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氣無力,工作不負責任,也是老態。
精神飽滿,意志奮發,趕前不趕後,才能克服修行上的老態
精神渙散可不是一個優點。如果老人去報名參軍。部隊不收,因爲沒用了。對于培養修行人我有個原則,不論你什麼年齡,全要像年輕人一樣精神飽滿,意志奮發,趕前不趕後,要這樣才能克服修行上的老態。
很多病在誦經禅定中可以轉變
那麼修行人的病苦呢?按理來說,你們天天唸經,修禅定,不吃藥,病也會好,除非是器質性的疾病。機能性的疾病,尤其是心理上的病,心病全靠心去轉,哪種心病不能轉變?真正修行了,身病心病就能轉變,除非你缺了一條腿,修禅定也長不出來。很多病都可以在誦經禅定中得到轉變,所以修行人應該病少啊。
業障就是煩惱病,沒有煩惱哪有業障
現在修行人中的年輕人病也多,到底是什麼病?我看你們前兩天挺高興的,爲了建佛學苑的房子,大家都熱情地投入勞動,我倒是有點舍不得,怕你們年輕人累得生病了,可是你們一個都沒病,而且還說:“本來我是全身不舒服,去挑挑擔,現在倒好了。”那麼到底是什麼病?(衆笑)有人說:“業障啊!”(衆笑)業障就是煩惱病。沒有煩惱哪有業障?
病幾乎都是自己搞出來的
所以修行人的病幾乎都是自己找來的,除非你實在太無知,違反了自然的規律,就造成機體的紊亂。比如有人,昨天明明他在打噴嚏,他還跑出去淋雨,不生病才怪呢,所以修行人病這麼多,是不應該的。
修行人生活在世俗煩惱裏就會得病
有病應該去看醫生,要吃藥。可是你還得檢查檢查你心裏有什麼病,由于世俗生活中的煩惱延續到修行上來,這些煩惱滲透到修行人的每個細胞裏,你不生病才怪呢。每種病都跟精神因素有關系,每種病都跟煩惱有關系,客觀的影響是有的,但是內因爲主啊。
得病搞迷信是自找麻煩
提要:
■ 煩惱少,空氣好,病也會好叁分
■ 哭是浪費時間,搞迷信是自找麻煩
煩惱少,空氣好,病也會好叁分
昨天出現了一件怪事,突然王東輝心血來潮,來給我量血壓,我有點緊張起來,是不是他看出我不對頭了?(衆笑)量完血壓,他說,“哎呀,是不是這個血壓計有毛病?”(衆笑)我想肯定沒好事,也不敢問。他又給自己量,又給別人量,血壓計沒錯嘛,我想還是問一問吧,(衆笑)原來血壓降低了,他還問我,“老師你這兩天是不是感到沒精神沒力氣啊?”我說,“是啊,是啊。”(衆笑)可是我的工作量可沒有降低啊,那是因爲這兒空氣好,還有一個內因,我煩惱比你們少。(衆笑)有了煩惱少的內因,再加上空氣好,內因外因一合起來,人當然變了。你們來到這裏修行,心裏煩惱少,這裏空氣好,修行的空氣也很清淨,我看你們一到這兒病也會好叁分。
哭是浪費時間,搞迷信是自找麻煩
昨天有本地居士來,因爲他們都不懂佛法,法學師叫我來給大家講。我先叫他們提問題,然後忙著給他們解答問題,聽得他們哈哈笑,聽說你們還笑出眼淚來了。到最後還有些沒有講呢,比如說,生病不要吃香灰,人死了不要哭,至少有這麼兩個沒有講完。現在我講給你們聽,爲什麼人死了不要哭?浪費時間啊,(衆笑)你心裏悲哀流眼淚就夠了,我媽死的時候,我都沒哭,我天天到媽安放骨灰的火葬場去,在媽骨灰盒面前唸佛。有個婦女,在她死了的女兒骨灰盒面前哭,我聽得很清楚,其實她女兒死了,也不知道聽得到聽不到,我倒聽到了,她哭起來,“哎呀,我的乖乖呀,我的乖乖是我養的了……”(衆笑)你看廢話不廢話?你的女兒當然是你養的了,我才知道哭是浪費時間。(衆笑)
有迷信的人到廟裏來拿香灰吃,吃完了,病沒好,又去拿,說你不是吃過了嗎?“哎,你懂什麼呀,香灰是藥,醫生開處方,一般都是叁貼五貼七貼,我才吃了一貼了。”吃了香灰總要吃點飯,想想自己有病,叫人煮一點糯米粥,結果吃下去,香灰跟糯米混在一起。(衆笑)香灰被糯米粘住了,分不開了,滾啊滾啊滾不下去了,(衆笑)可難受啦,“哎喲,哎喲”,硬是用手把香灰團推下去,誰知道推到肛門口推不出來,只好送醫院,醫生著急了,套了橡皮手套從肛門口把它掏出來,一看啥個東西啊?(衆笑)湖北人說,“麼事啊”,一看是個糯米香灰團子。(衆笑)我這是說笑話,是不是真有這樣的事,我可不知道。有的人進了佛門還搞迷信,這不是自己找麻煩嗎?今天講到這裏。(回向)
人生八苦(28)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于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7清晨
佛法是治煩惱病的無上藥
提要:
■ 病是由內因、外因引起的四大不調
■ 病是整體性失調的局部表現,心理上的病也是這樣,根子就是煩惱
■ 煩惱無時無刻不在破壞我們的正常規律
■ 病都與精神因素有關,心爲王
■ 神經衰弱所以難治,嚴重在心裏
■ 佛法是治煩惱病的無上藥
■ 心想修行,煩惱卻搗亂,還在修行場所發脾氣
病是由內因、外因引起的四大不調
一般人生病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外因,例如受了風寒,或者環境給你一點損傷;一個是內因,自己對健康不重視,例如不講衛生,無規律的生活,吃得太飽,或者營養不良。宇宙人生以及個體有他自己的規律,擾亂了規律,就叫四大不調,就成病。這是指身體上的病。
病是整體性失調的局部表現,心理上的病也是這樣,根子就是煩惱
還有心理上的病,心理上病拿精神病學來說,有精神分裂症、精神憂郁症、狂燥症、強迫觀念症、神經衰弱症、恐怖症,這些都是精神上的病,其中以精神分裂症較爲典型。精神上的病真正要明確地把它分開來,也很難分,只能說哪種表現比較突出,就把它定爲哪種病。
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過,人的病是整體性失調的局部表現。病的時候,不完全是機體的這部分有病,而是整體上都在受到影響,僅僅是局部表現比較明顯罷了。心理上也是這樣,每種心理病,根子就是煩惱。
煩惱無時無刻不在破壞我們的正常規律
煩惱無時無刻不在破壞我們正常的規律,正常的規律是有規則的,而煩惱是屬于紊亂性的,很難把它掌握住。佛法裏講的煩惱病,它是所有病的一個總綱。
病都與精神因素有關,心爲王
身體上的病跟心理上的病比較起來,雖然它們有密切的聯系,但還是以心理上的病爲主,因爲心爲王嘛。所以有許多心理上的失調,就影響到生理上的失調,反過來生理上的失調也會引起心理上的失調,這種影響是必然存在的,僅僅是明顯不明顯罷了,所以每種病都跟精神因素有關。
神經衰弱所以難治,嚴重在心裏
比如神經衰弱,你說是病嘛也是病,你說不是病嘛也不是病,神經衰弱的病人能表現出各種症狀:頭疼、失眠、胃口不好、胸悶等等,有時候還表現得很厲害,其實這些表現出來的症狀本身並不是病,可是一個對醫學無知的人,或者心理上容易執著的人,他就認爲我這就是病。如果這個病人通過種種開導,疏通,他還轉不過來,這個病就比較嚴重了,嚴重在哪裏?嚴重在心裏。
從前有個醫生叫陳學詩,寫了一本書,他把神經衰弱稱爲焦慮反應症,認爲這是因爲神經太緊張、焦慮過度而出現的症狀。一個人心裏不舒暢,有了障礙,心理上産生了病態,生理上也會因此而失常,障礙就是通不過去,有阻礙,擺不平,失調了。
佛法是治煩惱病的無上藥
再回過來講修行人,我們從佛法上知道,“佛是大醫王,法是無上藥”,法上的藥就能夠治好我們的煩惱病,而這個煩惱病除了佛法以外,世間上是沒辦法治好的,世間上只能夠在一定範圍內稍微轉變一下,要根本解決問題那是辦不到的,所謂轉變,僅僅是改善由于煩惱引起的失調現象。當然在現象上有所變化,在根子上也會産生一點轉變,但那種轉變是有範圍的,有限度的。
心想修行,煩惱卻搗亂,還在修行場所發脾氣
佛法的法藥,是從根本上入手的,這個根本在哪裏?根本在煩惱,所以法被稱爲“無上藥”。如今很多進醫院看病的人,在醫院裏不遵守規則,跟醫生胡鬧,尤其是精神病人,知見顛倒,不承認自己有病,恩將仇報,把給他治病的醫生看成是仇人。我們今天進了佛門,就是爲了治我們的煩惱病,佛是醫生,佛法是藥,你肯聽佛的話,修行就快了,也就是治煩惱病效果就好了。可是末法時期修行人,心裏想修行,他的煩惱卻在搗亂,在跟佛門搗亂,跟集體搗亂,跟學法修行搗亂,不聽善知識話,任性放縱,自己知見錯誤,偏說別人不講道理,在修行場所還發脾氣。
人生八苦(29)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于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7清晨
修行人內因敗壞,佛法也很難起作用
提要:
■ 知見錯誤的病人,猶如精神病人對醫生起瞋恨心
■ 一起煩惱就想跑,所以佛也有度不了的衆生
■ 修行人內因敗壞,佛法也很難起作用
■ 由矛盾失調而形成分裂的人,執著于錯誤的一面就成了傻子
■ 傻子喜裝扮,這跟他世俗觀念有關
■ 精神病人在大便不通,宿便臭氣刺激而出現興奮時,就要發病了
知見錯誤的病人,猶如精神病人對醫生起瞋恨心
在佛門修行場所裏,任性發揮自己的煩惱脾氣,這個人已經不是普通的病人了,好比是個精神病人,不肯吃藥,認爲自己沒病或者對藥有懷疑,懷疑醫生要害他,不聽醫生話,甚至把醫生看成冤家,對醫生動瞋恨心。在精神病院裏,如果不是管理嚴格的話,病人會跑掉,因爲他知見錯誤。
一起煩惱就想跑,所以佛也有度不了的衆生
在佛門裏也有人煩惱病一發作就想跑掉。有的人我執很重,喜歡自搞一套,好與人鬥,執著自己的知見,學了幾年,一起煩惱也跑了,發心去出家,又不想出家了,…
《人生八苦(20~3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