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要以殊勝的功德來紀念釋迦佛成道▪P3

  ..續本文上一頁純潔,名利心最肮髒

  第一個是釋迦佛的誕生紀念日,他特地來娑婆世界誕生、成道、度娑婆世界的衆生,受到十方如來贊歎。對我們娑婆世界的衆生來說,釋迦佛是我們最親的人,因爲他發這麼大的菩提心,來到這個條件最苦、衆生最難度的地方成佛,對娑婆世界衆生真是大慈大悲啊,這樣的菩提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怎麼學?怎麼修?先學好菩提心,修好菩提願、菩提行。發了願要有行動,空喊口號沒意思。唱最響也不是真正在發菩提心。很多人搞唱唸,目的是爲名爲利,他們有在學佛嗎?名利心非常肮髒,菩提心可是非常純潔。

  惡因招惡果,發菩提心會貪名利墮惡道嗎

  佛經上講,他方世界的菩薩還發心轉世到娑婆世界來,偏偏娑婆世界的佛弟子卻叫大家離開娑婆世界。當然你到好的地方去,佛也贊歎你,可總應該學學釋迦佛的精神,釋迦佛到娑婆世界來度衆生,你也應該在娑婆世界度衆生。你懷著貪嗔癡到娑婆世界來隨業流轉,你必然會受苦無窮。如果你是菩提心來娑婆世界,你會受苦嗎?你發菩提心,你會貪名貪利,下叁惡道嗎?比如觀世音菩薩化作女身來娑婆世界度婦女,他發的是菩提心啊,難道他也要下叁惡道啊?要根據因果說話,不根據因果說話不是佛教。惡因招惡果,善因會有惡果嗎?

  家庭的阻力、自身的感情障礙,造成現代人出家的困難

  第二個紀念日是釋迦佛出家紀念日。現時代的人要出家真困難啊,家庭有阻力,自身也有阻力,即使家庭裏對釋迦佛是崇敬的,不反對你信佛,也覺得佛偉大,可往往反對你出家。因爲他眼睛裏看到的出家人都在忙死人,他灰心了失望了,他當然要反對:我的孩子高中畢業還可以念大學,將來還可以找個好工作,爲什麼要去忙死人的事呢?他想不通啊。

  自身也有障礙,每個衆生都有感情,障礙就在感情裏,有了感情就麻煩了。比如生活裏常看到,年輕的姑娘跟一個男青年好,這個男青年是個壞蛋,家裏人很擔憂,常說:“趕快不要讓他們再來往,如果有了感情就麻煩了。”所以你對世俗有了感情就麻煩了,你還出得了家嗎?即使出家了,到底是真出家還是假出家?

  出家了再保持世俗感情就是假出家

  清定上師講經時提到他的過去。他第一個師父修的是禅宗,有一天師父問他,“你想做大鵬鳥還是想做小麻雀?”清定上師說,“我要做大鵬鳥。”那時他還是居士,師父說:“好,那你就出家吧。”他真的出家了。後來有一次被師父罵,師父說,“清定啊,你到底是真出家還是假出家?你兩個女兒現在都在念大學,都很好,你爲什麼老想著她們?”出家了再保持世俗感情就是假出家。釋迦佛那可是真出家,他也有爸爸,也有妻子,也有孩子,他也是真正的人,又不是植物人。

  要以殊勝的功德來紀念釋迦佛成道(7)

  ——釋迦牟尼佛成道紀念開示

  傅味琴 講于2008.1.16(農曆十二月初九)

  不斷煩惱、不修行,就不可能從覺悟中成道

  提要:

  ·在家居士身出不了家,也該心出家

  ·不想出家也不願在家,爲學佛法修行,爲培養成佛門人才,辭親離家是個

  好辦法

  ·不斷煩惱、不修行,就不可能從覺悟中成道

  ·涅槃不是死亡,是達到常樂我淨的境界

  ·“世輪苦逼解無端”說的是苦谛,“逾城出家示善離”說的是集谛

  ·“六年難行彼岸竟”說的是滅谛

  ·“獲勝靜慮我頂禮”說的是道谛

  ·修行人不知人世間的苦集二谛,就像沒腦子的模特兒能覺悟嗎

  ·成道是從斷煩惱來,涅槃是法身遍虛空,虛空無相故無生,亦無老病死,

  得究竟解脫

  在家居士身出不了家,也該心出家

  我們現在出不成家,也有辦法學佛的出離心菩提心,身不出家心出家也是四種出家中一種,也叫出家。我們做不到心出家,修行是不可能成就的。修行要想成就,一定要心出家,要不然當年釋迦佛何必離開王宮出家呢?法師講法時講,身不出家心出家,超過身出家心不出家。修行主要是修一顆心,將來你是解脫還是下墮也根據一顆心,而不是根據頭上有沒有頭發,穿沒穿和尚衣服,那些假和尚心出家了嗎?他能成就嗎?

  可是身不出家心出家也不好修啊。在家生活障礙多,常有人來幹擾你,耳朵裏氣話也聽得多了,所以不容易修的。口說得好聽,有什麼用呢?

  不想出家也不願在家,爲學佛法修行,

  爲培養成佛門人才,辭親離家是個好辦法

  我也是居士,居士中的一切,我體會最深,所以我後來想了一個辦法,互相讓步一下,父母反對子女出家,做兒女的也別把父母搞得太苦了;孩子要學佛法,父母也不要把孩子搞得太苦了,你就讓他到我們這兒學佛法吧,這不叫出家,叫離家,這叫走中道,我自己認爲這是最妥當的辦法。離家是爲了學佛法,爲了培養人才,爲了自己好好修行。可是如今許多年輕人發了心,發得快退得快,離家都不肯,那麼你學釋迦佛出家的榜樣,連個皮毛都沒有學到。

  不斷煩惱、不修行,就不可能從覺悟中成道

  第叁個是成道紀念日。你不修行不斷煩惱,智慧開不出來,覺悟不能圓滿,你能成道嗎?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出家是因,成道是果,出家是爲了修行,爲了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爲了圓滿自己的菩提心啊,沒有這個因,你會有成道的果嗎?

  涅槃不是死亡,是達到常樂我淨的境界

  第四個是涅槃紀念日,涅槃不是死亡,而是達到常樂我淨的境界。釋迦佛成道已經進入涅槃了,這是在他活著的時候,進入的是有余涅槃。等到釋迦佛入滅了,連太子的身體都化掉了,這是由有余涅槃進入無余涅槃,才是究竟。

  “世輪苦逼解無端”說的是苦谛,

  “逾城出家示善離”說的是集谛

  昨天還跟你們提到四句話:“世輪苦逼解無端”,這說的是苦谛。你不認識世俗生活裏的苦,你會發心修道嗎?老話說:凡心不死,道心不生。

  “逾城出家示善離”,這是集谛。爲什麼要逾城出家?因爲一切苦都從煩惱中出生,爲了要斷煩惱所以要出家。

  “六年難行彼岸竟”說的是滅谛

  “六年難行彼岸竟”,六年苦行,我們做得到嗎?釋迦佛難行能行,現在人不但不修苦行,連吃素都不肯好好地吃。素就是素菜,青菜蘿蔔之類,總是土地裏長出來的。現在人素裏還要挑素雞素鴨素排骨,爲什麼喜歡這些?他們說:味道真像排骨,真像魚。苦行能斷貪欲,叁種根本煩惱,貪嗔癡以貪爲首。你不離開五欲的享受,你貪心斷得了嗎?所以釋迦太子是經過六年苦行才達到彼岸的。煩惱斷盡這就是滅谛。

  “獲勝靜慮我頂禮”說的是道谛

  “獲勝靜慮我頂禮”,釋迦太子在六年苦行裏獲得了極其殊勝的靜慮,靜慮就是禅定。他雪山洞裏又不是在睡覺,他是在修禅定,成佛必須在禅定中成就。他是在禅定中斷盡煩惱成的佛,斷煩惱是道谛。釋迦佛有如此的功德,我們當然應該恭敬頂禮。

  修行人不知人世間的苦集二谛,

  就像沒腦子的模特兒能覺悟嗎

  同樣我們也可以理解,四個紀念日就代表了四谛法,釋迦佛誕生到人間做王太子,照樣有生老病死,這就是苦谛。釋迦佛是從苦谛中覺悟的。當然有個先決條件:他對王宮的享受不喜歡。你們對新公寓、沙發、冰箱、電視,喜歡不喜歡啊?你不喜歡,你就是在跟釋迦佛學,你一喜歡,是走相反的路。後來太子遊四門,看見老人就問:“我身爲太子,將來是不是也要老啊?”旁人回答他。“你將來仍然要老。”看見病人死人,他想:我貴爲太子,將來也還是要病,也要死。他是從這裏覺悟的。現在末法時期的衆生看見老人,就沒去想自己老了也很可憐;看見病人,反正我有錢,人參、桂圓、種種保健品,吃了不生病,生病也沒關系,我有錢,上醫院打最好的針;看見死人,死了就是往生了。真的往生了嗎?見到生老病死都不覺悟到苦,沒有從苦中覺悟,你修什麼行啊?要斷煩惱才能跳出苦,煩惱是因,苦是果。真正出家是出離煩惱,你身出家了,心不出離煩惱,你這是形象出家,形象出家靠不住的。打一個比方,服裝店裏的塑料模特兒穿了西裝,蠻像個人,頭頂都是削掉的,沒腦子了,沒腦子能覺悟嗎?所以第二個紀念日是叫我們修集谛,要“知苦思斷集”。

  成道是從斷煩惱來,涅槃是法身遍虛空,

  虛空無相故無生,亦無老病死,得究竟解脫

  成道,是從斷煩惱來的。斷一分煩惱,增長一分覺悟。

  涅槃是究竟解脫。法身遍虛空,虛空沒有形象,虛空沒有肉體,沒有生就沒有老病死。

  今天因爲我病講話不能多,所以就講到這兒,明天還要給你們講:釋迦佛在娑婆世界給我們做榜樣,他走的路,還是人天乘?還是出離乘?還是什麼乘?這些都要弄清楚。

  要以殊勝的功德來紀念釋迦佛成道(8)

  ——釋迦牟尼佛成道紀念開示

  傅味琴 講于2008.1.17

  釋迦佛的智慧,

  引導衆生結束生老病死的痛苦

  提要:

  ·佛弟子應該了解釋迦佛的偉大與功德

  ·釋迦佛的智慧,引導衆生結束生老病死的痛苦

  ·發清淨心出家功德殊勝,沒有大雄大力是做不到的

  ·真出家是爲了弘揚佛法廣度衆生,使正法久住,所以應該贊歎出家功德

  ·對獅子蟲不可贊同,你恭敬他們,滅法的罪過也就有你的份

  ·身不出家心出家,也具備了心出家的功德,不贊成居士弘法,會促使佛法衰落

  佛弟子應該了解釋迦佛的偉大與功德

  我們紀念釋迦佛成道,應該大大贊歎釋迦佛的功德。今天全世界都對釋迦佛非常尊重,我們作爲佛弟子還應該了解釋迦佛偉大之處,也就是釋迦佛的功德。

  釋迦佛的智慧,

  引導衆生結束生老病死的痛苦

  昨天我們從法上講了四句話,這是一個頌子,說的就是釋迦佛一生的功德。“世輪苦逼解無端”,古今中外沒有一個人能夠憑自己的智慧,引導衆生結束生老病死的痛苦,從生死流轉中解脫出來,唯有釋迦佛做到了。所以“佛”這個稱號,意思就是一個徹…

《要以殊勝的功德來紀念釋迦佛成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