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害了家庭,都起源于不學佛法不斷煩惱
在家居士有夫妻關系,佛是許可的,可是要聽法,要持五戒,也要斷煩惱。如果在家居士不懂佛法,自己起煩惱,後果非常可怕,是煩惱使你和家庭成員都受到危害。而這恰恰起源于你不學法、不斷煩惱,這種事在夫妻中經常發生。
丈夫被砍,還不是由于當初的擁抱
報上看到:有一對夫妻,丈夫經常懷疑妻子在外面另有所愛,只要他一起懷疑,就打妻子,其實沒這種事。開始妻子忍,後來也灰心了,受不了,就出去打工,目的是離開他,別再受他虐待了。結果跟外面男人有了勾搭,後來被丈夫發現了,她不承認,丈夫就打,打到後來她只好承認,確實有那麼回事。她想這個地方不行,又換了一個地方,又一個男人跟她好起來了,又給丈夫知道了,又是打啊。她對丈夫更加灰心了,也不想活了,要跳河自殺。丈夫就把她拖回家,又是一頓打。
她動了瞋恨心,我想死你都不給我死,你不讓我死,我就不讓你活。後來她雇傭一個殺手,叫他把丈夫殺死,殺手開口要二十萬,先付一半,事成以後再付一半。這個女的湊來湊去只湊了叁萬塊,可是她的情夫給了她七萬塊,她更覺得情夫好。這個殺手有她丈夫的照片,房門鑰匙,開門進去,馬上在丈夫身上連砍七刀,後來給公安局抓住了。
據說後來丈夫請求法院,不要判她的罪,理由就是當初是我不好。
對貪瞋癡不自我約束,後果就不好
這個故事我們得到什麼啓發?“身手觸斬砍”,連砍七刀,還不是當初你抱著她、握著她的關系,如果你當初跟女的不結婚,能出家好好當個比丘比丘尼,哪會有這回事兒?聯系到你們在家居士,結婚可以,要好好學佛法,斷煩惱,別貪瞋癡一來了,不自我約束,後果就不好了。
吉祥如意來自智慧
佛同意居士結婚是因爲居士覺悟不夠,你在家也要學佛法斷煩惱,夫妻一起修,形成佛化家庭,那也好嘛。
過日子要過好日子,要過好日子就要聽法、要斷煩惱,吉祥如意是來自智慧。
今天講到這兒。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53)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6.11.28
進了佛門應抓住學法的緣,
更要使法緣不斷增上
提要:
·新同學來聽法能令大衆歡喜,亦即令如來歡喜
·聞法修行靠的是福報與因緣
·進了佛門應抓住學法的緣,更要使法緣不斷增上
·修行以人爲本,即使科學不發達,萬裏長城也造起來了
·修行人被貪瞋癡迷惑,以生命時光去換取名利,值得嗎?
·修行本來不困難,因法緣不足、不懂法,所以困難
·修行困難不在于業障,不在于煩惱,不在于鈍根,在于你不懂法
新同學來聽法能令大衆歡喜,亦即令如來歡喜
這一次講四根本戒的攝修,大家都發歡喜心。而且每天都有新同學來,新同學來令我們這麼多同學更加歡喜,令衆生歡喜就是令如來歡喜,所以你們來聽法功德無量。
聞法修行靠的是福報與因緣
新同學有來小住的,也有來常住的,來的目的就是聽法,哪怕聽了幾天法,也是結了個法緣。我們今天還有福報,能聽到法,也是我們過去世常結法緣的緣故。通常說,我們進佛門是跟佛有緣,實際上是跟法有緣。進佛門目的是爲了修行,修行要靠緣,沒有緣你是修不起來的,所以緣非常重要。
進了佛門應抓住學法的緣,更要使法緣不斷增上
常有居士問我,修行怎麼修?修行首先要有緣,我們前輩子有這樣一個因緣,今輩子獲得人身,進佛門來學法,那就應該抓住這個緣,還要創造條件使這個緣不斷增上。
緣就是條件,修行必須創造修行的條件,好比蓋樓房,材料、圖紙、人工都要具備。如果你條件差,蓋蓋停停,可能拖了十年都蓋不成。我看到路邊有的樓房,蓋了一半一直停在那裏,只有一個外殼,沒牆沒門也沒窗。
修行以人爲本,即使科學不發達,萬裏長城也造起來了
你想樓房蓋得快,就必須努力把條件創造好。雖然現在科學發達,可還是以人爲本,人如果不抓,樓房還是蓋不起來;人一抓,即使當年科學不發達,萬裏長城也造起來了。
修行人被貪瞋癡迷惑,以生命時光去換取名利,值得嗎?
我們作爲修行人必須要創造修行的條件。很可惜,很多修行人不是在創造修行條件,卻忙著創造世間上發財、成名的條件,這是浪費自己的生命時光。你是一個佛弟子,難道這點覺悟也沒有嗎?都是被貪瞋癡所迷惑,一輩子盡幹這些愚蠢的事情。值得嗎?對得起你自己嗎?
修行本來不困難,因法緣不足,不懂法,所以困難
爲什麼末法時期修行極其困難,有人回答:因爲是末法時期──等于沒回答。有人回答:因爲末法衆生業障重。業障在哪裏,他又回答不出來。有說“因爲我經常生病”,不生病的時候你爲什麼不來學法修行?修行本來不困難,因法緣不足、不懂法,所以困難。好比什麼也不知道的人去蓋樓房,結果四面磚頭一砌,成了墳墓堆。
修行困難不在于業障,
不在于煩惱,不在于鈍根,在于你不懂法
不知道法你怎麼修行?好比學生唸了幾年書什麼也不知道,對得起爸媽,對得起自己嗎?能成才嗎?所以末法時期修行困難,不在于業障,不在于煩惱,也不在于鈍根,而在于你本人。事在人爲,法緣不足,爲什麼不努力創造法緣呢?即使受邪師邪說的蒙蔽和影響,你也應該抽點時間來聽聽佛陀說的正法呀。越不聽法越不懂,越走邪路越轉不過來,形成惡性循環,這是自己害自己。將來不光是毀滅自己法身慧命,整個佛教事業也會葬送在這種人的手裏。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54)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6.11.28
戒定慧缺一,即使有成就也不圓滿
提要:
·如今佛門裏的拜金主義,以及出現種種怪現象,都致成了修行人的法緣
不足
·環境造成了法緣不足,佛弟子不學法,造成了末法時期
·說法就是要你明白是非對錯,不明白法義,好的事情做不來,錯的事情
經常做
·戒定慧缺一,即使有成就也不圓滿
·要證果成道,就得學圓滿的法,不搞片面
如今佛門裏的拜金主義,
以及出現種種怪現象,都致成了修行人的法緣不足
社會上的拜金主義也影響了佛門,如今佛門出現怪現象,許多寺院賣門票,吃飯住宿全要錢,還有小賣部賣香燭,有的價格簡直是暴利裏的暴利,可是這種地方人特別多,價越提高人越多,有的地方連聽經都要付錢。佛門種種怪現象也造成了佛弟子修行上的法緣不足。我們這兒就不賣門票,沒有小賣部,吃飯不要錢,住宿不要錢,聽經非但不要錢,而且特別歡迎你來聽。
環境造成了法緣不足,佛弟子不學法,造成了末法時期
稱爲法緣,這個緣應該在法裏,如果這個地方富起來了,可是沒有法,這叫財緣,不叫法緣。要法緣具足,必須要雙方配合,我們天天講經說法,想修行學法的人應該發心,不管路程多遠,事情多忙,也要常來聽法,至少也要忙裏抽空來聽法啊。
法緣不足就致成修行困難,沒有法什麼也沒有。有些人受中國佛門曆史上的影響,喜歡搞片面,學跟修分家了。有人主張要修,可是不肯學法,不學而修那是盲修瞎練。這種種情況形成了末法時期,所以末法時期是末法時期的衆生造成的,不是必然會存在的。比如一個人長大以後,不是必然會做小偷,做小偷是他自己造成的,當然也離不開環境影響,他在小偷的堆堆裏交朋友,不變小偷才怪呢。
說法就是要你明白是非對錯,
不明白法義,好的事情做不來,錯的事情經常做
那些主張修而忽視學的人,常會說:“修行要成就,全靠修,學來學去都是語言文字能成就嗎?”沒有語言文字,你什麼都不會有,佛講法四十九年,還不是語言?佛弟子把佛講的法開會結集,用文字記載下來成爲今天的經書,還不是文字?沒有佛講法的語言,沒有經典上的文字,什麼也沒有!
說法就是要你明白是非對錯,你不明白法義,好的事情做不來,錯的事情經常做。
戒定慧缺一,即使有成就也不圓滿
佛教傳到中國,形成了宗派,有的理論研究得很好,可從不修禅定,成了紙上談兵,即使你會畫,畫餅也不能充饑的;有的專門打坐;還有的研究戒律;可是都認爲自己宗派是圓滿的,戒定慧都具足。
拿戒來說,你受戒持戒,本身就是戒。戒持得好,心裏有決定不殺不偷的決定心,遇到容易犯殺盜淫妄的境,由于持戒的力量,心不牽動,這就是定。持戒是爲了棄惡從善,想修行成爲賢聖僧,這就是慧。這麼說也有道理,我們不能輕易否定這些道理,但是照這麼說,禅定就不必修了,講經說法也用不著了?這就有排斥法的嫌疑。
後世的衆生,很長年代以來,有人只修禅宗的一心禅,不修次第禅,但次第禅是每個佛弟子都要修的呀!
如今難得聽到有講法,大都主張只要一句樣樣不要,這就把法掃地出門了。因爲這種種原因就致成了末法時期。
應該戒定慧都要學都要修,才叫圓滿。片面中強調圓滿,仍然是片面。正好像法師講的:你只持戒不修定沒有慧也會有成就,這是戒成就,不是戒定慧的成就。你光修定不持戒、不聽法,也會有成就,這是定的成就。你光聽法不修定、不持戒,也會有成就,你講經說法,能講得好,沒講錯,可以弘揚正法,這是你的慧成就,但都不是戒定慧的圓滿成就。
要證果成道,就得學圓滿的法,不搞片面
圓滿中僅取其一,能證阿羅漢果嗎?如果光靠戒就能斷盡煩惱,那麼佛何用講定講慧?你只有戒的成就,戒定慧不具足,你能成佛度衆生嗎?這樣就把佛法搞紊亂了。要學圓滿的法流,戒定慧都要具足,不搞片面才行。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 (55)
一、婬戒攝修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6.11.28
戒如盔甲,四根本戒能攝修就能保護自己
提要…
《《四根本修心要門》講解(50~5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