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求,不要苦惱地求。
憶過去苦,看未來充滿希望
修行也是如此,修行是從苦修到樂,你一輩子說“苦惱苦惱”,佛菩薩加持,你還苦惱,加持也沒有作用了。你聽了佛法還是苦惱,佛法也沒有作用了,你這個苦惱何時消除啊?修行,一切不要執著,執著苦惱也是不對的。想過去是多麼苦,這沒錯,佛說四谛法也先說苦谛,回憶過去怎麼不幸,怎麼苦惱,目的是爲了找出苦的原因。看未來呢?就要看未來是多麼的美好,心裏快樂,充滿希望。不能搞顛倒了。
慶祝藥師佛聖誕法會開示(11)
◎ 傅味琴講于2003年10月20日
藥師佛聖誕前七天的第叁天
修行是調整心態,要作離苦得樂想
提要:
·修行是調整心態,要作離苦得樂想
·得人身好比中頭獎
·佛法猶如甘露那樣甜美
·善知識難遇今已遇
·不要讓煩惱把你從同學身邊拖開
·離開了才知道相聚的可貴
·起了煩惱,丟了幸福
·明白了,才知道老師好
修行是調整心態,要作離苦得樂想
假如顛倒了呢?想想過去我多好,在廠裏工作,工資高,年終獎金一兩萬。現在修行喽,昨天苦惱,今天苦惱,明天苦惱,將來還是苦惱,那你修行不是離苦得樂,變了離樂得苦了。
修行是調整心態,人的心理力量很大,我很強調這一點。我以前喜歡研究心理,把心理療法的種種體會放在修行上講:想過去要想苦惱,即使你過去生活很好,也是苦惱,因爲你貪不到的時候就起煩惱了,得到了呢,享受就是消福,何況人生是苦多樂少,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想過去不要想快樂的事情,要想苦惱的事情,因爲苦惱我們才進佛門。進了佛門以後,我們看未來就要看得非常美好。
佛門不是想苦惱、求苦惱、說苦惱的地方,進佛門是離苦得樂,要想今天多麼快樂,多麼幸福,我的將來多麼美好。
得人身好比中頭獎
要想人身難得今已得,得了人身還苦惱?難道要做小狗小貓嗎?得了人身就像中頭獎,是極難得到的,哪有人中了頭獎還說苦惱,問他是不是沒中獎?“不是,因爲我中了頭獎,所以我苦惱。”豈不好笑?
佛法猶如甘露那樣甜美
佛法難聞今已聞,佛法更難聽到。聽到佛法了,大家有體會,佛法猶如甘露那樣甜美,聽在耳裏甜在心裏,你苦惱什麼呀?除非你沒有得到法喜才苦惱,聽法聽不進去才苦惱,除非你這個舌頭有毛病,嘗到甘露還說苦,或者心口有點不一致,聽了法心裏在高興,開口總說:我苦惱。
善知識難遇今已遇
善知識難遇,在末法時期要遇到一個善知識,那是很困難的,末法時期邪師多如牛毛。我們今天所遇到的,不論是老師也好,同學也好,個個正知正見,這就是善知識,邪知邪見就不是善知識。不管這個同學講法水平怎麼樣,能給你說幾句正知正見的話,就是善知識。過去東走西走,所聽到的話有很多不是正知正見,如今無論你走到哪兒,邪見就像恒河沙那樣的多。
不要讓煩惱把你從同學身邊拖開
今天我們有這麼多的同學,同學的感情每個人都有體會,只有在你起煩惱的時候才體會不到,這是煩惱把你從同學身邊拖開了,是煩惱在跟你搗亂,煩惱使你把親人看成仇人,全是煩惱不好。有一天醒過來了,一想起同學就有離不開的感覺。有人一回家探親,天天想著同學,探親假還沒有到,他就跑回來了。
離開了才知道相聚的可貴
在同學身邊的時候,因爲天天在一起,也就不稀奇了,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一天離開了,想起同學就覺得可親可愛。就好像媽在的時候天天在媽面前撒嬌,發脾氣,有時候覺得天下就是媽媽好,有時候覺得天下媽媽最壞。媽死了呢?你才體會到媽媽對你的愛是可貴的。
起了煩惱,丟了幸福
人生本來是幸福的,可是煩惱一來怎麼也幸福不起來,思想觀念轉到煩惱的地方去了,只有煩惱可親,那麼你所處的環境,還有同學都不可親了,經書上就叫“認賊爲父”,把賊當父親,顛倒不顛倒?
明白了,才知道老師好
我們一想起這麼多的親愛的同學,還有什麼苦?昨天我看胡櫻的媽給我寫的信,胡櫻的媽挺好啊,挺有覺悟,挺有智慧的,因爲她過去對我們這兒不太了解,也有點誤解,經過胡櫻給她解說,她馬上覺得慚愧,感覺到女兒的智慧比我還要大,所以她來了封信,說“我今天才明白女衆部的老師非常好”,因爲她女兒告訴她,拿聞修老師來說,當出家同學生病的時候,全是她去照顧的。
慶祝藥師佛聖誕法會開示(12)
◎ 傅味琴講于2003年10月20日
藥師佛聖誕前七天的第叁天
同學的功德是幸福的樂園
提要:
·體會同學的功德,就有幸福的樂園
·煩惱中的人,走了一條苦惱的路
·起煩惱,貪求高,自己掉在苦惱裏
·世俗氣的人自由散漫,修行哪可不約束自己
·佛菩薩平等心,做爸也要平等心
·起煩惱的人,心就遠離了佛菩薩
體會同學的功德,就有幸福的樂園
一時起煩惱,人就變樣了,但是每個人都有佛性,覺悟了,回過頭來又明白了。所以你們在現實生活中好好體會同學的功德,像這樣幸福的樂園還有什麼苦惱呢?
煩惱中的人,走了一條苦惱的路
外面人說自己苦惱,咱們也不好說話,或許他們確實在苦惱,或許他們進了佛門還在苦惱,或者他修行的路走錯了,走了一條苦惱的路呢?或許他天天在煩惱中,你也不能否定他苦惱,那麼就讓他們整天去說苦惱吧。可是他們不轉變是不可能成佛的,不管是叁十五佛也好,八十八佛也好,千佛萬佛也好,沒有一個苦惱佛。
起煩惱,貪求高,自己掉在苦惱裏
我們要尊重現實,只有兩種人會講苦惱,一種煩惱起來了,用煩惱眼光看人,這個壞那個也可惡,別人比較嚴肅地看你一眼,“你這種眼光看人,也不是好人。”煩惱一起來,在煩惱裏當然苦惱。還有一種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貪求太高,貪不到就苦惱了。佛法是走中道,不能太苦,也不能要求太高。說:“來到這兒真苦惱,不能吃零食,也不能到外面逛街,出門還要兩個人,搞得我多不方便,享受一點又說我不對了。”這麼想不是掉在苦惱裏了嗎?
世俗氣的人自由散漫,修行哪可不約束自己
從前我在九華山佛學院教書的時候,過了春節回到佛學院。那時常住裏有個老比丘,看見我進了教室,他就沖到教室門口,把我訓了一頓,其實不是訓我,是朝向我說話:“不得了啦”,我以爲出了什麼大事情,“比丘吃瓜子啦。”(衆笑)當然比丘不能吃零食,吃零食就是世俗氣,貪嘴巴一點味道,浪費時間。自由散漫的人喜歡吃就吃,喜歡下叁惡道就下,哪可以不約束自己!
有的寺院衣單費每月八百,你們今天連八十元也沒有,比起來是苦惱,那麼你們來這兒是爲了錢還是爲了修行啊?
佛菩薩平等心,做爸也要平等心
今天我們既然認識到修行的快樂,那麼你求佛菩薩也要以快樂的心情求啊,所以叫“樂求”。佛菩薩平等,好比一個孩子哭著求,一個孩子笑嘻嘻求:“媽,我也要”,“等你哭了我再給你”,媽會說這個話嗎?我叁個孩子小的時候,有一天我從外面回來,偶然給孩子買了一點東西,首先給老大,老大是女兒,她拿到東西高興啊,又叫老二,老二是個兒子,老叁排在後面,她看見姐姐拿到了高興,哥哥拿到了,她還沒有拿到,所以她的媽就提醒我:“還有老叁呢,她在妒忌了。”(衆笑)我後面手一伸:“喏,這是給你的”,她也高興了:“我的比哥哥姐姐的還要好。”我做爸爸也有平等心,哪有不給老叁買的?排隊嘛,總要一個一個來呀,誰叫你當老叁?(衆笑)
佛菩薩都是平等心,苦惱求也給,樂求也給,你何必苦惱呢?都是自己找來的麻煩,自討苦吃。所以“隨所樂求,一切皆遂”,隨你樂求,一切都能滿你願。
起煩惱的人,心就遠離了佛菩薩
有人說:“我怎麼求不到?佛菩薩沒滿我願。”你自己像個孩子那樣,發脾氣,找麻煩,明明媽在給你,卻不肯拿,還撒嬌:“我不要,我不要。”那不是佛不給你,是你不要啊,因爲你起了煩惱,你這顆心就遠遠離開了佛菩薩,你在煩惱裏,給你,你也不高興啊,這都是在現實生活中能體會到的道理。
慶祝藥師佛聖誕法會開示(13)
◎ 傅味琴講于2003年10月20日
藥師佛聖誕前七天的第叁天
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才能得長壽
提要:
·不喜歡長壽,心理不正常
·長壽好,浪費時間不好
·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常唸藥師佛,八大菩薩接引你
·要永遠長壽,就得法身成就
·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才能得長壽
不喜歡長壽,心理不正常
“求長壽得長壽”,長壽人人喜歡。罵起人來:“你這個短命鬼”,你會生氣;向人賀喜:“壽比南山”,人就高興,哪個人不希望長壽?這是應該的嘛。人們看見老太太,總是笑嘻嘻:“老奶奶,高壽多少啊?”人都喜歡長壽,不喜歡長壽心理不正常,那些練*輪邪教的正常嗎?自己跑到天安門澆汽油燒死,而且一個媽還拖著個女兒一起去燒。世間上常聽有人說:“我恨不得早一點死。”假如有人會說:“對對,你死得越早越好。”他馬上會反過來問:“這算什麼話?啊?(衆笑)我又不是你冤家,你這麼討厭我啊?”如果那個人說:“這個話你自己說的。”“我是隨便說說呀,我是開玩笑呀。”說不想長壽的人其實心裏還是想長壽,長壽有什麼不好呢?多活一天能夠多修行一天,多留在世上幾年可以多修幾年菩薩行,可以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對祖國人民、對佛教事業、對一切衆生多做一些貢獻有什麼不好呢?
長壽好,浪費時間不好
我從年輕開始就唸藥師佛,走路坐車也是唸藥師佛。你唸藥師佛,心裏想長壽,就跟藥師佛相應,跟藥師佛相應你就得加持,願長壽就得長壽。如果你唸到“求長壽得長壽”,不要!…
《慶祝藥師佛聖誕法會開示(2003年藥師佛聖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