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无常的,这倒想得少,想得最多的是:我就不相信,难道我的命运这么坏?我就不承认我失败,我还要拼博,我还要有所追求,尽想着我要摆脱痛苦,我必须要去找快乐。就像小孩子玩肥皂泡泡,一个泡泡吹出来瘪掉了,另一个泡泡又吹出来了,吹不完地吹,有人到老年了,还在吹肥皂泡泡,结果跑到老年婚姻介绍所去了。
沉溺在世间快乐里的人,很少结果仍是快乐的
修行第一步就要念无常。你不念无常,你不会觉悟的。非但要念我们人的生命无常,而且要觉悟到宇宙的真理:宇宙人生都在运转,都在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无常。永恒的真理就是空。有,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只有空才是绝对。一有,你喜欢长的东西,你说长的好,他喜欢短的东西,他说短的好。长的短的,最后还不是无常了,变掉了。人世间也是如此,你喜欢这个人皮肤是白的,你就会说“白如玉”;你喜欢这个人,可是他皮肤是黑的,你也会说,“黑里俏”。其实白也好,黑也好,死了以后你还会喜欢吗?尸臭不使你呕吐才怪。快乐也无常,人世间的快乐里包含着痛苦。尤其是沉溺在快乐里的人,很少结果仍然是快乐的。
陶醉在书画歌唱里的人,结果自己也疯了
譬如30年代有个电影明星,人称“金嗓子”,在她演的戏里,曾经快乐地唱出:“你教我书,你教我画,我报答你的是歌唱。”可是这幕戏的后半部,她却又唱起了“花儿从此不许开,鸟儿从此不许唱,我不要这个疯狂的世界。”可惜这位明星自身的遭遇也没有从俗世的迷惑中醒过来,据说她自身也由于感情上的刺激而疯了。
苦人往往比享福的人长寿
福气少享为妙,一个人快乐的时候就是享福的时候,福气享完了,你用什么来抵抗你的苦报,来抵抗你的业障?我们常说修行只能在苦里修,修行人贪好吃好穿,样样贪好,那你不是培福,你是在消福了。实际上我们细细地观察人生,就可以明白,一般来说,苦的人倒反而长寿,享福的人,反而长寿不了。从前的妇女比男人长寿,因为妇女苦啊,生孩子、养孩子、抱孩子、还要搞厨房,从早忙到晚。男的呢一回家泡杯茶,看报纸。一般家庭里,也是老奶奶比较多,老爷爷比较少,因为男的比女的享福啊。
法我习气,坚执难转(15)
傅味琴 讲于浙江开化文殊院 2005.3.23(凌晨)
“诸行无常”是对治众生的“无常常倒”
提要:
·富人不享福并不等于他没福气
·修行人的福气要用在修行上
·人间的惑、业、苦不停在流转
·修行要忍苦,得到的智慧觉悟却是永远的
·“诸行无常”是对治我们众生的“无常常倒”
富人不享福并不等于他没福气
你要知道福气也是无常,你享受一点就减少一点。修行人讲享受,你福气越来越少,你修得起来吗?要有福气的人才修得起来,没福气的人是修不起来的。有人理解错了,说:“我没有福气啊,我很苦啊。”其实很苦的人往往倒是有福气。亿万富翁出来都像穷光蛋,刚有点小富的人,出来的时候倒是西装笔挺的。外国有个亿万富翁,皮鞋烂了也不换,连根鞋带,也是断了打个结再用,谁看得出他是亿万富翁?因为他不露的嘛。享福的人福气都露在面上,给人家看的,好像他多大福气多么有钱似的。有的人不贪享福,宁愿过苦生活,可是他看不到的福气可厚啦!他今世不求享福,那并不等于他没有福气啊,而许多人一等到有享福的缘来了,就拼命地享福,众生就是这么愚痴。
修行人的福气要用在修行上
从前年轻人哪有什么福气,表面上看起来每个月只有十八元工资。有的年轻人结婚只花了五元钱,好像他们是没福气的人。一等到改革开放了,富的全是这些过去拿十八元工资的人。
修行人的福气不要用在生活上,要用在修行上,那样你的成就就快了。
人间的惑、业、苦不停在流转
一切皆无常。世间上的享受,包括我们人世间所感到的幸福、快乐,或者两两相爱,都是无常,可是人在那个时候最容易受迷惑!起惑、造业、受苦,人受苦从哪里来?都是从造业来。造业都是从起惑来。苦了更起惑,更造业,更加苦,所以惑业苦惑业苦,一直不停地流转。
修行要忍苦,得到的智慧觉悟却是永远的
对于世俗的一切,我们修行人要观无常,从无常中觉悟;对于佛法的一切也要观无常,也要从无常中觉悟,可性质两样了。修行中也会苦啊,人们常说:“你们这里生活这么苦,条件这么差!”坐时要盘腿,腿子疼也是苦;听法,要听一个多小时,也是苦;我们念经修禅定,一坐下去至少三个小时,也是苦。所以修行中有种种的苦,我们要从苦中得到觉悟。苦乐皆无常,我们观乐无常,我们不贪爱乐,我们观苦无常,忍一忍苦就过去了,而你从苦中得到的利益,获得的智慧觉悟,那可是永远属于你的,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觉悟和智慧都是无形的东西,它们没有相,而我们在人世间追求的东西,都是有形有相的。有形有相就会坏,无形无相就能长久。
“诸行无常”是对治我们众生的“无常常倒”
“诸行无常”就是对治我们众生的“无常常倒”。譬如说月亮只有十五这一天是圆的,到了十六就不圆了,因为被地球的影子遮盖了。由于月亮一直在转,所以月亮有行,行了就要缺,行了就会不圆。如果你要保持天天看见的月亮都是圆的,除非星球不运转了,所以说花好月圆只是空话。人们喜欢拍照,还特别喜欢拍合家欢,过了两年,生离的生离了,死别的死别了,就拿我们家来说,父亲死了,母亲也死了,弟弟也死了,弟媳妇也死了。花好能好多久?没几天就枯了。以前《新民晚报》上登了一篇小文章挺有趣,因为每家新开的酒家,门口都摆着鲜花,外国人看了不理解:这些花篮过了两三天,全都枯萎了,那不是好景不长吗?但是中国人照样花篮送得个起劲,即使好景不长,至少现在挺好。假如明天不好,到明天再说吧。
法我习气,坚执难转(16)
傅味琴 讲于浙江开化文殊院 2005.3.23(凌晨)
法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体,所以“法无定法”
提要:
·法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体,所以“法无定法”
·在贪欲的恶性循环里,人的体质就下降
·“漏”就是贪瞋痴,灭掉贪瞋痴才能圆
·法是在不断变化中圆满的,所以“诸法无我”
法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体,所以“法无定法”
诸法无我,法本身没有一个固定的主体,也没有一个不变的自性,一切法都在变化。拿世间法来说,经常在变化,人们称为提高改进,以求圆满。但是改进了几千年,也没有圆满。只有佛说得最对,法无定法。法没有一个主体,也没有一个我,它是随着因缘条件的变化,不断在变化的。包括宇宙也是这样,你改变了其中一个条件,宇宙也会变化。
在贪欲的恶性循环里,人的体质就下降
譬如说现在天气越变越热,这是因为人类的愚蠢,给宇宙增加了一些不好的因素,气候就因此发生变化了。以前的天气,大多数是风调雨顺,当然也有的地方出现水灾旱灾,现在除了水灾旱灾以外,普遍都是风不调,雨不顺。那么人类为什么要给宇宙增加恶劣的因素,导致恶劣的变化呢?废水废气还不是从贪心里出来的?科学家说臭氧层空洞形成的原因,跟家家户户的电冰箱有关系,可是家家户户谁肯不用电冰箱?电冰箱工厂里也照样拼命在生产,还不是为了工厂多赚钱,为了生活享受,结果贪享受,天气变热,热了么更要冰箱、空调,空调冰箱越多,天气越暖,搞得团团转,始终没有摆平过,而在这种恶性循环里,人的体质就下降了,这是从坏的方面去说的。
“漏”就是贪瞋痴,灭掉贪瞋痴才能圆
从好的方面去说,既然诸法性空,法也是无常,法也没有主体,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坏的方面转成好的方面。人世间也都想往好的方面去转,可是转来转去得不到好结果,往往表面上得到一点好结果,隐藏在背后的是更坏更恶劣的后果。为什么人世间转不好?而佛菩萨或修行人就能转得好?这里的关键是什么?人世间即使有一颗好心,想干点好事,可是众生心里都有贪瞋痴,他贪瞋痴放不下,那么想出来的东西也在贪瞋痴里,所以世间上一切法叫作有漏法,漏就是贪瞋痴。佛法称为无漏法,只有灭掉了贪瞋痴,我们才能达到圆满。
贪瞋痴是恶法,你心地好,想从好的方面圆满,可是贪瞋痴会对你的这个好的愿望进行破坏,进行干扰。就拿吃饭来说,咱们耳朵里常听到“你要多吃一点”,很少听到“你少吃一点”,结果病从口入,你拼命地吃,吃伤了,赶快送医院。细细研究一下,那还不是因为贪瞋痴的原因?而且你说贪瞋痴的话,众生特别喜欢听,因为他心里有贪瞋痴啊,一听马上就合拍了。
法是在不断变化中圆满的,所以“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既然法没有一个主体叫作我,你何必去执着它呢?你即使执着它,它仍然是要变。这个法也包括出世间法。我们靠出世间法来达到觉悟,但众生是不可能一下子成佛的。修行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大悟,要不断地小悟,才慢慢累积起来变成一个大悟。所以我们的觉悟,也是一层一层累积,一层一层提高的,从小变到大,从不圆满变到圆满,既然是变化的,这就叫法无我。
“人无我”,人也是无我啊,“我”能做主宰吗?要想不老,它偏要老。法也是如此,你要行这个法,可是发生了另外的情况,你不得不改变啊。
所以不管世间法出世法,法都是无我。今天讲到这儿。(回向)
法我习气,坚执难转(17)
傅味琴 讲于浙江开化文殊院 2005.3.24(凌晨)
“法我习气”都从执着来,难转不等于不能转
提要:
·习气从执着来
·一个念头就会下一个种子,有痕迹就有痕迹作用
·种子很细难以感受,但仍在起作用
·习气难以感受,但作用很强
·“法我习…
《法我习气,坚执难转(10~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