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汙泥裏成長,長出水面開花了,可根還在汙泥裏。如果不長,它也開不出花來。
就好比我們修行人,雖然根在娑婆世界,我們心還不是完全幹淨,可是我們天天修行,天天往上長,等到我們全部清淨,煩惱斷盡,功德圓滿就成佛了。
佛說,修行最好、成佛最快的地方就在娑婆世界
佛說過,修行最好、成佛最快的地方,就在娑婆世界。在《佛說無量壽經》裏佛說過,娑婆世界修一天勝過極樂世界一百年。那可是極樂世界年份,折算成娑婆世界的年份,數字長得我也背不出來。
由此可知,我們的根在汙泥裏,恰恰能長出蓮花來。娑婆世界衆生雖然肮髒,但娑婆世界恰恰是修行成佛最快的地方。
蓮 花 4-4 (總第23)
傅味琴講于 湖南嶽陽蓮花寺 2009.3.5
要成就蓮花,就要好好修行,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啊
提要:
■ 要成就蓮花,就要好好修行,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啊
■ 修行是一步一步成就的,煩惱是一點一點斷盡的,修行有方便,但達到
成就的功夫都是一樣
■ 菩薩還不是從凡夫修行成就的,今天做不到大菩薩的水平,小菩薩先做
起來
■ 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沒有自尊心,菩薩戒也白受了
要成就蓮花,就要好好修行,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啊
今天跟你們講蓮花,主要是鼓勵大家好好修行,“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天還能夠聽到佛法,再過五十年、一百年,娑婆世界能不能聽到佛法,我也不知道。現在講佛法的地方已經極少極少,能夠講佛法的善知識也極少極少,很危險啦。
修行是一步一步成就的,煩惱是一點一點斷盡的,
修行有方便,但達到成就的功夫都是一樣
有些人總是懷疑自己:“我這樣業障深重的苦惱衆生,能成佛嗎?能證阿羅漢果嗎?”卻從不問像我這樣業障深重的苦惱衆生,能往生極樂世界嗎?煩惱又不是一下子能斷盡的,也是通過修行一點一點斷的。
說“往生極樂世界要求低,證果要斷煩惱,成佛還要斷盡習氣,要求高。”在《佛說阿彌陀經》裏佛說,“臨命終時”,你知道自己快要命終的前七天,就要放下一切,專心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叫持名號。七天裏要念到一心不亂,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兩個念頭,就不叫一心了。這個要求可不低啊。
假如你問:“我往生時候到了嗎?”兩個念頭;“觀世音菩薩來了沒有啊?”叁個念頭。“有沒有檀香味啊?”四個念頭──你還去得了嗎?
有的法師說,“一天是以二十四小時來計算的”,那要連做夢都不能有第二個念頭。假如不算晚上,只算白天,去掉八小時睡眠,十六小時只有“阿彌陀佛”一個念頭,其他念頭一個都不能起來,那也是真功夫。
念六字洪名,方法是方便,功夫都是一樣的。往生極樂世界是個成就,證初果、證四果也是個成就,修成初地菩薩修成佛也是成就。修行要想成就,有要求低的說法嗎?比如小學六年級,考試及格發畢業證書;有沒有小學只要念完一年級,就給你發畢業證書的?
要成就就要入定,一心不亂就是定,這個功夫都是一樣的。
菩薩還不是從凡夫修行成就的,
今天做不到大菩薩的水平,小菩薩先做起來
還有人想,“成佛是九地以上菩薩成的,我是凡夫衆生,別想了。”好像衆生有一個頭,菩薩有叁個頭。你看看每尊阿羅漢,每尊菩薩,還不都是從凡夫修行成就的?
說“菩薩有智慧,我們沒智慧啊。”菩薩原來也是衆生啊,智慧是他學來的修來的。民間有句話,“仙人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修行可不能半途而廢啊。
受過菩薩戒的人照菩薩法去修,在人間度衆生,就是菩薩,所以菩薩在人間。至于你將來成了大菩薩,當然可以到天上去。咱們今天沒有到天上去的能力,做不到大菩薩,小菩薩總要做做。
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沒有自尊心,菩薩戒也白受了
說“老師怎麼把我也說成菩薩呢?我只是個凡夫衆生。”你在受菩薩戒的時候,師父問:“汝是菩薩否?”就是你今天受了菩薩戒,是不是菩薩?你要回答:“我是菩薩。”那麼你得戒。你假如說,“我不是菩薩,我是凡夫”,你不得戒。
我這話是叫你發了菩提心要有自尊心,可不是叫你去宣傳呀!千萬不要, 見人就說,“我受過菩薩戒了,我是菩薩”。
蓮 花 4-5 (總第24)
傅味琴講于 湖南嶽陽蓮花寺 2009.3.5
佛、菩薩與衆生佛性平等,
僅僅是我們留戀世俗,而釋迦太子放下了世俗
提要:
■ 釋迦太子放下了一切,成佛了,我們放不下,世世做老衆生
■ 佛、菩薩與衆生佛性平等,僅僅是我們留戀世俗,而釋迦太子放下了世俗
■ 沒有了生死修菩薩道的志氣,誰還肯修行?能信心、佛、衆生叁無差別,
就決定能修行成佛
■ 沒文化的人,聽到通俗易懂的講法,也容易修得起來
■ 常聽佛法,心裏的肮髒就會自動離開
■ 止惡行善要比洗淨自己心容易得多,世人執著煩惱,卻也喜歡行善
釋迦太子放下了一切,成佛了,我們放不下,世世做老衆生
你受了菩薩戒行菩薩道,難道還是普通人啊?菩薩是衆生受了菩薩戒修菩薩行,修成菩薩的,佛也是衆生修成的,佛當年在王宮裏還不是王太子?有人想:我爲時已晚,因爲我結婚了,我有家庭了,有兒子,有家産,我放不下啊,所以我是不可能修行成佛了。釋迦佛做王太子的時候也娶了妻子,也有兒子,也有家庭,也有父母,他王宮裏有的是黃金比你今天富得多。釋迦佛跟我們一樣是人,他怎麼離開王宮去修行啦?
佛、菩薩與衆生佛性平等,
僅僅是我們留戀世俗,而釋迦太子放下了世俗
懂佛法的人就知道,我們和佛菩薩佛性平等平等。他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們不過排隊排在他們後面。他們是人,我們也是人,僅僅是智慧覺悟上有差別,他們原來也是衆生嘛。
區別就在于釋迦佛知道世間上苦,他要去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悟到了真理他來幫助衆生出離苦海。人生雖然夠苦的了,有人還不想出來,不想追求宇宙人生真理的理想,做了爺爺、奶奶,還願意在家裏做保姆。所以不是修不成,不可能證果成道,就看你是留戀世俗還是放下世俗。
沒有了生死修菩薩道的志氣,誰肯修行?
能信心、佛、衆生叁無差別,就決定能修行成佛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樹立起我們修行成就的信心,有了信心,我們才肯走上修行的路。修行就是修戒定慧,目的是斷煩惱,所謂“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
爲什麼今天佛弟子不想修行了?因爲他覺得自己是業障衆生,沒有了生死、證果、修菩薩道的志氣。還有很多人朝他潑冷水,潑得他心裏冷冰冰的,一點信心也沒有,沒有信心誰肯修行啊?
我講了這麼多話,逐步逐步給你們擺事實、講道理,分析給你們聽,然後再給你們講佛經上的話,“心、佛、衆生叁無差別”,那麼你們就想得通了:我們心裏有佛性,菩薩心裏也有佛性,佛性沒有差別,所以衆生決定成佛。
文化的人,聽到通俗易懂的講法,也容易修得起來
說,“我年紀大了,又沒有文化,學起來很困難。”你佛經看不懂,不識字也不會念,有一個最簡單方便的辦法,你就多聽法。
說“我也聽不懂。”確實有這種情況。可很多人都說“別的書我看不懂,傅老師寫的書我就看得懂。”所以你說聽不懂,那是聽別人講聽不懂,像我今天這麼樣給你們講,你也至少懂了七八成吧?我講得通俗、細致,不但容易懂,還容易修得起來。
常聽佛法,心裏的肮髒就會自動離開
蓮花表清淨,就要把心修清淨。你心不清淨,起了煩惱,你必然會造業幹壞事;心清淨了,起了善心,必然會去做好事。多聽佛法,心慢慢就會變得清淨了。就好比髒衣服浸在水裏,只要加一點肥皂粉下去,就能使衣服上的肮髒自動脫離,即使不用手去搓,過一會兒,這個水就是肮髒的,因爲肮髒從衣服上分離出來了。所以你們天天聽佛法,心裏的肮髒自己會離開的。
止惡行善要比洗淨自己心容易得多,
世人執著煩惱,卻也喜歡行善
還有一個更容易的辦法,你只要不造惡業就沒有苦報。改正自己的行爲,比洗幹淨自己的心容易得多。就像世間上的好人,他能做得到不幹壞事,可是他心裏還是有貪瞋癡。
佛的偉大就在于他希望衆生跟他一樣的平等,
能用佛法教育好衆生,就叫菩薩行
提要:
■ 止惡修善能獲人天福報,斷盡煩惱能了脫生死到極樂彼岸
■ 佛的偉大就在于他希望衆生跟他一樣的平等,能用佛法教育好衆生,就叫
菩薩行
■ 度衆生沒能力,就先斷自己煩惱,也能成就聖者阿羅漢
■ 成佛要求高,先學菩薩行,能達到佛的水平,你就是佛
止惡修善能獲人天福報,斷盡煩惱能了脫生死到極樂彼岸
要使心清淨,首先要止惡修善。煩惱難斷,慢慢來,先第一步,一切壞事不要做,一切好事要做起來,這叫止惡修善。
止惡修善,能獲得人天乘的福報,可還是在生死苦海裏六道輪轉。所以還要提高,要斷煩惱,煩惱斷盡,生死了脫,就叫阿羅漢。
佛的偉大就在于他希望衆生跟他一樣的平等,
能用佛法教育好衆生,就叫菩薩行
你想成佛,那佛最喜歡了,佛度衆生就是希望衆生都成佛。佛教最偉大的精神就是平等,要修到跟佛一樣的平等,就得在斷煩惱上再提高,要幫助衆生斷煩惱,能用佛法教育好衆生,這就叫度衆生,就是修菩薩法。
度衆生沒能力,就先斷自己煩惱,也能成就聖者阿羅漢
如果你說:“度衆生,我一下子沒有這麼大的能力,我先斷自己煩惱,能不能成就?”能成就,成就阿羅漢啊。
成佛要求高,先學菩薩行,
能達到佛的水平,你就是佛
說“我一下子達不到成佛這麼高的要求,我先學菩薩行,能不能成就?”能成就,成就初地菩薩。…
《蓮花(湖南嶽陽蓮花寺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