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佛学苑,我们就在这儿讲普贤菩萨的法。每位菩萨都有他殊胜的功德,我们都要恭敬,都要学习。我们要学佛,学佛不容易学,那就先跟菩萨学,这就是一个善巧方便,好比有一座通往彼岸的桥梁,咱们就方便多了。
大殿里骑白象的就是普贤菩萨,白象是表法,
菩萨能腾空飞行,并非真需要坐骑
“普贤行愿”,“普贤”是菩萨的名字。你们假如不清楚哪位是普贤菩萨,哪位是文殊菩萨,你自己去大殿看看,骑狮子的是文殊菩萨,骑白象的就是普贤菩萨,很容易辨别。
为什么菩萨骑狮子骑白象?有人说:“古时候的人都骑象骑牛的,还有骑驴子的,因为古时候没有汽车。”这话不对,菩萨都有神通,能够腾空飞行,要骑狮子白象干嘛呀?他想去哪里,一下子就到了。这不是真的骑在狮子白象上,狮子白象都是表示佛法,叫表法。
什么叫表法?我举个例子,外国人到中国来,我们不会说外国话,他们也不会说中国话,看见中国人,他们用手势来表示的。大拇指一竖,表示“顶好”,咱们也懂;朝你小拇指一伸,你就不高兴了,这就是表法。现在还有一种表法很流行,伸出两个指头形成一个“V”字,表示一定会胜利,这是打打比方。
文殊菩萨骑狮子,表狮子一吼,百兽惊怖
那么狮子表示什么?狮子表示讲经说法。佛有时候也称狮子,这也是表法。狮子是山中之王,狮子一吼,森林里的百兽非常害怕,就不敢乱动。百兽表示外道,所以佛菩萨一讲经说法,那些外道就害怕。
普贤行愿品(4)
──经题解释
傅味琴讲于汉川大般若佛学苑 2009.3.22
《普贤行愿品》是讲普贤菩萨
怎样照发的愿去修行
提要:
■ 佛门不讲经说法,狮子不吼了,外道都进来了,搞得佛门里的道风很不好
■ 象的力量极大,表普贤菩萨发了十大愿,以大愿修大行,所以叫“行愿”
■ 《普贤行愿品》是讲普贤菩萨怎样照发的愿去修行
■ 为了让大家听懂,我话一多就讲得慢了,为了两面照顾,也只好深浅都讲
■ 今天讲的经全名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门不讲经说法,狮子不吼了,
外道都进来了,搞得佛门里的道风很不好
假如不讲经说法呢?狮子不吼了,外道就不怕。我们常听说,现在是“魔道当世,外道猖獗”,就是外道在佛门里捣乱,这股势力很厉害啊。怎么会搞成这样?因为狮子不吼了,寺院里不讲经说法,外道就跑进来了,尽在佛门里搞歪风邪气,搞得佛门里的道风很不好,真正的佛教看不见了,被搞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的。
象的力量极大,表普贤菩萨发了十大愿,
以大愿修大行,所以叫“行愿”
普贤菩萨骑的是一只很大的白象,所有动物里象的力量最大,热带地区利用象来劳动,这么粗的一棵树,它鼻子一卷就卷起来了。从前印度还利用象来打仗,象朝敌人冲过去,有本书上说,一头象的威力能够抵上一辆坦克车。白象力气大,表示普贤菩萨力量大,能够干非常大的事业,所以叫“大行普贤菩萨”。普菩萨贤发了十大愿,他按照自己发的愿去修行,所以叫“大行”,行和愿,合起来就叫“行愿”。
你要行必然要先发愿,发了愿你就会去行。比如你们今天来的居士有本地的有外地的,你怎么会到这儿来?因为没来之前你有个愿望:我要去听《普贤行愿品》。有这么一个愿望,你就来了,你有这个希望就叫愿,你来了就叫行。
《普贤行愿品》是讲普贤菩萨
怎样照发的愿去修行
《普贤行愿品》是专门讲普贤菩萨发的愿,以及他怎样照他发的愿去修行的。“品”就是这部经里的一个章节。一本书有第一章第二章,一章里还有第一节第二节,从前称为“品”。
这部经全称是叫《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是这部经里的一品。讲一部《华严经》要多少时间?现在没听说有人讲《华严经》了,我二十几岁时在上海,还遇到一位法师讲《华严经》,我去听了几天。听说这位法师光是经的题目,就讲了三个月,据说从前有法师《华严经》讲了三年。可能讲了三年还不太好懂吧?要讲得人家都听得懂,可能要讲十三年吧?
为了让大家听懂,我话一多就讲得慢了,
为了两面照顾,也只好深浅都讲
就好比很多居士都说,别人讲的法、写的书不大好懂,但是傅老师讲的法、写的书就容易懂。为了要使你听得懂看得懂,那可花时间了。人家解说经书里的一句话只讲了十五分钟,再快一点,五分钟也能解说完。轮到我讲,为了让你听得懂,可能要讲三个小时。所以有人说:“傅老师讲法听得懂,就是太慢了。”讲得快听不懂,听得懂又嫌慢,那叫我咋办呢?我也很苦恼。
因为我讲法是希望能利益更多的人,来听的人越多越好。听法的人水平层次不同,那我只好浅的讲讲,深的讲讲,这叫两面照顾。现在末法时期了,没办法了,讲得慢你们容易懂,要多听一点,只要你们天天来听,这样就听得多了。
今天讲的经全名是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今天讲的这一品全名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普贤行愿品》。这一品也是《华严经》里《入法界品》的第一品,也就是《华严经》有一品叫《入法界品》,这一品又分了好几品,《普贤行愿品》是其中头一品。
至于“大方广佛华严经”,这几个字怎么解说?没时间了,法师要解说三个月,我看我来解说六个月还不止,那不行。因为有的学生来佛学苑,他只学三个月,等回去了,别人问:“你到大般若佛学苑学了点啥?”“我这一个经的题目还没有听完。”(众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我看还是稍微解说解说吧,什么都不解说也不好。
普贤行愿品(5)
──经题解释
傅味琴讲于汉川大般若佛学苑 2009.3.22
佛经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说,不听释迦佛讲的法,
就把整个佛教搞坏了
提要:
■ 佛经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说,不听释迦佛讲的法,就把整个佛教搞坏了
■ 释迦佛是我们的本师,寺院是我们佛弟子学法修行的地方,寺院最好能
写上“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对孩子的教育,不要尽说妈妈好,对佛弟子的教育,不要在佛与佛中起
分别心
■ 今天我们赞叹释迦佛,赞叹普贤菩萨,也应该明白各位佛菩萨都好
佛经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说,
不听释迦佛讲的法,就把整个佛教搞坏了
这部经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佛──释迦牟尼佛讲的。所有的佛经都是释迦牟尼佛讲出来的,别一听到“佛”,就只知道阿弥陀佛。(众笑)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他没有到娑婆世界来讲过经,娑婆世界有释迦佛讲法,他何必来讲呢?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天天讲经,咱们听不到。我们能听到的佛法都是释迦佛讲的,所以释迦佛对我们恩重如山啊,忘了释迦佛就是忘本。
释迦佛是我们的本师,寺院是我们佛弟子学法修行的地方,
寺院最好能写上“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又称“世尊”,或者称“如来”,经上指的都是释迦牟尼佛。假如是阿弥陀佛,佛经上就要写上“阿弥陀佛”。如今佛弟子连释迦牟尼佛是自己根本的师父都不知道了,只有在吃饭过堂的时候还听到释迦牟尼佛的名字,平时都听不到了。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忘记释迦牟尼佛名字不应该啊。很多的寺院墙上都不写“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只有我们写了,这就是提醒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师父忘掉了,我们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佛。
对孩子的教育,不要尽说妈妈好,
对佛弟子的教育,不要在佛与佛中起分别心
有的父母喜欢跟孩子开玩笑,问他,“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弄得孩子很为难,假如爸爸不在旁边,孩子就说:“妈妈好。”假如妈妈不在旁边,孩子就说:“爸爸好。”妈妈爸爸都在,孩子傻掉了,不知该怎么回答。这是爸爸妈妈的不对,你怎么这样教育孩子的?你应该教育孩子:爸爸妈妈都好。有人还编了支歌,“世上唯有妈妈好”,我做爸的就是想不通,难道我这个爸爸不好啊?这都是凡夫众生的愚痴颠倒。
所以释迦佛好,阿弥陀佛好,药师佛也好,都好。假如有人来问你们,“是阿弥陀佛好,还是药师佛好啊?”这个人真是糊涂了。假如回答,“药师佛好。”另一个就说:“不对,是阿弥陀佛好,阿弥陀佛第一。”这些人都是不懂佛法,也不会教育众生。本来佛跟佛无分别,他一定要分个好坏分个高低。不懂佛法你就别开口了,佛法都是被这种人搞得乱七八糟了。
今天我们赞叹释迦佛,赞叹普贤菩萨,
也应该明白各位佛菩萨都好
所以我们赞叹释迦佛,不等于说阿弥陀佛不好,我们赞叹阿弥陀佛,不等于释迦佛不好,要平等平等,全都好。同样道理,你们赞叹观世音菩萨,不等于普贤菩萨不好。我们今天讲普贤菩萨,大大赞叹普贤菩萨,不等于观世音菩萨比不上普贤菩萨,所以不要搞错。
普贤行愿品(6)
──经题解释
傅味琴讲于汉川大般若佛学苑 2009.3.22
我们欢迎科学,希望科学家也能学佛学,
因为佛讲的道理就是破除迷信
提要:
■ 这部经是佛进入不思议境界时说的,佛的境界圆满究竟,我们想也想不出,
议也议不出,所以叫“不思议”
■ 初学人对佛境界容易生疑,好比只有在你成就时,才会体会到大地六种震动
■ 我们欢迎科学,希望科学家也能学佛学,因为佛讲的道理就是破除迷信
这部经是佛进入不思议境界时说的,佛的境界圆满究竟,
我们想也想不出,议也议不出,所以叫“不思议”
这部经是释迦佛进入不思议境界时说的,也就是释迦佛在这部经里所说的话都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不可思议,远远超越了我们凡夫的思惟。凡夫的智慧非常浅薄,非但有漏洞…
《《普贤行愿品》讲记(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