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80~89)▪P2

  ..續本文上一頁。”衆生對家的執著,真是生生世世積累下來的。

  做父母的對兒女也執著,稱爲娘身上一塊肉。要來學法了,只要兒女拖長聲叫聲:“媽——”這個親熱啊,聽在耳裏味道就兩樣,(笑聲)媽就被兒女拖住了。一直到死,兒女還說:“媽你別走,我離不開你呀,你怎麼離得開我?”閻羅王可不答應啊。我老師希望你來,你不來,一定要閻羅王把你抓走,何苦呢?有聚必有散,想開一點。

  離不開世間上的快樂,怎能得阿羅漢的樂;

  不放下你的一切,又怎能得菩薩的快樂;只要有一樣放不下,就成不了佛

  世間上的一切都不是你的,我多麼盼望我的兒女能在我身邊,他們有來嗎?連兒女都不是你的,連頭發都不是你的,否則頭發怎麼會脫光呢?就是因爲人有感情,感情裏喜怒哀樂,喜是頭一位,一歡喜就離不開,養成習氣啦。你不離開最後也得離開,自然的規律就是這樣,人生的真理也是這樣。與其被動地隨環境的變化而離開,還不如自己主動一點,自己做主人,主動的離開。你不離開世間上的快樂,你怎麼能得到阿羅漢的快樂?怎麼能得到常樂我淨的樂?你不放棄你的一切,你怎麼能得到菩薩的快樂?只要你有一樣放不下,你就成不了佛!

  樣樣都有,樣樣都放不下,還能修行嗎?

  你們聽了難免心裏會想:道理是好,可是我越聽越害怕,叫我樣樣離開樣樣放下,那我什麼也沒有了,我豈不變成窮光蛋了,這還有啥味道?就因爲不肯做窮光蛋,叢林裏有的是米,何用我托缽。從前皇帝寫了一首詩:“天下叢林飯如山”,那還要托缽嗎?社會上有人說,現在最富的地方就是佛門。樣樣都有,樣樣都放不下,還能修行嗎?

  常有人說“佛門四大皆空,爲什麼你們什麼都空不了呢?”就因爲今天的修行人只肯修有,不肯修空

  今天的修行人只肯修有,不肯修空,連社會上人都經常說:“佛門四大皆空,你們怎麼什麼都空不了呢?”雖然他們不了解四大皆空,他們只是看到這個出家人又要名又要利,什麼都空不了,那麼就用四大皆空來形容一下。真正四大皆空,連身子都要空掉。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83)

  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開示(農曆二月十五起講)

  傅味琴講于開化 2006.4.29

  

  世俗人放不下的歡喜,不過是自得其樂,有的還樂極生悲,因爲得了人身仍然沈溺在苦海裏

  提要:

  ■ 內身心、外世界,全部空光,那才是大成就,這就是佛

  ■ 十多年來向我求法的人很多,有更多的人想來,又有不能來的理由,因爲

  放不下

  ■ 世俗人放不下的歡喜,不過是自得其樂,有的還樂極生悲,因爲得了人身

  仍然沈溺在苦海裏

  ■ 不離開人世間榮華富貴,一切都會成爲空歡喜,禅定的樂也只能感受,

  不要貪愛

  內身心,外世界,全部空光,

  那才是大成就,這就是佛

  四大就是地水火風,身子就是地水火風組成的。骨頭是地大,血液是水大,呼吸是風大,體溫是火大,整個的世界都是地水火風組成的,小到身心,大到世界,內身心,外世界,全部空光,這才叫四大皆空。既然全部空光,你還在人世間貪愛什麼呀?空光了什麼都沒了,這才是大成就,那就是佛。

  我們是學大般若法流,大般若就是叫你修空。我們應該以能海上師爲榜樣,能海上師圓寂前最後一句話,“什麼也沒有。”這是大般若成就的境界。要做到“什麼也沒有”的成就,首先你要做到對“有”不要執著,那就要學會舍。

  十多年來向我求法的人很多,有更多的人想來,

  又有不能來的理由,因爲放不下

  十多年來向我求法的人很多,你要想法上得到成就,就要不中斷,不得半途而廢,這都是爲了你的成就。我盼望我的學生都能不貪圖世間上的喜樂,來求學佛陀的智慧,但我老師也是看你什麼情況提什麼要求,比如小王,七年前他工資已是每月一萬五了,我跟他說:“你可以來了”,他就來了,沒老婆、沒成家、沒孩子,沒負擔,不來學佛幹什麼?

  可是有更多更多的人,我知道他不會聽我話,所以我也不會對他講“你可以來了”,講了也沒有用,他會說不能來的理由。

  還有的說來常住 ,住了一個時期又回去了。都是因爲放不下,假如我也說我家裏有事放不下,我回家了,你們聽法就聽不到了。當然我是不會這麼做的。

  世俗人放不下的歡喜,不過是自得其樂,有的還樂極生悲,

  因爲得了人身仍然沈溺在苦海裏

  爲什麼會放不下?難免放不下歡喜的情呀,其實你歡喜他,他可並不歡喜你。臉都老得像老猴子了,鼻涕流下來,自己還不知道,端碗湯手在發抖,指甲都伸在湯裏,越看越不歡喜。來這兒修行就不同了,我的學生看我,越看越歡喜,(衆笑)在第二期的禅定營結束時,一個年輕的企業家跟我握手,說:老師啊,你真可愛。這話在家裏可聽不到吧?所以這裏面的歡喜就不同。

  老公看老婆,即使像個猴子,也是歡喜;老婆看老公,心裏也放不下,聽法聽到一半,就牽挂著老公在家沒人給他煮飯。買張獎券中了獎,一歡喜,就離不開買這買那。也有的人樂極生悲,從前有個叫花子買了一張航空獎券,把獎券放在打狗棒竹竿的洞洞裏,他想這兒最最安全,打狗棒天天拿在手裏,從不離身的。他把號碼背得很熟,等到開獎那一天,一看中了頭獎了,一下成了百萬富翁,再也不用要飯了,高興得瘋了,一下把打狗棒往河裏一丟,(衆笑)這就叫樂極生悲。也就是把極其難得的人身從此沈溺在人生苦海裏。

  不離開人世間榮華富貴,一切都會成爲空歡喜,

  禅定的樂也只能感受,不要貪愛

  你們要警惕:世間上人的歡喜,那是榮華富貴的歡喜,這種世俗的歡喜,將來會一場空。所以你們要想離開二禅定生喜樂的喜,進入叁禅,你更要離開世俗上種種的喜。禅定的樂你可以感受,但不要貪愛,更不要執著,拿到了要有勇氣放下,那麼你就容易做到離開二禅定生喜樂的喜,而進入叁禅。叁禅雖然離開喜,可是叁禅的樂比二禅更殊勝,更微妙,所以叫妙樂。比方你走樓梯,要走上第叁格,你的腳必須離開第二格,你不肯離開第二格,想往上走第叁格,這怎麼走法?整個佛陀的教育,就是叫你們明白道理,今天講到這裏。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84)

  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開示(農曆二月十五起講)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6.4.30

  

  樂時不修行,等苦時再修行,

  這種眼光短淺的人,會促使苦更快來臨

  提要:

  ■ 樂時不修行,等苦時再修行,這種眼光短淺的人,會促使苦更快來臨

  ■ 愚癡顛倒,痛苦無法解決,佛法使人覺悟,是釜底抽薪

  ■ 叁界如火宅,趕快出離,煩惱火焰越燒,法身慧命越幹枯

  ■ 世俗的快樂會帶來苦,要得到沒有痛苦的樂,就要在禅定裏修

  ■ 上根上智是由于過去世善根深厚,今世不學佛,哪來的上智

  樂時不修行,等苦時再修行,

  這種眼光短淺的人,會促使苦更快來臨

  今天繼續講涅槃的功德。修行就是離苦得樂,假如你認爲現在很快樂就不需要修行,那你的眼光短淺得很,好比你不趁天氣好的時候洗衣服,也許明天下雨呢?你今天條件很好,生活有保障,這個時候你不修行,也許明天苦來了呢。你看看周圍的人,包括你本人,過去歲月裏哪個沒有痛苦啊。難道明天就不會有痛苦了?這種想法很不理智,也沒有智慧,有這樣想法的人肯定也擋不住痛苦,而且痛苦還會來得更快。也很容易看到這種例子:有人喜歡吃海鮮,吃海鮮時快樂,可是很快就送醫院,因爲得了急性胰腺炎,疼得要命。

  愚癡顛倒,痛苦無法解決,

  佛法使人覺悟,是釜底抽薪

  衆生沒有覺悟,愚癡顛倒,所以痛苦無法解決。佛法爲什麼能解決?佛法是釜底抽薪。《百喻經》裏有個故事,有人在煮石蜜,石蜜就是蜂蜜,來了客人,他想用蜂蜜去招待他。爲了讓蜂蜜快一點冷,他在蜂蜜裏加了一點水,又用扇子扇。他自以爲這樣做很聰明,可是旁邊有智慧的人都在笑他:你底下的火不熄滅,蜂蜜怎麼會冷呢?就好比世間上人忙來忙去成了百萬富翁,痛苦還是沒解決,因爲底下在燒火。佛教給人的快樂就是把火熄滅。

  叁界如火宅,趕快出離,

  煩惱火焰越燒,法身慧命越幹枯

  人世間充滿著火,不要說人世間,天上也充滿著火,欲界色界無色界總稱叁界,佛說叁界如火宅,趕快要離開。這種貪心的火焰、瞋恨心的火焰、愚癡的火焰,無時無刻不在燒。煩惱的火焰越燒,我們的法身慧命越是幹枯,始終沒法跳出生死輪回。

  世俗的快樂會帶來苦,

  要得到沒有痛苦的樂,就要在禅定裏修

  我們修行就是爲了離苦得樂,世俗的快樂必然會帶來痛苦,我們要的是沒有痛苦的快樂,修行就是修這個。

  那麼怎麼修啊?真正修行,必須在禅定裏修。有些人自己天天打坐,始終也打不出一個名堂來,因爲他不根據釋迦佛的法去修,他是自搞一套。沒有法,或者僅僅學一些禅觀的技巧,修修光明觀,修修數息觀,其它都不要,你沒有法,只是抓一點觀的技巧,你這麼樣投機取巧,是沒有好結果的。就好比從前我在各大城市辦禅定班,因爲其中還帶有心理上的導引,名稱就叫禅定與心理導引。八十年代氣功風行一時,氣功界把禅定看成是無上功法,所以他們也到禅定班來學禅定。他們就說,“這個老師講不完地講,叫我們要了生死,了生死跟我有啥關系,你有什麼功法,你就拿出來,我學會了好走路。”佛門裏有人天天打坐,從不聽法,這條路線也等同外道。

  上根上智是由于過去世善根深厚,

  今世不學佛,哪來的上智

  你們可能會想,那麼禅宗不立語言文字,不拜佛,不念經,難道也不對嗎?按照經書裏的說法,禅宗是攝受上根上智,它是一心禅,也應該要懂了法再去修一心禅。那麼六祖慧能他並沒有懂了法才去學禅,那他怎麼開悟了?沒學的人會講《金剛經》嗎?佛弟子要叁世因果看問題,他這輩子沒學能開悟,這是…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80~8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