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10~19)▪P3

  ..續本文上一頁無常的,這倒想得少,想得最多的是:我就不相信,難道我的命運這麼壞?我就不承認我失敗,我還要拼博,我還要有所追求,盡想著我要擺脫痛苦,我必須要去找快樂。就像小孩子玩肥皂泡泡,一個泡泡吹出來癟掉了,另一個泡泡又吹出來了,吹不完地吹,有人到老年了,還在吹肥皂泡泡,結果跑到老年婚姻介紹所去了。

  沈溺在世間快樂裏的人,很少結果仍是快樂的

  修行第一步就要念無常。你不念無常,你不會覺悟的。非但要念我們人的生命無常,而且要覺悟到宇宙的真理:宇宙人生都在運轉,都在變化,這種變化就是無常。永恒的真理就是空。有,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只有空才是絕對。一有,你喜歡長的東西,你說長的好,他喜歡短的東西,他說短的好。長的短的,最後還不是無常了,變掉了。人世間也是如此,你喜歡這個人皮膚是白的,你就會說“白如玉”;你喜歡這個人,可是他皮膚是黑的,你也會說,“黑裏俏”。其實白也好,黑也好,死了以後你還會喜歡嗎?屍臭不使你嘔吐才怪。快樂也無常,人世間的快樂裏包含著痛苦。尤其是沈溺在快樂裏的人,很少結果仍然是快樂的。

  陶醉在書畫歌唱裏的人,結果自己也瘋了

  譬如30年代有個電影明星,人稱“金嗓子”,在她演的戲裏,曾經快樂地唱出:“你教我書,你教我畫,我報答你的是歌唱。”可是這幕戲的後半部,她卻又唱起了“花兒從此不許開,鳥兒從此不許唱,我不要這個瘋狂的世界。”可惜這位明星自身的遭遇也沒有從俗世的迷惑中醒過來,據說她自身也由于感情上的刺激而瘋了。

  苦人往往比享福的人長壽

  福氣少享爲妙,一個人快樂的時候就是享福的時候,福氣享完了,你用什麼來抵抗你的苦報,來抵抗你的業障?我們常說修行只能在苦裏修,修行人貪好吃好穿,樣樣貪好,那你不是培福,你是在消福了。實際上我們細細地觀察人生,就可以明白,一般來說,苦的人倒反而長壽,享福的人,反而長壽不了。從前的婦女比男人長壽,因爲婦女苦啊,生孩子、養孩子、抱孩子、還要搞廚房,從早忙到晚。男的呢一回家泡杯茶,看報紙。一般家庭裏,也是老奶奶比較多,老爺爺比較少,因爲男的比女的享福啊。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15)

  傅味琴 講于浙江開化文殊院 2005.3.23(淩晨)

  

  

  “諸行無常”是對治衆生的“無常常倒”

  提要:

  ·富人不享福並不等于他沒福氣

  ·修行人的福氣要用在修行上

  ·人間的惑、業、苦不停在流轉

  ·修行要忍苦,得到的智慧覺悟卻是永遠的

  ·“諸行無常”是對治我們衆生的“無常常倒”

  富人不享福並不等于他沒福氣

  你要知道福氣也是無常,你享受一點就減少一點。修行人講享受,你福氣越來越少,你修得起來嗎?要有福氣的人才修得起來,沒福氣的人是修不起來的。有人理解錯了,說:“我沒有福氣啊,我很苦啊。”其實很苦的人往往倒是有福氣。億萬富翁出來都像窮光蛋,剛有點小富的人,出來的時候倒是西裝筆挺的。外國有個億萬富翁,皮鞋爛了也不換,連根鞋帶,也是斷了打個結再用,誰看得出他是億萬富翁?因爲他不露的嘛。享福的人福氣都露在面上,給人家看的,好像他多大福氣多麼有錢似的。有的人不貪享福,甯願過苦生活,可是他看不到的福氣可厚啦!他今世不求享福,那並不等于他沒有福氣啊,而許多人一等到有享福的緣來了,就拼命地享福,衆生就是這麼愚癡。

  修行人的福氣要用在修行上

  從前年輕人哪有什麼福氣,表面上看起來每個月只有十八元工資。有的年輕人結婚只花了五元錢,好像他們是沒福氣的人。一等到改革開放了,富的全是這些過去拿十八元工資的人。

  修行人的福氣不要用在生活上,要用在修行上,那樣你的成就就快了。

  人間的惑、業、苦不停在流轉

  一切皆無常。世間上的享受,包括我們人世間所感到的幸福、快樂,或者兩兩相愛,都是無常,可是人在那個時候最容易受迷惑!起惑、造業、受苦,人受苦從哪裏來?都是從造業來。造業都是從起惑來。苦了更起惑,更造業,更加苦,所以惑業苦惑業苦,一直不停地流轉。

  修行要忍苦,得到的智慧覺悟卻是永遠的

  對于世俗的一切,我們修行人要觀無常,從無常中覺悟;對于佛法的一切也要觀無常,也要從無常中覺悟,可性質兩樣了。修行中也會苦啊,人們常說:“你們這裏生活這麼苦,條件這麼差!”坐時要盤腿,腿子疼也是苦;聽法,要聽一個多小時,也是苦;我們念經修禅定,一坐下去至少叁個小時,也是苦。所以修行中有種種的苦,我們要從苦中得到覺悟。苦樂皆無常,我們觀樂無常,我們不貪愛樂,我們觀苦無常,忍一忍苦就過去了,而你從苦中得到的利益,獲得的智慧覺悟,那可是永遠屬于你的,永遠不會消失。因爲覺悟和智慧都是無形的東西,它們沒有相,而我們在人世間追求的東西,都是有形有相的。有形有相就會壞,無形無相就能長久。

  “諸行無常”是對治我們衆生的“無常常倒”

  “諸行無常”就是對治我們衆生的“無常常倒”。譬如說月亮只有十五這一天是圓的,到了十六就不圓了,因爲被地球的影子遮蓋了。由于月亮一直在轉,所以月亮有行,行了就要缺,行了就會不圓。如果你要保持天天看見的月亮都是圓的,除非星球不運轉了,所以說花好月圓只是空話。人們喜歡拍照,還特別喜歡拍合家歡,過了兩年,生離的生離了,死別的死別了,就拿我們家來說,父親死了,母親也死了,弟弟也死了,弟媳婦也死了。花好能好多久?沒幾天就枯了。以前《新民晚報》上登了一篇小文章挺有趣,因爲每家新開的酒家,門口都擺著鮮花,外國人看了不理解:這些花籃過了兩叁天,全都枯萎了,那不是好景不長嗎?但是中國人照樣花籃送得個起勁,即使好景不長,至少現在挺好。假如明天不好,到明天再說吧。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16)

  傅味琴 講于浙江開化文殊院 2005.3.23(淩晨)

  

  

  法沒有一個固定的主體,所以“法無定法”

  提要:

  ·法沒有一個固定的主體,所以“法無定法”

  ·在貪欲的惡性循環裏,人的體質就下降

  ·“漏”就是貪瞋癡,滅掉貪瞋癡才能圓

  ·法是在不斷變化中圓滿的,所以“諸法無我”

  法沒有一個固定的主體,所以“法無定法”

  諸法無我,法本身沒有一個固定的主體,也沒有一個不變的自性,一切法都在變化。拿世間法來說,經常在變化,人們稱爲提高改進,以求圓滿。但是改進了幾千年,也沒有圓滿。只有佛說得最對,法無定法。法沒有一個主體,也沒有一個我,它是隨著因緣條件的變化,不斷在變化的。包括宇宙也是這樣,你改變了其中一個條件,宇宙也會變化。

  在貪欲的惡性循環裏,人的體質就下降

  譬如說現在天氣越變越熱,這是因爲人類的愚蠢,給宇宙增加了一些不好的因素,氣候就因此發生變化了。以前的天氣,大多數是風調雨順,當然也有的地方出現水災旱災,現在除了水災旱災以外,普遍都是風不調,雨不順。那麼人類爲什麼要給宇宙增加惡劣的因素,導致惡劣的變化呢?廢水廢氣還不是從貪心裏出來的?科學家說臭氧層空洞形成的原因,跟家家戶戶的電冰箱有關系,可是家家戶戶誰肯不用電冰箱?電冰箱工廠裏也照樣拼命在生産,還不是爲了工廠多賺錢,爲了生活享受,結果貪享受,天氣變熱,熱了麼更要冰箱、空調,空調冰箱越多,天氣越暖,搞得團團轉,始終沒有擺平過,而在這種惡性循環裏,人的體質就下降了,這是從壞的方面去說的。

  “漏”就是貪瞋癡,滅掉貪瞋癡才能圓

  從好的方面去說,既然諸法性空,法也是無常,法也沒有主體,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壞的方面轉成好的方面。人世間也都想往好的方面去轉,可是轉來轉去得不到好結果,往往表面上得到一點好結果,隱藏在背後的是更壞更惡劣的後果。爲什麼人世間轉不好?而佛菩薩或修行人就能轉得好?這裏的關鍵是什麼?人世間即使有一顆好心,想幹點好事,可是衆生心裏都有貪瞋癡,他貪瞋癡放不下,那麼想出來的東西也在貪瞋癡裏,所以世間上一切法叫作有漏法,漏就是貪瞋癡。佛法稱爲無漏法,只有滅掉了貪瞋癡,我們才能達到圓滿。

  貪瞋癡是惡法,你心地好,想從好的方面圓滿,可是貪瞋癡會對你的這個好的願望進行破壞,進行幹擾。就拿吃飯來說,咱們耳朵裏常聽到“你要多吃一點”,很少聽到“你少吃一點”,結果病從口入,你拼命地吃,吃傷了,趕快送醫院。細細研究一下,那還不是因爲貪瞋癡的原因?而且你說貪瞋癡的話,衆生特別喜歡聽,因爲他心裏有貪瞋癡啊,一聽馬上就合拍了。

  法是在不斷變化中圓滿的,所以“諸法無我”

  “諸法無我”,既然法沒有一個主體叫作我,你何必去執著它呢?你即使執著它,它仍然是要變。這個法也包括出世間法。我們靠出世間法來達到覺悟,但衆生是不可能一下子成佛的。修行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大悟,要不斷地小悟,才慢慢累積起來變成一個大悟。所以我們的覺悟,也是一層一層累積,一層一層提高的,從小變到大,從不圓滿變到圓滿,既然是變化的,這就叫法無我。

  “人無我”,人也是無我啊,“我”能做主宰嗎?要想不老,它偏要老。法也是如此,你要行這個法,可是發生了另外的情況,你不得不改變啊。

  所以不管世間法出世法,法都是無我。今天講到這兒。(回向)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17)

  傅味琴 講于浙江開化文殊院 2005.3.24(淩晨)

  

  

  “法我習氣”都從執著來,難轉不等于不能轉

  提要:

  ·習氣從執著來

  ·一個念頭就會下一個種子,有痕迹就有痕迹作用

  ·種子很細難以感受,但仍在起作用

  ·習氣難以感受,但作用很強

  ·“法我習…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10~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