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1~9)▪P3

  ..續本文上一頁“煩惱即菩提”,還不如說“煩惱轉菩提”。煩惱不等于就是菩提,可是煩惱可以轉成菩提,也就是說惡心可以轉成善心,壞人可以轉成好人。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對一切就有希望,這就是我們從前常講的,不要“一棍子把人打死”,還有句老話,“敗子回頭金不換”。

  佛從衆生修圓滿的成就中來

  佛從哪裏來?佛從衆生修圓滿的成就中來的,佛在沒有成佛前也是一個衆生,所以不能因爲衆生幹了壞事就把衆生全毀滅掉,衆生毀滅掉,誰來成佛啊?山河大地不可能成佛,所以要把衆生轉變過來。以前在政治學習中,也常聽到這句話:對于反動派,我們不是要消滅他的肉體,我們是要轉變他的思想,真正頑固不化的,觸犯了法律了,那只能依法來治他,我們的主導思想是教育他。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6)

  傅味琴 講于浙江開化文殊院 2005.3.22(淩晨)

  

  

  愚癡的人習氣重,就會堅執難轉

  提要:

  ·靠自身的覺悟,一切障礙都能轉

  ·愚癡的人習氣重,就會堅執難轉

  ·衆生習氣不一樣,度衆生,就得要遍知有情心

  ·煩惱熏習太久了,要恢複清淨,就靠智慧

  ·世人不知離欲,出生不了般若智慧

  靠自身的覺悟,一切障礙都能轉

  人是不是能轉變得過來呢?如果轉變不過來衆生怎麼成佛?爲什麼能轉變過來?因爲衆生有佛性,而佛性不會因爲你幹了壞事或者死亡就消失了。我們前一世在六道輪回,佛性也具足,我們今世做人佛性也是具足,我們後世,佛性也是具足。從六道輪回來講,每一道的衆生佛性都具足。之所以有些衆生不能升到善道去,這是因爲他有惡業,産生了障礙。這個障礙不是誰給他的處罰,而是他自作自受。譬如打牌打得迷掉了,今天有講經說法,你叫他來聽,這是善業,可你怎麼拖他也拖不過來,因爲他有打牌的習氣,不打牌難受,他甯願去打牌,那麼聽法就來不了了,這就形成了障礙。所以一切衆生都能轉,靠我們的佛性,靠我們的覺悟就能轉。

  愚癡的人習氣重,就會堅執難轉

  但是在轉的過程中,有快有慢,有的人容易轉,有的很難轉。容易轉跟難轉的區別,就是我們經常講的,這個人善根厚,悟性高,就容易轉。反過來,這個人很愚蠢,習氣很重,種種的煩惱惡業已經形成習慣勢力了,而且根紮得很深很牢,這個人就難轉,這個就叫“堅執難轉”。

  衆生習氣不一樣,度衆生,就得要遍知有情心

  每個衆生情況都不一樣,個別個別地說,一個衆生身上的習氣,也很不一樣,有的習氣他容易轉,有的習氣難轉。所以以一般人的眼光來看人,是不容易看准的。不容易看准,你度起衆生來就苦惱,你以爲這個衆生好度,可是碰到他難轉的習氣啊,那可真像牛一樣,牽都牽不過來,而且根子很深,今天動一動,明天又不動了,今天進一步,明天又退下去了。所以真正修菩薩道的人度衆生,要看你有多少水平。這個水平就在于你自己也是衆生,你對自己認識不認識,別人也是衆生啊,你對衆生認識不認識?你對自己不了解、不認識,很難使自己轉變;你對衆生不了解不認識,你也很難幫助衆生轉變。搞不好,不是他受你影響,說不定你還受他影響,你沒有把他轉過來,他倒把你轉過去了。衆生有共同的地方,貪瞋癡慢疑五種根本煩惱,這是每個衆生都有的。還有不同的地方,對他來說,這種習氣不深,對于另一個人來說,這種習氣就很深,所以要遍知有情心。

  煩惱熏習太久了,要恢複清淨,就靠智慧

  我們每個衆生都有希望,因爲我們有覺悟,最終還是能夠辨別清楚什麼是清淨的,什麼是肮髒的。而我們的佛性是不會毀滅的,只要有佛性的存在,我們就會喜歡清淨,不喜歡肮髒。可是我們由于無始以來流轉生死,在煩惱裏過生活,我們每個人對煩惱的熏習,已經很深了,就好比一盞燈泡,多少年沒有擦,燈泡外面的灰塵很厚了,尤其是廚房裏的燈泡,灰塵裏邊有油,粘在燈泡上,連擦起來都很困難。雖然燈泡裏的光沒變,但被肮髒掩蓋住了,發揮不出來了,靠什麼力量才能使它逐步恢複呢?我們覺性是圓滿的,我們只能說恢複,那就是靠智慧。

  世人不知離欲,出生不了般若智慧

  因爲我們有佛性,所以我們能學會世間上種種學問,這也是法,是世間法。可是世間法是世間上的人累積起來的,他們的智慧遠遠不夠。因爲他們不知道怎麼去離欲,也不知道怎麼去修禅定,達不到心一境性的境界,所以也就出生不了般若智慧。只有佛陀,因爲他已成如來,已是無所不知,所以他能辨別得最清楚,最徹底,只有靠這樣的智慧,以這種智慧的力量,我們才能夠把煩惱的灰塵擦幹淨。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7)

  傅味琴 講于浙江開化文殊院 2005.3.22(淩晨)

  

  

  抽掉煩惱的生命力,枯葉就會掉下來

  提要:

  ·煩惱與覺悟雖是同一個功能,但煩惱是灰塵,清淨是根本

  ·煩惱轉變的時候,也就是煩惱消滅的時候

  ·要壞人轉變,還得讓他活著,只有活著才能轉變

  ·圓滿好的一面,消滅壞的一面,衆生都能成佛

  ·用大乘菩薩的智慧火,把煩惱習氣燒掉,這就是修行人的轉

  ·抽掉煩惱的生命力,枯葉就會掉下來

  煩惱與覺悟雖是同一個功能,但煩惱是灰塵,清淨是根本

  雖然我們産生煩惱的功能跟我們內心向善、清淨的功能是同一個功能,可是有區別,區別在于一個不清淨,一個清淨。譬如說,我們穿的襯衣有時候幹淨,有時候肮髒。襯衣是同一件,但是有清淨跟肮髒的區別。要說明的是,肮髒只是飄上去的灰塵,清淨才是根本。所以煩惱肯定能夠轉變,就好像一件肮髒的衣服肯定能夠洗幹淨一樣。我們修就是修這個。

  煩惱轉變的時候,也就是煩惱消滅的時候

  修行的過程是怎麼一種形式呢?就是不斷增長清淨這一面,也就是不斷地發展、提高覺悟這一面,相應地,不清淨的煩惱這一面就會減少,就會轉變。煩惱轉變的時候,也就是煩惱消滅的時候。譬如說,這個人盡幹壞事,人們稱他是壞人,經過幫助以後,他慢慢轉變了,本來是個大壞人,慢慢變了中等壞人,慢慢又變了次等壞人。好比這個人本來是個強盜,要殺人謀財害命的,慢慢他想想“我是不對”,可是習氣難改啊,他不殺人,改爲偷東西,強盜變小偷了,那也是轉變啊。後來覺得小偷也不對,又轉變了,變爲處處占人家便宜,那他就不叫小偷了。慢慢再轉變,想想占便宜也講不過去,何必要人家損失呢,所以慢慢他就有平等心,也不占便宜了。慢慢他又覺得人家這麼幫助我,我應該幫助幫助別人啊。他就變好人了。可是人還是這個人。

  要壞人轉變,還得讓他活著,只有活著才能轉變

  人不可能像泥土那樣,你把泥土堆起來,塑成一個凶惡的人,你看看不歡喜,把它打掉,那麼凶惡的人沒有了,再把它塑成一個善良的人。人不可能這樣,這個壞人,你一拳把他打死,再要他變好人,也變不出來了,還是要讓他活著,只有活著才能轉變。

  圓滿好的一面,消滅壞的一面,衆生都能成佛

  每個衆生都能成佛,道理就是佛性是不可能死亡的,是永恒的。我們修行就是努力擴大我們好的一面,減少壞的一面,更妙的是好的一面還能滲透到壞的一面去,這種滲透不但能使壞的轉變,乃至可以使它完全消失。舉個例子說,在半杯冷水裏加點熱水進去,杯子裏的水就會變成溫水,不冷也不燙。假如咱們把一杯冷水,倒在一大鍋的開水裏,你一只手伸下去,那是燙得不得了,所以這裏有一個比例問題。

  用大乘菩薩的智慧火,把煩惱習氣燒掉,這就是修行人的轉

  雖然這大鍋裏也有冷水的成份,可是這個冷水不起作用了。就好比煩惱斷盡證了阿羅漢果,也就不再六道輪轉了。即使阿羅漢還沒有像佛陀那樣完全徹底地成就,還保留了他的習氣,可是他已經不會流轉生死了。那麼再使阿羅漢回小向大,圓滿菩薩道就可以成佛。就好比你大鍋底下再加一把火,冷水成份就沒了,阿羅漢回小向大,能學菩薩法,那這一把火就是大乘菩薩的智慧火,就能把阿羅漢的習氣都燒掉。到了成佛就是徹底圓滿究竟,一點習氣都沒有。這就是修行的轉。

  抽掉煩惱的生命力,枯葉就會掉下來

  我們懂了剛才講的道理,我們就能明白一切法性空,煩惱也性空,習氣也性空,因爲它們都能轉。我們也能明白怎麼修行。修行就是一個轉,好的一面越轉越大,壞的一面越轉越小,好的一面增強它的生命力,壞的一面抽掉它的生命力,就是這個方法。就好比秋天樹葉黃了,葉子還是挂在樹上,可是這片黃葉,沒有生命力,如果刮一場風,枯黃的樹葉馬上掉下來。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8)

  傅味琴 講于浙江開化文殊院 2005.3.22(淩晨)

  

  

  觀念一轉變,愚成智,迷成覺,煩惱轉成清淨

  提要:

  ·修行先難後易,初地最難,越向上越快

  ·不踢掉絆腳石,一年到頭路難走

  ·一掉進貪愛的泥坑,必然會貪不著就起瞋

  ·劃破嘴,是因爲你在舔刀上蜜

  ·觀念一轉變,愚成智,迷成覺,煩惱轉成清淨

  ·轉第八識爲大圓鏡智,第七識爲平等性智,第六識爲妙觀察智,

  前五識爲成所作智

  修行先難後易,初地最難,越向上越快

  其實阿羅漢回小向大就是七地菩薩,如果他能圓滿菩提心功德,修菩薩行,七地到成佛,越上去修起來越快。最最難修的就是初地,也就是我們這些人,那修起來很苦啊,因爲煩惱太重,業障太重。你不斷的修上去,惡勢力越來越小了,當然會越走越快喽。不管是病也好,走路也好都是這樣。你本來有點感冒,走起來很吃力啊,走走,全身發熱了,出汗了,一出汗感冒好了,前面的路就越走越快了。

  不踢掉絆腳石,一年到頭路難走

  譬如我在湖北的時候,咱們山頂上已經扒成了一塊平地,可是有很多小石子,我每天早晨去散步,開頭走起…

《法我習氣,堅執難轉(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