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P3

  ..续本文上一页纯洁,名利心最肮脏

  第一个是释迦佛的诞生纪念日,他特地来娑婆世界诞生、成道、度娑婆世界的众生,受到十方如来赞叹。对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说,释迦佛是我们最亲的人,因为他发这么大的菩提心,来到这个条件最苦、众生最难度的地方成佛,对娑婆世界众生真是大慈大悲啊,这样的菩提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怎么学?怎么修?先学好菩提心,修好菩提愿、菩提行。发了愿要有行动,空喊口号没意思。唱最响也不是真正在发菩提心。很多人搞唱唸,目的是为名为利,他们有在学佛吗?名利心非常肮脏,菩提心可是非常纯洁。

  恶因招恶果,发菩提心会贪名利堕恶道吗

  佛经上讲,他方世界的菩萨还发心转世到娑婆世界来,偏偏娑婆世界的佛弟子却叫大家离开娑婆世界。当然你到好的地方去,佛也赞叹你,可总应该学学释迦佛的精神,释迦佛到娑婆世界来度众生,你也应该在娑婆世界度众生。你怀着贪嗔痴到娑婆世界来随业流转,你必然会受苦无穷。如果你是菩提心来娑婆世界,你会受苦吗?你发菩提心,你会贪名贪利,下三恶道吗?比如观世音菩萨化作女身来娑婆世界度妇女,他发的是菩提心啊,难道他也要下三恶道啊?要根据因果说话,不根据因果说话不是佛教。恶因招恶果,善因会有恶果吗?

  家庭的阻力、自身的感情障碍,造成现代人出家的困难

  第二个纪念日是释迦佛出家纪念日。现时代的人要出家真困难啊,家庭有阻力,自身也有阻力,即使家庭里对释迦佛是崇敬的,不反对你信佛,也觉得佛伟大,可往往反对你出家。因为他眼睛里看到的出家人都在忙死人,他灰心了失望了,他当然要反对:我的孩子高中毕业还可以念大学,将来还可以找个好工作,为什么要去忙死人的事呢?他想不通啊。

  自身也有障碍,每个众生都有感情,障碍就在感情里,有了感情就麻烦了。比如生活里常看到,年轻的姑娘跟一个男青年好,这个男青年是个坏蛋,家里人很担忧,常说:“赶快不要让他们再来往,如果有了感情就麻烦了。”所以你对世俗有了感情就麻烦了,你还出得了家吗?即使出家了,到底是真出家还是假出家?

  出家了再保持世俗感情就是假出家

  清定上师讲经时提到他的过去。他第一个师父修的是禅宗,有一天师父问他,“你想做大鹏鸟还是想做小麻雀?”清定上师说,“我要做大鹏鸟。”那时他还是居士,师父说:“好,那你就出家吧。”他真的出家了。后来有一次被师父骂,师父说,“清定啊,你到底是真出家还是假出家?你两个女儿现在都在念大学,都很好,你为什么老想着她们?”出家了再保持世俗感情就是假出家。释迦佛那可是真出家,他也有爸爸,也有妻子,也有孩子,他也是真正的人,又不是植物人。

  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7)

  ——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开示

  傅味琴 讲于2008.1.16(农历十二月初九)

  不断烦恼、不修行,就不可能从觉悟中成道

  提要:

  ·在家居士身出不了家,也该心出家

  ·不想出家也不愿在家,为学佛法修行,为培养成佛门人才,辞亲离家是个

  好办法

  ·不断烦恼、不修行,就不可能从觉悟中成道

  ·涅槃不是死亡,是达到常乐我净的境界

  ·“世轮苦逼解无端”说的是苦谛,“逾城出家示善离”说的是集谛

  ·“六年难行彼岸竟”说的是灭谛

  ·“获胜静虑我顶礼”说的是道谛

  ·修行人不知人世间的苦集二谛,就像没脑子的模特儿能觉悟吗

  ·成道是从断烦恼来,涅槃是法身遍虚空,虚空无相故无生,亦无老病死,

  得究竟解脱

  在家居士身出不了家,也该心出家

  我们现在出不成家,也有办法学佛的出离心菩提心,身不出家心出家也是四种出家中一种,也叫出家。我们做不到心出家,修行是不可能成就的。修行要想成就,一定要心出家,要不然当年释迦佛何必离开王宫出家呢?法师讲法时讲,身不出家心出家,超过身出家心不出家。修行主要是修一颗心,将来你是解脱还是下堕也根据一颗心,而不是根据头上有没有头发,穿没穿和尚衣服,那些假和尚心出家了吗?他能成就吗?

  可是身不出家心出家也不好修啊。在家生活障碍多,常有人来干扰你,耳朵里气话也听得多了,所以不容易修的。口说得好听,有什么用呢?

  不想出家也不愿在家,为学佛法修行,

  为培养成佛门人才,辞亲离家是个好办法

  我也是居士,居士中的一切,我体会最深,所以我后来想了一个办法,互相让步一下,父母反对子女出家,做儿女的也别把父母搞得太苦了;孩子要学佛法,父母也不要把孩子搞得太苦了,你就让他到我们这儿学佛法吧,这不叫出家,叫离家,这叫走中道,我自己认为这是最妥当的办法。离家是为了学佛法,为了培养人才,为了自己好好修行。可是如今许多年轻人发了心,发得快退得快,离家都不肯,那么你学释迦佛出家的榜样,连个皮毛都没有学到。

  不断烦恼、不修行,就不可能从觉悟中成道

  第三个是成道纪念日。你不修行不断烦恼,智慧开不出来,觉悟不能圆满,你能成道吗?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出家是因,成道是果,出家是为了修行,为了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为了圆满自己的菩提心啊,没有这个因,你会有成道的果吗?

  涅槃不是死亡,是达到常乐我净的境界

  第四个是涅槃纪念日,涅槃不是死亡,而是达到常乐我净的境界。释迦佛成道已经进入涅槃了,这是在他活着的时候,进入的是有余涅槃。等到释迦佛入灭了,连太子的身体都化掉了,这是由有余涅槃进入无余涅槃,才是究竟。

  “世轮苦逼解无端”说的是苦谛,

  “逾城出家示善离”说的是集谛

  昨天还跟你们提到四句话:“世轮苦逼解无端”,这说的是苦谛。你不认识世俗生活里的苦,你会发心修道吗?老话说:凡心不死,道心不生。

  “逾城出家示善离”,这是集谛。为什么要逾城出家?因为一切苦都从烦恼中出生,为了要断烦恼所以要出家。

  “六年难行彼岸竟”说的是灭谛

  “六年难行彼岸竟”,六年苦行,我们做得到吗?释迦佛难行能行,现在人不但不修苦行,连吃素都不肯好好地吃。素就是素菜,青菜萝卜之类,总是土地里长出来的。现在人素里还要挑素鸡素鸭素排骨,为什么喜欢这些?他们说:味道真像排骨,真像鱼。苦行能断贪欲,三种根本烦恼,贪嗔痴以贪为首。你不离开五欲的享受,你贪心断得了吗?所以释迦太子是经过六年苦行才达到彼岸的。烦恼断尽这就是灭谛。

  “获胜静虑我顶礼”说的是道谛

  “获胜静虑我顶礼”,释迦太子在六年苦行里获得了极其殊胜的静虑,静虑就是禅定。他雪山洞里又不是在睡觉,他是在修禅定,成佛必须在禅定中成就。他是在禅定中断尽烦恼成的佛,断烦恼是道谛。释迦佛有如此的功德,我们当然应该恭敬顶礼。

  修行人不知人世间的苦集二谛,

  就像没脑子的模特儿能觉悟吗

  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四个纪念日就代表了四谛法,释迦佛诞生到人间做王太子,照样有生老病死,这就是苦谛。释迦佛是从苦谛中觉悟的。当然有个先决条件:他对王宫的享受不喜欢。你们对新公寓、沙发、冰箱、电视,喜欢不喜欢啊?你不喜欢,你就是在跟释迦佛学,你一喜欢,是走相反的路。后来太子游四门,看见老人就问:“我身为太子,将来是不是也要老啊?”旁人回答他。“你将来仍然要老。”看见病人死人,他想:我贵为太子,将来也还是要病,也要死。他是从这里觉悟的。现在末法时期的众生看见老人,就没去想自己老了也很可怜;看见病人,反正我有钱,人参、桂圆、种种保健品,吃了不生病,生病也没关系,我有钱,上医院打最好的针;看见死人,死了就是往生了。真的往生了吗?见到生老病死都不觉悟到苦,没有从苦中觉悟,你修什么行啊?要断烦恼才能跳出苦,烦恼是因,苦是果。真正出家是出离烦恼,你身出家了,心不出离烦恼,你这是形象出家,形象出家靠不住的。打一个比方,服装店里的塑料模特儿穿了西装,蛮像个人,头顶都是削掉的,没脑子了,没脑子能觉悟吗?所以第二个纪念日是叫我们修集谛,要“知苦思断集”。

  成道是从断烦恼来,涅槃是法身遍虚空,

  虚空无相故无生,亦无老病死,得究竟解脱

  成道,是从断烦恼来的。断一分烦恼,增长一分觉悟。

  涅槃是究竟解脱。法身遍虚空,虚空没有形象,虚空没有肉体,没有生就没有老病死。

  今天因为我病讲话不能多,所以就讲到这儿,明天还要给你们讲:释迦佛在娑婆世界给我们做榜样,他走的路,还是人天乘?还是出离乘?还是什么乘?这些都要弄清楚。

  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8)

  ——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开示

  傅味琴 讲于2008.1.17

  释迦佛的智慧,

  引导众生结束生老病死的痛苦

  提要:

  ·佛弟子应该了解释迦佛的伟大与功德

  ·释迦佛的智慧,引导众生结束生老病死的痛苦

  ·发清净心出家功德殊胜,没有大雄大力是做不到的

  ·真出家是为了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使正法久住,所以应该赞叹出家功德

  ·对狮子虫不可赞同,你恭敬他们,灭法的罪过也就有你的份

  ·身不出家心出家,也具备了心出家的功德,不赞成居士弘法,会促使佛法衰落

  佛弟子应该了解释迦佛的伟大与功德

  我们纪念释迦佛成道,应该大大赞叹释迦佛的功德。今天全世界都对释迦佛非常尊重,我们作为佛弟子还应该了解释迦佛伟大之处,也就是释迦佛的功德。

  释迦佛的智慧,

  引导众生结束生老病死的痛苦

  昨天我们从法上讲了四句话,这是一个颂子,说的就是释迦佛一生的功德。“世轮苦逼解无端”,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能够凭自己的智慧,引导众生结束生老病死的痛苦,从生死流转中解脱出来,唯有释迦佛做到了。所以“佛”这个称号,意思就是一个彻…

《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