把牛肉、豬肉,狗肉,放在一起煮,煮得都融化掉了,你還能分得清,哪個是狗肉、牛肉嗎?分不清了。所以當煩惱融化的時候,再也看不見狗脾氣、牛脾氣、馬脾氣,因爲都融化掉了,這是打打比方。

  貪瞋癡融化了,由貪瞋癡引起的

  種種矛盾,也全融化掉了

  有人瞋恨心太大,有人貪心太大,有人小氣得很,有人愚蠢得很,大家都能夠把這些脾氣,用智慧的火融化掉,互相之間就能合得起來了。你原來瞋恨的脾氣融化掉了,你再不會用瞋恨去對付別人了。同樣,小氣融化掉了,心量變得很大,貪心瞋心癡心融化掉了,在這個集體裏再也找不到。由貪心瞋心癡心而引起種種的矛盾,全融化掉了。

  貪瞋癡融化了,感情還存在,這種無貪無瞋無癡

  的感情,使同學都成了梵行侶

  貪心瞋心癡心本身是一種感情,貪瞋癡融化掉了,感情還是存在,變了無貪無瞋無癡的感情。就好比鍋子裏,這些材料融化掉了,變成醬也好,湯也好,這些成份還是存在的,可是你找不到哪個是牛肉,哪個是狗肉。

  所以當我們不清淨的、極其肮髒的壞脾氣、壞習氣,種種貪瞋癡融化掉的時候,咱們仍然是有感情的人,不會變成木頭人。可是這個感情就變成清淨的、沒有貪瞋癡的感情。我們同學就變成清淨侶伴,叫梵行侶,伴侶總是有感情的,可是很清淨。

  要用佛法的智慧去轉變煩惱,最重要的是要

  信仰釋迦佛,信仰了才會去皈投依靠

  這是要通過智慧的火來燒啊,世間上智慧也在勸人做好人,可是世間智慧不徹底不究竟圓滿。我們是要用佛法的智慧來燒、來融化,所以最重要的是皈依,皈依就是信仰,信仰了才會去皈投依靠。要信釋迦佛,要信釋迦佛講出來的道理,要信繼承釋迦佛道理在修行的弟子們。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57)

  ─────────────────────────

  傅味琴講于  2002.3.25

  

  佛菩薩的身口意天天在度衆生,要把凡夫的身口意轉爲菩薩的身口意,就得靠菩提心和慈悲心

  提要:

  ·學了佛法要依教奉行,身口意才能清淨

  ·佛弟子清淨身口意,應比世俗人更高尚

  ·佛菩薩的身口意天天在度衆生,要把凡夫的身口意轉爲菩薩的身口意,就

  得靠菩提心和慈悲心

  ·融化煩惱要靠出世間法的智慧,才能達到身清淨,語清淨…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50~63)》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