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講記(1~9)▪P2

  ..續本文上一頁佛學苑,我們就在這兒講普賢菩薩的法。每位菩薩都有他殊勝的功德,我們都要恭敬,都要學習。我們要學佛,學佛不容易學,那就先跟菩薩學,這就是一個善巧方便,好比有一座通往彼岸的橋梁,咱們就方便多了。

  大殿裏騎白象的就是普賢菩薩,白象是表法,

  菩薩能騰空飛行,並非真需要坐騎

  “普賢行願”,“普賢”是菩薩的名字。你們假如不清楚哪位是普賢菩薩,哪位是文殊菩薩,你自己去大殿看看,騎獅子的是文殊菩薩,騎白象的就是普賢菩薩,很容易辨別。

  爲什麼菩薩騎獅子騎白象?有人說:“古時候的人都騎象騎牛的,還有騎驢子的,因爲古時候沒有汽車。”這話不對,菩薩都有神通,能夠騰空飛行,要騎獅子白象幹嘛呀?他想去哪裏,一下子就到了。這不是真的騎在獅子白象上,獅子白象都是表示佛法,叫表法。

  什麼叫表法?我舉個例子,外國人到中國來,我們不會說外國話,他們也不會說中國話,看見中國人,他們用手勢來表示的。大拇指一豎,表示“頂好”,咱們也懂;朝你小拇指一伸,你就不高興了,這就是表法。現在還有一種表法很流行,伸出兩個指頭形成一個“V”字,表示一定會勝利,這是打打比方。

  文殊菩薩騎獅子,表獅子一吼,百獸驚怖

  那麼獅子表示什麼?獅子表示講經說法。佛有時候也稱獅子,這也是表法。獅子是山中之王,獅子一吼,森林裏的百獸非常害怕,就不敢亂動。百獸表示外道,所以佛菩薩一講經說法,那些外道就害怕。

  

  普賢行願品(4)

  

   ──經題解釋

  傅味琴講于漢川大般若佛學苑 2009.3.22

  

  《普賢行願品》是講普賢菩薩

  怎樣照發的願去修行

  提要:

  ■ 佛門不講經說法,獅子不吼了,外道都進來了,搞得佛門裏的道風很不好

  ■ 象的力量極大,表普賢菩薩發了十大願,以大願修大行,所以叫“行願”

  ■ 《普賢行願品》是講普賢菩薩怎樣照發的願去修行

  ■ 爲了讓大家聽懂,我話一多就講得慢了,爲了兩面照顧,也只好深淺都講

  ■ 今天講的經全名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佛門不講經說法,獅子不吼了,

  外道都進來了,搞得佛門裏的道風很不好

  假如不講經說法呢?獅子不吼了,外道就不怕。我們常聽說,現在是“魔道當世,外道猖獗”,就是外道在佛門裏搗亂,這股勢力很厲害啊。怎麼會搞成這樣?因爲獅子不吼了,寺院裏不講經說法,外道就跑進來了,盡在佛門裏搞歪風邪氣,搞得佛門裏的道風很不好,真正的佛教看不見了,被搞得亂七八糟烏煙瘴氣的。

  象的力量極大,表普賢菩薩發了十大願,

  以大願修大行,所以叫“行願”

  普賢菩薩騎的是一只很大的白象,所有動物裏象的力量最大,熱帶地區利用象來勞動,這麼粗的一棵樹,它鼻子一卷就卷起來了。從前印度還利用象來打仗,象朝敵人沖過去,有本書上說,一頭象的威力能夠抵上一輛坦克車。白象力氣大,表示普賢菩薩力量大,能夠幹非常大的事業,所以叫“大行普賢菩薩”。普菩薩賢發了十大願,他按照自己發的願去修行,所以叫“大行”,行和願,合起來就叫“行願”。

  你要行必然要先發願,發了願你就會去行。比如你們今天來的居士有本地的有外地的,你怎麼會到這兒來?因爲沒來之前你有個願望:我要去聽《普賢行願品》。有這麼一個願望,你就來了,你有這個希望就叫願,你來了就叫行。

  《普賢行願品》是講普賢菩薩

  怎樣照發的願去修行

  《普賢行願品》是專門講普賢菩薩發的願,以及他怎樣照他發的願去修行的。“品”就是這部經裏的一個章節。一本書有第一章第二章,一章裏還有第一節第二節,從前稱爲“品”。

  這部經全稱是叫《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是這部經裏的一品。講一部《華嚴經》要多少時間?現在沒聽說有人講《華嚴經》了,我二十幾歲時在上海,還遇到一位法師講《華嚴經》,我去聽了幾天。聽說這位法師光是經的題目,就講了叁個月,據說從前有法師《華嚴經》講了叁年。可能講了叁年還不太好懂吧?要講得人家都聽得懂,可能要講十叁年吧?

  爲了讓大家聽懂,我話一多就講得慢了,

  爲了兩面照顧,也只好深淺都講

  就好比很多居士都說,別人講的法、寫的書不大好懂,但是傅老師講的法、寫的書就容易懂。爲了要使你聽得懂看得懂,那可花時間了。人家解說經書裏的一句話只講了十五分鍾,再快一點,五分鍾也能解說完。輪到我講,爲了讓你聽得懂,可能要講叁個小時。所以有人說:“傅老師講法聽得懂,就是太慢了。”講得快聽不懂,聽得懂又嫌慢,那叫我咋辦呢?我也很苦惱。

  因爲我講法是希望能利益更多的人,來聽的人越多越好。聽法的人水平層次不同,那我只好淺的講講,深的講講,這叫兩面照顧。現在末法時期了,沒辦法了,講得慢你們容易懂,要多聽一點,只要你們天天來聽,這樣就聽得多了。

  今天講的經全名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今天講的這一品全名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簡稱《普賢行願品》。這一品也是《華嚴經》裏《入法界品》的第一品,也就是《華嚴經》有一品叫《入法界品》,這一品又分了好幾品,《普賢行願品》是其中頭一品。

  至于“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幾個字怎麼解說?沒時間了,法師要解說叁個月,我看我來解說六個月還不止,那不行。因爲有的學生來佛學苑,他只學叁個月,等回去了,別人問:“你到大般若佛學苑學了點啥?”“我這一個經的題目還沒有聽完。”(衆笑)“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我看還是稍微解說解說吧,什麼都不解說也不好。

  

  普賢行願品(5)

  

   ──經題解釋

  傅味琴講于漢川大般若佛學苑 2009.3.22

  

  佛經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說,不聽釋迦佛講的法,

  就把整個佛教搞壞了

  提要:

  ■ 佛經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說,不聽釋迦佛講的法,就把整個佛教搞壞了

  ■ 釋迦佛是我們的本師,寺院是我們佛弟子學法修行的地方,寺院最好能

   寫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對孩子的教育,不要盡說媽媽好,對佛弟子的教育,不要在佛與佛中起

   分別心

  ■ 今天我們贊歎釋迦佛,贊歎普賢菩薩,也應該明白各位佛菩薩都好

  佛經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說,

  不聽釋迦佛講的法,就把整個佛教搞壞了

  這部經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佛──釋迦牟尼佛講的。所有的佛經都是釋迦牟尼佛講出來的,別一聽到“佛”,就只知道阿彌陀佛。(衆笑)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他沒有到娑婆世界來講過經,娑婆世界有釋迦佛講法,他何必來講呢?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天天講經,咱們聽不到。我們能聽到的佛法都是釋迦佛講的,所以釋迦佛對我們恩重如山啊,忘了釋迦佛就是忘本。

  釋迦佛是我們的本師,寺院是我們佛弟子學法修行的地方,

  寺院最好能寫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佛”又稱“世尊”,或者稱“如來”,經上指的都是釋迦牟尼佛。假如是阿彌陀佛,佛經上就要寫上“阿彌陀佛”。如今佛弟子連釋迦牟尼佛是自己根本的師父都不知道了,只有在吃飯過堂的時候還聽到釋迦牟尼佛的名字,平時都聽不到了。我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忘記釋迦牟尼佛名字不應該啊。很多的寺院牆上都不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只有我們寫了,這就是提醒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師父忘掉了,我們的師父是釋迦牟尼佛。

  對孩子的教育,不要盡說媽媽好,

  對佛弟子的教育,不要在佛與佛中起分別心

  有的父母喜歡跟孩子開玩笑,問他,“是爸爸好,還是媽媽好?”弄得孩子很爲難,假如爸爸不在旁邊,孩子就說:“媽媽好。”假如媽媽不在旁邊,孩子就說:“爸爸好。”媽媽爸爸都在,孩子傻掉了,不知該怎麼回答。這是爸爸媽媽的不對,你怎麼這樣教育孩子的?你應該教育孩子:爸爸媽媽都好。有人還編了支歌,“世上唯有媽媽好”,我做爸的就是想不通,難道我這個爸爸不好啊?這都是凡夫衆生的愚癡顛倒。

  所以釋迦佛好,阿彌陀佛好,藥師佛也好,都好。假如有人來問你們,“是阿彌陀佛好,還是藥師佛好啊?”這個人真是糊塗了。假如回答,“藥師佛好。”另一個就說:“不對,是阿彌陀佛好,阿彌陀佛第一。”這些人都是不懂佛法,也不會教育衆生。本來佛跟佛無分別,他一定要分個好壞分個高低。不懂佛法你就別開口了,佛法都是被這種人搞得亂七八糟了。

  今天我們贊歎釋迦佛,贊歎普賢菩薩,

  也應該明白各位佛菩薩都好

  所以我們贊歎釋迦佛,不等于說阿彌陀佛不好,我們贊歎阿彌陀佛,不等于釋迦佛不好,要平等平等,全都好。同樣道理,你們贊歎觀世音菩薩,不等于普賢菩薩不好。我們今天講普賢菩薩,大大贊歎普賢菩薩,不等于觀世音菩薩比不上普賢菩薩,所以不要搞錯。

  

  普賢行願品(6)

  

   ──經題解釋

  傅味琴講于漢川大般若佛學苑 2009.3.22

  

  我們歡迎科學,希望科學家也能學佛學,

  因爲佛講的道理就是破除迷信

  提要:

  ■ 這部經是佛進入不思議境界時說的,佛的境界圓滿究竟,我們想也想不出,

   議也議不出,所以叫“不思議”

  ■ 初學人對佛境界容易生疑,好比只有在你成就時,才會體會到大地六種震動

  ■ 我們歡迎科學,希望科學家也能學佛學,因爲佛講的道理就是破除迷信

  這部經是佛進入不思議境界時說的,佛的境界圓滿究竟,

  我們想也想不出,議也議不出,所以叫“不思議”

  這部經是釋迦佛進入不思議境界時說的,也就是釋迦佛在這部經裏所說的話都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不可思議,遠遠超越了我們凡夫的思惟。凡夫的智慧非常淺薄,非但有漏洞…

《《普賢行願品》講記(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