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80)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开化 2006.4.29
只有禅定的快乐才不会走向死亡,
禅定得到的涅槃才是永远不死
提要:
■ 只有禅定的快乐才不会走向死亡,禅定得到的涅槃才是永远不死
■ 得到禅乐当然是修得好,贪禅乐而不肯出定,就犯了菩萨戒
■ 不要在茅篷里整天坐禅,为了度众生还得出定
■ 四禅修舍,要圆满就要空,要空就得舍
只有禅定的快乐才不会走向死亡,
禅定得到的涅槃才是永远不死
有人说“人生一天一天走向死亡,”这话不错,你在人世间的很多方面,不等到生命的结束,你已经走向死亡了。外国人有句话,“结婚是恋爱的坟墓”。一结婚就等于恋爱死亡,否则夫妻怎么会吵架、离婚?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谁也不能不死,你想不老、不死,还是要老、还是要死,这是自然规律,没有办法的,可是从恋爱到结婚这是你自己找来的,这种死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说结婚是人类最愚痴的行动。看看人世间有哪一家称得上美满家庭?说是模范夫妻,心里都有一笔苦账,仅仅没有说出来。只有禅定的快乐才不会走向死亡,禅定的快乐永远不死。也就是说要从禅定中得到涅槃,涅槃不是死,涅槃是永远不死。
得到禅乐当然是修得好,贪禅乐而不肯出定,就犯了菩萨戒
从二禅进入三禅还有一个障碍,众生都有贪爱快乐的习气,叫他离,他离不开。即使他愿意离开人世间这种不究竟、有漏洞、有痛苦的快乐,要他离开禅定的喜,可能也舍不得,这就是修行人的毛病。所以在菩萨戒里说,贪禅味不肯出定,犯菩萨戒。贪什么禅味?当然是快乐。禅定的快乐说不尽的呢,非但出世间的快乐,乃至人世间所有的快乐,禅定里全都有。一得到快乐人就不想出定。说得好听一点,他修行修得好,得到禅乐了。说得也对,你得到禅定的快乐当然是修得好。可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你贪禅乐所以不肯出定。
不要在茅篷里整天坐禅,为了度众生还得出定
你们这些学生可能心里总有矛盾,有点意见:老师大慈大悲,要培养这么多人,要满足这么多人要求,修禅定要分三批,说是程度不同。我是第一批的,禅定的快乐我多少有点体会,我刚刚得到些快乐,老师就报:出定。因此难免有意见,最好自己一个人坐茅篷,一天坐到晚。你一天坐到晚最多证一个阿罗汉果,成不了菩萨,成不了佛的。既然你要学菩萨,就要受菩萨戒,受了菩萨戒要做到菩萨戒的要求:不能贪禅乐。因为你贪了禅乐不出定,就等于你不肯度众生。
四禅修舍,要圆满就要空,要空就得舍
只想拿,不肯舍,拿了放不下,这就是众生习气。释迦佛不讲法众生不懂,一讲法众生抓到了法,就不肯放了。能海上师说,只取不舍,这种修行叫半边用功,不可能成就的。整部《金刚经》,就叫你全部舍掉,全部舍掉才能成就。所以从三禅开始,我们已经进入了舍,四禅是舍念清净,彻底舍光。不肯舍,就不可能圆满。首先你慈悲心就不可能圆满,要圆满就要空,要空就得舍,虚空是最圆满的,只有空光才能圆满。你假如有点保留,你这个保留的东西就不圆满。
比如茶杯是圆的,里边冲满了开水,是满的,这是茶杯的圆满。茶杯那么小,最多算一个小圆满,因为茶杯外面都是没满啊。有人在箱子里找东西,箱子里是暗的,他用手电筒一照,光就进入箱子,箱子里全看得见,可是箱子外面仍然是暗的。而太阳一照,是遍虚空,所以只有遍虚空才是圆满。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81)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开化 2006.4.29
人世间一切的有,产生了人世间一切不圆满
提要:
■ 人世间一切的有,产生了人世间一切不圆满
■ 世间人不断求快乐,就是不断地沉溺在苦海里,只有离开乐,才会没有苦
■ 把空想作为希望,靠假话起了欢喜心,苦也就跟着来了,只有佛陀说真话
■ 懒得发胖,在脏水里图享受,两耳听不进佛法,是最愚蠢的表现
■ 离苦,听得进;离喜,听不进;喜了就放不下,掉在爱河里没有不被淹死的
人世间一切的有,产生了人世间一切不圆满
有,就不可能成就大圆满。人世间一切的有,产生了人世间一切都不圆满。有快乐,必有苦恼,有生下来的喜庆,必有死亡的悲哀,所以人世间的一切不可能彻底究竟圆满的。你只有没有生,——这一世你已经生下来了,没办法了,你只有死了以后不再生下来了,没有生就没有死。你只有不结婚,才没有离婚。
世间人不断求快乐,就是不断地沉溺在苦海里,
只有离开乐,才会没有苦
不到成佛的圆满,不到成佛的境界,所有的快乐都包含着苦。修行人跟世俗上的人路线不同、境界不同,世俗上人是沉溺在苦海里,他们不断地求快乐就是不断地沉溺在苦海里,有乐必有苦。而我们今天走上修行的路,虽然我们在人世间,也有苦跟乐,因为我们还没有成就,但是我们逐步逐步在离开苦,也就是说我们在逐步逐步走上一条离开人世间快乐的道路。我们对人世间的快乐绝不能贪爱,即使一时离不开,也要逐步逐步离开,只有离开它,你才没有痛苦。
把空想作为希望,靠假话起了欢喜心,
苦也就跟着来了,只有佛陀说真话
人世间苦跟乐,好比是分不开的双胞胎。人世间的喜,即使你离开了这个喜,又不断产生新的喜,又从喜不断产生苦。喜来了,苦也跟着来了,众生是最好苦赶快离开,喜不要离开,都希望冬天快走,最好天天是春天,有可能吗?你这是空想。今天吃得高兴,明天也会进医院。哪个人没有生离死别啊?可是众生因为智慧太少,从来不想全面。可能是认为想到苦的事情太可怕,还是别想为好。不管你想不想,苦都要来。要知道现在的欢喜靠不住,可众生明知道靠不住,还是要想。说:我也知道不可能,但我总有这么个希望啊。人世间就靠讲假话起欢喜心,只有佛陀说真话。
比如人们常说:祝你永远快乐。这可能吗?还有更可笑的,两个人举起酒杯来碰碰杯:祝你幸福。好像酒杯一碰,幸福就来。还不如一支歌: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这倒说的是现实。喝了酒感到心情舒畅、幸福,这种快乐跟吸毒也差不多——吸了毒也有快乐,可是将来有恶劣的后果,毁灭自己的无其数啊。所以人世间充满了假话,广告上说:用了这块肥皂,“今年二十,明年十八。”那么后年十六,一直下去,你不要钻到妈肚子里去了?人世间的愚蠢,以不是真理、不是真话来取得快乐,这就上当了,上当就要受苦,所以不听佛的话是最愚痴的。
懒得发胖,在脏水里图享受,
两耳听不进佛法,是最愚蠢的表现
人们说最愚蠢的是猪,天天呼啊呼啊地睡,睡得胖了,越胖越懒得走,越懒得走越是睡,越睡越胖。洗澡就在脏水里滚来滚去,一站起来,脏水滴滴嗒嗒地滴下来。你跟它讲讲佛法,叫它“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它两只大耳朵扑啦扑啦,意思说:不要听,不要听,不要听。
离苦,听得进;离喜,听不进;
喜了就放不下,掉在爱河里没有不被淹死的
我们过去的生活,包括我们现在都还是有,都离不开喜,哪怕不明显的喜,我们也有感受,一有感受就会贪,贪了就离不开、放不下。这个觉悟也太差了,跟这些众生讲佛法,要他离开苦。他认为:这个对,我求菩萨保佑就是想离开苦。再跟他说,你连欢喜也要离开,他就不理解了。有人痛苦得想离婚,为了求离婚成功,来求我老师加持。当然家庭矛盾我不管,我老师只干教育。结果老公朝她笑笑,她起欢喜心了。(众笑)
男青年就是这样,姑娘朝他一笑,他再也放不下,哪怕姑娘不喜欢他,只是一个礼貌,他也会生相思病。女孩子更重感情,男孩子感情外露,女孩子感情隐藏,所以男孩子称阳,女孩子称阴,假如男青年稍微对这个姑娘关心一下,从此她就放不下了。因为心里边欢喜了,从这个欢喜又出生了很多喜:多温柔多帅啊,修养多好啊,那么掉在爱河里了。
掉在爱河里的人没有一个不被淹死的。开始是高兴:爱河可真好,我现在多自在啊,我在游泳,我是河里的一条美人鱼啊。慢慢沉下去了,味道两样了,开始觉得疲劳了,“我要爬起来。”爬不动了,水已经到你喉咙口了,还好没有断气,那么天天吵架。总有一天沉下去,“离婚!”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82)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开化 2006.4.29
离不开世间上的快乐,怎能得阿罗汉的乐;
不放下你的一切,又怎能得菩萨的快乐;
只要有一样放不下,就成不了佛
提要:
■ 人世间对喜的执着,对家的执着,真是生生世世积累下来的,有聚必有散,
想开一点
■ 离不开世间上的快乐,怎能得阿罗汉的乐;不放下你的一切,又怎能得菩萨
的快乐;只要有一样放不下,就成不了佛
■ 样样都有,样样都放不下,还能修行吗?
■ 常有人说“佛门四大皆空,为什么你们什么都空不了呢?”就因为今天的
修行人只肯修有,不肯修空
人世间对喜的执着,对家的执着,真是生生世
世积累下来的,有聚必有散,想开一点
人世间执着于喜,执着于快乐,随时随刻都会产生放不下,包括对人,包括对东西。首先放不下自己的亲属,虽然人世间烦恼多,可到底是亲属呀,有亲就有乐。还包括朋友、家庭、家乡。
买的新公房虽然小的像猴子的笼子,也喜得不得了,以拥有新公房为得意。即使住在老房子里,也喜欢,“这是住了几十年的房子,有感情了。”有个女教师跟我说过:回家了,即使坐在破烂的藤椅子上,心里也欢喜。所谓“出门一里,不如家里。”北方人称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叫“我家的”,意思是说,“是我家的,你别来抢啊…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80~8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