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沒有光彩,非常憂郁,非常難受,很痛苦地對魔王波旬說,如果你真的這麼做,我就對你沒辦法了。所以釋迦佛說過,末法一萬年後,佛法就滅了,誰在搗亂?就是魔在搗亂。
佛弟子受魔的毒害,使末法初期成了末法後期
如今只進入末法時期五百年,是末法的初期,離開一萬年結束還有九千五百年,可是從佛法方面來看,現在有幾個人能懂佛法?竟然出現末法後期現象,這全是魔的破壞。魔不稱自己爲魔,他以一個大善知識面貌出現,大搞個人迷信,被人盲目崇拜,那些魔子魔孫挂了佛弟子的牌子,卻叫佛弟子不要聽佛法,那不是魔的滅法手段是什麼?
樹立法幢,弘揚佛法,能令大衆歡喜
我沒來到西琳寺之前,對覺海法師就發歡喜心,因爲覺海法師非常重視法,還希望年輕人都能夠到佛學苑去學習,當然要選擇一個真正講修行能學到佛法的佛學苑。覺海法師樹立法幢,能建立這樣一個道場,可真不容易。昨天聽覺海法師介紹這個道場的建立過程,真是令人感動,她在如今佛法稀有難得的情況下,要我跟大家結個法緣,所以不光是我歡喜,我相信你們聽法的大衆也很歡喜。
生死流轉就是煩惱的流轉
佛法總的目的就是要我們覺悟,要我們斷煩惱。不斷煩惱就不可能了生死,不斷煩惱也不可能覺悟,我們流轉生死就是煩惱的流轉。師父叫我多開導一下女衆的煩惱,女衆難免會想,難道男衆沒有煩惱?衆生都有煩惱啊。
女衆在某些方面往往勝過男衆
從某些方面來講,個別男衆的煩惱比女衆重,而個別的女衆卻比男衆好,這是我40年說法,包括培養人才,由于看得多了,有這個體會。
現在的男衆,即使他們煩惱比女衆輕一點,可是在我身邊的這些男衆,這些年輕人,包括大學畢業生,大都書呆子氣,而女衆在某些方面所表現出的智慧,靈敏度,以及在處理事情上還比他們好一點。
發菩提心,女轉男身 (4)
傅味琴講于江西廬山西琳寺 2004.7.5
劣比丘,假和尚,能代表僧寶嗎?
提要:
·我沒有看不起女衆的心態
·講法不能摻雜,要完全是佛之知見
·把出世法引向人天道,怎麼了生死
·難道你出家了,天天在後悔嗎?
·不要把居士擡高,把出家人貶低
·劣比丘,假和尚,能代表僧寶嗎?
·有覺悟才出家,我比不上你們,所以很恭敬你們
·戒律治衆生煩惱病,女衆病重,用藥多一點
我沒有看不起女衆的心態
今天給你們女衆講這個法,不要以爲,我這個老師,總有一個女衆煩惱重,看不起女衆的心態,完全不是這個意思。在我們那裏,男衆有句話,說“傅老師總是多關心女衆,尊重女衆。”由此可以證明,男衆也有妒嫉啊,沒有證到阿羅漢果之前,不管男衆女衆全有煩惱。
講法不能摻雜,要完全是佛之知見
我這個老師呢,別說阿羅漢果,連個初果也沒有拿到,是一個道道地地的凡夫,僅僅是會講法。我講法時,還要特別小心,防止把我的煩惱知見摻雜進去。講法要完全清淨,完全覺悟,完全是釋迦佛的知見。
把出世法引向人天道,怎麼了生死
講法如果摻雜了個人的凡夫知見,罪過很大,非但引導衆生錯誤,而且紊亂了佛法,把世間法跟佛法混淆,乃至大講特講,強調世間法,想把出世法引向人天道上去,那怎麼了生死?雖然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可是出世間法到底不同于世間法啊,如果出世間法跟世間法一樣,那又何必出家?
難道你出家了,天天在後悔嗎?
順便指出一句話,講講我個人的看法,僅供參考,當然我個人看法也是根據釋迦佛的看法說話的,有的說“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這是極其錯誤的話,這話如果是出家人說的,你老婆都沒有,你怎麼知道在家修得好啊?我是在家人,有老婆兒女,在家修得好修不好,只有我來說話,輪著你說話嗎?難道你出家了,天天在後悔嗎?
不要把居士擡高,把出家人貶低
應該是出家修得好,在家修不好。如果在家修得好,當年釋迦太子在皇宮裏,要什麼條件就有什麼條件,何必逾城出家,你們出家同學發這麼大的心,又何必辭親出家?說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這是把居士提高,把出家人貶低,是謗僧的話。
劣比丘,假和尚,能代表僧寶嗎?
講這話的,僅僅是看到某些出家人表現不好,可他們能代表真正的出家人嗎?現在假和尚多得不得了,他們能代表僧寶嗎?如果這句話影響大的話,出家人都要還俗了,居士都不想出家了,因爲每個人總想修得好啊。
我剛才跟大家講的,是說明我的觀點,第一我是平等心看問題,第二在家出家,我是尊重出家人,這不僅僅是我的觀點,佛也是這個觀點。
有覺悟才出家,我比不上你們,所以很恭敬你們
咱們在家居士,拿我來說,天天想出家,想了40年,都沒有出成。我以前在僧伽培訓班講課,都是年輕的出家人,我很欽佩他們,就問:“你發心出家,沒有顧慮嗎?”他回答我,“出家就出家了呗。”而我呢,顧慮來顧慮去。我今天在臺上講法,比不上你們有智慧,因爲我講的法都不是我的智慧,是我跟師父學來的。如果我真有智慧,真有覺悟的話,當年上五臺山,就不應該下山,發心出家又逃回來,因爲我想起媽媽了。我想出家,想了40年都沒剃頭,文殊菩薩看見我就不高興,你不剃光,就給你拔掉,所以我頭發都脫光了(衆笑)。而你們毫無顧慮地發心出家,那可真是有覺悟有智慧了。所以今天在你們這兒講法,可是我的心裏是非常恭敬你們,這是擺事實說話。
戒律治衆生煩惱病,女衆病重,用藥多一點
再回過來說,男的女的都有煩惱,煩惱對衆生來說都是一樣。那麼有人就奇怪,佛爲什麼給出家男衆製定250條戒,給出家女衆製定348條戒,那不是不平等嗎?多年前我在南普陀大講堂講法,吃飯是安排在一個小食堂吃的。有一天一位年輕的比丘尼,吃完飯後說,“我就想不通,男女平等,爲什麼男衆只有250條戒,女衆要348條?”等她走了,有位比丘跟我說,“老師,說釋迦佛沒有平等心,這算什麼話?”我說:“因爲女衆病重了,所以開處方就多開了一點藥。”戒律是對治衆生的煩惱呀。
發菩提心,女轉男身 (5)
傅味琴講于江西廬山西琳寺 2004.7.5
世俗習氣對修行有妨礙,所以佛製戒,掃除這些障礙
提要:
·世俗習氣對修行有妨礙,所以佛製戒,掃除這些障礙
·要了解對方的煩惱,然後再指導他怎樣改變自己
·要分析根源,沒火種哪有火啊!
·聽了一句話,放下了十年放不下的大石頭
·《佛說轉女身經》,希望女身轉男身
·封建社會苦難最深的就是婦女
世俗習氣對修行有妨礙,所以佛製戒,掃除這些障礙
既然男衆女衆煩惱都是一樣的,怎麼又說女衆還有特別的煩惱呢?有些煩惱的表現男衆就沒有。比如女衆喜歡哭,尤其年輕出家不久,在佛學苑裏,糾察或老師批評幾句,就哭鼻子,弄得老師沒辦法。社會上的女衆喜歡戴耳環,擦口紅,以假相去迷惑人,男衆就沒有。所以製定348條戒有些是專門針對女衆的特別愛好,特別習氣。在社會上人看來,這些愛好習氣都很正常,但是一出家,保留這些習氣對修行就有妨礙。釋迦佛希望個個衆生都能快快成佛,所以用戒律來掃除這些障礙。
要了解對方的煩惱,然後再指導他怎樣改變自己
我年輕時喜歡心理學,我在心理療法治病上有些心得。進了佛門,我就專講佛法,其實佛法也是心理學。在心理治療過程中,首先要分析病人有什麼煩惱,有什麼刺激,有什麼想不通的問題,有什麼個性脾氣,不好的性格情緒,然後再指導他怎樣去改變自己。
要分析根源,沒火種哪有火啊!
今天隨便問問,你們是不是有心裏不舒暢的事情啊,或者有什麼煩惱放不下,心裏起矛盾,希望我給你們做一個開導疏通,因爲我修到現在還沒有修出他心通來,你們心裏想什麼我也不知道,你們有什麼煩惱想不通,表面是看不出來的,一個人冒火了,有人就想:“修行人怎麼火氣這麼大,脾氣這麼大”,其實他心裏還有原因,否則沒有火種哪有火啊?
聽了一句話,放下了十年放不下的大石頭
從前我在九華山辦佛學院的時候,有時候各寺廟的當家師父也來聽講,有一次我出門,路過一個比丘尼的寺廟,碰巧了,當家認得我,她告訴我:“我心裏有塊石頭,十年都沒有放下,苦悶得不得了。”我問:“你心裏有什麼石頭啊。”“我媽病重時,我沒有回去,媽死的時候,我也沒有在她身邊,我覺得對不起媽。所以我這十年來,這塊石頭老是放不下。”我就跟她說,“你出家了,就是最大的報恩啊。”她一聽這話,一塊石頭放下了。這也叫心理治療,不過是以佛法的智慧來做心理治療。
《佛說轉女身經》,希望女身轉男身
我把《大愛道比丘尼經》認真地看了一下。《大愛道比丘尼經》後面還有附錄一部經叫《佛說轉女身經》。總的意思,釋迦佛希望女衆能夠發心轉爲男身,因爲成佛要男身成佛。雖然有龍女成佛,但龍女在成佛前就轉爲男身了。所以長期保持女身狀態,在修行上,在成就上,總是很吃虧的,而且容易受苦受難。
封建社會苦難最深的就是婦女
封建社會的一套理論,直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很羨慕,封建社會所以能保持家庭社會的平衡,其實是用犧牲來保持的。爲了不起矛盾,就把一部分人壓下去,要他們作出犧牲乃至死亡。大家都知道,封建社會受壓迫最深的就是婦女。“叁從四德”,“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聖旨到了,判你死罪,你還要謝恩,這是吃人禮教。表面上仁義道德,但是到必要的時候,仍然用種種殘忍手段來達到平衡,這是我們佛教的慈悲觀念最反對的。
發菩提心,女轉男身 (6)
傅味琴講于江西廬山西…
《發菩提心,女轉男身(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