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性空,轉染成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講于2002.2.14
歸敬頌:諸佛正法賢聖叁寶尊,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
爲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空氣流動成爲風”是佛法的道理
提要:
·不學法怎麼叫學佛呢,學法才不浪費生命時光
·“空氣流動成爲風”是佛法的道理
·一切汙染的東西不可能與空合在一起
·衆生的煩惱不會影響衆生的佛性,所以衆生能成佛
·成佛是恢複佛性的本來面目
不學法怎麼叫學佛呢,學法才不浪費生命時光
你們外地來的同學中有老同學,有新同學,給你們講的法太深了,新同學聽不懂,講得太淺了,老同學這麼遠來,聽不到想聽的法,也有點失望。今天要講的法應該說是很深的,爲了大家都能夠聽得懂,我只有深淺同時來講,所以叫深入淺出。
同學們來是想學法吧。有人說是來看傅老師,看傅老師只會來一次,第二次不來了,“上一次看過了,老頭子有什麼好看的!”大家都是學佛的,學佛不學法怎麼叫學佛呢?只有學法才不浪費生命的時光。
再說一句啓發的話,我今年73歲了,你們也73歲了,沒多少年了,尤其是你們全心全意來這兒學佛、修行的,也應該是跟我同一個年齡,爲什麼這麼說?如果我再活五年,你們也只有五年的法聽,我活十年,只有十年法聽,我活兩年,你們只有兩年的法聽。當然,你到別的地方去聽法,那是另外一碼事。所以不要再浪費自己生命的時光了,時間一去不複返。
“空氣流動成爲風”是佛法的道理
今天要講的法法義很深,也極殊勝。首先要知道佛法闡明的既是人生的真理,也是宇宙的真理,因爲我們都是在整個法界裏邊,所以離不開法界的種種相。小時候念書,有這麼一句很簡單的話:空氣流動形成風。一聽誰都知道,這句話其實是佛法,它分叁方面來講,空是空,氣是氣,風是風。
一切汙染的東西不可能與空合在一起
氣不是空,空也不是氣。空永遠不變,整個宇宙是個空,是寂靜不動的,非常清淨。今天科學上說空氣汙染了,實際染汙的是氣,不是空。空是染汙不了的,一切染汙的東西也不可能跟空合在一起。
比如陽光從窗外照進屋來,就可以看到空中很多灰塵在飄動,但是灰塵只能飄在空裏,而不能跟空合起來。
衆生的煩惱不會影響衆生的佛性,
所以衆生能成佛
衆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空,永遠清淨,永遠不動。衆生的煩惱就是灰塵,灰塵不可能跟佛性合起來,就好比空中的灰塵不可能跟空合起來。灰塵可以停留在空裏,但是不管它動也好,不動也好,對空不會有所影響。同樣道理,衆生的煩惱不會影響衆生的佛性,所以衆生都能成佛。
成佛是恢複佛性的本來面目
再打個比方,一架錄音機,有沒有?有,一拆散就沒有了,沒有一架錄音機是拆散不了的,因爲它是零件配起來的。同樣的道理,一件髒衣服,一洗就幹淨。髒衣服能洗幹淨,因爲衣服本身是幹淨的,不過髒的東西粘在上面罷了。由于這樣的道理,所以衆生能成佛,成佛就是恢複佛性的本來面目。
空是空,氣是氣,
氣一動就成風,這就是緣起
提要:
·空是空,氣是氣,佛性是佛性,煩惱是煩惱,兩者不一樣
·“煩惱即菩提”不是嘴上講的,而是要你去親證的境界
·佛性不可能變,煩惱會變
·蓮花出自汙泥,但蓮花與汙泥二者不能混淆
·宇宙一切都在運動,但宇宙本身寂靜不動
·宇宙的規律跟神無關,四大所成的物質,全在變動中
·空中的氣一動就成風,這就是緣起
空是空,氣是氣,
佛性是佛性,煩惱是煩惱,兩者不一樣
氣跟空不一樣,氣有沒有?有,空有沒有?如果有就不叫空,空是什麼也沒有,連空這個名字也沒有,因爲大家要說話,要溝通思想,就給每個東西取了一個名稱,這是人取出來的。氣要變,空不會變,一萬年之前的天空是這個樣子,再過一萬年的天空仍然這個樣子,永遠不變。氣會變雲,雲會下雨,雨下到海洋裏河流裏,它又會變汽升上去。所以空是空,氣是氣,這個要弄清楚。再聯系起來說,佛性是佛性,煩惱是煩惱,兩者不一樣,這個要明確。
“煩惱即菩提”不是嘴上講的,
而是要你去親證的境界
有人愛說“煩惱即菩提”,問他爲什麼煩惱即菩提,他回答不出來。你回答不出來,懂也不懂講什麼?煩惱即菩提不是嘴上講的,而是要你去親證的境界,它本身是講不出來的。你講了,聽的人又悟不到,他也沒有達到這個境界,聽了以後就亂說一通,把佛法全搞壞了。今天且不談這些,今天咱們是學佛,在學習上就要有步驟,就要弄懂。
佛性不可能變,煩惱會變
我們回過來說,煩惱絕不可能把佛性染汙,它僅僅是飄在佛性上的一些灰塵,所以能夠洗幹淨。佛性不可能變化,煩惱會變化:有人看見他喜歡的東西,心裏馬上就變化了,看見好吃的,貪吃,好衣服,貪漂亮。這種貪心就是煩惱,它會千變萬化,來一個境就變一變,還會變成別的,如果吃到後來,有一口咬上去沒煮熟,他非但沒有了貪心,不喜歡吃了,而且變了不高興,甚至會冒火,憎惡人家。所以煩惱會變化的。
蓮花出自汙泥,但蓮花與汙泥二者不能混淆
佛性跟煩惱是不一樣的,蓮花是從汙泥中長出來的,可是蓮花仍然是蓮花,汙泥仍然是汙泥,不要混淆。哪怕兒子是媽媽生出來的,可是媽媽仍然是媽媽,兒子仍然是兒子。佛法要根據事實講,你在理上能夠高一層的融通,那是你自己悟到的,自己沒悟到,你就不要亂講,否則人家問你幾個爲什麼,你又回答不出來。
宇宙一切都在運動,但宇宙本身寂靜不動
再回到題目上,空是空,氣是氣,空不變不動,氣隨時隨刻在變化。氣是不是人製造出來的?宇宙本來的規律就是這樣。我們說宇宙的一切都是寂靜的,是從寂靜上來講,也就是從空來講。科學家說宇宙的一切都在運動,也沒錯,是從宇宙存在的元素來講。
宇宙的規律跟神無關,
四大所成的物質,全在變動中
宇宙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不是神創造的,跟神沒有關系,佛說“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一個規律。拿氣來說,它具足四大:空氣潮濕變成雨,水大;立春後氣溫回升,夏天時酷暑炎熱,所以氣本身就有一個暖性,火大;當水汽結成冰雹的時候,它有硬性,地大;氣流通就會成風,風一直在動,這是風大。四大所成的物質,全是在變動中。
空中的氣一動就成風,這就是緣起
再講風。我們吹到一陣風,有時這陣風迎面吹過來,有時從背後吹過來,吹過來還會吹過去,有時候沒風,有時候又有風了。人們還發明了電風扇,你一開風扇,扇頁“呼呼”轉動,氣流動得快了,就成了風。因爲有電風扇,有空中的氣,因緣條件具足了,電風扇一動,氣也動了,氣一動就成風了,這就是緣起。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講于2002.2.14
要入定就要修息,觀息就是修風
提要:
·沒有空就沒有緣起,緣起的東西會變,體性也是空,所以叫性空
·學佛要學佛的智慧,卻給不懂的人搞成了迷信
·智慧不高,哪來圓滿,大覺悟才能成佛
·理論要實踐,要親自證到這種境界,那才是你的東西
·要在空的基礎上緣起,沒有緣起,衆生什麼也不懂
·沒有緣起,什麼也空不了,修行首先要修由空緣起的風
·一切四大所成,地水火風從風輪開始
·要入定就要修息,觀息就是修風
沒有空就沒有緣起,
緣起的東西會變,體性也是空,所以叫性空
沒有空就沒有緣起。氣是在空裏,如果不在空裏,它怎麼流動啊?凡是緣生的東西都離不開空,好比凡是兒子都離不開媽媽生出來,也可以反過來說,有空才能緣起,緣起出生的東西本身就不固定,會變的,從空中産生,所以緣起的東西體性也是空,因爲它會變的,會變就叫性空。
學佛要學佛的智慧,卻給不懂的人搞成了迷信
你們想學佛,就要學佛的智慧。有人說傅老師是在講科學,在講辯證法。佛學本來就是科學,本來就是辯證法,是給不懂的人搞成迷信了。
智慧不高,哪來圓滿,大覺悟才能成佛
修行怎麼修啊?修行首先要修好一個空,能夠在空中得到覺悟,這是修行人的覺悟。世間上人的覺悟呢?“人總要做好人啊,不要做壞事”,也叫覺悟,佛弟子的覺悟是在這個基礎上更高一層,否則你智慧不高,哪來圓滿?首先有個小覺悟,然後要有個大覺悟。小覺悟不過是個好人,大覺悟才能成佛。
理論要實踐,
要親自證到這種境界,那才是你的東西
我講課講了很多很多空的道理。可是就算我給你們講了空,你也只是道理上明白,可你並沒有修,也沒有實踐。實踐了還要親證,要親自證到這種境界,那才是你自己的東西。
要在空的基礎上緣起,
沒有緣起,衆生什麼也不懂
修行要在空的基礎上修緣起。沒有緣起,衆生什麼也不懂。一個人說話,發音器官的配合能發出音來,本身就是緣起。比如我們眼睛看到茶杯,心裏明白,這叫茶杯,嘴巴一動,說出一個“茶杯”,全是緣起。說話用的詞句,本身就是緣起。沒有茶杯的名字以前,就沒有這個名稱,這個名稱也是人取出來的。這一切都叫緣起。
沒有緣起,什麼也空不了,
修行首先要修由空緣起的風
修行的方法很多很多,假如每一個方法稱一個法門,就有很多很多的法門,稱爲“八萬四千法門”。今天給你們講的是最裏邊最精要的話…
《緣起性空,轉染成淨(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