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觀念上去這樣理解,也不過僅僅停留在世間法。世間法是有漏法,這個漏洞彌補了,另外一個漏洞又出來,因爲他沒有釜底抽薪。
我們更要樹立出世間法的道德觀念
出世間法有出世間法的觀念,有出世間法道德修養的准則。我們不一定要說出世間法跟世間法是有矛盾的,對立的,但至少也應該要認識到,有漏跟無漏本身就是個矛盾。我們認爲世間上確實在改善,可是也不能否認在改善中仍然出現了漏洞。所以我們更要樹立出世間法的道德觀念,如果世間法的道德觀念跟出世間法道德觀念有矛盾,我們從以往生活來講,可以承認世間法的道德觀念,在出世間法上講,我們就不能停留在世間法的道德觀念上,而要更加提升。提升的方法,並不是鍋裏的水開了再給它加一點冷水,而是把鍋底下的火都要滅掉,那樣才是根本解決問題。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23)
傅味琴 講于浙江開化文殊院 2005.7.23(淩晨)
我們每天無非生活在“我”的習氣裏
提要:
·生死流轉全在世俗生活裏
·我們每天無非生活在“我”的習氣裏
·貪瞋癡不在裏,不在外,在你的心裏
·人的形象消失,不可能使貪瞋癡消失
·我們的心有善有惡,所以形成六道裏的升降沈浮
·不論你看得見看不見,痛苦都在不斷增加
生死流轉全在世俗生活裏
執著于我,執著于法,執著于習氣,所以難以出離生死。生死從哪裏來?生死從世俗來,整個的世俗生活全是在生死流轉裏。生死在此岸,生死並不在彼岸。事物都要一分爲二,在世俗生活裏,世間上一切有善有惡,在出世間法的觀點裏,世間法的一切貪欲煩惱是被全盤否定的,否則你是了不脫生死的。這麼說根據在哪裏?根據在,你要達到徹底的成就,連出世間的法到最後還要放下,你世間的法還拿著不放,那不是不對了嗎?所以金剛經裏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我們每天無非生活在“我”的習氣裏
我們每天無非是生活在自己的習氣裏,無非是生活在一個“我”裏,“我”是什麼?凡夫的我是由貪瞋癡組成的,不然他不可能站在凡夫的地位,如果貪瞋癡沒有了,他就是阿羅漢了。而凡夫的貪瞋癡與生俱來,因爲我們講叁世因果。心裏的貪瞋癡一動,你必然會起心動念,必然會心裏想一套,那個也是法。想了一套之後,你有所行動,有所造作,就是有所追求,追求到了以後,又有各種各樣的享受,這些都是法。所以我們是怎麼生活的?以貪瞋癡的我去運轉貪瞋癡的法,而且長期以來非常堅固,敏感性極強。
貪瞋癡不在裏,不在外,在你的心裏
哪怕一個人腦子有問題,人們稱爲癡呆,可是這個癡呆的人仍然貪瞋癡很敏感。如果癡呆人把貪瞋癡斷掉,這個癡呆的人就證了阿羅漢果了,當然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貪瞋癡根子在哪裏?根子在心裏有種子。拿癡呆來說,癡呆也滅不了貪瞋癡,如果這個人癡呆看好了,仍然有貪瞋癡。所以貪瞋癡不在癡呆裏邊,也不在癡呆外邊,在你心裏。
一般說來,不是癡呆的人,有能力的聰明人,更容易發展貪瞋癡。所以我們還應該明白,貪瞋癡也不在聰明裏,也不聰明外,而在你心裏。
人的形象消失,不可能使貪瞋癡消失
咱們這顆心並不是今世才有的,從無始以來我們就有這顆心,否則怎麼會無始以來做老衆生呢?即使你人的身體毀滅了,下一世變成狗的身體了,貪瞋癡還在狗的心裏,所以貪瞋癡不根據你形象的變化而變化,哪怕同樣是人,也不根據你男的變女的,女的變男的,貪瞋癡總是存在。所以人的形象僅僅是短時間內的一個假相,所謂“有相皆虛妄”。人的形象的消失,不可能使貪瞋癡消失。
我們的心有善有惡,所以形成六道裏的升降沈浮
貪瞋癡本身有貪瞋癡的變化,而且隨時隨刻在變,或者增上,或者減輕,或者囂張,或者暫時平複一下。打個比方說,我們的心除了貪瞋癡以外,還有種種動態,有時打妄想,有時昏沈,有時瞌睡,有時精神好,有時精神差,有時想得個起勁,有時傻乎乎地,這也是變化。所以六道都有生死,而六道衆生種種的形象的變化,從這一道到那一道,從那一道到這一道,全是虛妄,因爲這不是根子,根子在貪瞋癡。由于因緣比較複雜,有時候有善心,有時候有惡心,有時候有福氣,有時候沒福氣,這就形成了六道裏的升降,浮沈。
不論你看得見看不見,痛苦都在不斷增加
我們承認人世間是苦的,畜生道更苦,餓鬼道地獄道更苦。有人說餓鬼道地獄道沒見過,其實人間就有餓鬼道地獄道。醫院裏的病人,不管你看見看不見,他都在痛苦中。僅僅是你到醫院去看他,看見病人很苦,你就承認苦,你離開醫院,你看不見了,可是醫院裏病人還是在苦。如果是癌症病人呢?如果這個病是治不好的呢?或是等死的病人呢?不管你看得見看不見,痛苦都在不斷增加。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24)
傅味琴 講于浙江開化文殊院 2005.7.23(淩晨)
沒有“病”,何用“藥”,這就是涅槃的境界
提要:
·人間的地獄、餓鬼、畜生是無形的,因爲人尚有做人的福氣
·修行就是轉,難轉不是不能轉
·修行與習氣是一場硬碰硬的鬥爭,最後勝利是修行者
·人的煩惱有升降,病有輕重,成就了法身則無惱亦無病
·沒有病何用藥,這就是涅槃的境界
人間的地獄餓鬼畜生是無形的,因爲人尚有做人的福氣
也就是說人間的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我們看得見。但是無形的,憑我們眼睛看不見的這種餓鬼道地獄道在你看不見的時候更加痛苦。因爲人間的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至少他還是個人,僅僅人受到了叁惡道的苦,他既然是一個人,還沒死,他還有點福氣,死掉了,做人的福氣都沒有了,投生到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去,那更是苦得不得了。
修行就是轉,難轉不是不能轉
修行就是一個轉,難轉不過難,但不是不能轉,有智慧有覺悟的人,就應該把它轉過來。用什麼方法?就是用修行的方法。修行方法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其實歸納起來也不過一個原則,一塊冰非常牢固,一種方法把冰敲碎,變了一粒一粒的,它的力量就小了,一種方法等太陽出來,一下全都融化掉了。一件衣服髒得不得了照樣能洗幹淨,你只要多花點功夫,方法上提高一下,拿能洗油漬的洗衣粉洗,還不是洗幹淨了?哪怕你洗幹淨了顔色不夠白,拿漂白粉一漂還不是雪白的?
修行與習氣是一場硬碰硬的鬥爭,最後勝利是修行者
流轉生死有流轉生死的法,我們要出生死輪回也有出生死輪回的法,以法對法,哪怕流轉生死的法非常堅固,我們執著得厲害,習氣很深,還是有辦法,我們出生死輪回的法也要非常堅固,修行的習氣很深,最後硬碰硬一場鬥爭。誰厲害誰勝利,誰打敗誰完蛋。阿羅漢就是勝利者,成佛是所有勝利者中最圓滿的。如果繼續流轉生死,不是願力流轉,而是煩惱流轉,是凡夫身你就失敗了或者說修行尚未成就。
前一輩子失敗了今世繼續做人,還算你幸運,再給你一次鬥爭的機會,還有希望,就看你這一輩子到底勝利還是失敗。既然有勝利的例子,當然我們最後勝利是肯定的。
人的煩惱有升降,病有輕重,成就了法身則無惱亦無病
此岸的衆生可以到彼岸,彼岸的阿羅漢不會再回到此岸,因爲他已煩惱斷盡。我們的煩惱有時升上去,有時沈下來,有時重,有時輕,不管重,不管輕,仍然是在煩惱裏。舉例說,人皮肉的身體,有時候生病,病好了,有時候又要生病,所以不解決問題,因爲你總有這個皮肉的身體,四大所成,經常鬧矛盾,一鬧矛盾就生病,可是靠這個皮肉的身體可以成就法身,成就了法身根本不會生病。
沒有病,何用藥,這就是涅槃的境界
一件肮髒的衣服決定能洗幹淨,用什麼洗?當然用清水洗了,洗幹淨了,清水也就用不著了。爲什麼?這件衣服上永遠保留著清水,人能穿嗎?衣服洗幹淨了還有水份,要放太陽裏曬,曬得清水一點都沒有了,人才能穿上去。修行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我們現在在修行的路上,隨時隨刻在進行修行的工作,斷煩惱的工作,圓滿菩提心的工作,因爲我們在路上,如果到彼岸了,什麼也沒有了,就好像證了法身,沒有病,何用藥?這種完全解脫的境界,什麼都不需要了。這種境界就叫涅槃。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25)
傅味琴 講于浙江開化文殊院 2005.7.23(淩晨)
歪理十八條就成了堅固難轉
提要:
·髒衣要洗淨,清水曬幹才能穿,所以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佛法使你解脫,使你成就,離開了這個原則就不是佛法
·把四顛倒再顛倒過來,就是涅槃的“常樂我淨”
·要從道谛進入滅谛,有情有煩惱有覺悟,所以能成佛
·歪理十八條就成了堅固難轉
·佛性是常,煩惱是無常
·煩惱是一種緣起,所以會變化,因爲煩惱性空
·煩惱是世俗法,真谛是寂靜寂靜的甚深空性
髒衣要洗淨,清水曬幹,才能穿,所以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涅槃就是彼岸。在從此岸到彼岸的過程裏,好比要洗幹淨衣服,我們必須取清水,最後的成就,爲了使這件衣服能穿在身上,還要把清水曬幹,所以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當然前面一個法是正法,在你成就的時候,你病好了,爲什麼還要抓藥呢?否則也不正常。非法是指煩惱。
佛法使你解脫,使你成就,離開了這個原則就不是佛法
所以難轉能轉,我們在佛法裏能夠找到真理,在佛法裏能夠找到方法,所有的佛法都是方法,所有的佛法都能使你轉。因爲所有佛法不離開一個原則。是這個原則使你轉變,使你解脫,使你成就。如果離開了這個原則,這個法就不是佛法。這個原則是什麼?就是叁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從大乘來說,再加一個…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20~2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