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要以殊勝的功德來紀念釋迦佛成道▪P4

  ..續本文上一頁底覺悟的人,這也是全世界崇敬他的原因。

  發清淨心出家功德殊勝,

  沒有大雄大力是做不到的

  “逾城出家示善離”,是講釋迦佛出家的功德,大雄寶殿裏供的就是釋迦佛。出家叫辭親出家,要告別親人、離開世俗的一切享受:專心一意地去探求宇宙人生的真理,還要弘揚佛法、廣度衆生,沒有大雄大力的精神你是做不到的。當然,這樣的出家,他的發心、他的行動以及將來的結果都是非常清淨、非常殊勝的。我們對出家人恭敬就是因爲他有這些了不起的功德,這是指真出家。

  真出家是爲了弘揚佛法廣度衆生,使正法久住,

  所以應該贊歎出家功德

  真出家他是爲了斷煩惱、證阿羅漢果,爲了弘揚佛法、廣度衆生,爲了培養徒弟、一代一代把佛法傳下去,所以我們應該隨時隨處贊歎出家功德。我就沒有具備這樣功德,我年輕時發心出家,但始終沒有出成,現在更加困難了,要找一個善知識都難。前幾年我還想各地走一走,去找善知識給我出家,但是這幾年不斷地生病,所以出家不容易啊。

  對獅子蟲不可贊同,滅法的罪過也就有你的份

  居士對一個真正出家的清淨比丘不恭敬、不贊歎他的功德、這是有罪過的。如果你對一個假和尚恭敬,贊歎,你罪過更大,因爲你在幫他攪亂佛法,幫他擾亂佛門,助長了他的歪風邪氣。這裏面也包含著消滅佛教的罪過。因爲他們在佛門裏盡搞歪風邪氣、敗壞佛教、玷汙佛門,那還談得上什麼偉大?佛稱他們是獅子身上的蟲,靠吃獅子的血來養活自己。這個獅子就是指釋迦佛。

  將來佛教就是被那些靠吃獅子身上血的獅子蟲消滅的,而你去恭敬他、幫助他,滅法的罪也在你身上。謗法尚且要下無間地獄,何況滅法?

  身不出家心出家,也具備了心出家的功德,

  不贊成居士弘法,會促使佛法衰落

  做居士的,如果能夠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我們也要恭敬他,因爲他也具備了心出家的功德。如今有些糊塗人甯願去恭敬一個假和尚,卻看不起一個真正在修行、弘法度衆生的居士,這就促使了佛法很快的衰落。

  要以殊勝的功德來紀念釋迦佛成道(9)

  ——釋迦牟尼佛成道紀念開示

  傅味琴 講于2008.1.17

  修行人不離欲,不能入定,什麼成就都不會有;

  不修戒定慧的人,會把佛門搞得很不清淨

  提要:

  ·如果釋迦太子修的是外道苦行,那怎麼稱得上“六年難行彼岸竟”呢

  ·釋迦佛六年苦行獲勝靜慮,修行人不離欲,不能入定,什麼成就都不會有

  ·四谛法是解脫法,不從四谛法上修,生死是解脫不了的

  ·不修道谛,就證不到滅谛,生死都解脫不了還能成佛嗎?

  ·在煩惱中造惡業,叁惡道門就打開了,不修戒定慧的人,會把佛門搞得很不

  清淨

  ·佛在人間度衆生,整個僧團可沒有把佛法作爲謀生的手段

  如果釋迦太子修的是外道苦行,

  那怎麼稱得上“六年難行彼岸竟”呢

  第叁句,“六年難行彼岸竟”,釋迦佛爲什麼能得到徹底究竟的解脫?因爲他修了六年苦行。後世的衆生沒有一個能做到像釋迦佛那樣的六年苦行。有人把釋迦太子的六年苦行,看成是印度外道的苦行。印度外道的苦行吃大便、喝動物的尿、睡在有刺的木頭上,釋迦太子可沒有這麼做啊!如果釋迦太子修的是外道苦行,那怎麼稱得上“六年難行彼岸竟”呢?

  釋迦佛六年苦行獲勝靜慮,修行人不離欲,

  不能入定,什麼成就都不會有

  第四句,“獲勝靜慮我頂禮”。釋迦佛六年苦行獲得了甚深的殊勝的靜慮,靜慮就是禅定。修行人天天搞好吃好穿,喜歡好東西,能得到殊勝的禅定嗎?離欲沒做到,初禅就拿不到。成道是在禅定中成的,沒有禅定什麼成就都不可能有。哪怕你修方便法門求生淨土,也要達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定。修什麼法門都一樣,離開了定,你心亂飄還會有什麼成就?

  四谛法是解脫法,不從四谛法上修,

  生死是解脫不了的

  昨天提到,這四句話從法上去理解,說的就是苦、集、滅、道四谛法,所以說釋迦佛是從四谛法中得到解脫,得到覺悟,得到成就的。釋迦佛成道以後,首先到鹿野苑度五比丘,說的就是苦集滅道四谛法。後來他說法四十九年,都是從四谛法開出來的,所以四谛法是根本法。你修好四谛法,就能證阿羅漢果、了脫生死。如果你不從四谛法上去修,你是解脫不了的。

  不修道谛,就證不到滅谛,

  生死都解脫不了還能成佛嗎?

  當年釋迦佛跟五比丘說四谛法,說了叁次,叫叁轉十二*輪,五比丘就證果了,這是誰也推翻不了的曆史事實。講經說法要說真實語,而不能誇誇其談,把佛法改變了就不能叫佛法。

  中國一向是大乘佛教,可大都不修四谛法,連道谛中的四念處也不知道,大乘經典《佛說阿彌陀經》裏也講到叁十七道品,可人們既不知,也不修。不修道谛,就證不到滅谛,生死都解脫不了,能成佛嗎?因爲沒有根本嘛。

  在煩惱中造惡業,叁惡道門就打開了,

  不修戒定慧的人,會把佛門搞得很不清淨

  “世輪苦逼解無端”,這說的苦谛。現在一進佛門,常會聽到“娑婆世界苦啊,我是苦惱人。”你既然知道苦,這很好,“知苦思斷集,慕滅乃修道”,知道苦了,要想該我怎麼去斷掉苦,苦是從煩惱聚集而來,要斷掉苦就要斷掉煩惱,下一步要修集谛啊,可他不修了。

  如今有幾個人在斷煩惱?大都搞名利搞鬥爭,排斥真正修行的人,在煩惱中造惡業,叁惡道的門就打開了,這也叫通,不是通向彼岸,是通向叁惡道。佛親口說:愚癡畜生道,貪吝餓鬼道,瞋恨地獄道,這麼樣發展貪瞋癡,結局就是叁惡道。佛說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那些不修戒定慧的人會把佛門搞得不清淨,豈不挂了佛旗反佛教?

  佛在人間度衆生,

  整個僧團可沒有把佛法作爲謀生的手段

  “逾城出家示善離”,這就是說的集谛。苦從煩惱來,只有斷掉煩惱,才能解脫苦。發心出家目的就是爲了斷煩惱,到彼岸。佛在人間度衆生,整個的說法以及整個的僧團裏都沒有把佛法作爲謀生的手段。

  要以殊勝的功德來紀念釋迦佛成道(10)

  ——釋迦牟尼佛成道紀念開示

  傅味琴 講于2008.1.17

  釋迦佛是發菩提心修出離乘,

  加上往世修菩薩乘的功德,所以今世能成佛

  提要:

  ·師把學法的徒弟找回去,爲的是不學唱唸,將來無法吃飯

  ·六年難行爲的是證滅谛,獲勝靜慮是修好道谛

  ·成佛的目的是爲了更好更廣大地度衆生

  ·了解釋迦佛的一生,才能走上真正修行的路

  ·人都往不清淨的地方擠,這樣修行怎能修得好,佛門也搞不好

  ·要按佛的教導做到依教奉行,這就叫皈依,爲的是要結束生死流浪,

  回如來的老家

  ·釋迦佛是發菩提心修出離乘,加上往世修菩薩乘的功德,所以今世能成佛

  師把學法的徒弟找回去,

  爲的是不學唱念,將來無法吃飯

  以前有個年輕的出家人到我們這兒來學法。來了以後,才打電話給師父。師父就找上門來,她說,“佛門有個規矩,徒弟跑掉了,師父要把他找回去,否則師父就要有過失的。”我想這話應該是指師父爲了避免徒弟走上歧途去學壞。可她是來佛學苑求法呀,你應該支持她呀!

  據說她跟徒弟說,“這兒光學佛法,不學唱唸,你不會唱唸將來怎麼吃飯啊?”哦,原來出家是爲了吃飯,不是爲了弘揚佛法!我們這裏從來不做經忏佛事,也沒餓過肚子,我老師還是居士,還能供養這麼多個修行人,這不是事實嗎?

  六年難行爲的是證滅谛,獲勝靜慮是修好道谛

  “六年難行彼岸竟”,這是滅谛。滅掉了煩惱才能到彼岸,才能究竟。“獲勝靜慮我頂禮”,這是道谛,修道無非是修戒定慧。這四句話是贊歎釋迦佛修行的功德,我們都應該尊敬釋迦佛,皈依釋迦佛。

  成佛的目的是爲了更好更廣大地度衆生

  我們要成佛,就要度衆生、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從初地修到超九地就登佛地。從釋迦佛的傳記來看,釋迦佛是成佛後廣度衆生的,其實釋迦佛還是通過行菩薩道,以菩提心的功德成佛的。從佛的本生經來看,釋迦佛過去世是世世常行菩薩道,所以他今世能成佛。成佛後,爲了度無量衆生說了四十九年法,這就說明成佛的目的是爲了更好、更廣大地度衆生。

  了解釋迦佛的一生,才能走上真正修行的路

  釋迦佛這一生從凡夫修到成佛,給我們做了個榜樣,我們了解釋迦佛的一生,是爲了更好的跟釋迦佛學,這樣我們才能走上真正修行的路。釋迦佛從發菩提心開始一直到成佛,成佛後廣度衆生,這個過程裏沒有一點爲自己考慮的自私心。他當初離開皇宮,就是出于菩提心。他悲憫衆生在生老病死的痛苦裏不得解脫,他是爲了一切衆生而離開皇宮,出家去追求真理的。並不是像現在有些人,是受了刺激,消極了才出的家。當然,你因爲這個緣故出了家,出家後能好好地學佛法修行,發菩提心度衆生,將來也一樣能證果成道。

  人都往不清淨的地方擠,

  這樣修行怎能修得好,佛門也搞不好

  有的卻相反,沒出家時還發菩提心,出家後卻受了世俗的汙染,去搞名搞利,不是有句老話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釋迦佛一再教導我們,不清淨的地方不能去。可如今多少人盲目地走東走西,進了不清淨的地方,等到受了染汙出來時,有幾個還能保持清淨?真正叁寶的地方要親近,他不去;不清淨的地方,人特別多,都朝那邊擠。這樣修行怎麼修得好,佛門也搞不好?

  要按佛的教導做到依教奉行,這就叫皈依,

  爲的是要結束生死流浪,回如來的老家

  我們都是皈依釋迦佛的,什麼叫皈依?聽佛的話,走佛的路,按照佛的教導去依教奉行,這就叫皈依。我們今天都在生死流浪中,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回如來的家,結束流浪的生活。真正皈依的精神就是前面這四句話,非常具體,非常實際,就看我們肯不肯學,肯不肯走。

  釋迦佛是發菩提心修出離乘,

  加上往…

《要以殊勝的功德來紀念釋迦佛成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