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90)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4.30
学法的人最好能开智慧,
智慧要从广入深,才能圆满
提要:
■ 修好舍,不执着,下辈子境来,也勾不住你
■ 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是你的才是你的,老话说,明中去,暗中来
■ 世俗的爱好要离,法上的执着也要离,将来才会得到圆满的果
■ 不听佛话,真是愚痴颠倒,一执着就会起烦恼
■ 成就是心的圆满、觉悟的圆满。数字的圆满仅仅是数字的圆满
■ 学法的人最好能开智慧,智慧要从广入深,才能圆满
■ 听法要认真听,你批评我,我也欢喜听,那才是不执着的表现
■ 你不执着喜乐,这个喜乐也不会飘走,因为你已经得到了
修好舍,不执着,下辈子境来,也勾不住你
你要想离开二禅的喜,你首先必须要修好离开世俗的喜,世俗上一切使你欢喜的爱好,全不要贪,不要执着。一执着就麻烦,必然辛苦一辈子,结果扑个空。好比小孩看见蝴蝶飞来了,产生了喜,他想去抓蝴蝶,蝴蝶也懂人心的,它一看你是小孩,我也跟你玩玩,所以它飞过来引引他,等小孩去抓它,它又飞过去了,飞过去了它又飞过来了。引得小孩东奔西跑,因为他心里欢喜啊,最后蝴蝶倒没有抓到,一摔跤,鼻子跌出血来,蝴蝶飞走了。人世间的快乐也是这样,你去抓结果扑个空,快乐跟你说,再会,就是说等你下辈子我再来引引你啊。
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是你的才是你的,
老话说,明中去,暗中来
要知道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是你的才是你的。比如我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今天在我身边的却不是他们,而你们不是我的儿女,天天在我身边,也变成了我的儿女。这个道理要想得通,要看得破。
那么怎么做啊?凡是是我的,我都离开,离开了不是我的就来了。老话也说:明中去,暗中来。
世俗的爱好要离,法上的执着也要离,
将来才会得到圆满的果
昨天跟你们讲了世俗上的一切爱好都要离。有人出家了,而且还有点声望,竟然还在寮房里玩世俗的爱好,好笑不好笑?
今天再提一下,非但世间上的爱好和喜要离开,你在法上的喜也不能执着,然后你才能做得到,对禅定中产生的喜不执着。修行要全面,全面的修,将来你会得到圆满的果。法上的喜很多,一喜欢就执着,尤其是佛教传到中国分了宗派,修宗派的人常说:“我就喜欢这个宗派,我是专门修这个,其它都不修。”这就是喜放不下,一放不下就会执着,释迦佛可没有立过宗派呢。
不听佛话,真是愚痴颠倒,一执着就会起烦恼
还有人特别喜欢某一部经,他专门唸这部经,美其名曰“专修”,其它经他都不念,也不喜欢学,这样能圆满吗?先要有广博,然后再深入,你不能广博,哪来深入?你基础都没有,你深入点啥呀?释迦佛也说要广学多闻,要深入经藏,要法门无量誓愿学,你为什么不听呢?却强调自己这一套,真是愚痴颠倒!
还有人因爱好而执着,一执着就放不下。有人天天唸这本经,今天因为听了法,这本经没唸完,心里起烦恼,放不下呀。人家都睡觉了,他还开灯唸,扰乱大众,这才是罪过。据说现在有句话:唸佛只能多不能少,越多越好。忽然有一天生病了,唸不满了,他大起烦恼,或者有一天事情忙了一点,到了晚上11点了,还没有唸完,就边唸边打瞌睡。这种执着有什么好处?释迦佛可没有这么说呢!你去看看《佛说阿弥陀经》,里面有没有说一天必须唸满多少万?仅仅叫你临终前七天或者一天,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成就是心的圆满、觉悟的圆满。
数字的圆满仅仅是数字的圆满
还有的人喜欢听我讲课,也喜欢跟我学禅定,大家都听得很欢喜很认真,他呢?一面眼睛看着我,耳朵听我课,一面口里唸佛。从前我在无锡教禅定,有个老太太,我讲得慢,她念珠也拨得慢,我讲得快,她拨得也快,她也喜欢听法,可什么也没有听明白,因为要赶数字。成就是心的圆满,是觉悟的圆满,不是数目上圆满,数字的圆满仅仅是数字的圆满。
学法的人最好能开智慧,
智慧要从广入深,才能圆满
学法的人最好能开智慧,如果你得智慧辩才,对你将来弘法很有必要。修文殊法就能开智慧得辩才,我年初一讲到年三十,讲了可能有40年了吧,有的同学说,傅老师讲空观,每次讲的都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从广而入深,才能趣向圆满。
所以要法门无量誓愿学,每个法门都好,执着一个法门,排斥其它法门,这样你就不可能修好,同时你有贬低其它法的嫌疑,要背罪过的。
听法要认真听,你批评我,我也欢喜听,那才是不执着的表现
哪怕你喜欢这个法,也要离开执着,一执着就不可能广大。听法欢喜,这是好事情,也不要执着。从前我去找一个地方,一时找不到。路边有个老年人在听收音机里的苏州评弹,我就很有礼貌地跟他说,“请问这个地方应该怎么走啊?”他理也不理我。我想他可能没听见,我就声音响一点,他眼睛一瞪,满脸的不欢喜:“你没看见我在听评弹吗?”这就是执着活灵活现的表现。
你们有许多同学,也把听傅老师讲法看成听评弹,法喜充满是好,结果在平常生活里没用上。同学说,“我跟你讲话,你怎么不理我呢?”“你讲的又不是法,我听你干什么?”还有的人只喜欢听他喜欢的,你给他安慰、给他鼓励、给他表扬,他听得进去,可是到了明后天起烦恼了,“这个人前几天说我好话,这几天不说了。”因为他执着听好话,听不到好话就难过。本来听完法法喜充满,蛮好,碰巧有个同学提醒他,“你刚才这件事情做错了,你太不小心了。”他马上起烦恼,“你这句话,把我刚才的法喜都冲掉了。”一个不执着的人,应该是你表扬我我也欢喜;你批评我,这是帮助我,我也欢喜;我听法认真地听;你跟我说话,我也认真地听,那才是不执着的表现。
你不执着喜乐,这个喜乐也不会飘走,因为你已经得到了
讲了这么多,都是讲离开对喜的执着的好处。欢喜了不能执着,拿禅定来说,你已经得到了二禅的定生喜乐,你要进入三禅,就不要去执着二禅的喜乐。可是你不执着,这个喜乐也不会飘走,因为你已经得到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91)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5.2
愚痴的人方向错误,
有智慧人那里才有清净的佛土
提要:
■ 求外力,只能得到一时性的快乐,要得到永恒的快乐,还得求自己
■ 愚人的快乐是胡闹,没有智慧就会颠倒
■ 信佛就是为了求懂,不懂佛法,你能得到真理吗
■ 讲的法使人苦恼,使求往生的人自杀,岂不害人吗?
■ 愚痴的人方向错误,有智慧人那里才有清净的佛土
■ 如今佛门愚人多,竟然说菩萨还有跟众生无缘的
求外力,只能得到一时性的快乐,
要得到永恒的快乐,还得求自己
我们信佛学佛为了什么?一般都说是求保佑,得到了保佑你就快乐了,所以说到底还是求乐。可是你不可能一辈子求保佑,有时候你求保佑也求不到,佛菩萨对众生的定业也无能为力,所以我们佛教不是神教,信神的说神是万能的,实际上也是说说罢了。信神的人也有烦恼,也有生老病死,神也不能保佑他不死啊。求外力,只能得到一时性的快乐,而不能得到长期的,更不能得到永恒快乐。从前有句老话,医生医病不医命。如果医生能保证把你病治好,你就不会死了。所以进佛门求保佑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求怎么样从自己的觉悟中产生快乐。
愚人的快乐是胡闹,没有智慧就会颠倒
世间上人也在求快乐,修行人也在求快乐,可是求快乐的路线不同、性质不同、做法也不同。例如有许多愚痴的人在求愚的快乐,外国有个愚人节,那一天全以胡闹为快乐。佛门里有的人也主张不求智慧,要学愚,因为求了智慧,愚就消失了,那岂不成了天天过愚人节?其实愚人所干的事情,全是苦恼的。智慧消失了,留下来的还不是胡闹?这就叫颠倒,这是路线错误。没有智慧的信仰是迷信,没有智慧的修行是盲修瞎练。非但不能成佛,也了不脱生死。阿罗汉了脱生死,他的观点全部是智慧的观点,所以叫慧眼。
信佛就是为了求懂,不懂佛法,你能得到真理吗
信佛就是为了不懂求懂。有人主张唸经不必求懂,那你信佛信什么呀?信佛是信佛的真理,这些真理都在佛经里,不求懂你能得到真理吗?没有智慧的人即使很能说,也形成了邪说乱说。释迦佛早就知道,末法时期邪师邪说多如牛毛。
讲的法使人苦恼, 使求往生的人自杀,岂不害人吗?
你们来学法,事实证明,听法的人个个法喜充满。听说有的地方讲法,听的人个个苦恼,越听越苦恼,有的人还苦恼得哭,个别的人还苦恼得想自杀,这不是害人了吗?这不是邪了吗?几年前听说一个女众佛学苑里,有一个年轻的出家人把绳子套在头颈上,叫两个同学们帮忙往两边拉,说她要早点往生。那不是自杀吗?因为她整天心里想娑婆世界苦啊,赶快求往生啊,最后就受不了。
愚痴的人方向错误,
有智慧人那里才有清净的佛土
其实她苦什么呀?既不愁吃又不愁穿,出家人到处受恭敬供养,还说苦?她想死了以后就能往生,往就是去,生就是投生,至于往哪个方向去?投生到哪里?那是另外一回事。六道轮回都靠往生,愚痴的人方向错误,肯定投生到愚痴那里去;有智慧的人方向正确,肯定投到有智慧的那里去。三恶道是愚痴的,清净的佛土是智慧,你能学愚吗?你能贪图愚的快乐吗?
如今佛门愚人多,竟然说菩萨还有跟众生无缘的
你们都是欢欢喜喜来的,来到这儿更加快乐。昨天中午有的小住同学因为工作关系要回去,他们提了一些问题,说现在进入佛门,有许多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心里…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90~9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