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他的根机。根机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由于他前辈子学得很多、根机很厚,一个根机利的人,这辈子只要点一下,他就悟了。要不然你也坐禅,文化水平又这么高,怎么不会讲《金刚经》?如果不学就能够成功的话,那么你就不是一个学佛的人,因为你不学嘛。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85)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4.30
苦从乐来,修行就要离开你所喜欢爱好的,
离不开也得离
提要:
■ 教证二法,先教后证。抓一点一滴,就制造了末法时期
■ 修行的成就和修行成就的路子都在禅定里
■ 离不开对烦恼的执着,就离不开生死流转,多少绮梦幻想,最后还不是白骨
一堆
■ 拿到了又失去了,人世间哪样东西是属于自己的
■ 用生命时光去换享受,等于拿金刚钻去换只饼吃
■ 苦从乐来,修行就要离开你所喜欢爱好的,离不开也得离
教证二法,先教后证,
抓一点一滴,就制造了末法时期
所以学修,一定要学了再修,教证二法,一定要先接受教理,才能去修证。有些人就是不要法,只强调修,光抓一点一滴,这样的想法如今比较普遍,这就人为地制造了末法时期,法都快要没了。可不能口喊正法久住,走的却是灭法的路,制造了末法,这个罪过很重的。可是这些人不会想到自己在背罪过,也不承认自己背罪过,因为他没有觉悟,所以没有觉悟是最可怕的。
修行的成就和修行成就的路子都在禅定里
为什么说修行是在禅定里修?因为修行必须在禅定里成就,无论什么法门,离开禅定是不会有成就的。
不光是成就,你修行的路子也必须依照禅定的路子来修,我们讲的禅定是如来教导的禅定。修行人常犯的错误就是自己喜欢什么就修什么,因为喜欢,拿了就不肯放。如今末法时期,即使有少数人还想修行,也常犯这个错误,这是众生的习气。如果你不离开它,很快就会形成执着,越执着就越离不开,越离不开越执着。
离不开对烦恼的执着,就离不开生死流转,
多少绮梦幻想,最后还不是白骨一堆
执着就是执着烦恼,离不开就是离不开生死流转。世俗生活里一切的一切都是流向生死苦海,世俗生活里的人都在执着,不光是贪执着,瞋也执着,痴也执着。即使知道贪瞋痴带来的是苦恼,他也放不下。活着的时候,由于执着的关系,产生了多少绮梦幻想,最后留下白骨一堆。人们想啊想啊,想到后来,哪样东西你拿到了?即使拿到了,拿到了又消失了,岂不等于没拿到?
拿到了又失去了,人世间哪样东西是属于自己的
我从前在苏州,有个学生来看我,我说“听说你在炒股票?”他说,“是的是的。”“听说你赚了两万是吧?”他说,“是的是的,不过我现在又赔了两万。”赚了两万又赔了两万,不是等于零啊?生下的小鸟,长大了又飞出去了,不是等于零?买了新公房,等到你死了,家里人把你送到火葬场,这个新公房对你来说不是等于零啊?人世间到底什么是属于你的?一个人来到人间,最后又离开人间,辛辛苦苦忙,一样都不属于你的。
用生命时光去换享受,
等于拿金刚钻去换只饼吃
人要吃饱穿暖,要生活,要活下去,这是常情,享受可不是人之常情,有必要享受吗?不会给你白享受的,你必须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生命的时光。拿生命时光去找享受,就等于用一只金刚钻戒指去换一只饼,这种道理人们怎么想不通呢?因为人们享受的时候欢喜啊,一欢喜就爱,一爱了就离不开,离不开就执着。等到痛苦来了,还是离不开,因为执着了,那么只好受苦。
苦从乐来,修行就要离开你所喜欢爱好的,离不开也得离
所以释迦佛说这个地球上众生真奇怪,这么苦他还能够忍得下去,一点不想往离开生死这条路上走,所以叫“堪忍”,用印度话讲就叫“娑婆”。我们个个都是娑婆世界的众生,所以你们今天来修行,第一步就要修离,离开你所喜欢、你所爱好的东西,你离不开也得离,否则你修什么呀?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86)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4.30
世人以财色名食睡五种欲为快乐,
能离开贪欲才叫修行
提要:
■ 世人以财色名食睡五种欲为快乐,能离开贪欲才叫修行
■ 修行要清净,这儿的修行人不贪财,有钱也没地方花
■ 一到这里,就自觉地不贪色,女生都不化妆
■ 这儿没有持权,就没有名可图,佛门是平等的
■ 这儿吃的是大锅饭,吃了圆桌面,还能证阿罗汉果吗
世人以财色名食睡五种欲为快乐,
能离开贪欲才叫修行
世间上种种人们认为快乐的东西,归纳起来无非就是财色名食睡五种贪欲。你要修行,就必须到一个真正修行的场所,真正修行的场所是很清净的,这个清净就是指离开五欲。真正修行的路也就是要离开五欲。释迦佛说过: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既然你们今天都欢欢喜喜来修行,我们就要指导你过修行的生活。
财,我们这儿没有财可图,你贪也没有用。现在有好多佛门里的人,哪儿收入高就往哪儿跑,这叫修行人吗?有的地方衣单费高到八百、一千。一个出家人吃住都由寺院供给,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用啊,修行人还贪财吗?这种卖门票、做佛事、吃饭要饭钱、住宿要宿费,全是为了财。
有人说“不卖门票不行啊”,我看不见得,教堂就不卖门票,也没算他犯法嘛。我们就不卖门票,还有好多寺院也不卖门票。寺庙都是居士供养的钱修起来的,居士到庙里来还要买门票?寺院里供的是释迦佛,是我的师父,我要进去看看我师父,还要买门票,这算什么道理啊?
有一年我在深圳住在一个学生家里,有个居士问我,“寺院里卖门票,这对不对啊?”我说,“你今天来这儿干什么?”“我是来看老师。”“你进来的时候,我的学生有没有叫你买张门票?”如果卖门票,那岂不是把我老师当猴子了?
色,贪图一切美好的东西,举个例子,出家人看到这朵花非常好看,产生了爱心,你戒就不清净。一切庄严美好的东西只能供佛。何况男的看见女的,女的看见男的而起爱心,这都是贪色。
名,走歪路而出名的差不多都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花钱买的,一种用卑鄙手段,踩在人家背上爬上去的。
食,就是贪吃。
睡,就是贪睡。有人一怄气,就去睡觉。这个贪睡的习气真厉害。
修行要清净,这儿的修行人不贪财,
有钱也没地方花
财,你们今天来修行,首先要离开五欲。
这儿的学生,辛苦得经常生病,我们都没有工资的,愿者上钩,最多一个月给你些零用金。这儿在山区,连个小商店都没有,你有钞票也没处用,而且你也没有什么要买的。所以有人几年积下来,也有几千元了。
一到这里,就自觉地不贪色,女学生都不化妆
色,一到这里,就自觉地不贪色。有人没来时天天化妆,来了以后都不化妆了,都是本来面目,一化妆自己也有点不对头,像个妖怪,(众笑)慢慢也不化妆了。有的女孩子刚来的时候偷偷地在箱子里带了个洋娃娃,慢慢也觉得不对头,洋娃娃又不能拿出来玩,只好上交。
这儿没有持权,就没有名可图,佛门是平等的
名,这儿一点名也没有。叫你做领导,无论总管分管,不管什么管,都没有特权,而且经常要调动。如果人才济济,你今天当领导,明天叫你下来,让别人当领导,佛门是平等的。
这儿吃的是大锅饭,
吃了圆桌面,还能证阿罗汉果吗
食呢?全是大锅饭,从前叫罗汉菜。为什么现在吃罗汉菜的地方很少?因为现在人不想证阿罗汉果,你吃了圆桌面,素鸡、素鸭、素黄鱼、素排骨,你这么贪吃还能证阿罗汉果,还能了生死吗?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87)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4.30
学佛的人为什么佛的快乐不要,
人的快乐却抓住不放,真是大笨蛋
提要:
■ 这儿两点半就要起床,让老师多睡一会,老师就不高兴
■ 修行不贪财色名食睡,进一步要不贪色声香味触
■ 修行人离开五欲,就能得到快乐,由这个乐而入定,叫离生喜乐定
■ 有子者为子忧,有牛者为牛忧,没有执着,就没有忧虑
■ 学佛的人为什么佛的快乐不要,人的快乐却抓住不放,真是大笨蛋
■ 由贪而得的快乐你都离不开,你怎么出离生死?
■ 苦恼人即使用功,心也定不下去,哪有因苦恼而入定的
这儿两点半就要起床,
让老师多睡一会,老师就不高兴
睡呢?我们这里第一批禅定,两点半就要起床,我平常都是12点起来的,因为要修改稿件。有时候身体很累,工作了一个多小时,再去躺一会。今天我去躺一会,等我醒来,快要三点半了,就挺不高兴。我问为什么不敲门叫醒我?说“让老师多睡一会。”来了这么多的小住的同学,我能不到吗?
修行不贪财色名食睡,
进一步要不贪色声香味触
还有贪的,社会上人财色名食睡贪得厉害,修行人贪得比较细了一点,是贪色声香味触。可是今天佛门的修行人,非但普遍离不开色声香味触,还离不开财色名食睡,那你这个修行人跟社会上人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出家人也贪财色名食睡,你不过是换了件衣服,哪像修行人?
修行人离开五欲,就能得到快乐,
由这个乐而入定,叫离生喜乐定
所以要离开五欲,离开你所爱的东西,就叫修行。拿我们禅定来说,第一步就是修这个。你离开五欲,就能得到快乐,由这个乐而入定,这叫离生喜乐定,这是初禅。有人说我离不开这些东西,就因为这里边有快乐,难道我离开了,还有快乐?你想不通,因为你没有接受佛陀教育,你按照佛法的教育试试看呢,离开了五欲,你会更快乐。
有子者为子忧,有牛者为牛忧,
没有…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80~8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